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5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9/2006

  “或有所得。”事不宜迟,苏越这便告辞离去。
  “莫非所谓‘尸兵’,真是机关术?”想到此处,高览忽觉浑身骤轻。病疫顿时去了多半。
  出国医馆,苏越即刻赶去将作馆,与右国令夏老,将作令苏伯见面。
  “故弄玄虚,雕虫小技。”右国令夏老一声冷笑:“黄巾贼假沙丘平台之无妄虚名,行诡骗之术。且用心险恶,无所不用其极。当替天行道,尽数诛之!”
  “所谓‘道法自然’。太平道此举,确是有伤天和。不过是傀儡术,本可用木偶,却非要做成人偶。已求以假乱真,吓阻大军。先秦诸子技艺,岂能握于妖道之手。”苏伯点头道:“待破除此妖术,定要掘地三尺,大白于天下。”
  夏老这便问道:“破解诸器,需几日完工。”
  “物料齐备,三五日便可。”苏伯答道。
  “既如此,子度且告知二位国相,代为去信卢车骑。就说,不出十日,当见分晓。”
  “喏!”苏越这便领命而去。
  目送孤孙苏越走出将作馆,苏伯又道:“主公那里,便由我告知详情。”
  “好。”夏老自去忙碌不提。
  墨门分属匠墨与仕墨。投靠刘备的匠墨虽身居高位,却大多如夏老、苏伯这般,醉心技艺,不问国政。而诸如苏越这些新一代的匠人,却不再受门规约束。出仕蓟国,身居高位。蓟国机关器之所以能冠盖天下,墨门出力甚伟。当居首功。
  与刘备的包容国策,一脉相承。正因身在蓟国,设身处地的感受到机关器的便利和强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三百余年后,蓟国儒家已能正视墨门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日种一顷的三脚耧车、浮舟插秧机,割草如飞的旋刀割草车,还有水洗、水暖、水淋诸器,上下通达的天梯……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儒、法、道、墨,能和谐共存,尤为可贵。
  永乐宫。
  夜深人静,寝宫内油灯昏沉,香炉氤氲。
  忽来一阵怪风,殿内人影闪动。隐隐有鬼魅之声。
  董太后猛然睁开双眼。
第181章
生死两命
  映着摇曳的火烛,一个方方正正的人影,正矗立在帷幄之外。
  像极了身穿金丝玉衣的‘孝仁皇’。
  董太后目光清洌无波,似与人影隔帘对视。须臾,又缓缓闭上双眼。呼吸渐渐绵长,似已进入梦乡。
  濯龙园,华云号,皇后寝宫。
  郭常侍躬身入内,隔帘低语。
  何后亦似熟睡。郭常侍自说自话。说完,便又躬身退下。
  须臾,何后轻轻睁开眼帘,亦缓缓闭上。
  一夜无话。
  时人事死如事生。
  “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终始一也。”
  人有两命,生与死命。时人皆以为,死亡不过是以魂魄的形式到往另一个亡者世界。因此,历代帝王皆大兴陵墓,时人亦有厚葬之风。
  这便是为何,由解渎亭侯登基为帝后,陛下会想着为自己的生父,打造东园秘器,制备金丝玉衣。也是一片孝心,想让‘孝仁皇’在亡者世界,亦过得富贵滋润。
  又说清白无鬼。
  未曾做过亏心事,自然不怕鬼敲门。
  董太后见人影无动于衷,并未受一丝惊吓。何皇后似弄巧成拙。未能换来有效杀伤,还留下了暴露的隐患。
  只需彻查昨夜进出永乐宫的一干人等,何后布下的耳目,必然插翅难逃。
  我大汉朝的后宫,就从来未曾太平过一日。
  长安大营。
  虎牙营地,大半被机关兵车圈成辅汉大营。营地内杀声震天,远传十里。便是在长安城内亦清晰可闻。幕府五校各领麾下,累日操练。别部司马麴义与假司马高顺,亦在史涣等绣衣吏的指点下,习练登城战。
  军司空田丰与军正沮授,掌管大营内外诸事。八分田沮,人尽皆知。
  大营各项进出,一目了然。改用左伯皮纸的集薄,亦便于携带书写。甚是方便。
  刘备自居中军大帐。正细看五日前由蓟国发来的书文。
  “原来如此……”刘备其实也想出了大概。所谓尸兵,乃是被人操纵的傀儡。之所以放血,乃为减轻重量,便于操控。正如那具藏在金缕玉衣下的“干尸”,人体含水量,约为体重七成。变成干尸后,重量至少会除去一半。至于尸体快速脱水的方法,古埃及人,早已掌握,并用在了木乃伊的制作中。
  料想,太平道也有类似的方法。
  换句话说。贼人乃是用人体代替木头,制作了这些“尸兵傀儡”。或者叫“提线人偶”。
  那么问题来了。
  既是傀儡,必有人操控。为何未见提线?
