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2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9/2006

  “正是此地。”领路侠客,走到一滩血迹前。
  袁绍四处眺望。此处正位于十里九坂的中脊部。原设一亭,石基仍在。左右堆满山石,林深树茂。山势陡峭,绵延无尽。正是绝佳的风水宝地。
  “且四处搜搜看!”曹操这便急道。
  “喏!”众游侠纷纷散开,各自搜寻不提。
  刘备还好。
  曹操、袁绍、袁术三人,早已难掩兴奋。宝藏究竟价值几何,并不是问题关键。关键是能亲自验证传闻,亲眼所见梁冀金山,这才是世家公子们最大的兴奋点。
  无奈搜寻许久,左右皆无所获。
  见曹操犹不死心。袁绍这便劝道:“传闻终不可信。或许此兔不过是沾染了此处旧亭上遗落的些许洒金。”
  曹操却摇头:“有道是‘雕楹漆铜’。赤金和真金,我岂能不分?”
  袁术又道:“许大将军梁冀,便是‘漆以真金’亦未可知。”
  正说着。忽见一游侠,飞身来报:“君侯、中郎将、议郎、公子,且随我来!”
  “速速引路!”曹操大步流星,冲了过去。
  袁绍、袁术二人急忙跟进。刘备却在两位义弟的护佑下,最后出发。
  “大哥,小心。”二弟关羽手握雁翎腰刀,低声说道。
  三弟张飞亦道:“有道是钱能通神。传言若假,相安无事。若真,恐难善终。”
  “我已知晓。”刘备轻轻点头。
  “玄德,速来!”遥听袁绍呼喊。翻过一座陡坡,忽见一条浅溪。众人正围绕一处靠山的溪谷,不时向山体内伸头张望。
  待刘备下山。果见溪谷与陡坡的交合处,有一个硕大的洞窟。游侠正挥剑斩断洞窟周围的灌木荆棘。袁术从洞口抓出一把松软潮湿的泥沙。摊开视之,果见金粉!
  杨奉四处看过后,不由泄气:“此乃盗洞。”
  “盗洞?”众人顿时大失所望。
  倒是袁绍骤然变色后,哈哈一笑:“哈哈!内里有无金山乃是其次。能亲眼所见梁冀密室,验证金山传闻,亦不虚此行!”
  “有理!”刘备笑着松了口气。再看几位挥剑斩棘的游侠,绷紧的身躯亦微微一松。都是习武之人。有无暗中蓄力,蓄势待发。只眼可辨。
  护在刘备身侧的张飞、关羽,却不敢有丝毫放松。
  “既是盗洞,何不回填?”曹操犹不死心。
  和身边游侠低语片刻,杨奉这便抱拳道:“以前这条曲河,水流甚大。能行舟船。最近却无故水小。料想贼人乃是泛舟而来,将掘出土石,又尽数泛舟运走。岂料掘通密室,曲河之水灌入。乃至水小,无法行舟。便只能放弃。待水大时,再泛舟来遮掩。本想。此地荒山野岭,无人问津。一时半刻,不会有失。岂料人算不如天算。因一只销金兔,被曹议郎窥破。”
  刘备却摇头道:“依你所说。贼人掘洞密室,河水灌入。那要多大的密室,要装多少流水,乃至曲河成溪?”
  杨奉又道:“君侯有所不知。但凡地下藏宝密室,必设暗渠通水。否则积水其中,器物尽毁。”
  “有理。”刘备明白了。
  换句话说,贼人掘洞盗洞后,乃至曲河分流。流水经密室暗河流走。乃至原本河道下游水浅成溪。
  “既如此,为何不把洞口遮掩?”曹操追问。
  杨奉恨声道:“贼人乘舟而来,就势在舟上掘土。于是,掘进到哪,便可泛舟到哪。如此,不断往来深入,将土石尽数运走。神鬼不觉。掘出此洞。奈何,掘通后河水漫灌,流入暗河。曲河水浅,无法行舟。无法乘舟运来土石,又如何能在我等眼皮底下,掘土遮掩?”
