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2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2/2006

  正如公孙瓒所言,北地种田,刘备当居第一。
  话说,公孙瓒已是涿县令。
  白马公孙,先是在太守刘其下任御车。刘其犯法被发配交州日南时,乔装成士兵沿途护送,途中刘其获赦还。公孙瓒归来后,因此义行被举孝廉,任辽东属国长史。一次公孙瓒随数十骑巡逻关塞,路遇数百鲜卑骑兵,公孙瓒退守空亭,对随行言道:“如不出击,必被害。”于是手执长矛,策马冲入鲜卑队中,杀伤数十人。遂升迁为涿县令。
  前些日子,携夫人一同登门拜访。
  刘备才知,公孙瓒已婚。不禁语带责备,问他为何不书信告知。
  公孙瓒洒然一笑,言道,功名未显,无脸相约。
  刘备却说,你我兄弟,岂能以功名相论。
  公孙瓒笑而不语。
  刘备却能从眼神中,看出属于瓒公子的高傲。
  算了。
  刘备这便竭尽地主之谊,好生款待不提。临走时又送上重礼。公孙瓒踏镫上马,告辞离去。
  田骅忙于诸城上计,待急急忙赶回。公孙瓒已远去。
  见他面露惋惜,刘备宽慰道:伯圭已是涿县令,只需一辆轻车,旦夕可至。
  曾经的富家公子,已成干练能吏。田骅吁了口气:诸城上计乃是头等大事,抽空已是违例,岂能再因私废公?
  刘备一愣。不禁暗自点头。
  少时玩伴,三五好友,皆已长大。
  话说,许久不见的二兄刘武,也已蓄须。赳赳武夫,好一把钢髯。
  今日,将作馆传来消息,刘备梦寐以求的大片白琉璃,终于烧造成功。
  先前用来装香露的琉璃瓶,长不过三寸。很容易烧造。刘备又让工匠试造三尺长的琉璃屏风,却屡次失败。今日终传来好消息。刘备急忙赶去将作馆后院,实验工坊。
  果然,一块挂满了泪线般的流体痕迹,且表面凹凸不平的白琉璃,正放在案上。
  这是大汉第一块玻璃。如此程度的……玻璃,装在窗上,不尽如人意。然而能烧出这么大一块,已殊为不易。刘备自当要大加勉励。这便把单筒望远镜的图板画出,交由苏伯和夏馥试造。
  少君侯灵秀天成。所画之物,非同寻常。苏伯不敢怠慢,这便恭声问道:敢问少主,此是何物?
  刘备笑道:千里镜是也。
  苏伯暗自心惊:能远看千里呼?
  刘备笑答:然也。
  左右皆惊。便是夏馥亦面露惊讶。苏伯这便好生收起,密令左右严加看管,不得外传。
第109章
突飞猛进
  白露后十日。临乡诸城上计,统计完成。
  陈逸为计掾,田骅为计吏,刘修为计佐,三人负责少君侯治下所有城邑的上计。
  楼桑,计五千七百一十八户,六万三千二百六十余口。
  西林,计五千五百三十五户,七万八千三百九十余口。
  郦城,计一万一千七百三十六户,十六万八千九百一十余口。
  督亢,计一万零三百九十七户,十三万五千四百八十余口。
  临乡,计三千七百三十九户,四万一千五百七十余口。
  容城,计三千九百六十三户,四万八千三百三十余口。
  南关:计四百七十六户,五千一百七十余口。
  平曲:计一千四百七十一户,一万三千五百五十余口。
  益昌,计四千三百二十一户,五万七千六百九十余口。
  临乡共计:四万七千三百五十六戸,六十一万二千四百余口。
  其中,约一成半为淮泗百姓。半成丹阳百姓。二成五为大别山蛮。二成为青冀流民。还有三成半为临近乡民。
  日新月异都无法描述,分明是突飞猛进,一日千里。
  治下已有六十万人口。良田三百万亩。其中一百五十万亩正在稻作。一百五十万亩正旱地改水田。明年可期。
  日进斗金,花钱如流水。贩卖各种名产以及贡香收获的盈余,正飞快支出。容城已掘出三条直沟。纵横交错的引水渠道亦在全力挖掘。护城河两岸也已垫高。引廊桥高架,通行内外。一旦城外田陌开始蓄水,垫高的护城河堤,自能将来水隔在城外。东西墙桓又各开一座水门。护城河与陂渠相通。城内居民可泛舟水道,往来田间地头。
  容城横竖三里,又无诸多楼桑重器或是临乡伴宫。足够起宅院万余座。容纳十万人口亦不在话下。容城时下只有不到四千户,足可再容纳一倍民众。
