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5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4/2006

  高奴县在上郡。
  事不宜迟,这便命宗人前往收购。果不出所料。高奴几乎家家户户,皆存有数罐乃至数十罐。用于日常添火做饭,燃灯取暖,不一而足。这便悉数买来,装船运抵广宗城外。高奴户户所存,皆售卖一空。正如蓟国之鱼油。此毒计,可一可二不可三。
  之所以称“石漆”。因其不仅光泽酷似大漆,亦有相当的黏性。比鱼油更易附着。还有与水类似的液体特性,且比水轻,浮于水面。
  只见。黑褐色“石脂水”,随漳水奔流而下,宛如一条黑色恶龙,飞快吞噬渠道,向广宗城猛扑而去。
  正因极易附着,难以清洗。故蓟国大舡,皆泊于漳水上游。将腹中积存“石脂水”顺风喷出。油液入水后,顺流而下,泄入沟渠,不会沾染船舶。
  至于舱内储油大瓮。弃之不用,另换新瓮,亦不可惜。
  清水先到。
  冲出沟渠,散入广宗。
  一切皆如先前。
  通气孔先灌水,汇成一个个漩涡。漩涡迅速扩大,地面随之塌陷。洪峰灌入地下甬道,呼啸冲入城内。
  借助水势,零星的水轮声,此起彼伏。
  待巨浪滔天,水轮越发齐转。
  伴着隆隆巨响,广宗城墙,接连崩塌。
  汉军伐木为筏。乘风破浪,冲入城中。
  穿越城门废墟时,筏上将士,纷纷伸头俯瞰。只见没于水下的地面附土,皆被洪水冲刷一空。露出铺陈整齐的方格地板。定睛细看,铺地方砖,皆是坚木包铁的机关造物。放眼望去,整个广宗城皆被机关方格铺满。
  漳水滔天,一举淹没广宗。举目四望,城内一片白泽,只有帐篷高高的穹顶,还堪堪露出水面。
  待水积数丈,渐渐凝滞。澄而不流,终将一切淹没。
  率先冲入城中的将士,各个面色凝重,全无半点喜色。只因齿轮转动声,宛如战鼓轰鸣,在水底隆隆作响,竟震得脚掌发麻。
  有古怪。
  平整的水面,仿被一刀劈开,拦腰断成两截。
  遂成天堑。
  水流陡然湍急。突前木筏猝不及防,接二连三被流水吸入,坠落堑中。惨叫声此起彼伏。近距离目睹一切的董重,直欲肝胆欲裂。
  余音绕耳间。已坠入深渊的惨叫,又陡然弹起。从水面之下,呼啸升出。
  轰!
  一声巨响。
  乌影冲天。
  几个侥幸生还的军士,正攀爬其上,直升半空。
  待升至顶端,缓缓经停。众人这才看清。先前乌影,竟是……竟是一青铜圆弧!
  不及反应,圆弧又倒头下冲。军士无从攀附,惨被抛落水中。
  紧跟着,又一条青铜圆弧呼啸升出。
  一升一降之间,众人这才惊觉。此物竟是一条完整的青铜环带。
  水下轰鸣不断。不远处,水体再被分割。
  又一条青铜环带,呼啸腾空。
  嵌套铜环,接二连三,不断升起。
  “此乃……”直到此刻,才有左中郎将皇甫嵩,幡然醒悟:“浑天仪!”
  元初四年(117年),张衡铸浑天仪。其主体为几圈均可自行运转的嵌套铜环。最外层,周长一丈四尺六寸。各层分刻内、外规,南、北极、黄、赤道,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还有“中”、“外”星辰及日、月、五纬等,诸多天象。上附二漏壶,壶底有孔,滴水推动铜环,依刻度均匀转动。各种天象,随之赫然展现眼前。
  铜仪两侧,还附有玉虬各一,吐水入壶,左为夜,右为昼。壶上分立金铜仙人及胥徒,“皆以左手抱箭,右手指刻,以别天时早晚”。更有妙者,阶下还内藏机关,与两壶相联的瑞轮、荚,靠滴水推动,依照月升月落、阴晴圆缺之变化,不停旋转开合。以示朔、望、弦、晦等日,犹如活历一般。
  浑天仪铸成,即被藏于灵台殿下,密室之中。密室内属吏,将某时某刻浑天仪上所示天象,告知台上观天者。结果,浑天仪与天上所现,完全相符。
  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然张衡所铸浑天仪,最外环周长不过一丈四尺六寸。
  眼前巨环,何止百丈。难道皆由铜铸不成!
