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2006

  他很好奇,这黑乎乎的虎骨,还有什么用。
  待苏伯把木质面罩刻成。良匠亦将两侧均打满小孔的药筒,制备完毕。
  药筒用竹筒制成,两头开满蜂窝状的小孔,中段可以旋开。刘备将虎骨烧制的活性炭,用细筛筛出颗粒均匀者,便让母亲用一个和竹筒内径相仿的细纱囊,密缝成药包。确定不会泄露,这便小心塞入药筒。再将药筒上预留的十字卡扣,对准面罩上预留的十字槽位,用力旋紧。药筒便与面罩组合成一体。细缝处用蜂蜡密封,再塞入柔软的纱布里衬,一个半面罩式的活性炭防毒面具,这便完成!
  找来黄叙试戴,又让苏伯略作调整。简易的呼吸面具,算是粗略完工。
  刘备让黄叙重走来时路,一直到村口,喷嚏全无!
  “少君在上,请受黄忠一拜!”八尺大汉,纳头便拜。
  刘备小小身板,哪能扶住。只能受了这一拜。
  将黄忠扶起,刘备又言道:“兽骨矿血药包虽能镇咳,久之也会失效。需时时查看,以便更换。不如……暂且留在楼桑,待哮喘痊愈再走如何?”
  “如此……”大汉又抱拳行礼:“黄忠感激不尽!”
第056章
人马如龙
  刘备说的都是实情。
  后世污染严重,出门需带口罩,因而颇有研究。活性炭的使用寿命,不是用时间,而是用吸附物的量来计算。具体要看如何使用,过滤的量又有多大。
  吸满了脏东西,自当会寿终正寝。空气若是浑浊,过滤的东西又多,许一天就需更换。然而在很干净的情况下,活性炭包可以使满一年。
  那么,这个时代的空气,究竟如何呢?
  答案是,很干净!
  总用虎骨,别说刘备,就是老虎也耗不起。便又将烧制竹炭大概的方法,与耿雍耳语道来。
  耿氏精于烧制。即便刘备只说了个大概的方向,炉匠们也能摸索出烧制方法。
  俗话说乱世用重典,病急用猛药。初始的一两剂药便是猛药。药效当极好。以后斟酌递减,自然也就无需用虎骨了。刘备连说词都已想好。
  耿雍每一次来都大开眼界。
  将竹炭的炙烤方法默记在心,这便告辞离去。
  鼻子以下全被黑漆面罩遮掩,只露出一对鬼灵精怪的大眼睛的黄叙,很招人喜欢。
  不再吸入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等能诱发犯病的吸入物后,整个人都活络了许多。这才是这个年纪应有的顽皮。和刘备、苏双、还有同龄的刘氏宗族兄弟打成一片。个头虽最小,身子骨却好,力气又大。被小伙伴们戏称为‘奔牛儿’。
  苏伯也甚是喜欢。这便暗自琢磨,想给黄叙打造一款加倍好用的面罩。
  心知‘兽骨矿血药’贵,黄忠这便毛遂自荐,成了刘备的带刀护卫。一家人也搬进了刘备家前院客房居住。
  公孙氏居中,护佑母亲。黄忠居前,扫荡宵小。后院还有位时不时冒出来的女刺客,刘备终于睡的更踏实些。
  忙完了黄叙的事,刘备这才找来客居此地的郭芝详谈。
  原来,南阳郭氏派郭芝前来,是想要用酿造九酝春酒的技艺,换取楼桑麻垫的制作技巧。
  有何不可!
  刘备满口应承。郭芝取出劵书,刘备细细看过,并无不妥,这便签字画押。正所谓口说无凭,但凡是交易都能想到先签订劵书,可见汉律之深入人心。
  劵书既已签订,郭芝又岂会藏私。
  这便找来良匠,按图索骥。打造酿酒诸器。
  酒垆的设计也参考郭芝的建议,做了些修改。然,好水何来?
  去找!
  刘备记得,后世涿州贡米之所以能闻名天下,正是因用地下甘泉灌溉。
  甘泉何来?
