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9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80/2006

  “情与貌,略相似。”
  “问何物,能令君(公)喜?”
  自是,江山如画,美人如玉。
  温汤曲水,书录不尽。
  自容成大成,玄素初窥。皇上难得,尽兴而眠。
  大江东去,浪淘尽。
  饶是夫妇皆欢,亦宿卫不减。
  饱睡足醒。沟壑深沉,尤胜先前。可知昨夜雪大。早起御姬,已至庖厨,烹好佳肴。携群姬,中帐用膳。今日亦不及出行。女王希雷娅进言,可行冬狩。
  皇上言善。
  不必远游。只需巡弋水路,必得走兽。
  “其兽有野马、骨咄、黄羊、羱羝、鹿”。“鸟,雁、鹜、乌鹊、鹰、隼”。“木,松、桦、榆、柳、蒲。松高者仰射不能及颠,而桦尤多”。
  “松高者,仰射不能及颠”。可知巨木如斯,利造大舡。
  循例,走兽水源之地,不可滥杀。故皇上传命。择虎、狼等,恶兽而杀之。即便如此,亦所获甚多。另有御姬,硝制剥皮,不亦乐乎。
  如前所言,君流车驾,各式机关,应有尽有。三百御姬,各有精通。皇上君流之路,纵刀山火海,亦足可三载而归。
  经停三日。风雪渐止。
  探路御姬,亦纷回营。勘定线路,车驾继续西行。
第267章
司空多疑
  甄都,司空府。
  闻骠骑大将军张济登门,曹司空亲出,降阶相迎。
  曹司空位列三公,大将军位在三公上。正因位卑而权重,故曹党谋拜相之心,与日俱增。
  共入正堂,宾主落座。
  骠骑大将军张济,开门见山:“司空尽遣南阳精锐,恐于屯田不利。”
  “大将军,所言是也。”曹孟德,虚怀若谷:“兖州屯田大成,可足食。”
  张济又深问:“守备空虚,南阳雄城,恐为刘表所得。”
  曹孟德,谦笑亦深:“大将军,当有此虑。”
  “哦?”略作思量,张济低声问道:“莫非,司空虚实之计,乃为诈刘表乎?”
  言下之意,曹司空遣盖海,将南阳精锐,抽调一空。只剩数千老卒,守备诸屯田营地。若荆州大军,北渡汉水来攻。南阳一郡,必不保矣。失南阳,甄都无屏,累及汉中。此等兵家之大忌,曹司空焉能不知。故张济必有此问。尽遣南阳西凉精锐,设虚虚实实之计,是否为赚刘表,而非袁术。
  曹孟德,尽显谦姿:“大将军,当有此疑。”
  接二连三,答非所问。四目相对,张济忽笑:“司空,果然多疑。”
  毕竟久历官场,长据高位。张济此来,心忧尽去。察言观色,足知曹司空,已有万全之策。二人一问一答,默契于心。
  尤其,张济笑言,司空多疑。此乃,当面揭人之短。俗谓,“龙有逆鳞,触者必死;凤有虚颈,犯者必亡”。且与人相交,交浅言深,乃是大忌。张济,吐露真言,曹孟德,欣然笑纳。足见二人,共领甄都朝政日久,彼此旗鼓相当,已非泛泛之交。
  张济心满意足,告辞自去。
  曹孟德,府前相送不提。
  徐州下邳,军师中郎将陈宫府。
  淮南再遣使者,投帖谒见。
  镇东将军长史,兼领下邳相张邈,亦赫然在列。
  “见否?”见陈宫运笔如飞,埋首公文。东平长者,斟酌试问。
  “当见。”陈宫落笔言道。
  张邈急忙求问:“公台何意?”
