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9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87/2006

  笑罢,贾文和反问:“大司勋,不思主乎?”
  “正因思主,故有此问。”许攸答曰。
  “大司勋可知,‘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典出何处?”贾文和又问。
  “此乃我主幼时,劝和北海一龙之事也。”许攸焉能不知,《少君侯二三事》。
  “时,管宁、华歆共稻作。见地有片金,幼安挥锄与瓦石无异,子鱼捉而掷去之。幼安遂割袖断义,曰:‘子非吾友也。’”贾文和,言罢忽问:“若子远为子鱼,当做何为?”
  将心比心,许攸如实作答:“某如子鱼,捉而掷去,亦未可知。”
  贾文和,颔首又问:“若为幼安,又当何为?”
  略作思量,许子远喟然长叹:“某如幼安,割袖断义也。”
  贾文和,欣然言道:“如主上所言,‘趋利避害,人之常情也’。”
  所谓利益,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异。若为华歆,锄禾见金,无主之物,岂能不取。捉金而掷去,因知管宁不喜。故权衡利弊,弃金存义。
  然若为管宁,见友重利,唯恐见利忘义,他日为友所累。故割袖断义,防患于未然,亦是利弊损益。
  皇上却请母亲,为管宁续接衣袖。又口出名言警句。再续三人一龙之情义。
  目视许子远。贾文和,字字珠玑:“常人多行割弃,唯我主保全。”
  俗谓,“三岁见老”。思皇上少时行事,许子远不由,潸然泪下。
  贾文和捧杯离席,与许子远对饮:“你我具为人臣,既得明主,何患之有,何乐不为?”
  满饮此杯。许子远,涣然冰释,再无芥蒂:“如儒宗所言,求仁得仁。”
  “子远,可与我等,共谋天下矣。”李文优,抚掌而笑。
第276章
八尺熊女
  将心比心。若为人臣,岂甘“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终为主所弃。
  唯恐有失,故“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谨小慎微,藏拙辟祸。前倨后恭,顾后瞻前。
  然皇上行事,不离不弃。身为人臣,何患之有,何乐而不为。
  儒宗言,皇上求仁得仁。其中深意,乃指,皇上真心求仁。而非虚情假意,愚弄百姓。既如此,求仁而得仁,好比,“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付出皆有收获,皇上甘之如饴。群下焉能不,与君同乐。
  此亦如皇上所言,“道义利大”之真谛。
  趋利避害,既是人之常情。纵皇上至人无己,又岂能免俗。然贵为九五之尊。受命于天,监照下土。皇上所择大利,便是道义。此亦是『王眼中世界,定与活尸异』之真谛。活尸所求,不过口腹之欲,皮肉之欢。王所求,乃大道至简,天人合一。
  一言蔽之。家国天下,道义利大。人君切记。
  试想,皇上既求仁而得仁。又何来,委曲求全。虽君流十万里,亦神佛庇佑,天相吉人。此去,当无忧矣。
  何况,如贾文和、李文优等,智多近妖,早已先为皇上谋划,续子天下棋局。幕僚多,窃以为。增成公审,乃至十年追凶,儒宗如何定罪,皇上如何施为。皆不出谋主所料也。
  亦如阁妃所言。皇上当可将天下(棋局),托付一众谋主矣。
  此去,心无旁骛。风雪兼程,快马加鞭,三载而归。
  昔穆天子,率七萃之士,驾八骏神马,御者造父,向导伯夭,历十余载,行三万五千里,以观四荒,会西王母。
  始皇帝,十余载,五巡天下。
  皇上君流十万里,足可与穆天子,始皇帝,并著于世矣。
  朕既富有七海,当亲丈量之。
  终北之地,无名川谷。
  藏于沟壑之中。若非冰冻三尺,雪橇上行。断难抵达。因酷寒无雪,冰平如镜。望之蔚蓝,似昆冈美玉。待日光暗淡,皇上遂命扎营。择川谷背风冻土,君流营地,迅速铺陈。
  冰窟女王,并白熊女巫,携族中八尺熊女,计十余人,一路伴驾。日渐融入亚马逊族群。
  难得无风之地。待营地立起。皇上遂命御姬,为新人量体裁衣。
  种牙植骨,伐毛洗髓,日前皆已施身。先拔虎牙,再补参差。至于矫正除垢,乃日常必备。伐毛洗髓,亦非一日之功。更加餐风露宿,与野兽为伍。皮肤粗粝,手足多茧。房中之术,全然未解。不宜侍寝夫君。
