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2006

  远远看去,还是深宅大院,豪强人家!
  见刘备还有些担心。老工匠说,可在土墙之外,包上一层砖墙。
  刘备欣然点头,就这么干!
  先把墙修起来再说。
  北墙最厚,拆之可惜。刘备让工匠当中挖门,以通新建的后院。如此,前院、中庭、后院。将原有的前后两进庭院,扩成三进。
  正值农闲,族中青壮皆来帮忙。以谢刘备捐建翻车之义。
  造墙完毕,第一座在后院立起的高楼,便是仓楼。
  仓楼通高八丈(18.4米),分四层,方形楼阁式。下层为仓房,有五座相连的粮仓排列而成,均成筒状,下设通风孔;二、三、四层均有平座(高台或楼层用斗拱、枋子、铺板等挑出,以利登临眺望,此结构称为平坐),四层屋檐,上建两朵斗栱,用以支托四层阁楼和平座。仓楼正脊中部平直,两端呈弧形翘起,与每层房顶垂脊翘起的四端相呼应;一、二层为一体,用于储存粮食,二层建有回廊,与角楼的第二层相连接,中部均开箭窗,窗两边有菱形格孔;三层、四层同样建有回廊,辟有箭窗,斜梯可通四层,三层为库房,存放各种干果肉酱咸鱼腊肉,四层为蜂房,安放了两箱珍贵的蜜蜂。
  院中自右向左架一斜梯,可直通二层廊道。
  廊道,又叫廊桥,也叫‘覆道’。起于秦,盛于汉。
  横架在仓楼和角楼二层之间的覆道,将两者巧妙的连为一体。既方便行走,又具遮雨防震等诸多功能。此类高层建筑之间架设的空中通道,类似‘过街楼’或“行人天桥”,将一座座重楼高阁连在一起,形成了巍峨壮观的建筑群组。
  造型精巧,结构复杂,令人赞叹。
  刘备恍惚觉得,此时的中国,才堪称为华夏。
  华服而高夏。
  从二层开始,围绕四周的回廊箭窗,能居高俯射来犯之敌。令仓楼攻防皆备。
  整整一个九月。举全族之力,才建成一座仓楼。
  足见这座仓楼的宏伟。
  “十月,培筑垣墙,塞向堇户。上辛(上旬辛日),命‘典馈’(主管食物的人)渍曲酿冬酒,作脯腊,以供腊祀。农事毕,命成童入大学。同宗有贫窭久丧不堪葬者,则纠合宗人,共与举之,以亲疏贫富为差,正心平敛,无相逾越。”
  立冬前,刘备家稻田开始收割。
  丰收总令人喜悦。
  刚建起的仓楼,五座并排粮仓,多半空置。即便这百亩稻谷入腹,也不过打打牙祭,塞个牙缝。
  从范县归来,母亲心结尽解,尽心操持家务。居中调停,进出有度。不愧是家中主母。宗亲皆口服心服。
  公孙氏也是一身喜气。自从住进刘备家,似已把这里当成己家。母亲都如此善待,刘备又岂敢反对。
  族中尽传,乃是刘备养媳。
  周代实行媵制(媵妾随嫁的多妻制婚姻)。妻之妹与侄女往往年尚幼即随同出嫁。秦汉以后,帝王每选贵戚之幼女进宫,成年后为帝王妃嫔,或赐予子弟为妻妾。上行而下效。地主豪强纷纷效仿。然,蓄养为妾为奴者众,蓄养为妻者,鲜有。看主母的意思,貌似是给刘备为妻。
  老族长颇多不解。皆因此时,与门当户对者结亲,几(乎)是共识。不然也没有外戚之说。
  母亲虽知宗人心思,却并未说破。究竟为妻还是为妾,全在刘备自己。想我麒麟儿,必有计较。
  公孙岚烟,交替出现。刘备……
  颇多淡然。
  稻田收割完毕,选种、堆谷、打谷,搬运入仓。
  今年比往年略好。颗粒归仓,亩产八石有余。
  族人大喜,明年改水田!
