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2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0/2006

  刘备与公孙氏故事,北人尽知。少时传艺,以姐弟相称。后入府中,尽心侍奉寡母。虽非出身名门世家,却也身世清白。行事坦荡,未曾有亏。远在洛阳朝堂的当今陛下,亦知公孙氏之贤名。便是与高车和亲,陛下金口玉言,封副伏罗王女为如夫人。不与公孙氏争正妻,足见一斑。
  君侯麾下文武,亦多敬重。公孙氏看似孤苦无依,却获无数人望相持。刘备亦深敬爱。
  刘备接触的女性不多。家规又严。关于爱情,似懂非懂。关于夫妻,懵懵懂懂。本想做一个升平盛世中的优哉富家翁,不料乱世将至,躲无可躲。这便只能逆流而进,力挽狂澜。
  临乡侯加冠便娶妻。最欢喜的自然是一众家臣。刘备虽春秋鼎盛,然而早早诞下嫡长子,却大有裨益。君不见,我朝天子多短命,后继无人。幼君继位,无法主政。只能任由亲信干政,外戚弄权。长此以往,江河日下,朝政日非。
  早生嫡长子,临乡侯位便可平稳过渡。且刘备言传身教,嫡子长大亦是明君。
  众家臣来问,临乡伴宫既已建成,何不移居宫中举办成婚大典。
  刘备想了想,还是拒绝了。他自幼生在楼桑,日日与门前老桑为伴。断难割舍。家中那只老迈昏聩的斗鸡,竟还活着。简直是奇迹。堪称斗鸡界的老寿星。打不打鸣,还有何所谓。整日被供着,已成了和门前五丈桑比肩的奇物。
  前往饮马巷旧宅前,刘备送公孙氏登车。替她放下卷帘时,公孙氏忽问:“娶我,你可甘心?”
  刘备一愣。跟着便笑问:“少时我独自去寻姐姐学剑。寒暑易节,倾囊相授,传我毕生所学。又为我空耗韶华如此多年,姐姐可曾心有不甘?”
  “并无不甘。”公孙氏答道。
  刘备亦点头:“小弟心系姐姐,此情已融入骨髓血脉。”
  公孙氏闻言,喜极而泣。
  望着远去的安车,刘备轻声道:“刘备还是与姐姐初见时的那个刘备。”
  临乡侯轻财重义。情义无双。少时好友皆食高俸,宗人乡邻皆有照顾。敬长怀幼,体恤孤贫。得君如此,夫复何求。
  故而,不在装饰一新的临乡伴宫迎娶发妻。却选在楼桑老宅。才叫不忘初心。
  两位家丞还有老族长早有言在先。贺礼不得贵过百钱。否则皆以行赃(行贿)论罪。不超过百钱的贺礼,且又要送得体面,着实让邑中商贾绞尽脑汁,苦思不已。
  苦无办法。邑民纷纷去问楼桑令乐隐。
  “这有何难?”乐公笑道:“何不以百钱置办酒菜,摆下十里长桌,流水筵席?”
  此计大善!
  众人大喜而归,纷纷用心操持不提。
  汉朝婚礼遵循周礼,婚服为玄色(黑中扬红)。且并无红盖头。盖头是唐以后才渐渐流行。
  迎亲那天,刘备身穿玄色礼服,头戴三梁进贤冠。乘神驹黄駥,人马如龙。从府前出发,一行人浩浩荡荡,出西阙,前往涿县。长街左右高楼覆道内,人满为患。欢呼雀跃,高声呐喊。更有少女撒下春梅花瓣。
  刘备抱拳行礼,英姿飒爽,豪气干云。左右乃两位家丞,身后是少时好友。耿雍、崔钧、苏双、张世平,皆喜气洋洋。忽见一骑从西阙奔入。乃是千里驹青骓!马背之人,正是千里赶来的牵招。
  有识牵招者,竞相呼出其名。牵招刘备已成典故。众人这便幡然醒悟。
  少时好友皆到。只差张小胖。
  说小胖,小胖到。
  披红挂绿,还发髻上插着一枝花的赳赳猛汉,可不正是经年未见的张小胖!
  想当年就一身红配绿的肚兜,如今还是这画风。
  你才多大,就钢髯半寸。这颗金熊胆,着实霸道。
  赶在撞入队伍前,悬崖勒马。白蹄乌扬蹄止步,张小胖冲刘备咧嘴一笑:“大哥!”
  “小弟。”刘备下意识的眨了眨眼。仿佛又看到了屡屡来蹭奶的那个瓷白的小娃儿。
  少时好友皆已长大。刘备未变。好友亦未变。情义自然不曾变。
  刘备想了想,便冲随行宗人耳语几句。
  须臾,两位义弟亦拍马赶来,一路随行。
  刘备、牵招、张小胖、太史慈、黄叙,再加上率领绣衣吏护佑左右的史涣,典韦。就连两位家丞胯下,亦是鲜卑良马。
  宝马香车,气势如虹。这阵仗,北地谁人能出其右。
  北地第一豪强!
