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4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8/2006

  也正是此因,才有了超级大泽“雍奴薮”。
  “(鲍丘水)自是水之南,南极滹沱,西至泉州雍奴,东极于海,谓之雍奴薮。其泽野有九十九淀,枝流条分,往往迳通”。
  泽薮范围,仍包括后世,天津市区、宁河及静海两县全部、宝坻大部、通县南部、及武清东部在内的,约三、四千平方公里的广大区域。海水、淡水在此交汇乱流,潮汐涨落时有往复。人迹罕至,渺无人烟。直到中唐时,雍奴薮才日渐萎缩。
  时下,乃名副其实的“广袤千里”。
  陛下金口一开,等于又并入六个县啊!刘备知足了。
  干栏重楼不难。督亢皆是此楼。材料亦足备。皆是相同模组,只需随船运来,先立桩柱,再建高楼。事半而功倍。居民胡乱建起的高脚楼无论结构还是造型,皆不符合刘备的高要求。需尽数拆除重造。是否原址重建,且看是否影响交通。
  与督亢桩柱类似,为防入淤泥后久而腐朽,桩柱外还需包定制的筒柱。待修好城内沟渠水网,挖掘出的淤泥自当填入干栏楼下,不断将桩柱掩埋。久而久之,楼下遂成为土地。城市泾渭分明,大建乃成。
  雍奴渔家捡来的前汉船楼,看似老旧腐朽,实则十分经久耐用。其本身便是密度大、硬度高的油性或蜡质木材,又经长时间风雨洗礼和海水浸泡,成为“船木”。材质十分优良。在防潮、防火、防虫等方面,有着独到优势。修缮一新,便可重新出海。即便破损严重,拆除后打造家居,修造重楼,亦是极好。
  所谓水城,与普通城池并无本质区别。只需将街巷全部换成渠道,地下水网等城市设施,进行相应修改便可。刘备给出大致方向,剩下细节皆交由钟繇等一众官吏。无需他操心。
  十日后,蓟国水军满载而归。将海贼砦中家眷、钱粮尽数搬空后,纵火付之一炬。一时浓烟障目,火光冲天。附近州县官吏,远远得见,弹冠相庆。饱受其害的附近渔家,亦拍手称快,言道,蓟王为我等除一大害。各级官吏纷纷上书陈情,字里行间多有溢美之词。
  这群海贼,着实富有。
  粮草辎重装满了数十艘货运大舡(chuán)。出三成犒赏水军,剩下皆入国库。如今蓟国库房,何止是充盈。根本就是爆满。
  和丝路类似,往来番邦与沿海各港口的商船,运输的多是各地名产。以丝绸漆器、金银珠玉、奇珍异宝为主。铜钱倒是不多。
  船大载少。铜钱如此沉重,远不如丝绸等轻飘之物价高。
  三千海贼尽数被诛。枭首装匣,上报朝堂。加之青州刺史亦上疏为刘备请功。陛下龙颜大悦。当即将千里雍奴薮增封给蓟国。满朝文武,无人异议。我朝尤重军功。斩杀三千海贼,绝对是拿得出手的功勋。先前并六县为国时,雍奴县已然封给了蓟王,如今再将周围泽薮一并划归,不过是锦上添花。
  那片广袤千里,荒无人烟的白泽。普天之下,除去种田营造首屈一指的蓟王刘备,无人能化腐朽为神奇,变害为利。
  君不见,督亢大泽便是先例。
  三千海贼家眷,数万之众。皆被刘备安置在雍奴城内。千里大泽,若无熟悉水情的渔家指点,如何能逃得出去。许多家眷亦出身良家,所乘舟船被劫掠后,不得已才委身于贼寇。多亏黄盖、凌操等人,才得以重见天日。心中感激还来不及,又如何会心生怨恨。当然,那些自愿从贼的家眷亦有。只需恪守本分,切勿另生事端,刘备自不会追究。不然,多杀几个匪类,对蓟王刘备来说,何其容易。
  蓟王之所以成为今日之蓟王,割头进爵的童谣,可是日日被北地小儿口口相诵。
  先把雍奴城建起,而后筑陂圩田。再以此城为中心,另择高地督造新城。由一生二,由二生四,再由四生八。以钟繇之能,或用不了十年,便可圩田千里。当然,前提是刘备给他足够的人手。
  不难。眼看便要天下大乱。最不缺的便是流民。
  泉州港亦在全力督造之中。待造好,刘备会将蓟国水军大营立在此地。不出意外,泉州港很快便将为北地第一大港。