  问到三叔。三叔言道,野林深处有一棵千年古松。古木参天,苍劲有力。恰有一汪清泉,从根下潺潺流出。甘甜怡人,饮之忘忧。刘备大喜,这便叫上郭芝与三叔、黄忠深入野林。辗转找到了古松和甘泉。
  只见甘泉沿树根而下,蜿蜒流淌汇入清溪。郭芝言道,暴殄天物。
  便使人在松下建一草庐,修池储水,送往酒垆。
  族中子弟和新附之民选其优良者,拜师学艺。跟随郭芝,习酿造技艺。
  郭芝也传信南阳宗族,遣人来学麻垫诸技。
  刘备亦把郭氏族人安排进寝肆,学习制垫。
  正如刘备不担心麻垫被人仿制一样。这个时代,名声有时候真的很重要。不妨想想买官都便宜一半的名士。本来拆开就知关窍的寝垫,却要大张旗鼓的派人来学。这便叫‘师出有名’。
  本以为最难的酒垆,却第一个造好。起前后院落,三层重楼。前面待客,后面酿酒。通铺,雅座,包厢皆有。当垆所卖之酒,便是用九酝酒法酿造的楼桑新特产:松泉酿。
  芒种前,刘备家百多亩秧苗分与宗人,遍植楼桑。远远望去,楼桑村宛如水中堡垒,被丛丛青禾环抱。
  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时节。除了寝垫制作如常,和铺设村中巷道,所有土木工程均已停歇。刘备又画图,让匠人造出秧马,辅助宗人和附民植稻。秧马形似小船,头尾翘起,可供一人骑坐。操作者坐于船背。若插秧,则用手将置于船头的秧苗插入田中,然后以双脚使秧马向后逐渐挪动。若拔秧,则用双手将秧苗拔起,捆缚成匝,置于船后仓中。既可提高功效,又能减轻劳作。
  涿县刘少君,楼桑麒麟子之名,在附民中广为流传。
  经刘备反复试验,黄叙防护面具中,活性炭包的计量被成功的估算出来。
  由原先满满当当的一竹筒,变成只有寸许的薄药片。面具也做了相对的修改。木质面罩被更加柔软贴合的皮革替代。过滤垫片由前后薄钢片支撑。原理同发夹。往后一掰,钢片自行打开,可取出垫片。换装新垫后,再往前一掰,钢片自行贴合,卡死滤片。整个滤芯设计的颇为巧妙,十分方便拆卸替换。
  关键是薄了之后更便于呼吸。久病缠身,黄叙为止喘,经常强行闭气。多久没有如此畅快呼吸?
  气息畅行之后,感觉整个世界都不同了。
  积累在黄叙体内的强大基因,纷纷苏醒。三岁看大。老族长说,必是猛虎。
  独子的点滴变化,黄忠夫妇皆看在眼里。少君刘备待人以诚,更是少有。黄忠恨不能尽犬马之劳。整日提刀在村中转悠,浑身上下杀气腾腾,连野狗都不敢逼近。
  刘备挠了挠头。便让老族长将村中习武的青壮,尽数叫来。
  编成‘部曲’,交由黄忠操练。
  此时,豪强地主的私人武装,还未公开。
  等到黄巾之乱,苦于战火的乡民,这才纷纷避入世族豪强门下。世族豪强为聚众自保,便将自己的宗族、宾客、家奴、门生、故吏等,编成部曲。部曲,便成了世族豪强私人武装的泛称。亦称家兵。战时为部曲,平时为劳力。
  论射术,此时此地,黄忠近乎无敌。
  战弓先不急造买。各家的猎弓稍作改造,便已足用。
  刘备也拜黄忠为师,学习沙场射术。先前三叔教与刘备的都是狩猎之术。射人射兽,大大不同。然有幼时打下的根基,刘备上手很快。
  又见他马劣,刘备便让苏双牵来足岁的枣红马,赠与黄忠。
  二十金为良马,五十金便是上等良马。一个冬季过去,枣红马被苏双喂养足岁,颇有宝驹风姿。
  只见它,高首长颈,四肢强健,长鬃披颈,毛似烈火,不时叩响铁蹄,作奔腾状。果然是大宛马匈奴马的混种。耐力好,负重强,善冲刺。做游骑、铁骑,皆是上佳之选。
  黄忠深爱之,取名龙爙。
  马六尺以上为马,七尺以上为騋,八尺以上为龙。爙,星火也。枣红马正如其名。
第057章
楼桑武卒
  芒种之后,楼桑村第一季的水田,便被宗人和附民们合力植完。
  与植稻时遍地人手相比,后续的田间管理只需少数精通耕作的老农便可。大部分的青壮健妇复归村中土木大建。
  如此人吃马嚼,加之酿酒,耗粮颇多。得亏刘备有先见之明,年前便托耿雍和崔钧助他买粮。如今清溪水大,正好用船贩运。可惜野林中有几处淤塞,大船无法通行。
  刘备这便带人去上游疏通河道。
  河中多朽木。良匠下水查探,言有一根古木沉于水中,横栏河道。阻挡落入河中的枯木断枝,久成淤塞。
  自沉水中的古木?莫非是阴沉木。
  阴沉木又称古沉木。不变形、分量重、密度高且防蛀,可与紫檀相媲美。堪称树中之精、木中之魂。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名贵木材,稀有之物,是尊贵及地位的象征。为各代帝王建筑宫殿和制作棺椁的首选之材。
  好在这个时代,还没有诸多的禁忌。
  只需能把沉木打捞上岸,刘备便可自用。
  如何打捞起这根粗长的古木,要借用一个新工具。定滑轮。
  在两岸搭建一个跨河桥架,横木上置一滑轮,由善水者将麻绳拴在沉木一头,两岸牛马人力,奋而拉拽出水。再徐徐拽上河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