  “曹孟德虚虚实实之计,已为我所破。当合群雄之力而败之。”陈公台举重若轻。
  张邈仍有所虑:“群雄连横,乃阴结盟约。若与袁术连兵击曹,恐失计较。”
  此乃长者,老成持重之言。亦如张邈所料。若吕布与袁术,公开联手,共抗曹操。必坐实季汉贼臣,正中曹司空,虚虚实实之计。
  “孟卓毋虑。”陈公台笑道:“某自有计较。”
  “善。”张邈这便心安。
  有顷,淮南使者,合肥国相,八厨之胡毋班。堂内谒见。
  先前,胡毋班多次往来徐州,为二家暗盟,出力甚伟。闻青州猛虎,携飞云南下。欲隔长江,断淮南后路。袁术遂命胡毋班,再肩重任,出使徐州。
  欲说吕布,先拜陈宫。胡毋班,岂不自知。
  宾主落座。胡毋班先言:“曹司空携盖海击前,孙镇北率飞云击背。若无吕镇东相助,我主危矣。”
  不愧八厨之一。智者当面,先言己难。猛虎入境,人人自危。唇亡齿寒之理,智多如陈宫,岂能不知。
  果不其然。陈公台抚掌而叹:“季皮,所言是也。”
  “为今之计,该当何如?”胡毋班求问。
  “袁将军,击南阳可乎?”陈公台不答反问。
  “嘶——”闻此言,胡毋班惊诧莫名。一时竟不知所以。
  见陈公台,语不惊人死不休。
  待稳住心神,胡毋班求问:“南阳十万西凉精兵屯田,何以击之?”
  “此乃曹司空,虚虚实实之计也。”陈公台,面授机宜:“盖海顺下颖尾。非击羊石城。乃为暗度陈仓,尽遣南阳精锐,赴雷泽大营。”
  “这……”胡毋班焉能不惊:“司空何意?”
  “曹司空所患,唯吕将军一人耳。”陈公台一语中的。
  “兵法云‘避实而击虚’。莫非,曹司空欲伐徐?”胡毋班后知后觉。
  “然也。”陈公台,云淡风轻。
  “南阳与南郡,一水之隔。军师何故,舍近而谋远。”胡毋班,当有此问。
  荆州牧刘表,距南阳只隔汉水。何况,南阳郡,本就为荆州旧地。陈公台求刘景升,出兵以探虚实。远甚袁术兵出淮南。
  更何况,南阳与陈国,并无水路相通。曹司空盖海舰队,如何暗度陈仓。将南阳精兵,悉数运往雷泽大营。
  “我料,累日必有漕船,出汉水。”陈公台答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假输军粮,暗遣兵卒登船,当可掩人耳目。南阳正当秋成。
  “何不求刘镇南。”胡毋班,仍有疑虑。
  “袁将军先击,刘镇南后攻也。”陈公台笑意不减。
  “……妙哉。”如醍醐灌顶,胡毋班幡然醒悟。事不宜迟,急返淮南。
  淮南,袁术府邸。
  悉知详情。袁公路,不置可否。
  久为僚属,心知袁术心有不甘。若果如陈公台所料,曹司空行虚虚实实之计。明击淮南,暗屯重兵攻徐。南阳必然空虚。袁术遣偏师一支,奇袭南阳。明为入寇,暗探虚实。
  无论胜败与否。淮南入寇。荆州牧刘表,自当出兵御敌。如此,南阳一郡,名正言顺,重归刘景升所有。
  若二家默契使然。不等血战胜负,只需见刘表兴兵,淮南偏师,便可“望风而逃”。将南阳一郡,拱手相送。
  刘表兵不血刃,收回南阳大郡。可为襄阳屏障,以御甄都。南阳无兵,曹司空,虚虚实实之计,大白于天下,遂成笑谭。故弄玄虚,弄巧成拙矣。
  彼时,镇东将军,兼领徐州牧吕布,便可上表求问:司空屯兵甄下,意欲何为?
  料想,曹司空必难,自圆其说。知吕布早有防备,师出无名,唯有引兵而去。
  如此,不战而屈人之兵也。
  于袁术而言。劳师动众,却做他人嫁衣。入寇南阳,而不可得其利。心有不甘。
  何况。曹孟德醉翁之意,在徐不在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80/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