  平曲、益昌,也是如此。淀区治水效果,业已显现。与容城类似,引东淀积水,滋养平曲、益昌两地农田。改旱地为水田。又在巨马水路,建造港口。与诸城往来。
  明轮无帆,无桨无篙。车轮舟往来巨马水路,南部数城民众前往北部数城,旦夕可至。两百余里的水路,一日可行来回。
  南关城,连接南北。水陆通畅,位置十分重要。
  和家中文武讨论之后,刘备命良匠以关城为基,建造南关城塞。城塞内建有驿站、粮仓、营房、武库、马厩、草料场、将作坊、水陆码头。再加固城墙、城门,增建瓮城、角楼、箭塔、吊桥、护城河等。扩建后的南关城,将是一座重要的关邑。又称:南坞。或,南堡。
  南堡居临乡之中。水陆通畅。囤聚此处的粮草军械,可就近运往临乡各城。刘备号称‘以备不虞’。建造一座坞堡,用来战时输血,实在是大妙。
  彼时,黄门令左丰前来宣诏,位列三公的崔太尉竟全然不晓。后来方知,圣上之所以,以‘家事论国事’。增封刘备容城、益昌二地。乃是补先前‘北出塞外,未赏之功’。
  若论国事,北伐刘备居功第二。居功至伟的三位北伐主将,不过食两千户。刘备又如何能比三人还高。
  故而,借刘备献琉璃香露为契机,陛下‘家国天下’,‘家事论国事’增封刘备百里之地。
  刘备悉知前因后果,无由一声叹。
  “乱而不损曰之灵”。
  我家陛下,既谥号为‘灵’,轻重缓急,分寸拿捏还是足可称道的。
  前功已后补。
  可以预见,刘备想要再有寸进,估计会很难了。县侯之上便是郡王。可想而知,要割多少脑袋才能增封进爵。
  不妨掰指一算。
  近几日最让刘备高兴的,便是刘涣一家老小,远涉千里,终在秋分后三天,抵达楼桑。其父名叫刘普。刘备以侄子礼待之。刘父老怀大慰。赞口不绝。在侯府设宴款待。席间,刘备把酒相问。刘涣这才道出实情。恩师在时,举刘涣为治中从事。乃是诸吏之长,郡府主管。然,新任太守就任,刘涣作为前任太守的治中,便不受待见。几次故意刁难,刘涣知事不可为,便主动请辞。又怕遭人排挤陷害,这便举家北上楼桑,投奔少君侯麾下。
  刘备焉能不喜。拜刘涣为平曲长。俸禄虽比治中从事低,胜在无人掣肘。安置流民,辟田开荒,可一展所长。且刘备还许诺,若民户过万,便可升为平曲令。秩比千石。
  刘涣伏地认主,成为少君侯家臣。
  苏伯来报,千里镜已造好。刘备站在五楼书房,整个楼桑尽在镜中。效果不错。难怪苏伯送来时,一脸的匪夷。看到数里外的人脸,把他自己也吓一跳吧。
  苏伯又报,南关城塞已建好,问刘备何时移交。
  南关城长,刘备一时没有合适人选。
  倒是益昌长卢节,上书举荐吕常为南关长。
  恩师称其“中勇慎守,可守一方”。
  必不会有错。
  只是卢节安危事关重大,身边不可少人护佑。
  这便调一什顺阳绣衣吏,前往益昌保护。安顿好一切,这才把吕常调回。择吉日,拜为南关长。秩三百石。
  年纪轻轻,便委以重任,足见吕常之能,亦可见少君侯抬爱。
  其父吕冲,与有荣焉。
  草长莺飞。
  阎柔、阎志率西林骁骑,护北上匈奴王庭的牧民,与南匈奴王馈赠的数千匹匈奴良马,上万牛羊,美婢十人,还有皮毛无数,安全返回楼桑。
  此去为南匈奴播种苜蓿一万顷。并将割草车、三脚耧车等农耕机械尽数留下。待来年收割草种,匈奴部民便可自行开荒。一旦体会到苜蓿的好处,匈奴部民自当干劲百倍。
  无需担心技术外泄。正如刘备不担心车轮舟技术外泄一样。时下,真正的考验是从设计、铸造、安装、维修、保养等一整套的技术流程。其中缺少哪一环,都力有不逮。仿造易,运行难。长久运行更难。故而割草车、三脚耧车,还需定时送来楼桑将作坊,维修保养。
  西林邑中胡民渐多。阎柔不可轻离。
  刘备这便派遣阎志与白卓率车队前往右北平,为汗鲁王乌延,播撒苜蓿草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2/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