  声势巨大,骇人听闻。
  一时腥风扑面,隐隐还伴有异香。
  随大阵开始运转,先前没于洪水的帐篷营地,亦接连升出水面。
  正中高台,一人立于帐前。仙风道骨,滴水未沾。正是大贤良师,天公将军张角是也!
  “无知鼠辈。张平子所造浑天大阵,又岂是尔等能够窥破天机。”声出居右。一人独目黑罩,背后大旗上书“地公将军张”。居左还有一人,背后大旗书“人公将军张”。
  不用说。
  品字形,立于三座高台之上者,正是张角、张宝、与张梁。
  “浑天大阵,斗转星移,白驹过隙。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仰识天文,俯察地理,中晓人和,懂阴阳,明八卦,晓奇门,知遁甲……”
  “弹指一挥,便可令尔等,灰飞烟灭,尸骨无存!”
  “呔——”
第037章
鱼龙漫衍
  音犹在耳,大阵自转。
  先前被抛落水中的汉军兵士,竟破水而出。诡异的悬在半空。分刻有内、外规,南、北极、黄、赤道,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还有“中”、“外”星辰及日、月、五纬等诸多天象的同心铜环,往来绕行于众人头顶。
  “张平子何等天纵奇才,却不为汉皇所用。所造浑天大阵,更被束之以高阁。尔等凡夫俗子,莫以为此阵只能观天否!”
  铜环上刻日月星辰,闻声神光大作。
  一道光幕,由铜环笔直投下。将悬于半空的汉军将士,尽数吞没。
  “啊——”惨叫四起。兵卒无助挣扎。
  光幕中兵卒,竟浑身冒烟,肌肤肉眼可见,迅速干瘪,遍布皱纹。黑发染白,形如枯槁。仿佛瞬间苍老。更有甚者,干瘪的肌肤,加速溃烂,冒出青色磷火。火光冲天,竟焚尽残躯,只剩骷髅。
  待磷火燃尽,一具白骨凌空炸碎,灰飞烟灭。只剩一团白烟犹存!
  筏上军士。各个目瞪口呆。
  “想死?没那么容易!”声音又起:“乾坤倒转,呔!”
  同心铜环忽逆转。
  已将要散尽的白烟,又从四面八方齐聚。
  磷火随之重燃。由弱变强,再由强转弱,尽而熄灭。露出了鹤发鸡皮的耄耋老卒。光幕由下升起。沐浴神光,肌肤吹气般弹起,白发转黑,整个人瞬间回春!
  “哼哼!前后五百年,生死循环,皆在我手。想要活命,尔等还不速速跪地乞降!”
  脚底巨震,白浪滔天。
  一头巨龙腾空而起。百丈长躯,斑斓恶鳞,腥风扑面。越过众人头顶,轰然入水。不等水花散尽,一座神山忽又从巨兽背上升起。上有熊虎相搏、猿猴逐嬉,还有孔雀、白象,及怪兽无数。
  汉军将士无不骇然。惊恐至极,丧胆亡魂。当场便溺,乃至口吐鲜血者,大有人在。
  先前,尽没于大水中的帐篷,走出无数黄巾信众。冲高台上的三公将军,顶礼膜拜。口呼:“无上真仙。”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还谈什么军心士气。大贤良师,黄天之子。无上神力,又岂是人力能敌!
  兵卒敬如天神。皆学黄巾信众,瑟瑟发抖,匍匐在地。还有许多百战老卒,亦弃刀跪地。口中念念有词,祈求上仙恕罪。
  便是三军主将,骠骑将军董重,都不禁双膝一软,扑通跪地。
  待身旁副将宗员,将他强行托起。已面无人色,四肢瘫软,口不能言。浑身痉挛,屎尿齐出。
  各自高处水面,堆积如山的帐篷营地。距离高台最近的一顶帐篷内。
  剑宗王越,紧咬牙关。无论如何强下决心,双足却如生根一般,纹丝不动。
  “莫非是传说中的定身法。”越想越怕。一身武艺,荡然无存。如何还能提剑杀人。
  藏身在靠近水面的一顶帐篷之中。目睹一切的苏越,一声长叹:“不过是‘鱼龙漫衍’之戏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4/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