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5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1/2006

  岸边隐隐有风雷之声。
  本以为有场急雨。仰头一看,却见皓月当空。
  “船!大船——”有浮桥上贼兵,一声狼嚎。众贼闻声站起,只见一座座黝黑的庞然大物,浮于水面。直冲浮桥而来。
  待抵近,巨物终被火把照亮。正是浑身包满搪瓷装甲的,蓟国明轮舰。
  “跑啊——”桥上贼众肝胆俱裂。
  轰!
  一声巨响。碎木崩飞。
  木筏连成的浮桥,当中崩断。被舰体迎面撞中,贼兵脑浆迸裂,落水而亡。断成二截的浮桥,如风中柳絮,左右摆荡。将满桥贼人抛落水中。
  数艘大船,紧跟旗舰,撞上浮桥。令其彻底解体。
  高高的飞庐内,箭发如雨。贼人纷纷中箭惨死。许多落水的贼兵,刚刚升出水面。又听一声劲弦,甲板上一张钢丝大网,已兜头罩下。
  南岸贼兵目瞪口呆。再听闷声如雷。
  黑暗中,冷芒乍起。
  断首冲天。
  具装铁骑,撞入乱军。挥刀蹄踏,如狂风卷落叶,呼啸而过。
  留下残肢一地。
  “啊啊啊……”半截身翻滚落地的贼兵,正仰天悲号。碗口大的铁蹄迎面砸下,脑浆与声音一同炸裂。
  始作俑者,已呼啸而去。
  铁骑凿穿乱军,突骑两翼包抄。盾弩手收割逃兵。刀盾手尾追其后,人道杀戮。
  文丑领虎贲健勇,冲杀在前。一刀两断,刀下无一合之敌。遥见河滩数千黄巾精锐,已慌忙背水结阵,团团围住大旗。
  手中斩马刀,遥遥一指。
  铁骑调转马头,杀奔而去。
  “杀——”
  马蹄如雷,势如山崩。杀气灌顶,直摧人心。
  道道寒芒如银蛇狂舞。
  黄巾精兵层层血崩,碎成一地。
  阵中张牛角鼓起余勇,大步向前。而身旁同伴,已两股战战,腿重如铅。
  文丑浑身披血,杀透阵中。一声怒吼,百炼钢刀兜头劈下:“呔!”
  张牛角举刀相迎。
  咣——
  火光乍起。
  虎口崩裂。臂骨尽碎。
  环首刀脱手飞出。插入兄弟张黄龙胸口,直没刀柄。
  “啊!”张黄龙一声惨叫,气绝身亡。
  “哇——”张牛角气血钻心,吐血昏死。
  昂然大汉,轰然倒地。
  本欲一刀结果其性命。见他全无防备,文丑这便收刀:“无胆匪类!”
  目视主帅被一刀劈翻。黄巾士气瞬间崩盘。这便一哄而散。有人貌似疯癫,反身跳入大河。有人沿河岸无头苍蝇般乱窜。
  左髭丈八见事不可为,飞身跳河,夺命而逃。万幸乃海贼出身,水性上佳,这才借浮尸遮掩,逃过一劫。
  贼寇中不识水性者众多。皆溺毙。
  便有善水之贼,亦逃不过劲弩和捕网的双重捕杀。
  一刀砍断帅旗,文丑举目眺望。戈船校尉已率众登上北岸,正剿杀未及过河的辅兵杂众。
  “启禀校尉,此战大胜!”便有马身挂满首级的鲜卑勇士,纵马上前。
  文丑长声一笑:“区区蟊贼,何足挂齿。首级无用,弃之弃之!”
