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4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1/2006

  以后做官。
  不妨试想一下。能逃到哪去?遣一豪杰,便是追到天涯海角。必取项上人头而归。
  不死不休。
  我就问怕不怕?
  有人会问。即便是辅汉大将军幕府,加蓟王宫。官职亦是有限。临乡辖地三百里,斗食小吏多如牛毛。如何能照顾周全。
  无妨。
  升迁,升迁,升而得迁。
  小吏先升一级,干吏甚至连升三级,调往五县。将临乡的为官之道,为官之术,为官之法。悉数传与五县,尽快与临乡接轨。
  各级官吏未到任前。二位国相掌管的市楼和置楼,已先行设立完毕。麾下刺奸、贼捕,细作、斥候。闻风而动。
  将五县民情,源源不断上报临乡。
  风评,亦是判断本地官吏是否尽职尽责的一个重要参考。有或没有,是否属实,都不打紧。先存疑在录。待有司细去验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若为祸一方,自当撤职查办。如何处置,视民情大小而定。
  得益于刘备一手打造的官吏架构。虽远在洛阳,蓟国国政却未受耽搁。五县并入,官吏到任。修路通渠、屯田安民。皆如故事。熟能生巧。一片白泽的临乡,便是最好的试炼场。
  诸如北海一龙三人,已独立执政。崔琰三友,亦能独当一面。
  有个别城邑,大半毁于洪水。本以为无人愿来赴任。岂料新任城长看过后,欣然点头:“尚好。”
  城郭毁去大半,民居多数倒塌。断壁残垣,淤泥没履。民生凋敝至此,上官还口出尚好?
  好在哪?
  有人、有地、有田、有房。还不叫好?本以为选了个难题,岂料如此轻松。汝等可知。今日临乡,昨日乃一片白泽,百里无人烟的督亢?哎,胜之不武啊……
  敢问上官,高姓大名?
  钟繇。
第018章
千里圩田
  说到钟繇,需先说其祖钟皓。字季明,颍川长社人,名士、清议领袖,出身名门颍川钟氏。
  学坛大儒陈寔与子陈纪、陈谌并著高名,时号“三君”,又与同邑钟皓、荀淑、韩韶等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合称:“颍川四长”。
  四家彼此关系密切。即便陈太丘远赴楼桑,与各家仍时有书信往来。
  永寿三年(157年)钟皓仙逝。其有二子,长子钟迪,官至颍川郡主簿,与弟(钟)敷,并以党锢不仕。
  至此,兄弟二人便一直赋闲在家。平日教书授徒,著书立传。做闲云野鹤,过一天算一天。
  只是眼看长子钟繇,相貌不凡,聪慧过人。年近而立,却因党锢,不得出仕州郡。其父心有不甘。往来书信字里行间,颇多抱怨。
  幸得学坛祭酒,大儒陈寔保举。举家迁来临乡。钟迪与兄弟钟敷,往来各城校馆,教书育人,乐得清闲。
  其子钟繇、钟演,则分别拜在大儒陈寔和崔寔门下。潜心修习治国之术。
  钟繇更是继北海一龙之后,博论无敌手。
  大杀四方,名动学坛。
  所做文章,便是王太妃亦曾命人抄录。颇多溢美之词。
  恰逢王国初立,正值用人之际。两位国相便任命钟繇为雍奴长。与其弟钟演,一同到泽披千里的雍奴薮通渠圩田。
  时下钟氏,虽称颍川名门。乃是指清流名士。并非指世家。
  钟繇之父,不过是一郡之主簿。钟繇更而立之年而不仕。党禁之锢未解除前,清流高士报国无门。自身都无法居高位,掌重权,又如何能福泽子孙后代,积势而成世家。
  谈这些尚早。
  雍奴薮如今水大,将县城团团包围。陆路交通断绝,出行皆靠舟船。
  “四面有水曰雍,澄而不流曰奴。”
  话说,雍奴薮地势与都亢大泽十分类似。中间一处高地立城,四面困于大水。陆路交通断绝。民众出行只能靠舟船。虽与海相通,薮水却并非咸水。尤其是靠近城池周边,因滹沱水不停注入冲刷,稀释了两汉之交,因海侵反灌的咸水。
  正适合圩田。
  雍奴县城立于高地。只需支渠四通,分割水面。再将积水舀出,晾晒后必成良田。
  待沟渠纵横如棋盘,圩田乃成。
  道理都懂。敢问上官,又该如何施为?
  易耳。城内铺设地下管网。城外支渠四通。县中劳力,分成若干队伍。城内城外,同时开工。
  苦无经验。
  临乡会遣良工从旁指导。
  苦无材料。
  千石明轮船自会源源不断运来。
  苦无人手。
  每人每天百钱,就地招募。
  钱从何来?
  丞相已许钱千万。
  噢!我等皆以上官马首是瞻。
  好说好说。所谓万事开头难。百废待兴头一件:先把港口建起来。
  喏!
  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术有术。还有何难。
  蓟国并六县。横亘在幽燕之间。国内水网纵横。自西而东,有巨马水、滹沱水、圣水、沽水、鲍丘水等丰沛水系,其间支流更是不计其数。
  “鲍丘水自雍奴县故城西北,旧分笥沟水东出……又南至雍奴县北,屈东入于海。”
  实地考察后,钟繇发现,至少有三条大河注入雍奴薮。
  此也是泽区面积如此广大。且泽水不咸的原因了。
  有都亢大泽,专美于前。蓟国上下皆知,沼泽淤泥,地力肥沃,太适合圩田。
  钟繇登临城楼。俯瞰一望无际的滔滔白泽。豪气凭生。只需将这千里白泽,化为千里良田。主公大事可成乎!
  当整个蓟国,上下勠力,官民同心,全力屯田安民时。
  洛阳殖货里,辅汉大将军府。
  刘备正襟危坐。
  由赶来探望的黄门令左丰,宣读封赏诏令:
  “擢升主簿贾诩为辅汉大将军府,右丞,秩两千石,‘银印青绶’。”
  “臣,拜谢领命。”
  封赏虽不出意外,可真到这一刻,贾诩仍不禁心潮澎湃,血脉奔流。
  “擢升军曲候麴义为辅汉大将军府,别部司马,秩比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大将军属官有军司马,秩比千石。其中“别领营属者”称:别部司马。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麴氏先登,正适领此职。
  麴氏三兄弟,麴演、麴光、麴英皆为别部军曲候。
  “长史盖勋、从事中郎傅燮兼领蓟王宫舍人。”
  “臣等,领命谢恩。”
  “别部司马,兼领蓟王宫行人。”
  “臣,遵命。”
  大将军府右丞贾诩已身兼蓟王宫庶子一职。故此次只加封了长史盖勋与从事郎中傅燮。
  与另外几名军司马一样。麴义亦食双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1/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