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5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8/2006

  至于让出金城关及金城,协同西域联军东进。略作思量,韩遂这便慨然应之。原因不复杂。斥候早已来报,西域联军已修复洪池岭长城。就现有时局而言,金城关已失去意义。
  因为西出无门。
  今若出逃,唯有东西二向。向东有大震雄关,向西有洪池岭长城。金城关已无实际意义。
  洪池岭,联军大营。
  “二桃三士。第三人,乃是边章。”臧霸仍有疑问:“叛军六将,除韩遂外,尚有五人,为何是此三人?”
  戏志才答道:“五取其三。王国必死是其一。北宫伯玉、李文侯,边章、宋建,皆二取其一。”
  “原来如此。”臧霸理解了:“北宫伯玉、李文侯乃黄巾渠帅,留下一人,斩首弃市,乃为令韩遂与黄巾贼决裂。边章、宋建二人中,为何留下宋建?”
  不等二位都护府丞作答,臧霸已幡然醒悟:“安玄。”
  “安玄入边章军市安营扎寨,韩遂岂能不起疑。故在韩遂心中,与其暗夺‘金城太守’之位者,必是边章。”臧霸叹了口气:“杀一留一,果有大玄机。”
  转而一想:“北宫伯玉、李文侯,杀一留一,乃是要韩遂与黄巾贼决裂。边章、宋建杀一留一,又是何故?”
  “哦?”见臧霸竟能举一反三,两位府丞相视而笑。李儒答曰:“此乃无双连环,第四环。”
  臧霸也是练出来了:“敢问二位府丞,如今之计,又当如何?”
  “明日拔营,前往金城关。”
  谋略非武人所长。阵前杀敌,方可一展所学。臧霸奋然抱拳:“喏!”
  陇山大震关。
  关城大堂。
  幕府文武齐聚。
  雕零浑自跪堂前。
  由左丞荀攸,诵读都护西域辅汉大将军令:“雕零浑为前军假司马,秩比千石,‘铜印黑绶’。另赐黄金五百两,兵甲一套、战袍十件、四季朝服及西极良马一匹。”
  “臣,领命!”雕零浑拜谢。便有绣衣吏捧来兵甲、战袍,为其披挂。待装束一新,雕零浑再行军礼,落座在前军校尉关羽身后,与前军司马蒋钦并列,居于下首。
  正因有军假司马的存在,刘备便又将,军司马俸禄,提升为“秩千石”。
  麾下人才济济,单凭刘备辅汉大将军的万石俸禄,显然是不足够的。万幸他还是蓟王。拥有铸币之权。自然出得起。
  “带宋建。”刘备一声令下。便有绣衣吏,将一身囚衣的宋建带上堂来。
  “堂下所跪何人?”刘备明知故问。
  “罪人宋建,拜见蓟王。”宋建伏地行礼。
  “既称‘罪人’,何罪之有?”刘备又问。
  “伙同三十六部羌渠谋逆,乃夷三族之罪。”宋建诚实作答。
  “既知罪重,为何谋反?”刘备三问。
  宋建慨然一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蓟王少时亦白身,后因军功封王。我亦是汉人,与王上少时别无不同。投身从戎,为凉州义从,便是想以身报国,封妻荫子。奈何屡有战功,却不得封赏。这便激怨而反,杀上官投贼。”
  宋建遭遇,可比潘鸿朱盖。
  刘备不置可否:“时至今日,如之奈何。”
  “犹死而已。”宋建答道。
  “家小又当如何。”
  “王上……”宋建咧嘴强笑,却不禁泪流:“当自决。”
  刚受封前军假司马的雕零浑,这便起身奏道:“启禀主公,宋建乃汉人豪强,在氐、羌、诸胡中,甚有威望。可否……”
  “可否如何?”刘备笑问。
  见前军校尉关羽,亦侧身回望,雕零浑这便咬牙道:“可否令其立功免死。”
  刘备轻轻点头:“公达以为如何?”
  “或可一试。”荀攸答道。
  “元皓以为如何。”
  “当从左丞之言。”军司空田丰起身答道。
  “公予?”刘备又看向军正沮授。
  “臣,附议。”沮授亦起身答应。
  刘备略作思量,又问宋建:“若能活命,可愿一试?”
