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4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3/2006

  横海校尉,怕是不足以统领数万部众。
  论功行赏,黄盖可为中郎将。
第103章
蓟国双壁
  与黄盖在海上汇合。蓟国水军星夜北上。驶往渤海湾。
  秋末冬初,北部沿海风平浪静。刘备一直担心的巨浪滔天,乃至海船倾覆,并未发生。二十余万家眷,平安抵达渤海上湾区,泊在雍奴薮外。海贼三部中的胡玉部,皆被送往泉州。接纳五千户新民,泉州户数亦破万,有民十万余。安次、泉州、雍奴三县,劳力充足,通渠圩田,筑城造楼,进度日益加快。
  雍奴薮径三百里。从地利上说,可比三百里临乡。二十余万民众,都是少的。单此一地,足可活民百万。
  贪吃嚼不烂。
  自打蓟王回国,五路贼兵先后剿灭。得民五十余万,牛羊百万,大小船只数千,粮草辎重无数。不愧是王妃口中的持家能手。
  雍奴城中杂乱无章的高脚楼,无法容纳二十万民众。钟繇已提前改造千余艘船楼。将船舱隔成馆舍,供新民暂居。刘备又将俘获的中小船只,亦改造成船楼。机关船源源不断运来马槎、石竹笼筑堤。只需将数条乱入薮中的暗河,与白泽分离。再行筑坝圩田,事半而功倍。
  因有温泉注入,雍奴薮寒冬亦不结冰。正适合冬季施工。
  与一般版筑夯土墙不同。雍奴皆是砖石城墙。先用“船木”制成的桩柱夯入地面,搭建起木质框架,再覆碎石夯实,上砌方砖。直至完成。故能绝水患,亦经淹泡。
  随着城内水道,深挖清淤完工。纵横水路,可行五百石船。挖出的淤泥堆积上岸。晒干后再行夯实,垫土砌墙。拆除高脚重楼,排建水榭重楼。城内规整高耸的建筑群落,渐有大国气象。
  世人皆知,落籍蓟国,户户可得良宅一座,美田一顷。二十万民众皆翘首以盼。
  蓟国名产虽多,矿产却少。唯一拿得出手,便是多到泛滥的河滩碎石子。用来筑堤、垫基,实在是极好。纯白石子,更是供不应求。乃是铺陈庭院的上上之选。蓟国富足,由刘备楼桑老宅为始,日益形成的“深宅高阁,玄楼白院”之风。时下已风靡蓟国。
  “深宅高阁”无需多言。所谓“玄楼白院”。玄楼,便是指包满黑釉搪瓷甲片的重楼。白院,乃是指白垩涂墙,铺满白石的庭院。因供不应求,白石价格一路走高。
  为筛选白石。巨马水两岸,采石场林立。无人问津的杂色碎石、石块,堆积如山。不但有碍观瞻,亦是安全隐患。刘备低价买来,选其中较大者,制成块石、石串、装石竹笼等,用机关船源源不断运入雍奴薮中,用于挡水截流。碎石则拿来垫高城内地基。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话说,蓟国确适合筑城种田啊。
  此等繁杂又细微的工作,自有蓟国各级官吏完成。无需刘备操心。马不停蹄,返回南港。正赶上逢十日一次的大朝会。
  论功行赏。
  “擢升黄盖为中郎将,号:横海。秩二千石,‘银印青绶’。另赐黄金千两,铜钱十万,蜀锦百匹,翠玉琼浆十瓮。”
  “臣,领命。”黄盖拜谢。
  宫女捧来席位,置在二千石列,排在王傅黄忠之左。
  “擢升潘鸿、朱盖,为横海左、右校尉。秩比二千石,‘银印青绶’。各赐黄金五百两,铜钱五万,蜀锦五十匹,翠玉琼浆五瓮。”
  “臣等,领命。”潘鸿、朱盖大喜拜谢。
  “擢升辅汉将军幕府后军司马凌操为蓟国校尉,号:破贼。秩比二千石,‘银印青绶’。另赐黄金五百两,铜钱五万,蜀锦五十匹。翠玉琼浆五瓮。”
  “臣,领命。”凌操肃容拜谢。
  “封甘宁为校尉,号:戈船。秩比两千石,‘银印青绶’。另赐黄金千两,兵甲一套、战袍十件、四季朝服及西极宝马索驖。”驖(tiě),赤黑色马。
  “臣,领命。”甘宁大喜拜谢。
  “擢升成律归为辅汉将军幕府后军司马,秩比千石,‘铜印黑绶’。另赐铜钱五万,兵甲一套、战袍五件、四季朝服及西极良马一匹。”
  “臣,领命。”
  “擢升苏飞为戈船司马,秩比千石,‘铜印黑绶’。另赐铜钱五万,兵甲一套、战袍五件、四季朝服及西极良马一匹。”
  “臣,领命。”
  蓟王言出必行。苏飞含泪拜谢。
  待武将入座。刘备言道:“水军连胜强敌,孤甚是欣慰。公覆千里来投,今已有十载,乃蓟国上将。当与王傅并肩携手,保国安民。”
  “臣,定不负王上重托。”黄盖再拜。
  黄忠与黄盖,一(汉)升,一(公)覆。
  “一升一降,运于道,所以天地长久。”
  并称:蓟国双壁。
