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2006

  想来,祖父在范县任县令时,有范氏一族在祖父手下为吏。如此一来,这桩门当户对的婚姻,便水到渠成了。父亲举孝廉,若不死,为官是早晚的事。
  而父亲早逝,范氏便要让母亲改嫁,也就理所应当了。
  只是,为何是涿县张屠?
  想必,范氏一族也考虑到母亲不忍离刘备远去。即便改嫁他人,也能时常照应刘备。
  涿县距范县,千余里。
  不乘马车,根本无从前往。牛车实在是太慢。
  好在,官道上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三十里一置(驿站),终无盗贼寇警”。又说,“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
  官道上人来人往,商队络绎不绝。从涿县到范县虽有千余里,却十分安全。当然,这也是乱世未至前,最后的升平时光。
  千里之遥,非一日能达。途中歇息落脚,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官府建的‘亭舍’或‘传舍’,另一种就是私建的‘逆旅’,‘客舍’等。私人旅舍当然是为了赚钱,也有不要钱的‘义舍’。
  汉末张鲁曾“作义舍,如今之亭传。又置义米肉,县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辄病之”。义舍、义米肉,免费供应行人,是与其宗教活动有关。私人旅舍供普通行人休息住宿,有时也接待官吏。‘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说明,亭舍的确对普通商旅开放。
  从安全上来说,还是官家的传舍更好。
  想要在官家传舍,入住歇息,投宿时须出示相关‘路证’。经勘验后方得入住。汉代公务人员的通行路证,常见的有:符、传、致、过所等,而以传的使用较为广泛。‘传’是通行信物,也是入住传舍的证明。
  这些路上所需,家中都有。
  包括‘传’。
  所谓的‘传’,就是一块盖着祖父私章和县令公章的木牍。上有漆字:“范县令雄,病而致仕;乞骸乡里,敕令通行”。范县的县令刘雄,因病退休,回家养老,令沿路邮传,放他通行。
  有此传,这一路都会通行无助。
  此去路远,定要护卫。刘备便找来三叔同行。无它,楼桑村只有三叔家有马。慢慢悠悠的牛车就算了。平日去趟县城还好,千里之遥,指望牛车,实在是太辛苦。
  “八月暑退,命幼童入小学。擘丝治絮,制新浣故,及韦履贱好豫(预)买,以备冬寒。刈萑苇刍茭,凉燥可上弩。缮治檠锄,正缚铠弦,遂以习射弛竹木弓弧。”
  马驹断乳,一般在六月龄。
  白牺刚足三月。为了赶外公的寿宴,只得忍痛断掉。
  汉律:三人以上,无故群饮酒,罚金四两。
  虽律法如此,正如官邮亦寄私件,其实已没多少人墨守成规,循章办事。汉初百废待兴,为了杀奢靡之风,多行此令。如今物丰民阜,家家皆有酒具,这些老的律条,已不合时宜。
  出门前,刘备将改画好的木板,拿到老工匠身前。
  老工匠顿时张大嘴巴:“少东家,要建坞堡呼?”
  “自然是坞堡。”刘备笑出满嘴白牙。
  “如此,需广费钱财。”老工匠略作思量:“或百万钱!”
  一百个马蹄金饼。若到马市置换,一金可换一万五千钱。只需六十有余。
  “可也。”刘备笑着点头:“先把材料列出,这便托人购买。我若不在,有事且与家姐商量。”
  “诺。”老工匠抱拳离开。
  将家中诸事皆托付给公孙氏,又让族亲多加照应。刘备这便套上马车,与众人辞行。
  “小弟且安去。”公孙氏平静的送行。
  “三弟,白牺有我,且放心。”二兄刘武拍着健壮的胸脯,笑着说道。
  “三兄,家中斗鸡交与我便是。”四弟刘修仰头笑道。
  “三弟,若有事,为兄必书信告知。”大兄刘文揖手道。
  “此去路远,千万小心。”老族长又叮嘱刘备三叔。
  “好。”刘备依依告别,驾车离去。
  这个时代,能有个同仇敌忾的家族,真的很好。
  一车双马。
  黄骠在左,青駹居右。
  皆良驹,刘备虽是第一次驾车,却也无妨。
  只需轻纵缰绳,良马自行。很快便有默契。
  “左行。”母亲忍不住提醒。
  “知道。”中间驰道,乃皇帝专用。皇帝以下皆无权行走。只能走两旁的官道。
  “阿母,且把麻绳系上。”刘备冲四个麻布条制成的安全绳,努了努嘴。
  “好。”母亲这便系在腰间。
  “驾!”刘备猛然抖缰,双马飞奔,疾驰而去!
