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5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0/2006

  “我亦不知。”张牛角苦劝:“大哥若再左顾右盼,裹足不前,军心必乱。兵乱一起,我等兄弟,皆死无葬身之地也。”
  “何人去说张渠帅北上?”郭祖当即定计。
  “某愿往。”张牛角郑重抱拳。
  “如此,且携我书信前往安平,联络张渠帅。”
  “喏!”张牛角大喜下拜。
  略作思量,郭祖一蹴而就。吹干墨迹,将手书交给张牛角:“夜宴不得缺席,待明日再走不迟。”
  “喏!”
  目送张牛角离帐,郭祖颓然落座。
  “本想与众兄弟谋一场大富贵,却天不遂人愿。如之奈何。”
  中山与安平毗邻。二路黄巾,左右呼应,人多势众,互相壮胆。蓟国一时也不敢轻动。且卢奴距安平,快马半日可达,一日来回。张牛角鸡鸣出发,日中已达安平青州黄巾大营。
  “大哥。”音犹在耳,便有一孔武大汉,进帐行礼:“郭渠帅遣人送信。”
  “信使何在?”张饶这便停笔。
  “请信使。”壮汉大喊一声。张牛角这便入帐行礼:“牛角拜见张渠帅。”
  “原是张兄弟。”张饶笑着伸手:“坐。”
  “谢渠帅。”落座胡床,张牛角从怀中取手书呈上:“我家渠帅欲与张渠帅联手,解广宗之围。”
  张饶急忙展开白绢。细细看过,这便喜道:“妙计。”
  说完,又将手书递给孔武大汉。
  生怕张牛角见疑,张饶指着孔武大汉言道:“乃我生死兄弟,姓管名亥,青州豪侠。”
  张牛角心中一动:“曾与我大哥结山海之盟之渠帅管承,不知足下可识得?”
  管亥冷声一笑:“族中兄弟,如何能不识得!”
  张牛角这便了然于胸。有此血仇,即便张饶不许,管亥亦会为之。
  果然,草草将郭祖手书看过,管亥粗声进言道:“郭渠帅此计可行!只需声东击西,先解广宗之围,再与天公将军合兵北上。解高阳之围,亦水到渠成。那时,蓟国纵然有千军万马,又如何能抵挡我百万黄巾!”
  “安平亦不可无人值守。”张饶笑问:“北上高阳,当何人统领?”
  管亥抱拳请命:“小弟愿往!”
  “如此,甚好。”张饶遂冲张牛角言道:“待我手书一封,你且呈与郭渠帅当面。便说,三日后当可出兵。”
  “渠帅高义!”张牛角起身下拜。
  “都是自家兄弟,何须如此见外。”张饶朗声一笑。
  与张饶商定日期,张牛角快马返回。将张饶手书呈给郭祖当面。
  郭祖扫眼见过,无喜无悲:“如张渠帅所言,卢奴大营粮草囤积众多,亦不可无人值守。谁人南下驰援广宗,又遣谁人留守大营。诸位可有计较。”
  坐下张牛角,张黄龙,左髭丈八,于毒、白绕、眭固、胡玉诸将,互相看过。便由张牛角起身言道:“某,愿率本部兵马,南下广宗。”
  张黄龙,左髭丈八亦起身:“某愿同往。”
  “如此,且分五万兵马,由三位兄弟统领,南下驰援。”郭祖言道:“我与于毒、白绕、眭固、胡玉众兄弟,驻守大营,以为后援。”
  “喏!”
  待众人鱼贯而出,只剩胡玉。郭祖屏退左右,这便悄声言道:“我本欲领众兄弟一同投诚,坐享荣华富贵。奈何天不遂人愿。今兵分二路,南下北上,必为蓟国所破。”
  胡玉低声劝道:“众人心向天公将军,断难回头。渠帅需一刀两断,切不可再做小女儿姿态。”
  “所言极是。”郭祖早已下定决心:“趁三人整顿兵马,无暇他顾。你这便将消息传回,再问后续当如何行事。你我兄弟齐心,同谋一场大富贵。”
  “喏!”胡玉遂趁乱出营,快马返回。将消息如实禀报左国相崔钧。
  崔钧急忙入宫,王太妃遂升朝议。
  蓟都尹娄圭笑道:“真乃天助我也。”
  蓟国谋主皆不在国中,娄圭正当大用。王太妃自帘后问计:“当如何行事?”
