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4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7/2006

  当冀州传出,黄巾军收缴豪强土地,户户得分一顷的消息后,刘备浑身冷汗淋漓。
  刘备与大贤良师,亦敌亦友,相交莫逆。正是他的横空出世,以及那些空前绝后的治国思维,大大拓展了大贤良师的视野。从刘备身上,大贤良师吸收到了本该两千年后才会形成的先进理念和认知。甚至刘备耻于蓄奴,广纳流民,也被大贤良师通盘接受。
  原因其实很简单。
  面对先进的治国理念,作为全面落后的一方,大贤良师无从分辨优劣,自然只能通盘吸收。而后在实际操作中,结合太平道自身的理念和诉求,不断删减补充,尽去糟粕而取其精。形成一套完全符合黄巾军治世之道的治国方略。
  毫不客气的说,是刘备的一举一动,潜移默化,滋养了如今的张教主。
  一言而弊之。刘备不是原来那个刘备。张教主亦非原初那个张教主。史书和历史的区别便在于此。史书已然盖棺定论,而鲜活的历史人物,却有学习、演化,甚至改变历史的能力。
  试想,此时的张教主,还是史书上的那个人吗?还能用史书上的记录,去评判时下已经进化的张教主本尊么。
  没有创造力不可怕,没有学习力才最致命。仅凭三本“天书”便自学成才的大贤良师。学习能力,堪称恐怖。放眼天下,除去蓟王刘备,或无人可出其右。
  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尚且刮目相待。更何况振臂一呼,百万人响应的张教主。
  所谓“无利不起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那么,回到所有事情的核心——利益上来:封建时代,最有价值的资源是什么?田地。
  因饱受连续天灾及高利盘剥,而孑然一身的失地农民,如今户户可得一顷良田,翻身为人,如何能不对太平道感激涕零。
  试想,五胡乱华时,因被世家垄断国政而难有出头之日的广大寒门士子,纷纷加入胡人政权,为其效力。外族尚且如此,对号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本土太平道黄巾军,寒门的抵抗力,又能有多少呢。
  可以预见。一旦黄巾军稳定政权数载。即便不能与煌煌四百年之大汉朝分庭抗礼,只需能勉强与大汉朝相持,互有胜负。便会有越来越多的寒门加入黄巾阵营。为其奔走效力。
  似乎,大贤良师正用行动回应刘备所问。究竟是为一己之私,还是为泱泱万民。
  唯一对大汉朝有利的,只有四百年积累的威势与正统。
  再如果。大贤良师若真是“等贵贱、均贫富”,为天下万民谋出路。
  到那时,刘备又该如何选择。
  恪守“非刘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祖训,出兵讨伐黄巾军。还是乐见其成,坐视天下太平?
  事到如此。或许只有一种解决途径。
  张教主无故早亡。又或者张教主长命百岁。
  千万别事做一半,忽然崩盘。
  洛阳,辅汉大将军府。
  将蓟王亲笔手书,轻轻置于一旁。右丞贾诩,沉思片刻。这便提笔,一蹴而就。
  “主公汉室宗亲,天家麒麟,岂能自甘下作,与那反贼相提并论。以后切莫如此。至于书中所问‘孤比大贤良师如何?’臣试答之:主公曾说,‘豪门寒门皆是百姓’,让‘寒门亦能出贵子’,方为君之道。臣观太平道行事,乃夺豪强之田、宅,均分给贫苦百姓。又岂是一视同仁乎?若有寒门趁机兴起,积富而成豪门,又当如何?趋利避害,人之常情。亦如主公所言‘血洗豪门,拯救寒门。待寒门变成被血洗之豪门时,是否再血洗一次。如此反复,又岂是救世!’此等作为,与先以清官蓄养百姓,再卖与贪官刮地三尺,又有何异。霍光、王莽,皆谦恭下士。熟忠熟奸,不到盖棺之日,又如何能分辨。主公虚怀若谷,兼济天下。当以万民为重,不可姑息养奸,亦不可心神动摇。书尽于此,臣贾诩,肺腑,顿首。”
第110章
熊罴入梦
  送走捕虏将军田晏。又遣车驾将新任甘陵国相刘虞,送往六国馆,与甘陵王相见。刘备这便返回后宫,陪在即将临盆的拓跋缃身边。
  拓跋缃少时,号熊女,一身神力。双手剑击不弱刘备。西域时,便是她从疏勒篡位王和得的后宫中发现了东迁亚马逊,并收为侍卫,才有了后续亚马逊女王的到来。
  据大相者朱建平说,七位小姐姐皆有宜男之相。果不其然,先前诞下皆是麟儿。刘备倒想有些例外。可话没出口,便自行打住。时下母凭子贵。为刘备诞下麟儿意味着什么,自无需多言。
  子嗣众多,后宫也越发热闹。刘备没有请食母,几位小姐姐皆以母乳喂养。便是已经断奶的嫡长子刘封,一直牛羊鲜奶不断。妥妥的新一代小胖墩。小名堆儿。平地有堆,曰墩。和三墩一个意思。机敏而敦厚,深得四位蓟国少师喜爱。
  这几日,见他时常手持木剑,进出北宫,便知王妃公孙氏,开始传授其剑击之术。妻传夫,母传子。皆是人间正道啊。
  一觉醒来,入目皆白。今冬第一场大雪,如期而至。十月底,便有几场雨夹雪落下。奈何一轮艳阳,便消融无踪。今日彤云密布,终得留存。登正殿七层顶阁眺望,放眼望去,河川皆白。只剩巨马碧水,蜿蜒向东。
  “王弟今日何其雅兴?”声音发自身后,正是女道与诸母。
  刘备这便行礼:“今冬见雪,故性之所至。”
  诸母笑道:“辅儿年幼便出仕蓟国,为一城之长,谢王上优待。”
  “师弟知人善任,主政一方,正当适宜。”刘备笑答。
  “太平道果真谋逆,不知王弟,如何看待?”女道这便相问。乃为撇清干系。
  “听闻黄巾军攻城略地,所向披靡,贼势之大,可比祸乱前汉之赤眉。”诸母又道:“今汉气数已尽,王上需早做打算。”
  语中深意,刘备又岂能不知。光武中兴,蓟王能三兴否?
