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3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2/2006

  便是城内,堆土而成的高台。亦要内外包砖。
  藳市商贾汇聚。往来驼队,不绝于道。加之玉石工匠大量入驻,日渐饱和。刘备便又在城西新建一市。称西市。加上先前的东市和马市。它乾四市,随之并立。
  月中,终迎来天使左丰车驾。
  刘备率长史府文武百官,出绿洲十里相迎。
  见刘备亲迎。左丰急忙喝停车队。下车拜伏于路。
  刘备上前搀扶,同车回城。
  听闻洛阳天使驾临。城内百姓,焚香于道,自发出迎。左丰一路志得意满,与有荣焉。
  君侯善用兵,更善治城。万里之外一边陲小城,不满一年便有如此气象。
  足见一斑。
  下车后又携手登台,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入长史府中垒大堂。
  待刘备携文武百官跪定,左丰这便将诏书徐徐展开。
  朗声诵读。
  光和五年,正月初八。大汉皇帝诏曰:“辅汉将军,西域将兵长史,临乡侯备,攻灭鲜卑,拊循河西,平龟兹国乱,破疏勒桢中,疏通南北丝路。宣威明信,功效显著。赐,以辅汉大将军,假节,中西域而立幕府,仪同三司。”
  “臣,刘备,领诏谢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三呼万岁。
  “恭喜大将军。”饶是黄门令左丰,亦行大礼相贺。古往今来,两汉四百年。因功得封大将军者。寥寥数人也。
  自长史府主簿李儒以降,府中文武皆喜气洋洋。
  如前所说。杂号将军称大者,亦是重号将军。辅汉将军,与辅汉大将军。虽只有一字之差。境遇可谓云泥之别。
  这份诏书,具体有哪些封赏,刘备一时还未能尽知。
  然后他却听到了一些关键:大将军,假节,中立幕府,仪同三司。
  咦?
  不是说,黄门令左丰此次带来的,乃是擢升西域长史为西域都护的诏书吗。怎么只字未提,西域都护之事。
  主簿李儒,与黄门令左丰洛阳时便已相熟。这便上前,请去安顿不提。
  左丰一路舟车劳顿,远赴万里。确也辛苦。既来之,则安之。知晓接下来免不了四处赴宴。也不客气,忙去养精蓄锐。好在席间与,众文武百官举杯痛饮,拼酒共醉不提。
  送走左丰,刘备自居主席。文武各自落座。又等来主簿李儒。
  “文优可知诏书之意?”刘备这便问道。
  “禀主公,儒已尽知也。”李儒起身下拜。
  “陛下之意,乃是让主公,以辅汉大将军的身份,都护西域。”
  戏志才亦笑:“我与主簿,不谋而合。”
  “真是急煞我也!主簿、掾史,且细细说来。”张飞早就等不及了。也不知陛下究竟封给俺大哥,何等大官。
  “三弟莫急,且听主簿为我等解惑。”关羽小声劝道。
  “三将军勿急。”李儒微微一笑:“何不让戏掾史为你解惑。”
  戏志才这便说道:“都护一职,前汉时乃是加官。本朝已为实授。话说,前汉神爵三年,郑吉破车师,降日逐王,威震西域,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都护,都护之置,自吉始焉。郑吉于是中西域而立幕府,治乌垒城。都护乃是其加官。多以骑都尉领其职,秩比二千石。故而,首任西域都护,郑吉的官职便是‘都护西域骑都尉’。”
  程普试问道:“莫非,陛下真欲效仿前汉,令主公以大将军的身份都护西域?”
  徐荣亦理解了:“陛下封给主公的官职乃是‘都护西域辅汉大将军’。”
  “然也。”戏志才欣然点头。
  “换句话说,我这个都护也是加官。”刘备笑道:“前汉时,骑都尉便可都护西域。今汉初,西域都护已是实授。陛下又为何依循前朝旧例,让我以大将军的身份都护西域?”
