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2006

  麻丝重,牛胶亦重。层层涂抹再由青石压成饼,岂能不重!
  一张麻垫,赚五百钱。
  已是暴利。
  须知一头羊不过五百钱!
  听老族长的意思,村里又要另建新宅?
  这是为何?
  问过方知,原来这个时代,有一门出众的手艺,会有多疯狂!
  就拿刘备饲养的蜜蜂来说。早先年间,便有人砍下有野生蜂窝的树干,挂在自家屋墙下饲养。后世《高士传》有载:延熹年间,有名姜岐者,‘隐居,以畜蜂、豕为事,教授者满于天下,营业者三百余人。民从而居之者数千家。’
  一个会养蜂养猪的隐者,竟有数千户人家跟从他隐居!
  不难想象,一旦麻垫成为楼桑村特产。十里八乡的编户齐民,便会蜂拥来投!
  聚落聚落,聚众而成村落。
  与归隐不同,落籍楼桑村是个难题。
  这些以后再说。
  先把麻垫的制作技艺,传授给族中子弟。
  趁大雪封路,涿县刘氏加紧操练。待到立春后,冰融日暖时,加紧生产。
  刘备也已去信耿雍。托他代为收购麻丝、兽皮,存以备用。
  先前不觉得。后院忽多了两匹马后,顿觉吵闹不少。再加上饮水喂草,马粪堆积。气味渐渐浑浊不堪。刘备这才明白,三进院子的好处。前后两进的院子,确实不适合蓄养牲畜。
  前院要迎客,自然动不得。
  要不就依三叔所言,把后院分成两院。牛牢马厩单成一院,辟角门出入。
  想来想去,刘备觉得还是再拉一个后院,最为妥当。
  就不知三重院落,逾制否?
  这件事情,刘备先问了母亲。母亲引经据典,倒背如流。反正是诛九族的重罪就对了。
  可在刘备听来,似乎那些个杀气逼人,与逾制僭越相关的律法,多是为防诸侯坐大,威胁中央集权啊!
  为此,汉律还设有一系列惩罚诸侯及其同党的罪名。比如诸侯擅自拟天子衣服、车马、宫室、礼乐等,均为逾制僭越。
  罪名也同样适用于除诸侯外的所有官员。另在官吏贪污渎职违制的罪名中,也有逾制、僭越、失礼等罪。逾制、僭越、失礼等不仅指违反礼制,超规格使用衣服车马宫室等,还包括言行失礼等不敬行为。
  违反这些罪名,自然受到严厉制裁。
  正如这些罪名拟定的目的,都是防上不防下,防亲不防疏一样。
  在朝廷看来,最大内患始终是,诸侯。
  然,今时亦不同往日。
  狼烟四起,贼反不断。朝廷权力日削,而州郡权力日涨。一些封疆大吏和地方豪强在府第、宅居上的逾制,尤为严重。朝廷心有余而力不足。民间更是筑墙结社以自守。
  总之,民不举,官不究。
  别说什么封疆大吏,地主豪强。刘小胖连个小地主都算不上啊!
  谁有闲暇去查他?
  再说,村中皆同族,还有谁去揭发?
  《四民月令》:“二月,顺阳习射,以备不虞。”
  阳气渐生,万物复苏。
  惊蛰刚过,刘备家的后院就支起数个箭靶。族中弓马第一的三叔,正督促刘小胖练习射术。院中积雪,已被宗人帮忙清除。太阳一晒,砖地即干。
  二石的匈奴弓,刘备能勉强拉开。三叔见他太过吃力,于是就换了练习用的木弓。和公孙氏传授他的双手剑击术一样,这个时候训练的,多是熟练度。
  至于速度、劲道,待刘备成人,自会足够。
  自打沉石开荒、传制垫之术,宗人早已不拿他当孩童看待。老族长遂让三叔悉心传授,不可有一日之疏。
  早晚必复爵。本是一句童言无忌。然,刘氏宗人渐渐都信了。
  不是天生刘三墩,又岂能懂这些匠造奇术?
  熟读《四民月令》后,刘备茅塞顿开。比如他就知道:“自正月以终季夏,不可伐木必生蠹虫。”从正月到六月,都不宜伐木。正是昆虫繁殖季节,木必生虫。
  现在改造老宅,显然不合时宜。
第039章
汉风速递
  月初,刘备收到了崔钧寄来的一封手札。
  交代了燕尾八面矛送与牵招的前后诸情,又说他父亲崔烈,也想要一张床垫。
  这有何难?
  只是坚冰未融,河道不通。如何能送?
  母亲笑言,这有何难。
  托老族长传话,邮卒不日便来。
  只见那邮卒,头戴赤巾,佩红套袖,身背赤白文书囊,往来奔走,健步如飞,十分醒目。
  原来,此时的邮传不要太发达!
  便是想寄一封信去国外,也行!
  咱不是有丝路么?
  此时统称‘邮驿’。又细分为‘邮’、‘亭’、‘驿’、‘传’。五里设一邮、十里设一亭、三十里设一驿(传)。‘驿’与‘传’级别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载具:‘传’用车,‘驿’用马。
  邮驿由州、郡、县三级管理。郡府里最受重视的一个官吏,便是大名鼎鼎的‘督邮’。不仅主管邮书,还兼管督察长吏。是个实权官吏。
  ‘信吏’、‘邮卒’统一着装。‘马传’日行三四百里,‘车传’可行七十。速度很快。
  也无须担心逾期。
  有“日限奉书,不及以失期,毋状,当坐罪留。”的律条。
  投递方式有三:‘邮行’、‘马行’、‘驰行’。邮行,就是指邮卒步行。马行,就是骑马传行。驰行,就是驾车驰行。
  无论何种方式,传信都是接棒而行。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驿之间的邮卒,往来接力。
  这个时代的邮驿,只传送公文和官府物件。不对民间开放。
  民间书信往来,多托付亲友、商队捎带。好在,刘备九叔公是本村里魁,勉强能唤动邮卒。里魁应是没有俸禄的。就刘备所知,在汉代的官秩中,最低一级是‘佐史’。月俸八斛,称斗食。约莫‘乡佐’,就在佐史之列。其上为‘少吏’,月俸谷十六斛。
  之所以邮卒来得晚,另一个原因是刘备所寄之物,属于大件。
  百斤重物,数尺见方。‘邮行’、‘马行’都不行。只能用车行。
  私邮价格不菲。
  好在刘备付得起。
  填写上‘建宁元年二月初五,涿郡涿县陆城亭刘备,邮安平国安平县东城亭崔钧。北书(在北地往来的书信),驰行。’的表单,又付上足量邮资,人生第一份包裹,顺利寄出。
  目送马车驶出村口,刘备不禁感叹。眼前这个时代,实在是有太多意料之外。
  春分刚过,家中所雇宗人,便备耕、通渠,开始了新一年的稻作。
  在匠人的督导下,族中子弟也造出了第一批床垫。堆放在宗祠之内。
  待到雪化路通,刘备准备先送到老鸦渡,由耿雍和崔钧帮忙贩卖。这种软硬适中,透气排汗,防霉抗蛀之纯天然养生床垫,之所以深受崔氏二老喜欢。正因二人年老体衰,骨质疏松。床榻不宜过软,也不宜过硬。硬了浑身红肿,软了腰酸背痛。不软不硬,谓之适中也。
  麻垫的出现,不啻喜从天降。
  天下名士们的福音。
  前堂矮几。
  伴着铜炉送来的暖烟,刘备正仔细观看着老工匠送来的老宅扩修图板。
  图板上最醒目的建筑有两座。一座是望楼,一座就是仓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