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4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1/2006

  在何处受封,便是商议的重点。
  “敢问老大人,通常都在何处受封?”刘备问道。
  “一般多在太庙。”曹节言道:“策封使,一正一副。正使为三公出任。副使为宗正。”
  刘备这便醒悟:“可因汉室宗亲中,有人反对?”
  “然也。”曹节叹了口气:“宗亲中有人言:‘君侯虽是前汉中山王裔。然前汉时的中山王,与今汉中山王,乃是两个不同的支系。且蓟国乃是新封,祖上并无传承。古往今来,皆不可享太庙。’正因如此,陛下才遣老奴来问君侯,此事该当如何?”
  刘备明白了。
  一句话概括:前汉时的中山王系,早被今汉的中山王系取代。洛阳太庙里供奉的乃是光武一脉的今汉天家正朔。只认现在这支中山王。
  至于刘备的宗族神位,早已随长安太庙,被赤眉军付之一炬。
  “老大人以为该当如何?”刘备这便问道。
  “老奴以为,今有二法。不去太庙,其一也。去太庙,其二也。”
  “不去太庙,该当如何。”刘备总觉得眼前状况,与少复祖爵时,何其相像。
  内官袖中,各藏一份诏书。
  一份是复爵,一份是封爵。
  高举两袖,笑问刘备:少君选左还是右?
  “若不去太庙。则一切从简。何须宗正出面。便是老奴携策书登门,便可令君侯如愿。”曹节笑答。
  “若去太庙,又当如何?”刘备再问。
  “若去太庙,需有传承。”曹节便又答道:“且君侯还不能上承中山王脉。唯一可行之法。便是追封君侯先父为蓟王,配享太庙。如此一来,便有了传承。君侯再去太庙受封。便水到渠成也。”
  原来坑在这里。
  简而言之。刘备想在太庙前受封。便要在太庙中占个位。
  且还不能用中山王的灵位。只能用蓟王之位。
  所以。要追封自己的父亲刘弘为蓟王,并赐以谥号。
  诸如,刘备先祖中山靖王。
  “靖”字,便是谥号。
  而追封,同“追谥”、“追尊”。指为死者追加封号。
  一言蔽之。所谓传承,便是指,要让自己的先人去太庙里占个位。距离刘备最近的先人,自然是先父刘弘。
  这也就意味着。刘备还要再出一笔钱。请陛下追封自己的父亲为“蓟某王”。“某”,便是谥号。
  所以说。真正活在时下,才知道,事情没有一件是简单的。
  想要获得传承。需配享太庙。
  万幸。
  与后世帝王一口气追封祖上四辈。恨不能将祖宗十八代都封为先皇不同。两汉时,只追封父辈。
  比如,高祖就只封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没有帝字。光武也只封自己的父亲为南顿君。
  比照两位开国先帝,刘备只需另花一份钱。为先父刘弘买一个王位。便可。
  配享太庙的好处。显而易见。
  只需入了宗庙。刘备这一支蓟王谱系,就自然而然获得了继承皇位的权利。
  一旦陛下驾崩,且又无子嗣。太后、大将军另立新帝时。蓟王国,便在新帝人选的甄选范围之中。
  花一笔钱,而得到继承皇位的权利。
  可谓一本万利。
  然而,真是如此吗?
  刘备总觉得。整件事包藏祸心。背后隐藏着极大杀机。
  依照陛下的商人本性。趁机再赚刘备一笔钱。显然合情合理。
  然而。一旦刘备买来了皇位继承权。陛下,还是那个商人陛下吗?
  “却不知君侯如何决断?”见刘备沉思不语,大内官曹节这便追问道。
  思前想后。刘备一声长叹:“陛下果然还是陛下。”
  “君侯何出此言?”曹节不解。
  刘备却答非所问:“劳烦老大人回禀皇上,太庙,臣便不去了。”
  曹节愣了许久。这便肃容下摆:“老奴,领命。”
第009章
策封为王
  待送走曹节车驾。一直陪坐身侧,未置一言的主簿贾诩,长揖及地:“主公真明主也!”
  “哦?”刘备笑问:“吾之明,主簿今日方知也?”
  “哈哈……”主臣相视而笑。
  如吕不韦与其父问答。种田十倍利,经商百倍利。立一国之君,获利无法计数。
  陛下富有四海。然而陛下之所以富有。正因他是陛下。
  卖官鬻爵的前提,须陛下是陛下。一旦陛下不再是陛下。不再拥有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皇权。所有的富贵皆付之东流。一去不返。
  所以。为子孙后代计。陛下需将自己的皇位,一代一代的传与后辈。这,才是陛下最大的富贵。
  正因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刘备才婉拒了配享太庙。
  虽然看上去。陛下因不能从刘备先父的追封中,再狠赚一笔。而损失不小。
  但从长远看来。蓟王国不能从刘备开始配享太庙。至少从刘备这一代起,无法获得皇位继承权。
  刘备名扬天下,功高盖主。一旦获得了皇位继承权。陛下自当寝食难安。
  不拥有皇位继承权。刘备终其一生,老死王位。
  陛下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思前想后。所以刘备才感叹‘陛下果然是那个精通商贾之道的陛下’。
  商人有很多种。游商,豪商,帝商。陛下显然是最高级的帝商。
  售人以官。售人以侯。售人以国。
  曹节回宫不久。黄门令左丰又来。告知刘备,明日在府前,恭候策封使一行。
  刘备问使者是何人。
  黄门令左丰答道:君侯稍安勿躁。明日当见分晓。
  临行前,左丰又跪地行大礼。见他眼中尽是深意,刘备这便心领神会。
  正如先前所想。封王典礼暗藏杀机。
  若刘备喜大忘形。倚仗财大气粗而为所欲为。以为财能通天。有钱能使鬼推磨,置陛下天威于无物。豪掷亿钱,为先父买来王位,得以配享太庙。
  乃自取灭亡。必身死而族灭。
  唯有放弃皇权。安心做一国之君。方能保全家平安。
  换句话说,陛下考验的,乃是君臣之道。但凡刘备有一丝一毫的不臣之心,此局必然入瓮。不惜花费巨资,令先父得以配享太庙。
  若如此。等待他的便是陛下随时挥下的屠刀。
  今日不杀,明日不杀。焉知后日不杀!
  杀心一起,必难止也。
  好险。
  翌日,殖货里人山人海。
  自从策封使车驾出宫,消息便被人一路传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1/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