  见戏志才来看,主簿李儒这便答道:“依臣所思。陛下此举,大有深意。辅汉大将军,虽是重号将军,却乃是陛下新创,并无旧例可循。让主公以辅汉大将军的身份都护西域,乃定权限。此其一也。”
  “西域,便是辅汉大将军的职辖所在。”刘备懂了。换句话说,辅汉大将军的辖区,便是西域。
  将军各有所辖。如屯扎在五原曼柏县,因度辽水而得名,与乌桓校尉合称二营的度辽将军。一般流放的罪人,便大多会发配到其辖地内。
  “其二呢?”张飞急忙追问。
  “其二,便在大将军本身。”主簿李儒笑道。
第189章
开立幕府
  “主簿且速速道来。”见三弟张飞急不可耐,刘备笑道。
  “先前得贾主簿手书,知晓陛下欲封何进为大将军。料想,陛下又封主公为大将军,乃有制衡之意。以宗室之大将军,制衡外戚之大将军。此其二也。”
  “原来如此。”刘备轻轻颔首。
  戏志才亦补充道:“陛下之所以敢开,宗室立大将军之先河。乃因主公横空出世。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积功至此。有功岂能不封?料想百官亦无异议。于是陛下顺水推舟,以宗室制衡外戚也。”
  “敢问主簿,有无其三也?”张飞又问。
  “哈哈哈……”麾下文武欢笑一堂。
  “其三自然有。”李儒笑答:“抛砖引玉,待价而沽也。比起辅汉大将军,主公及我等所看重者,乃是王爵。封关内侯需五百万钱。料想,王爵价必高也。”
  “库中金币,分他一份便是。”张飞瓮声说道。
  “三弟不可胡言。”关羽急忙制止。
  刘备却笑着摆手:“无妨。”
  李儒这便岔过话题:“恭喜主公,可中立幕府也!”
  “恭喜主公。”文武齐声恭祝。
  幕府。古称“莫府”。因军队主将的府署设在帐幕内,而得称。
  幕府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
  《史记集解》引如淳曰:“将军出征,行无常处,所在为治,故言‘莫府’。”又引崔浩曰:“古者出征为将帅,军还则罢,理无常处,以幕帘为府署,故曰‘莫府’。”
  按此条引,则幕府初为出征将帅之中军帐,非常设机构。
  至汉代,外戚多以大将军、车骑将军职辅政。均设幕府,召署名人学士,与参政事。
  光武中兴后,此风更盛。邓、窦、梁、马,外戚辅政,均开幕府,以树私党,以邀名誉。
  幕属虽多居武职,然军政之事,无所不预议,实开后世幕僚之始。后三公、权臣、疆吏等,亦设立幕府,招募亲信。
  至汉魏以后,“开府”遂成为一品的荣衔。
  大将军(幕)府有:
  长史、府掾、府属、府舍人、府参军,等属官。
  换句话说。幕府乃大将军私府。除幕府外,大将军亦有公职:
  大将军营五部。(每)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每部)军司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比六百石。曲下有屯,屯长一人,比二百石。又有军假司马、假候,皆为副贰。其别营领属为别部司马,其兵多少,各随时宜。门有门候。
  “其职吏部集各一人,总知营事。兵曹掾史,主兵事器械。禀假掾史,主禀假禁司。又置外刺、刺奸,主罪法。”
  “司马主兵,如太尉。从事中郎二人,六百石,职参谋议。大将军出征,置中护军一人。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及御属三十一人。此皆府员职也。又赐官骑三十人,及鼓吹。(《汉官仪》:鼓吹二十人,非常员,舍人十人。)”。
  诸如此类。
  因陛下所封乃是:“都护西域辅汉大将军”。
  故而,除去大将军幕府,刘备亦可开西域都护府。
  西域都护府,与郡国同级,掌管西域各国。秩二千石。
  西域都护府属吏:
  西域都护副校尉,秩俸比二千石。另有西域都护丞,西域都护司马,西域都护候,西域都护千人,各城都尉……
  因掌管西域。诸如戊己校尉、宜禾都尉,皆划归为都护府所辖。
  既然刘备能开双幕府,是否也就意味着,麾下文武百官可食三俸?
  原则上并无冲突。所谓能者多劳。多多益善。若是大才,自可身兼数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2/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