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9/2006

  按照齐民宅院九百方步的标准,外城足可建宅院一万零两百五十户。
  除去南北二市、各处晒谷场,以及街道巷陌,客舍汤池,酒垆茶馆,还有置楼官舍,诸如此类。足可建宅院六千座。
  许多人对九百方步没有概念。面积约合后世两百五十平方米(250㎡)。可圈出一个宽十米,长二十五米的宅院。对只能建一进院落的编户齐民来说,足够宽敞了。
  秧苗插好,刘备心病除去一半。只需悉心管理,丰收不难。
  待护城河掘通,河堤筑起。缚白泽于沟渠。临乡城郭再无水患。城内建材已足量运来,堆积如山。足够督造所用。待外城规划完成,苏伯这便制成微缩模型,拼凑在刘备五楼书房的临乡全景图内。
  以前只有楼桑一地。如今全景图不断扩大。书桌已盛放不下。这便命人居中放置在书房地板,抬头可见。平日闲时,刘备和乌莲、副伏罗氏、及众艳婢制作模型,填漏补缺。公孙氏亦常来帮衬。
  实属难得的休闲。
  第一个突破万户的城邑,不是郦城,而是督亢。
  这些年,南迁山蛮络绎不绝。虽无人潮汹涌,却架不住细水长流。督亢城沿坡而建。管宁未雨绸缪,立下环环桩柱。如今皆有大用。干栏重楼,实在是太简单方便。何须侯府良匠,楼桑良工!便是督亢百姓,亦颇为精通。一栋栋的竖起,月月皆有新户迁入新居。
  北海一龙皆有大才。三人一心,其利断金。为官数载,政通人和,百业俱兴。山民安居乐业,蛮汉皆服。
  择吉日,刘备拜管宁为督亢令,秩比千石。月谷八十斛,一年九百六十石。折五铢钱二十八万八千。
  华歆,邴原为督亢宰,秩比六百石。月谷六十斛,一年七百二十石。折五铢钱二十一万六千。
  轰动临乡。
  继两位家丞之后,少君侯再开出千石高俸。
  如何能不惹人艳羡。
  不久。上计掾陈逸来报,郦城亦过万户。
  刘备欣然点头。
  又择吉日,拜郭芝为郦城令。秩比千石。
  少君侯又问:郦城丞,是何人?
  郭芝低声答道:启禀主公,此人乃是我少年好友,数年前坐藏亡命,千里来投。芝擅自做主,举为丞。郦城能有今日气象,其出力甚伟。
  刘备一愣。这便屏退左右:是何人也?
第104章
沧海遗珠
  郭芝答曰:此人名叫娄圭,字子伯。与我同乡,少时亦有同窗之谊。
  娄圭,字子伯。少时便有雄才大略。常叹息:“男儿在世,当有千军万马在身后随行”。同伴皆笑。后因藏匿亡命之徒,被当作死囚关押。越狱后,官吏急追。娄圭便换衣服,看似在助逮捕逃犯,官吏皆不能察,得以逃脱。
  换身衣服,躲过追杀。貌似是从娄圭开始的啊。
  此人,刘备似有印象。这便追问:所助何人?
  郭芝答曰:乃是一名游侠。
  刘备点了点头:娄圭人在何处?
  郭芝又道:正在府外。
  刘备这便遣人请入书房相见。
  娄圭入内,自行跪伏在地。待起身,只见相貌堂堂,儒雅有节。与之对话,颇有见地。本以为是寻常之才。不料此人虽无重名,却足智多谋。堪称沧海遗珠,乱世良才。
  数年前也才刚刚及冠。年富力强,若委以重用,自当知行倍增,前途不可限量。
  刘备大喜。便又把郭芝唤入。
  郭芝与少君侯自幼相识。后委以重任,乃是心腹。仅观刘备面色,郭芝便知郦城已留不住娄圭。
  果然。待郭芝坐定,刘备笑着开口:子伯大才,我欲重用。不知衍长(郭芝字)能否割爱?