  刘备长揖行礼,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说了些闲话,刘备正欲告辞。诸母忽问:“密室贵女,如何安置?”
  刘备这才想起一亿钱换回的贵女,正藏身顶阁密室之内。与诸母和女道,朝夕为伴,已有数月光景。
  “她可曾说出来历?”刘备问道。不知其来历,刘备又如何敢妄动。
  诸母表情一变,旋即又不经意的笑道:“倒是,未曾提及。”
  刘备不疑有他,这便点头道:“权且栖身于此,待时局明朗,再做打算不迟。”
  “如此,也好。”诸母轻轻颔首。诸母与女道,虽深居简出,却从未曾禁足。时常往来刘备后宫,与王太妃、王妃等人相善。女道虽亦修仙,却也不曾与黄巾贼有丝毫牵连。再者说,留侯都梦想羽化登仙,常人有岂能例外。
  送刘备入天梯时,诸母忽问:“我家琼英,王上以为如何?”
  “姐姐凛然高绝,一身仙气。自是一等一的有福之人。”刘备未明深意。
  “俗话说,有福之人不落无福之地。今年岁渐长,不忍她空耗韶华,欲许配给蓟王。不知,王上以为如何?”诸母索性直言。
  “胡辅乃是我师弟,诸母又是我长辈,将姐姐许配给我,何其乱也?”刘备一愣。
  “不乱,不乱。辅儿今日姓胡。先夫早亡,如今还有何所系?且如王上所言,各论各的。”诸母逻辑十分清晰。
  “这……”刘备本欲婉拒。忽觉有人窥视,知是女道,不忍伤害,这便话锋一转:“姐姐是何意?”
  “她少时便来楼桑,与你相知相伴。早已心有所属,自然别无二心。”诸母笑答。
  “如此,当以何礼相聘?”刘备再问。
  “侧妃如何?”诸母试问。
  “如此,我且问过母亲。”刘备也是利落之人。忽觉窥听之人呼吸急促,这便答道。
  “妙极!”诸母眼中尽是深意:“我已问过太妃。太妃言,‘窦氏孤女与我儿自幼相知,岂能弃之不顾’。你可知,此事,远在洛阳的(窦)太后,亦十分惦念。”
  “原来如此。”刘备这便醒悟。窦太后身锢云台,孤立无援。若能将姑母窦琼英下嫁刘备,缔结姻亲。便等同于内外结盟。至于窦琼英的年龄,或比刘备大十岁左右。有发妻公孙氏,悠悠十载还算得了什么。
  诸侯王“小夫人不得过四十人。”小夫人便是侧妃。然陛下所赐,又另当别论。话说西域已有六百里加急公文送到。皇命已达,西域五十五国国王……受宠若惊,普天同庆。
  短短一载,西域都护府缮甲治兵,所向披靡。堆金积玉,富可敌国。赀库挥金如土,各国皆身负巨债。却乐此不疲。两位府丞皆有旷世之才,神国之谋。麾下一众循吏,堪称治世良才。
  多次扩建的它乾城,横竖十里,东西南北建四座瓮城,旁开八市。制霸绿洲,日进斗金。诸如伊吾、柳中、高昌、乌垒、渠犁、桢中、伊循城等,皆欣欣向荣,城郭多有扩建。
  都护两次奴隶贸易,堪称神来之笔。几乎瞬间扭转了整个西域的人口结构。一步跨入封建时代的农奴们,其实并不清楚。在人口几乎等同于生产力的当下,自己有多重要。无妨,从都护府上下官吏皆善待,兵士皆守护,以及境遇的云泥之别,自当感受得到。
  若论忠诚,这些遥远绿洲的新移民,远胜西域诸国国民。西域都护府一系,之所以政通人和,如鱼得水,与新移民的唯命是从,不无关系。
  能与钱粮兵口,皆冠绝西域的“都护大人”结亲,五十五国国王,半夜都要笑醒。
  还等什么?如假包换的五十五国公主,以龟兹长公主白卓为首,组成庞大送亲使团,正浩浩荡荡赶来与刘备相会。
  半夜忽闻婴儿啼哭,刘备猛然惊醒。
  湘儿姐竟已自行产子!
  掀帘视之,脐带尚未及剪。果然又是儿子。
  刘备六子。
  所谓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梦中产子,可比武姜生公子寤生。于是六子小名便是寤儿。
  湘儿姐多次梦见置身冰封洞窟。在巨熊腋下取暖。
  “熊山有穴焉,熊之穴,恒出神人,夏启而冬闭。”
  熊罴之士,必然勇猛无匹,锐不可当,六子遂取名:锐。
第111章
神国之谋
  北新城县东二十里,樊舆亭。
  缴纳每人十文的过路费,又翻过一个缓坡,近岸处已结薄冰的易水,即入眼帘。
  初冬已过,北地日益严寒。易水不比巨马水路,冬季要结冰。万幸只是初冬,薄冰一碰就碎。河道内车轮舟往来运送流民,激起清波,水路亦不易冻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7/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