  越是大乱在即,越要从容不迫,不疾不徐。待安排好诸事,刘备这便返回临乡。
  城门刚刚解禁,便有一艘快船趁夜出城,遁入大泽。绣衣吏一路尾随,果在芦苇丛深处找到一艘半边沉入水中的古船。待攀上古船高高翘起的尾舱,先前出逃的巫祝,已然遇害。所乘快船亦消失无踪。
  藏身在芦苇丛中的贼人,必是久未寻到的管承。竟一路游到百里开外,除去水性极佳,身边必有漂浮之物。或是浮木,或是革囊。不一而足。
  狡兔三窟。在偷袭雍奴前,海贼管承便已想好退路。此船深藏在芦苇丛中,必是本地渔家才能知晓。当是巫祝告知管承。事若不济,便逃来此处。再趁机脱逃,以待来日卷土重来,报仇雪恨。
  巫祝心系管承安危,轻舟快船来此,不料却被管承所害。
  却不知,是否因得知三千海贼尽数毙命,家眷钱银尽被掠走,水砦更被付之一炬。恼羞成怒,这才杀巫祝泄愤。还是生怕巫祝走漏消息,杀之灭口。
  矗立船头。几名绣衣吏环顾水雾缭绕,一望无际的大泽。年纪稍长的绣衣吏不禁一声叹息。
  “大哥因何叹气。”身旁人这便问道。
  “身负大仇而逃,管承势必来报。所谓‘蛇有蛇踪,鼠有鼠道’。我听闻海贼亦有同盟。主公抄了管承老巢,又把家眷尽数安置在此处。便是要引管承再来。”兄长所思,果然长远。
  “大哥言之有理。”众人纷纷点头。
  先前那人便又问道:“大哥可知,还有何贼?”
  “广陵海贼薛州之群,万有余户。钱唐(钱塘)胡玉,亦有五千余户。”年长绣衣吏答道:“最近听闻大江之上,新有一支水贼出没。贼人负毦带铃,缯锦维舟,号‘锦帆贼’。”
  “乱世将至,贼人何其多。”有人叹道。
  “我等身受主公大恩,自当拼死报效,护好蓟国千里国土,万千百姓。”年长绣衣吏笑道:“管承已逃,内奸已死。且去回禀明庭。”
  “喏!”
第070章
封侯拜相
  船行一日夜,刘备已平安返回南港。换乘车驾入王城。沐浴更衣,正好赶上朝会。
  五日一朝,十日大朝。已成惯例。
  恰逢大朝,六百石以上官吏皆要出席。鸡鸣时分,左国令士异便与一众女官、宫女起身忙碌。清扫大殿,铺陈坐席。还要为香炉增添提神醒脑的香料。冬日开启暖柜,夏日还需预备冰鉴。诸如此类。
  今日朝会有两件要紧的事。其一,是国土防备。其二,便是要封赏左右二国相。
  待君臣见礼,各自落座。
  透过垂在面前的九串繁露(冕旒上所悬玉串),刘备环视殿内众臣,这便笑道:“二位国相请出列。”
  “臣,在。”两位国相闻声出列,跪在殿前。
  “左国令且宣诏吧。”刘备又道。
  “臣,遵命。”左国令士异取诏书在手,徐徐展开:
  “右国相耿雍,风流蕴藉。左国相崔钧,雅量高士。皆是孤少时挚友。自追随孤以来,礼贤下士,勤政持国,为官十载,忠心可鉴。今蓟国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汉胡杂糅,百姓向化。路不拾遣,夜不闭户。孝悌力田,日益众多。二位国相可谓劳苦而功高矣。(舜)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忧民,汝翼。’表赐车盖,特高一丈,长史主簿车,缇油屏泥于轼前。另表赐爵关内侯,黄金百斤,秩中二千石。以章其德。”
  “臣……谢陛下,谢王上。”
  中二千石,位比九卿。月谷一百八十斛,年俸二千一百六十石。折钱:六十四万八千。
  今汉以来,关内侯虽无食邑,却有食俸。立国之初,百废待兴。光武尚俭,后宫妃嫔皆削去数等。故“建武六年,初令关内侯食邑者俸月二十五斛。”尚不足一个二百石少吏食俸。建武二十六年,民生转好,又给百官增俸:“其千石以上减于西京旧制,六百石以下增于旧秩。”却不见关内侯。
  关内侯爵位可世袭,但要减等继承。“关内侯子二人为不更,它子为簪裊”,且还需,男子高于六尺五寸(1.50米),女子高于六尺二寸(1.43米),身无残疾。
  现在明白何为‘以高为贵’了吧。个子矮,连继承权都没有啊!