第048章
浴室水塔
  “冬十一月,阴阳争,血气散。冬至日先后各五日,寝别内外。买白犬养之,以供祖祢。冬至之日,荐黍羔(黍米粉制成的糕)。先荐玄冥,以及祖祢。其进酒肴,及谒贺君师耆老。砚冰冻,命幼童入小学,读《孝经》《论语》篇章。可酿醢,伐竹木。”
  粮食入仓,房子续建。建完了仓楼,下一个要建的便是水塔。
  水塔造型酷似望楼。立于前院偏西,与井栏平行。
  塔身以坚木为框,取土夯实,外包砖墙,十分牢固。内部设有楼梯,可上塔顶。
  与望楼最大的不同是,上层楼阁不是用来站人,而是用于蓄水。建造一个不漏的水箱,并非难事。君不见大江大河上往来的舟船都不漏水,何况是一个六角形的箱体。
  先做龙骨,再用木板拼合,缝隙处以桐油灰密封,工匠们很快完工。以防万一,刘备又令匠人们以麻绳加固,再砌上砖墙。
  最大的难题来了。
  需从井栏到箱体之间,飞架起一座龙骨翻车,用来汲水!
  这其实也不是问题。
  斜梯覆道,凌空飞架。只需填实缝隙,不漏水便可。
  又有何难?
  取来鱼胶,细密填缝,不漏水的斜梯覆道这便完成。然后在覆道内安置翻车,不日乃成!
  待清水用尽,便可登楼踩动翻车,重新汲水。如此反复,比先前一桶桶的打水,省心又省力。
  十一月正是伐木砍竹的好时节。
  这也是刘备先把水塔和地下管道建起来的原因。
  新的图卷已经送给了耿雍。耿雍依图制样,送入龙窑,烧成青瓷。只是……
  这个外壳方方正正,内里呈卵型的器物,究竟作何用?
  刘备回信告知曰:浴盆。
  耿雍这才恍然大悟。
  刘备要建一座能烧热水的浴室。
  古代的澡堂,又叫混堂,通常用大石块砌成澡池,以砖修建穹顶。后面有大锅与澡池相通,有专人烧水,热水经辘轳传至池水而与之混和,供人们洗浴。
  “吴浴,甃大石为池,穹幕以砖,后为巨釜,令与池通,辘轳引水,穴壁而贮焉。一人专执……池水相吞,遂成沸汤,名曰混堂。”说的就是这种公共澡堂。
  原理不复杂。
  制作也没有难度。唯一的困难就是大理石。
  没有也无妨。
  再说,一家之用,也无需像公共浴池那般巨大。
  于是刘备另辟蹊径,用青瓷浴盆替代。
  沐浴和如厕,这是水塔最关键的作用。
  铺设水管也是当务之急。好在院中地面都是砖铺。小心揭开,掘土成渠,砌三面砖墙,又铺入竹管,覆之黄土,再盖上地砖,管道乃成。
  又花一足月,水塔、管道皆已建成。
  本打算再修墙上廊道和四面角楼。不料崔钧来信说,有客携重礼来访,让刘备扩建马厩,以备所需。
  哪里的客人?还携重礼?
  语焉不详,看的刘备一头雾水。然,崔钧乃赤诚君子,断不会乱言。既然如此,那就先建马厩。
  新建的后院,深长且阔。靠着后院西墙,建起一整列的大马厩。
  马厩上下两层。底层是单列式马厩,厩内马间排成一横列,一面为通道。可容二十匹马。上层为仓库,隔有草料房、鞍具房、工具房等附属建筑。
  马厩简单。材料、人手足备,不日建成。
  从马市找来苏双,细细看过后。苏双说,马间内最好铺上一层河沙。不仅能吸潮保暖,还能防臭。刘备深以为然。立刻找人淘买河沙。抢在坚冰断河前,铺满马间。
  最惊讶的莫过苏双。
  数月未见,刘备家宅大变!
  能盛二十匹马的大马厩,饶是马市胡商也不过如此!
  如果只是盛黄骠和青駹,还有马驹白牺的话,何须如此铺张。
  苏双暗自咋舌。又一想,若是盛满此厩,需花多少钱财。良马一匹二十金。十七匹良马,需三百四十金!
  老工匠姓苏,皆称苏伯。
  举家迁来楼桑村后,村中建设尽心尽力,出力颇多。于是刘氏宗人也尊称其苏伯。又因刘备家建造最多,于是工匠们仿效苏伯,皆称刘备少东家。
  叫着叫着,刘备也就习惯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