  郭芝直身行礼,笑言道:郦城庙小,如何能盛下这尊大神。主公请自便。
  刘备一愣,跟着抚掌大笑。
  三人皆笑,一时其乐融融。
  娄圭不仅善治政,亦长于谋略。只做谋士太过屈才。刘备择吉日,拜娄圭为临乡令。临乡乃是都邑。按照少君侯的设想,将抽掉临乡治下:楼桑、郦城、督亢、西林、容城、益昌数城内的爵民,迁入临乡。
  内城皆是有功之民聚居。事关重大。非足智多谋,大智大勇者,不可守。娄圭足智多谋,且素怀忠义,不惜坐藏亡命。正与刘备对路。少君侯又岂能不重用。故临乡城虽只是草创。并无多少邑民。刘备却以比千石的高俸授之。足见重用之心。
  既是都邑,一定要有都邑的气魄。
  街道阔长,两边遍植花木。重楼高耸,却落落大方,不显局促。轨路舫车自然要有。每隔一里设一座车站。车站形似亭台。内设矮椅、香炉。还有糕饼茶饮售卖。
  户户建双阙。内设铜灯,以白琉璃为灯罩。彻夜不息,光如白昼。
  刘备还在都邑中,首次引入了公园的概念。时下公园,乃是指官家园林。《魏书》:“(任诚王澄)表减公园之地,以给无业贫口。”公园多半设在城外。城内修建公园,且对邑民开放。时下并不多见。
  又置睡莲鱼池,垂柳迭石。以白石铺路,秀木成林。风景如画,漫步其中,心旷神怡。内城中有一块土地,久晒不干。良匠掘土,现出一泉。泉水甘冽,遂涌成池。苏伯来报,此地可建伴宫。揽泉为伴水。谓伴水者,伴宫之水也。
  刘备欣然点头。
  临乡伴宫,亦着落于内城正中。如此一来,伴宫、内城、外城;宫墙、内墙、外墙,三层嵌套。甚是规整。
  伴宫横竖一里。内城横竖三里。外城横竖五里。东西南北,四门大开。长街直贯,闾巷纵横。高楼林立,花木成畦。
  皆我大汉之风。
  地下水网已全线贯通。刘备不惜工本,全是矿粉硬陶水管。主管道内可立成人,足见宽阔。所有管道皆用五百石车轮舰循环运来。众人齐力推滚,吊埋入沟槽。再用陶泥、牛胶、白垩灰浆,内、中、外,三层捻缝。四周填满沙土,上覆青石盖板,铺成长街。行雨污分流。雨水直入护城河。污水管则排入沟渠,滋养圩田。
  若水大反灌,又当如何?
  所有管线皆设止回阀。只允许污水外排,阻止反灌。阀门能自行开合,在外排污水的作用下,阀瓣打开。反灌时自行闭合,切断污水。很简单的原理。刘备画出图板,苏伯很快便试造完毕。
  经侯府良匠的适宜改造,再遍用于临乡各城。正如从城长升为城令。三楼升高成五楼。屉舟升级成车轮舟。
  不断升级。不断有新事物出现,才是临乡最动人的风景线。
  西林邑中车楼不断建成。乌莲来报。自赛马场落成,关外胡人便纷纷南下。如今邑中已有胡民三千户,五万余口。且多是鲜卑部民。
  刘备不禁咋舌。
  细问后方知。高车十二部拔营南下,乌桓又正势大。上下夹攻,牛羊部民时常被掠,鲜卑各部生活日渐艰难。大单于将赤鹿头杖交由大阏氏,传给临乡侯刘备之事,已在草原传开。
  杀死老王便是新王。这就是草原的道义。
  先前各为其主,以命相搏。如今刘备手握赤鹿头杖,已成新王。于是鲜卑部民纷纷南下归附。少君侯扁书高悬,吸纳流民。草原儿郎亦不例外。三郡乌桓遵循草原道义,不曾阻截为难,放其入关。
  皆入西林邑中。
  陆陆续续,竟多达两千户。
  四夷以汉化为荣。
  车楼宜居,下层大马厩长十丈,能养马数十匹。牛羊皆市价贩于市中商贾。两千户新民往后只养骏马。牧草不愁。邑外西林遍地苜蓿。河堤上亦有百里牧草。用割草车割来青储,足够饲马。
  万幸琉璃香露,着实暴利。
  已风靡大江南北。且购买者多是豪强贵胄。一掷千金者,比比皆是。又听说乃是四时贡品,更加风靡。两位家丞左支右绌,确保临乡收支平衡,还能略有盈余。实属不易。话说两位家丞各有所长。右丞耿雍善于外交,左丞崔钧长于内政。二人各尽其职,且皆精通财货,实乃临乡之福。
  乌莲来说,两千户鲜卑可募精骑两千。
  刘备断然摇头。别,实在是养不起了。就连临乡城守军,亦是调韩猛携麾下千人前往。南港城亦有水军一千。有此两千劲卒布防,可保都邑平安。
  至于大利城、南广阳城的大建,只能暂缓。建好都邑,刘备便要前往容城、益昌二城。督旧城改造。
  待将二城改造完毕,在另造新城不迟。
  见少君侯又出入学坛,与四位祭酒商讨各级官吏人选。
  楼桑学坛皆翘首以盼。
第105章
未来可期
  临乡乃是少君侯从一片白地上,凭空建起。民众皆是从大汉各处迁徙而来。且汉胡、汉蛮相杂。对官吏的要求,远超一般郡县。
  非贤能忠良者,不可任。
  刘备进出学坛,与四位祭酒商讨。皆无合适人选。
  这便把难觅良才的苦恼书于恩师。不久恩师便有信回。言,我有二子,或可一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9/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