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3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5/2006

  刘备一愣:“烈女为何在大人府中?”
  周洪叹道:“赵娥所杀乃是同县豪强。李寿宗人一直心怀愤恨,欲反杀赵娥寡母孤儿。老夫便将赵氏母子带到长安。一直客居府中。”
  刘备这便正襟危坐:“且请来一叙。”
  “君侯稍待。”
  须臾。便有一素服妇人,出后堂相见。
  “贱妾赵娥,拜见君侯。”
  刘备本以为。能单手锁喉,将仇敌活活掐死的烈女,必五大三粗,膀大腰圆。身长一丈,腰大十围。岂料竟窈窕淑女,颜色瑰丽。
  这便肃容回礼:“备见过烈女。”
第106章
羌胡合流
  赵娥十年磨剑,一朝得雪。后从容自首,引颈受戮。非豪杰不可为。
  刘备倍加敬之。
  而刘备更是天下知名。两位意气相投,颇多相惜。
  赵娥为刘备数次添杯,这便告辞返回后堂。
  刘备自当恭送不提。
  见时机已到,周洪这便出言试探:“君侯此去,只为通路,还是别有所图?”
  刘备笑道:“大人有话请直说。”
  周洪先敬酒一杯,而后徐徐开口:“依老夫之见,鲜卑事小。羌乱事大。”
  “愿闻其详。”刘备遂放下酒杯。
  “君侯可知,鲜卑秃发部,从何处破关,长驱直入,盘踞河西走廊,切断商道,荼毒往来客商?”周洪又问。
  “未知也。”刘备摇头。
  “乃是从北地郡。”
  “北地郡?”刘备一愣。军情邸报上言道,西部鲜卑秃发部乃是从长城一处损坏关隘冲入陇西。却并未言明是哪处关隘。北地郡三字,刘备乃头一次听闻。
  北地郡始设于秦。为秦统一天下所置三十六郡之一。武帝开疆拓土,分天下为十三州,将北地郡划归朔方刺史部。今汉,光武建武十一年(35年),“省朔方(郡)入并州”,北地郡归入凉州所辖,治富平。
  随羌乱愈演愈烈,北地郡羌胡盘踞,士民内徙。建武二十六年(50年),北地等边郡“郡民归于本土”,“城郭丘墟,扫地更为(城郭已成废墟,需清除瓦砾,重新筑造)”。安帝永初五年(111年),北地郡内徙池阳;顺帝永建四年(129年),还治旧土;永和六年(141年),又徙居左冯翊郡境。
  其后百多年间,汉庭再未能收复失地。北地郡治,始终寄寓在外,夹在冯翊、扶风二郡之间。旧时城郭皆毁于战火。北地居民更有一多半为羌胡。
  正因羌乱为祸日深,人神共愤。时任破羌将军的段颎,这才决心剿灭东羌。
  建宁元年(168年)春,与‘先零诸种’(融入东羌的原西羌种)战于安定高平逢义山,斩首八于余级,获牛马羊二十八万头。夏,追击至上郡奢延泽,又三日夜追至安定泾阳。(东羌)余众四千余落,散入汉阳山谷间。
  时中郎将张奂主张招降。上言曰:“东羌虽破,余种难尽,颎性轻果,虑负败难常。宜且以恩降,可无后悔。”
  段颎却主张赶尽杀绝。亦上言道:“羌虽暂降,而县官无廪,必当复为盗贼,不如乘虚放兵,势必殄灭……”窦太后纳其言。于是汉军精锐尽出,斩其渠帅以下万九千级,获牛马驴骡毡裘庐帐什物不可胜数。冯禅等所招降四千人,分置安定、汉阳、陇西三郡。
  东羌悉平。
  然而。羌乱虽灭,然羌人种辈仍在。只是畏惧段太尉赫赫凶名,不敢复反。今段太尉饮鸩而死。消息已传遍凉州,羌人便又起反叛之心。
  奈何种辈青壮,刚被屠杀殆尽,有心无力。恰逢不可一世的鲜卑亦战败。西部各部如丧家之犬,仓皇逃窜。于是北地东羌与西部鲜卑一拍即合。这便狼狈为奸,引秃发部入关。
  秃发部入关后,不断蚕食那些不愿复反的东羌小部落。势力滚雪球般不断壮大。声势日盛。便开始劫掠来往商队。又用劫掠来的金银结好东羌大部。诸如‘先零诸种’,上郡‘沈氐种’、‘全无种’、西河‘虔人种’。又有‘效功种’,‘岸尾种’、‘摩蟞种’等,不可尽数。
  “原来如此。”刘备又问道:“东、西二羌,如何区分?”
  周洪答道:“简而言之,东羌是散布在朔方、北地、上郡、五原、西河诸地的土生羌人,他们早在先秦时便移居于此。西羌则是散布在陇西、汉阳西及金城诸地的羌人。其中一部融入东羌,另一部则内迁关中,仍为西羌。”
  明白了。
  总的来说。造成当今时局的两个重要推手。一个是段太尉。一个便是刘备。
  屠杀虽令东羌臣服,却也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刘备孤军北上,七日血战,令形势一片大好的鲜卑联盟轰然崩塌。大单于檀石槐满门皆死于高车十二部。仇恨的种子,也在鲜卑人心中,生根发芽。
  对汉庭的滔天恨意,令双方一拍即合。于是,羌胡合流。
  思前想后,刘备便又问道:“秃发鲜卑究竟是何来由?”