  “若能活一家老小,宋建便将项上人头送与王上便是。”宋建抱拳答道。
  “如此,可先退下。”刘备挥手,示意绣衣吏将宋建押下。
  返回监牢,宋建一路忐忑难安。自被缚于榻上。便已心存死志,故能坦然面对。如今忽现活命之机,骤生波澜,心气难平。
  在监牢榻上,辗转反侧,苦熬一日夜。
  翌日午时,幕府左丞荀攸与前军假司马雕零浑,终进监牢。
  “宋建听封。”
  短短四字,却直令凉州豪杰,涕泪横流:“罪人听命。”
  荀攸将勑令(敕令)徐徐展开,朗声诵读:“封,宋建为金城西部都尉,即刻奉命出发,戴罪立功。”
  秦有郡尉,景帝时更名为都尉,秩比二千石,掌佐助太守分管军事,维持境内治安。今汉因之。每郡置都尉一人,大郡或置二人,分管境内东西,或南北。
  金城郡便设西部都尉。屯驻龙耆城。龙耆,又作“龙支”、“龙夷”。新莽时为西海郡治。和帝时在此筑龙耆城,此后,金城西部都尉皆屯此。
  敕令上凉州刺史大印,自然不会作假。凉州刺史宋枭,早已唯蓟王马首是瞻。从他之处,讨要一个金城西部都尉,何须蓟王出面。幕府左丞荀攸,便可手到擒来。
  双手接过刺史敕令,宋建强压心头狂喜,沉声问道:“敢问左丞,王上要我如何行事?”
  不提刺史,只说蓟王。宋建果然识时务。荀攸隔监笑道:“只需如此如此……”
第005章
重操旧业
  听完荀攸口述。宋建足足愣了片刻,方才猛回神。下意识低头,看了眼握在手中的敕令,又看向监牢外如沐春风的荀攸。这才信以为真:“左丞要宋某……‘重操旧业’?”
  “然也。”荀和煦一笑。
  “所谓‘旧业’……”不由得攥紧手中敕令,宋建试问道:“凉州义从,还是金城反贼?”
  “自然是反贼。”荀攸笑得轻松。
  “若再为贼,何须给宋某金城西部都尉之高位。”心头却沉重无比的宋建,索性追问到底。
  “哦。”荀攸旋即醒悟:“此敕令,乃充作‘信物’之用。断不可宣示众人。待事成,自当光明正大,走马上任。”
  “原来如此。”宋建这便松了口气。作为有功必赏的信物,敕令显然足够诚意。说白了,将金城西部都尉之职,先行授予。乃以示诚意,亦安其心。令宋建后顾无忧,放手施为。
  暗忖片刻,宋建又言道:“请赐还妻儿数人。否则宋某轻身前往,必被羌人所疑。”
  荀攸笑道:“安置在陇县内的家小,皆可一并带走。无需留为人质。”
  “这……”宋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谢左丞成全。”
  “无需谢我,此乃主公之意。”荀攸实情相告。
  “身受大恩,当拼死相报。”宋建忽又想起一事:“王上声名显赫。三十六部羌渠先前便已胆寒。如今雄关被破,更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伏地乞降亦来不及,如何肯随我再反?”
  荀攸高深一笑:“只需亡命西海,暗自联络各部。不出数月,当见分晓。”
  “如此,在下领命便是。”宋建重重抱拳。荀攸乃蓟国谋主,听命行事即可。话说,左丞让他亡命西海,便是要去羌人聚集之地。首当其冲,便是临羌,宋建并不陌生。
  荀攸又叮嘱道:“需想好托词,如何逃亡,又如何取回家小。勿令羌渠起疑。”
  宋建已然想好:“雄关乃由我屯守,暗设逃生密道,自是常理。且先前为防韩遂强迁我家小,在下已将家人从陇县暗中接出,另行安置。只需返回相见,左右皆可为证。”
  “如此,甚好。”荀攸笑道:“事不宜迟,今晚便走。”
  “喏!”宋建再拜。
  出监牢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雕零浑,终问出声:“敢问左丞,因何让他带走全部家小。若无掣肘,焉知他是否真心投靠。若生二心,反戈一击。必令我等措手不及。”
  荀攸笑答:“无它。‘大势所趋’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8/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