第021章
三人成虎
  天井泽下游,南岸安平,青州黄巾大营。
  自鸡鸣时,便隐隐响起的厮杀声,伴着淡淡的血腥味,自上游随风飘下。灌入大营。
  守备大营的黄巾军,各个如临大敌,又互相窃窃私语。皆不知何故。
  天将露白,便有一队身着黄巾衣甲的溃兵,哭爹喊娘,逃奔至营外。
  “我等乃郭渠帅麾下中山黄巾!在苦陉津渡河时遇袭,求你家渠帅速去救援!速去救援——”
  墙上黄巾兵士,不敢擅开寨门。这便唤来守将,居高喝问。须臾,守将又将消息通报中军大帐内的青州渠帅张饶。
  张饶略作思量,这便言道:“此乃汉军之计也,乱箭驱散。”
  “喏!”守将略显迟疑,领命而出。
  若渠帅真如此笃定,何不乱箭射杀,反倒只是驱离。
  心中叹了口气,守将这便重登营墙,喝令左右,乱箭驱散溃兵。
  见溃兵远离一箭地外,望城而哭。墙上黄巾守军,皆心生不忍。心道,必是同袍无疑。
  正因靠近安平青州黄巾大营,相互能有照应,张牛角这才择‘苦陉津’渡泒水。
  话说,两地相隔不足百里,汉军如何能在自己眼皮底下,击溃张牛角五万兵马。
  张饶挑灯近前,在冀州山川图上细细观看。目光自‘苦陉津’沿泒水一路下看。路过天井泽时,骤然一凝。
  “不好,蓟国水军!”
  要说蓟国水军舰队,如何强悍。冀州诸水,可谓任其横冲直撞。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
  风帆轻易不展。全靠明轮驱动。浑身包满搪瓷装甲,刀剑难伤。飞庐、爵室内弓弩手,居高下射。甲板还排设弩炮捕网。遇大船则出青铜钩拒。遇小船便一头撞翻。实在是无法攻破。故冀州水贼皆避恐不及。
  ‘横海纛,速让道’,与‘北有蓟,莫纵缰’,同样声名远扬。
  必是伏于天井泽中,趁张牛角星夜渡河,半渡而击。蓟国明轮船横冲直撞,乱箭之下,渡口必舟倾人翻,浮尸成山。
  深吸一口气凉气,张饶这便稳住心神:“来人!速去通报安平城内守军,定要严守城池,不得有误。”
  “喏!”
  为收拢军心,训练士卒。青州黄巾大营,离城别设。在安平城北,一高台上扎营。围绕高台,又圈建数座大营,远远看去,重楼叠阙,旌旗蔽日。蔚为壮观。驻守有数万青州黄巾精锐。
  “(泒水)又过安平县北,莽曰广望亭。城北面有台,俗谓之神女楼。”
  安平城内,则另设守军。拱卫城内二十余万老弱家小。冀州暴乱。诸如安平崔氏坞堡,等大族坞堡,亦被乱军攻破。贼人将堡内存钱积粮抄掠一空。又付之一炬。所幸崔氏宗人皆搬入临乡外城安居,躲过了兵祸。
  冀州大族多已避入蓟国。堡中只剩家兵部曲。故贼人一到,便望风而降。裹挟入乱军,成为流寇。冀州本就是大州。人口众多。被裹挟入黄巾军者,亦不在少数。传冀州有百万黄巾,或非虚言。便有出入,亦相差不大。
  然单就战力而言,良莠不齐。讨虏并破贼,蓟国二校,五千屠五万,便是例证。
  待到天明,上游厮杀又起。
  黄巾各营,谨守城寨。不敢有丝毫松懈。
  不及日中,便有大队人马向大营而来。
  “切莫放箭,切莫放箭!”不等奔到近处,几名游骑便高声呼喝开来:“我乃中山郭渠帅麾下,切莫放箭!”
  墙上守将,便又居高喝问:“既是中山袍泽,何故领兵冲我大寨!”
  “张渠帅率我等南下广宗,不料在‘苦陉津’遇伏,人马折损大半。张渠帅亦被蓟国讨虏校尉所伤,人事不省。求众兄弟网开一面,放我等避入!”
  “等着!”墙上守将,又去大帐通报。
  悉知详情,张饶面色一暗。果不幸被他言中。蓟国趁张牛角轻装渡河,半渡而击。乃至五万大军,一朝溃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1/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