  周洪答曰:“‘秃发’与‘拓跋’本是同姓。传言‘寿阗’(拓跋匹孤之子)之在孕,母胡掖氏因寝而产于被中,鲜卑谓被为‘秃发’,因而‘氏焉’。”
  “秃发便是拓跋?”刘备一惊。
  “然也。”
  “现以何人为首?”
  “由拓跋诘汾与其叔父拓跋侩统领。”周洪知之甚祥。
  若不见凉州刺史周洪,刘备又岂能知晓其中内情。这便追问:“依大人之见,又该从何处着手?”
  周洪答道:“‘欲得西域,必先得龟兹’。要除‘陇西鲜卑’乞伏部,必先灭‘河西鲜卑’秃发部。”
  不愧是凉州刺史。
  刘备索性挑明:“大人欲行借刀杀人呼?”
  周洪笑答:“正欲借君侯之刀,杀尽国贼也!”
  果然是筵无好筵啊。
  刘备这便打定主意:“灭秃发部不难。却需大人先为我做一件事。”
  “愿闻其详。”
  “我与陛下对赌,以三百六十人疏通西域。如今还差五十又一。劳驾大人扁书凉州全境,助我招兵买马。”
  “这有何难!”周洪大喜:“洪自当尽力而为!”
  又与京兆尹商量后。刘备这便率军入城。暂住长安营。
  长安营为京兆虎牙都尉所统,故有虎牙营之称。虎牙都尉以下,置有府曹史、功曹史、五官掾等属官,承办日常事物。
  今汉地方驻军,除去郡兵,还有营兵。
  营兵便在长期屯驻的地方军队。时下有:黎阳营、度辽营、象林营、长安营、雍营、渔阳营、扶黎营等。
  《后汉书·南匈奴传》:“攻破京兆虎牙营。”李贤注:“虎牙营即京兆虎牙都尉也。”
  《西羌传》云:“置虎牙都尉於长安,扶风都尉於雍。”《汉官仪》曰:“凉州近羌,数犯叁辅,京兆虎牙、扶风都尉将兵卫护园陵也。”
  虎牙营约有两千众。战力一般。
  原因很简单。
  刘备在营中竖大旗募兵。只需胜过徐晃、藏霸二人之一,便可入选。入募兵士可从堆在大旗下的钱箱中,任意支取。数量不限。
  结果。虎牙营两千余人,无一人入选。
  轰动西京。
第107章
无人可用
  虎牙营长驻长安,拱卫皇陵。兵士亦是精挑细选,百里挑一。又经常外派出战。说是精兵亦不为过。两千余人的精壮,竟无人能战胜临乡侯麾下二人。此二人还寂寂无名,名声不显。窥一斑而知全豹。临乡侯麾下,是何等的兵强将猛!
  君侯少年时,曾随恩师南下。堆钱伐贼,已成典故。天下谁人不知,何人不晓。今又在长安城内,竖起大旗。想我八百里秦川,大好男儿,竟无人入选。直令人扼腕长叹。何人能替三辅父老,挣回颜面?
  整个长安城都在翘首以盼。
  刘备是自家人,知自家事。徐晃、臧霸,皆上将。令此二人亲自选拔。刘备想选的又岂是普通兵士!
  正所谓大浪淘沙。刘备让凉州刺史周洪将长安募兵消息,遍发州郡。所求便是万里挑一,甚至万万里挑一的良将。作为前汉时的京都,长安自有长安的骄傲。然而口说无凭,手底下见真章。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达溜达。在徐晃和臧霸当面,竟走不过十合。虎牙营兵士,有苦自知。
  营外围观人群越聚越多。竟成一处热闹集市。许多人一大早便聚拢在营外,抢占视野最好的绝佳位置。甚至催生出许多专替人排队占位的帮闲。能入兵营,场边围观者,凤毛麟角。家乡父老们的心思,赶来应征的三辅青壮,又岂能不知。奈何技不如人,不出三合,便纷纷败下阵来。许多自信满满,傲气而来的青壮,落败后,纷纷泪洒当场。只怪自己无用。无法替家乡父老,挣回脸面。
  一些围观的妙龄少女,亦纷纷含泪叫好。虽败犹荣。
  连试十日,仍未有一人入选。徐晃、臧霸亦被人熟知,名扬三辅。见每日营外观众,人山人海。七位小姐姐亦不免有些担心。生怕输红眼,有人闹事。刘备却笑着摇头:“无妨。徐晃、臧霸,二人赢的光明磊落,胜的堂堂正正。八百里秦川,三辅之地,五陵少年。民风彪悍,皆重英雄。想必此事,已遍传凉州。不出预料,各路豪雄,八方豪杰,此刻正纷纷向长安而来。夫人们且安坐。不出数日,便见分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5/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