  胯下宝马,四蹄生风。十里官道,瞬息可至。若非等队中鼓瑟吹笙一干人等,早就到了。
  饶是如此,此一路也称得上‘春风得意马蹄疾’。
  北地皆知临乡侯今日大婚。涿县城门前的小吏亦一身新衣,浑身喜气。纷纷笑脸相迎,口出贺词,列队行礼。便有宗人上前打赏,各自欢喜接过不提。
  城内已是万人空巷,人山人海。
  久闻临乡侯盛名。幼时买马、学剑,城中皆有传闻。如今再见其人,怎是个英雄了得。口中啧啧有声,眼中颇多敬羡。燕赵重英雄。临乡侯割头进侯,北伐诸事,谁人不知,何人不晓。如今功成名就,却不忘初心。着实可敬。
  此乃真英雄!
  两位义弟纵马开道。人群自行散开。黄駥一马当先,抵达饮马巷。
  旧时院落,院门大开。门前围拢着许多华服盛装儿郎。看装扮,皆与喜事相关。
  刘备抬眼一看,白马公孙亦在其间。
  未及开口,便听人群中有人高声喊道:
  “辽西公孙瓒,为长姐掌车!”
  “辽东公孙度,为长姐执雁!”
  原来,聚拢在门前的华服儿郎,皆是北地公孙!
  两位家丞,不禁齐齐变色。
  ‘天下公孙皆一家’只此一句,便引无数豪雄。
  他日振臂一呼,何愁天下不应。
  主公乃真英主!
第121章
十里长筵
  《后汉书·舆服志》:“公主、贵人、妃以上,嫁娶得服锦绮罗縠缯,采十二色,重缘袍。特进、列侯以上锦缯,采十二色。六百石以上重练,采九色,禁丹紫绀。三百石以上五色采,青绛黄红绿。二百石以上四采,青黄红绿。贾人,缃缥而已。”
  公孙氏身着禁中御赐十二色锦缯重缘袍,梳锥髻,淡妆敷面,装饰从简。与二婢相伴,走出家门。先冲北地同姓盈盈一拜,又与刘氏宗人见礼,这才登上安车。
  辽西公孙瓒放下卷帘,辽东公孙度手持铜雁,二人分列左右。驱车而行。
  北地公孙皆上马,尾随其后。一队人马浩浩荡荡,折返楼桑。
  临乡侯大婚,自与一般人家不同。那些大箱小箱的陪嫁一概没有。围观人群非但不曾看轻公孙氏,反更多敬重。皆知公孙氏在刘备年少时,便常伴身侧。尽心侍奉孤母,一片丹心,倾其所有,何来余财。
  再者说,娶妻娶贤。少君侯英雄了得又岂是市井俗人能比。
  沿途路人纷纷道贺。马背上的北地公孙,皆抱拳回礼。喜笑颜开,俨然不把自己当成外人。
  自太子丹以来,燕赵豪侠辈出。民间亦颇重侠义。天下公孙皆一家。只此一句,便让人心生敬意,长吁短叹不提。
  时下盗贼蜂起,人心不古。
  多蝇营狗苟,首鼠两端之辈。自个活得卑微怯懦,便以己度人,以为天下皆如自己这般污秽不堪。却不识天下英雄。凡有听闻,亦嗤之以鼻,不以为真。
  行尸走肉,欲仙欲死,多矣。
  临乡侯和公孙氏身上聚拢多少人望,便知天下人对天下有多失望。
  待刘备从涿县返回,楼桑十里长街已摆起筵席。立在西阙下的正是老族长和四位学坛祭酒。身前矮几上摆着上好的松泉甘霖。长者赐,不敢辞。此酒一定要喝的。
  刘备下马,走到近前。双手接过,称谢后饮尽。
  走进西阙,抬头一看。只见长桌十里,各色佳肴。少时宗亲,新迁邑民,皆执酒桌旁,含笑而立。
  吕冲、魏袭悄声来报。言,所有美酒皆已试过,无毒。
  刘备亦笑着摇头,岂不知酒亦能让人中毒?
  好家伙。十里长桌,挨个喝下去……
  恩师能饮酒一石。称酒豪。刘备乃高徒,又岂能弱了恩师名头。这便作揖上前,从宗亲手中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桌旁宗人皆鼓掌叫好。敬酒的长辈吞吞吐吐的唤了声:“三墩。”
  “在。”刘备回应。
  宗人猛地松了口气,不觉眼角已泛泪光:“好,好,好。”
  有道是家国天下。在宗亲眼里,刘备依旧是那个刘三墩。
  西阙到东阙五里。长桌一直沿清溪水路摆到了溪谷地。长达十里。见刘备一桌桌的敬酒,众兄弟好友皆来帮衬。平时是义弟、家丞,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今日大喜,皆是楼桑小子。众人纷纷来敬。张小胖瞪着环眼,替刘备连接数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0/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