  熊女皆需,四时进补,辅以汤药,休养生息。再得御姬,暗授机宜。数月乃至半载,方可一用。自冰窟女王以降,皆是完璧之身。倒让一众御姬,始料不及。母系部落,许是主因。然饱食思淫,亦是人间至理。一日三餐,饥肠辘辘,皮肉食尽,堆成白骨。何况八尺之躯,浑身蛮力。一人足食三人餐饮。唯皇上养得起。
  待抵坚昆王庭。遣使漠北,善待冰窟挹娄。悉迁北海武牧安居。皇上已问过冰窟女王,终北之北,多有冰窟挹娄,母族散居。只需遣使结好,当可收归己用。单凭季汉香米,足可不费一兵一卒,令挹娄归心。毋需悉数南迁。只需择水陆要冲,筑城守备。必有周遭冰窟挹娄,入城客庸。久而久之,和合向化,悉归汉治。
  织造车驾。
  御姬正为八尺熊女,量体裁衣。十二采素纱,透如蝉翼,薄似轻云。斑斓名锦,神光荡漾,宛若天衣。八尺熊女,穴居冰窟,皮毛蔽体,何曾见过此等神物。
  平日暗羡不已。得偿所愿,喜不自禁。
  观熊女列队。饶是天选之女,亚马逊御姬,亦颇多赞美。如何穿戴,如何保养,诸多不宜,细细告知。尤其贴身穿着,素纱襌衣,娇贵如斯。更不可大意。侍寝必穿,平日可免,云云。
  熊女牢记。
  谓添人进口。营地亦多新气。熊女王所择,皆是族中精锐。部落文明,并无专职。凡日常所需,皆有涉及。大体而言,衣食住行,生活自理。
  皇上亦命御姬,因材施教。传授“君流技艺”。
  皇上尊“群狮之主”,熊女敬畏有加。大秦圣祭私语皇上,假以时日。可行驱魔,涤荡灵台。忠贞无二,尽除异心。
  皇上,耳鬓厮磨,窃问玄机。先行转化,再遭驱魔,过犹不及?
  大秦圣祭,俯仰生姿,喘息作答。转化深浅,因人而异。然皆已大略归心。灵台无需重塑,不过去伪存精,锦上添花之举。正如彼时,为程氏二姝除灵台隐疾。当万无一失。
  皇上言善,倍加宠溺。
  出织造车驾,八尺熊女,自内而外,冬装齐备。季汉御寒保暖,日臻大成。纵冰冻三尺,亦温润如春。
  再入兵甲车驾。坚兵利甲,琳琅满目。各式机关兵器,应有尽有。但凭把玩,爱不释手。
  无需从清钢百炼始。循序渐进,锻造兵甲。甲片、钢丝,先行足备。辛西娅猎装与阿尔忒弥斯神衣,内外嵌套合甲,水火不侵,刀枪不入。
  授人以柄,必出信任。得亚马逊坦诚相待。谓“动之以情”。冰窟熊女,纯备赤诚,焉能不感同身受。
  女骑岂无马。
  入厩车营地,御姬择良马授熊女。人马具装,再入餐车,珍馐美馔,大快朵颐。蒲桃美酒,琉璃金杯。三杯入腹,美眸流转,艳似桃李。人生得意,须尽欢。
  枕香入睡。闻人马嘶鸣,已是天光大亮。整装待发。
  寝室之中,只剩多饮酣睡,一众熊女。三百御姬,早已洗漱更衣,各自忙碌不提。
  熊女王急忙下榻,逐个唤醒。
  手忙脚乱间,忽见皇上,闻声入内。
  襌衣不整,春光乍现。忆御姬所授礼仪。熊女纷纷伏地,口呼:夫君。
  既同帐而眠,必为枕边人。授受不亲,亦不避。皇上亲手搀扶,目光所及,八尺玉人,无不心如鹿撞。“横看成岭侧成峰”。浑然天成。
  待洗漱更衣,车驾多半列队。
  按图索骥,再行三日,可抵剑水。
第277章
符离之窟
  “夫君,前有沟壑,积雪没膝。不利通行。”不等日中,便有御姬拨马回报。
  必是背阴朔风之地。风雪倒灌,积雪松软。又不见冬日暖阳,无从融化成冰。故雪没马膝,通行不利。
  “轹车先行。”皇上言道。
  “喏。”
  轹(lì),意为,车轮碾过。如,“火燔野草,车轹所致”。
  皇上所言轹车,便专为碾路之用。筑路时,由数头乃至数十头犍牛牵引,如石碾滚过,可平路面。与将作寺工车不同。君流车驾所携“轹车”,专为碾雪。驷马可驱。结构与薙车(割草车)类似。悬臂于前,驱动圆木碾轮,平整雪路。若驷马不足,机关车驾,可前后连接,共组列车。且轹车、薙车,构造大略相同。只需更换前置机关吊臂,便可自行转换,一车多用。
  知微见著。集北人冬季出行之大成。将作寺所造君流车驾,当真面面俱到。
  若春秋水大,大河拦阻,又当如何。
  此亦无妨。
  腹下马甲,备有革囊。车驾底盘,亦藏革囊,车马如同革船,吹气可浮于水上。何况密闭车厢,亦如舫舟。毋需革囊,亦难沉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87/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