  时下,关内侯类似“加官”。比如刘备封左右丞相为关内侯,食俸便在原有二千石的基础上,提升到中二千石。
  刘备乃是诸侯王。即便是给自己的子嗣封爵,亦须上表朝廷。由陛下颁发正式的诏命方可。
  换句话说。刘备“赐车盖,特高一丈,长史主簿车,缇油屏泥于轼前。另赐爵关内侯,黄金百斤,秩中二千石”,皆是陛下的赏赐。
  所以在刘备的诏书中,有“表赐”和“另表”二字。
  故而两位国相拜谢时,先谢陛下,再谢蓟王。
  士异宣读的乃是蓟王诏书。袖中还有拟自尚书台的陛下诏书。虽未曾殿前宣读,事后却要将诏书交于二人。
  陛下明码标价。
  关内侯作价五百万钱。至于“一丈高的车盖,车轼为丹黄色,相府高级属吏的车驾,可用红色油布在车轼前屏泥”诸如此类。这些额外的赏赐,陛下大笔一挥,给个同气连枝对折亲情价。另作价五百万钱,凑足一千万整数。换句话说,刘备为了两位国相的封赏,共计花去了二千万。
  足见刘备煞费苦心。
  此举令刘备尽收人心,何其便宜。
  之所以一直秘而不宣,直等到现在。乃因一来一回,颇费周折。刘备从雍奴返回时,陛下的诏书还在路上。也是刚刚送到。
  所谓封侯拜相。蓟国百官皆长舒一口气。自打领食双俸,俸禄在两位国相之上,便时有不安。不知二位国相,当如何处。亦不知与二位国相相见时,又当如此自处。如今二位国相封关内侯,俸禄重回众人之上,终是心安。
  饶是王傅黄忠,亦点头称赞。
  待女官将二人席位,再向上移,高出右列王傅黄忠一排。二人这才称谢落座。如此,文官二千石列,只剩幕府左丞荀攸一人。女官这便在队首重置一席,待荀攸起身行礼,移坐首席,女官便将他先前坐席撤去。
  如前所说。座次当真很重要。
  待二位国相和文武百官收拾心情。这便开始议政。
  “三弟。”
  “臣弟在。”
  “命你领本部兵马北上,驻守阳乡城。以防北部之敌。”
  “喏!”张飞大喜领命。
  方城县,东距原新昌侯国都新昌城八十五里。北距原阳乡侯国国都阳乡城五十五里。东南距韩城七十里。面积广阔,需重兵驻防。二弟关羽既已守三台城,三弟张飞自当不甘人后。
  “转告阳乡长,将散居城外的居民尽数迁入城中。不得有误。”
  “领命!”
  如前所说。方城属督亢之地,秦时属上谷郡。前汉设方城县,属广阳国。今汉仍为方城县,面积扩大。阳乡侯国、新昌侯国、临乡侯国皆并入方城县,原属涿郡。
  今皆划归为刘备封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8/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