  环顾大殿。文臣武将,人才济济。乱世便至,又有何惧。等到四大府丞齐聚,扫平天下指日可待。
  武臣之后,便是文官。刘备又道:“左国令,且宣诏。”
  “喏。”
  “封李历为武遂长,秩三百石,‘铜印黑绶’。铜钱五万,蜀锦十匹,四季朝服及匹马轺车一辆。”
  “臣,领命,谢恩。”
  “匹马轺车”,便是指一匹马拉的车,三百石文官可乘。
  六百石文官乘“骈马公车”。骈(pián),二马并行,“骈,并也。”
  一千石文官乘“骖马安车”。骖(cān),“驾三马也”。
  两千石高官乘“驷马安车”。驷,“四马一乘也”。
  中二千石、两千石,皂盖,朱两轓、右騑;千石、六百石,朱左轓,千石以上皂缯覆盖;三百石,皂布盖;二百石,白布盖。诸如此类,时下皆有明确规定。
  所以,时人只需看衣着、车驾,便知其身居何位,俸禄几何。
  那日,李历紧随田丰之后,登临三层。面见二位国相后,授予三百石武遂长。至此,李历、闵纯、耿彧,“冀州三良”齐聚。黄金台成效斐然。
  诸如安次、泉州、雍奴三县,齐民虽满万户,可良田却不足万顷。无法擢升为城令。不过以三人之能,得食千石俸,亦非难事。或不出数年,便唾手可得。
  雍奴长钟繇上疏,欲在“延芳淀”、“夏泽”、“佩谦泽”附近高地,另筑三城。便于就近圩田。两位国相认为可行。刘备这便应允。
  王傅黄忠亦与幕府左丞荀攸、军司空田丰,商定军队驻防。
  颜良字公择,率麾下兵马屯驻敌城。文丑,字元俊。与楼桑令乐隐,乐仲显,名字互为反义类似。相貌堂堂,为人方正。亦是良将之才,驻防安次北境。甘宁驻泉州港水军大营。凌操守易水大营。余下各营皆不变。
  刘备亦点头称善。
第104章
太平贼反
  出讨海贼时,七位小姐姐,秦黛、慕容嫣,阎碧已诞下麟儿。孟黎、拓跋缃、狄霜、苏绾。产期亦近。待刘备凯旋,一直揪着心的家人们,这才安心。散朝当晚,孟黎姐便诞下麟儿,刘备第五子。身材娇小的黎儿姐,用时最短。待刘备闻讯赶到,已呱呱坠地,母子平安。
  母亲说,南蛮女子如山岚泽风,刚柔并济。刘备深以为然。
  宫中侍医说,产期已过数日,黎侧妃心牵蓟王,故而迟迟未能生产。今蓟王平安归来,黎侧妃亦顺利诞下麟儿。足见情深。七位小姐姐与刘备自幼相伴,感情自然深沉。无论时下还是后世,刨除利益牵扯的纯粹情义,尤其珍贵。
  七位小姐姐家俸千石。却无亲无故,平日里少有花销。诞下麟儿,自当悉心哺育。刘备既为嫡长子拜四师。庶子自也不会轻视。蓟王宫,中庶子,便是庶子们的老师。先有贾诩、李儒兼领此职,如今连生四子,刘备便打算将戏志才,荀攸,皆拜为中庶子。四大府丞皆双食高俸,亦被人津津乐道。
  若还生六子,军司空田丰便是首屈一指的上佳人选。还有临乡令娄圭,亦是中庶子合适人选。
  因材施教,对蓟国谋主们来说,何其简单。
  有人问谋士和谋主,究竟区别在哪。
  简而言之。临事而谋时,谋士会告诉主公,当如何如何行事。而谋主却问主公,想如何如何行事。谋士以己谋人,谋主从不设谋。
  四子还未取名,五子又已诞生。除去蓟国上下,最开心,莫过于陛下。刘备弃享太庙,此生与帝位无缘。众多子嗣将蓟国瓜分一空,放眼百年,还有何所虑。
  宫中暖柜先开。暖风徐徐,温润如春。身穿薄衫亦未觉寒。凯旋而归又喜得贵子。刘备双喜临门,心情自然亢奋。
  是夜。
  陪在黎儿姐母子身侧的刘备,忽觉身下板荡,潮声滚滚。犹如置身在汪洋之中。猛然睁开双眼,才发觉人在寝宫。本以为是旅途劳累所致。岂料刚刚闭上双眼,还未熟睡,潮声又起。
  侧耳倾听。由远及近,若有若无。似环绕耳畔,又似乎远在天边。细细分辨,战士奔走呼号,骏马飞驰嘶鸣,刀剑相交,矛戈互击,尽皆入耳。
  刘备浑身一凛。猛然坐起:“黄巾之乱!”
  “夫君?”帐内黎儿姐亦被惊动。
  刘备这才醒悟。这便好言安慰:“夫人勿惊,为夫不过是梦话耳。”
  “夫君梦到何事?”
  “梦到天下板荡,社稷飘摇。群贼蜂起,万民流饥。”刘备想想,还是如实作答。
  “从小到大。夫君人前欢乐,人后独坐。常深夜惊醒,噩梦难平之事,终于发生了么?”黎儿姐果然聪慧。话说七位小姐姐,又有哪个不聪明而贤惠。各个姿色瑰丽,身兼诸多才艺,七剑合璧,房中术满级,又有宜男之相。夫复何求。
  “嗯。”刘备轻轻一笑:“该来的,终归要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3/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