  “回禀王太妃。管亥北上高阳,不过行佯攻之计。高阳毗邻三台城,可令扬武校尉分兵三台驻守,足以相持。荡寇校尉领本部兵马,绕滹沱水直插安平。行背后一击,突袭青州黄巾大营。讨虏校尉入泒水,列阵南岸,待黄巾乘筏渡河,半渡而击之。闻大营被袭,管亥势必回师驰援。再半路设伏,一战而胜。有劳横海中郎将,亲率破贼、戈船二校尉,往来接济。待二处得胜,收拢降兵,押入蓟国是其一。再分兵北上,破卢奴大营,截杀管亥援军是其二。”
  横海中郎将黄盖这便抱拳:“定不负所托。”
  殿中众人纷纷点头。与蓟国六谋主相较。娄圭之谋,虽不及亦不远矣。
  “郭祖又当如何?”左国相崔钧问道。
  “郭祖当有大用。”娄圭微微一笑:“破张饶青州大营,此人或为奇兵。”
  事不宜迟,蓟国上下而动。
  快船入泉州大营,甘宁奋然起身:“哈!来得何其迟也!”
  三日后,管亥领五万大军,北上高阳。
  是夜,张牛角,张黄龙,左髭丈八,亦领五万大军,南下广宗。
第020章
何足挂齿
  蓟国行事,自比黄巾贼人高效。趁夜色掩护,横海中郎将黄盖将麾下水军,并破贼、戈船二校尉兵马,兵分数路。入泒水、滹沱水。沿岸广布斥候,截杀黄巾流寇。搜寻黄巾大军踪迹。
  因深入黄巾乱区,大军无法掩藏踪迹。故而讨虏校尉文丑,并未下船,而是率众停泊在“天井泽”内。
  “(泒水)历天井泽南流,所播为泽,俗名为天井淀,方六十二里。”
  时下乃百里大泽。横亘在泒水中段。卢奴在其上游西北。安平在其下游东南。泽中深浅不一,而暗藏其中的泒水航道,早被蓟国水军探清。贼人苦无舟船,面对百里大泽,唯有望洋兴叹。黄巾播乱,冀州贼人皆裹挟入伙,此处亦无水贼盘踞。
  周围渔家也多已逃难。
  泽中芦苇丛生,岸边蒲草茂密,正适合藏身。
  “报——”苦等二日,便有斥候乘小艇登船:“贼人已到汉昌北境。”
  “(泒水)又过苦陉县北,后汉章帝改苦陉为汉昌。”
  随行船官,对泒水沿岸渡口,了然于胸。这便进言道:“贼人必在‘苦陉津’渡泒水。校尉速去拦截。”
  文丑却淡定如初:“贼人数万大军,人吃马嚼,辎重众多。且渡口并无舟船,贼人必多造木筏,方能渡河。非一日之功。稍安勿躁。”
  “校尉所言极是。”船官点头道:“若再伐木造筏,最少需一日。”
  文丑遂下令:“令斥候严加监视,不得有误。传令各船兵士,饱食酣睡,鸡鸣时分于南岸下船。速去告知戈船校尉,依计行事。”
  “喏!”
  文丑乃初次领兵作战,心中难免起一丝慌张。待众人鱼贯而出,舱内只剩自己。这便深吸一口气,平复心中激荡。
  细细想来。麾下兵卒皆训练有素,兵甲齐备;贼人北岸渡河,自领军南岸设伏,半渡而击;戈船校尉率船队撞翻河中木筏,再领麾下精兵登北岸掩杀,当一战胜之。
  心中笃定,无可惊慌。
  辅兵送来吃食,文丑饱食高卧。船队自有戈船校尉调遣,无需他操心。
  鸡鸣时分,蓟国明轮船徐徐抵近天井泽南岸。大小船只,自水中到近岸,一字排开。伸展船翼,连成浮桥。讨虏校尉文丑一马当先。领麾下精骑,鱼贯登岸。
  蓟国号称万马之邦。便是麾下一曲盾弩手,一曲刀盾兵,皆有具装乘马。二曲乌桓突骑,一曲鲜卑铁骑,马匹更加优良。
  登岸后,迅速整队。刀盾在前,铁骑拖后。突骑护住两翼。人衔枚,马裹蹄,兵车夜行。直奔‘苦陉津’南岸渡口。
  远远,便听人马嘶鸣。
  贼人忙碌一日,正乘夜渡河。
  河中木筏,已连成浮桥。贼人肩背手提,边渡河,边将辎重粮秣,分批运到对岸。
  文丑听斥候回报,不禁莞尔。如此蟊贼,何必慌张。
  以精兵运送辎重,乃兵家大忌。为防敌人设伏,半渡而击。抢滩部队,必为精锐死士。渡河后,背水结阵。接应后续部队,迅速渡河。
  哪能如此这般。肩背手提,群蚁搬家似的,先把辎重一同运来!
  话说,狠狠出了把力气的黄巾贼兵。渡河后,将身上辎重往岸上一堆。这便三三两两,坐地喘气。
  忽听河中,水花疾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0/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