  谜底,便藏在晾尸台下。等着苏越去揭破。
  见刘备面露微笑,服侍身侧的希雷娅,心情亦是大好。
  车骑将军大营。
  斥候来报,围攻广宗的各路大军,皆被地陷所阻,不敢前行。
  至于尸兵,则为晾尸台一地独有。
  数路大军,人吃马嚼,耗费极多。日日饱食,无所事事。大营士气却不升反降,日渐低迷。若再找不出破敌之策,军心必乱。那时,作壁上观的黄巾贼倾巢来袭,数路大军势必瞬间崩盘。
  一败涂地。
  正是预见到了巨大的危机,卢车骑才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报——”一筹莫展间,便有军士来报:“有蓟国大利城长苏越,携良匠入营。”
  “速速有请!”卢车骑猛然站起。
  陪坐在侧的审配亦醒悟:“可是破邺城机关阵者?”
  “正是此人。”见卢植整理衣冠,欲出帐相迎。一众谋士参军,忙起身追随。
  “蓟国苏越,拜见将军。”苏越肃容行礼。
  “诸位免礼,入帐详谈。”卢植伸手相邀。
  卢植乃蓟王授业恩师。又曾长居楼桑,自不见外。宾主落座,卢车骑直入正题:“可有破敌之策?”
  “有。”苏越让麾下良匠,从背后取下一竹筒,呈给卢植。
  打开视之,不禁一愣:“此是何物?”
  “此物名曰‘马蹄铲’。”苏越笑答:“乃我蓟国良工筑城时,取土称重而用。”
  所谓马蹄铲,便是后世鼎鼎大名的洛阳铲。
  吃土锐利,褪土迅捷。能打穿并提取出深层土壤,快速判定此地是否适宜筑城。
  听完苏越的介绍,卢植轻轻点头:“如何用此物破敌?”
  “此铲非兵器。”苏越笑答:“乃为破黄巾贼陷地神术。”
  “愿闻其详。”
  “广宗地势平衍,土壤沙质。境内处处皆可堆积成丘,故古名‘沙丘’。”苏越言道:“正因土壤沙质,亦便于挖掘。所谓陷地神术,不过是贼人事先掘洞,深藏地下。悄悄挖空大营地基,乃至塌陷。”
  审配问道:“若如此,为何陷落的兵士,皆不在原地,反去到了数十里外的沙丘平台。”
  苏越笑答:“不过是双重坑洞耳。大营塌陷,人马坠入上洞。位于下洞内的贼人,便趁沙尘遮掩,运走人马尸体,再取土回填,掩藏踪迹。”
  逢纪又问:“尸兵又从何而来?”
  “此乃两件事。”苏越笑道:“马蹄铲可破地陷。若破沙丘平台,需另借一物。”
  说完,便又从怀中取出一物。
  “此,又是何物?”审配追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9/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