  是了。菟园虽荒废。却有豪侠照看。
  若就地取土,必留痕迹。
  若负土入园,行踪又岂能不被游侠发现。
  只能说,人算不如天算。
  刘备猛然醒悟:“许贼人仍在密室内,掘土断水!”
  “速进!”曹操飞身跃入溪中,涉水而行。
第051章
梁冀金山
  “孟德稍待,小心有诈!”刘备急呼。
  “嗯!”曹操抽出佩剑,侧身入内。
  “保护议郎。”杨奉亦拔剑在手。周围侠客闻言,纷纷跃入溪水。围拢到曹操周围。
  袁术袁绍亦取剑在手,刘备与两位义弟断后。
  盗洞深长。黑暗无光。前面引路的游侠捡起一支盗墓人丢弃的火把,用燧石点燃。众人涉水而进。忽听前面一声清喝:“止步!”
  “可有所见,孟德?”队列中间的袁绍,低声问道。
  “我身前便是断崖绝壁。头顶悬满山石,脚下似有一黄金台。却在低处,隐约可见。”曹操语速飞快。
  “且等我。”袁绍亦捡到一支火把,身边袁术随手点燃。奈何洞中火把只是零星散落。火光微弱,不堪大用。
  “速取火把。”杨奉话音刚落,便有几位游侠转身出洞。
  刘备伸手撑向洞顶。土层干燥,一时半刻应该塌不了。这便放下心来。面向入口,耐心等候不提。
  “火把何时能到?”曹操似乎等不及了。
  “此地距营地约五里。来回需耗时一炷香。”杨奉答道。
  “等不及也。先给我一用。”
  “好!”袁绍这便将手中火把递给身前杨奉。众人接棒,传给曹操。
  曹操举火在手,往来摇动数次。这便伸手一送,将火把丢向低处的黄金台。
  啪!火炬应声落地。散出一片零星火团。
  黄金台不高,亦不远。
  “等我!”说着曹操便纵身一跃,稳稳落在台上。拾起火把,细细辨认脚下石台。绕行一圈,将分设四角的火盆点燃。
  洞中大亮。
  整个地下洞窟的面貌,随之映入眼帘。
  头顶山石竦峙,周围砖砌成壁。平台居于正中,四面环绕绿水。整个洞窟的造型,很像刘备少时用来烧三足擎波鬲的圆窑。乃是一个规整的穹庐构造。
  然而却只有密室,不见黄金。
  平台距盗洞,约莫两丈高。如此高度,跳下便是。
  待刘备三人最后跳下。先下的曹操已发现端倪:“此台,正是梁冀堆金成山之处。”
  杨奉从脚下刮起一撮金粉:“可惜被人捷足先登。”
  袁绍亦抹去指尖金粉,叹气道:“未能亲眼得见梁冀金山,着实可惜。”
  “贼人如何离去?”四处看过,刘备这便问道。
  “玄德且看。”曹操单膝跪地,手指对面砖壁。
  刘备顺势看去。果见一个拱形下水暗渠。暗渠水面距穹顶的距离,正好能容一叶扁舟。
  “我去。”便有一游侠想下水去探。
  曹操却摇头:“暗渠连通内外,水中必有机关。”
  “若等搬来舟船,只怕贼人已远遁。无迹可寻。”杨奉又道。
  “营中可有染料?”刘备忽问。
  “有。乃为漂染击鞠帜旗所购。”杨奉答道。
  “尽数取来。”曹操亦领悟。
  杨奉命人取来染料,交给曹操均匀洒落水中。
  见长长的色带,顺水流入暗渠。无需众人号令,杨奉遂将菟园游侠尽数派出。纵马绕行菟园周边,密切关注通往园中的各条水路。
  将一大包染料,尽数撒入水中。曹操忽摇头轻笑。
  “入宝山而空回。孟德何故发笑?”袁绍问道。
  “得闻梁冀金山,操不禁忆起少年诸事。一时心血来潮,孟浪而失仪,让诸位见笑了。”曹操平揖一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9/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