  母亲这才明白,为何要腰间系绳了。
  前行的三叔见马车追来,这便哈哈一笑,扬鞭提速。
  以此车速,日行百里,绰绰有余。
  日暮时分,入住东林驿。
  验过路证,三叔又奉上足资,驿史命人送来传食。
  传舍对公差行旅提供的饮食称‘传食’。传食亦包括‘传马食’。所谓人马皆食。
  《传食律》:“丞相、御史及诸二千石官使人,若遣吏、新为官及属、尉、佐以上徵若迁徙者,及军吏、县道有尤急言变事者”,上述官吏因公出使、巡视四方、职位调动以及上言告变者(预示灾异,报告灾情的人),‘皆得为传食’。官员赴任、归休、致仕等,亦在其列。传食供应是按等级的,不同的级别享有不同的食物供应,随从亦供应传食。
  《传食律》又说:“食从者,二千石毋(不)过十人,千石到六百石毋过五人,五百石以下到二百石毋过二人,二百石以下一人”。卿、五大夫、大夫的随从之传食,比照上述标准。“为传过员,及私使人而敢为食传者,皆坐食臧为盗。”传食有一定的限额,且私人不得享用传食。
  规定乃人定。刘备一行,借着祖父留下的传证,打了个擦边球,也被算在其中。
  奉上足资,也是通例。
  须知,传舍本是官营。舍中官吏,也领俸禄。往来皆有账目,并无多余私钱。若暗中公为私用,所获钱银便是自己的。
  听三叔如此一说,刘备便明白了。
  一句话,这是个礼乐行将崩坏的年代。
第046章
尽释前嫌
  一路车马劳累,十余日后,刘备一行终于抵达了范县。
  汉初,置范县,因南临范水而得名。范水乃济水支流。明帝永平十二年四月,王景、王昊治河筑堤,自荥阳至千乘海口千余里,堤经范县。
  此时的范县,正在大河岸边。
  豪强必有庄园。刘备一行没有入县城,直奔城东范氏田庄而去。
  比起安平崔氏,范氏庄园要小很多。无重屋高阁,只有一座望楼,和刘备家颇似。
  问了方知,母亲的娘家,也只是范氏的一支。不算显赫。
  院中停满牛车,并无匹马。
  刘备马车一到,上下颇多惊讶。
  这个年代,能坐两匹马拉的车。如假包换,绝对是身份的象征。
  大舅从院中奔出,还没站定,便冲三叔长揖一礼。待三叔马下回礼,大舅才走近马车,口呼贤侄,小妹。
  母亲忍不住泪流。
  刘备感同身受。
  母亲问家翁可好。大舅连连称好。
  请下马车,刘备扶着母亲步入院中。
  说实话,此时的祝寿,和后世烧纸多少有些雷同。
  家中设寿堂、燃寿烛、结寿绸。
  寿堂设在正厅,为拜寿之地。堂上高悬“百寿图”。正中供‘福’、‘禄’、‘寿’三星。案前设蜡烛、花筒、香炉等寓意延年的饰物。案上还供有寿桃、寿面、寿酒、寿点等物品。
  做寿要宴请宾客,来贺者多执寿礼。其中以寿桃(果品)、寿幛(整幅绸布)、钱银为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