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2006

  给耿雍看过。暗忖片刻后,这便说道:何不用圆窑?
  什么?
  刘备又是一愣。
  圆窑,火膛与窑室合为一个圆形空间,故而得名。约莫出现于西周晚期,一直沿用至今。是北地流行的陶瓷窑炉形制。由窑门、火膛、窑室、烟囱等部分组成,多在生土层掏挖修制,或以坯、砖砌筑而成。特点是容易控制升温和降温速度,保湿性较好,适用于焙烧胎体厚重、高温下釉黏度较大的瓷器。但由于升温、降温都比较慢,烧成时间相对较长,且窑内温度前后、上下分布不够均匀,所以容易出次品。
  耿雍说,只需建一个足够大的泥胚,再建一座足够大的圆窑,点火烧制。将泥胚烧成陶瓷,不就能盛水了吗。
  刘备茅塞顿开。
  耿雍说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先用泥胚造一个足够大的水碗,然后再建一座足够大的窑,把这口巨碗烧成瓷器,用来盛水。不就行了吗。
  或可一试。
第074章
楼桑重器
  用来给整个楼桑冲厕的盛水器,无需刘备想的那么大。
  因有天车不断往内注水,只需能满足同一时间如厕的人,能有水冲便可。毕竟,乡民们也不是整日都坐在马桶上。一个五口之家,一日不过如厕数次。
  盛水的器型,耿雍思前想后,最终选择了三足鬲。
  鬲(lì),为古代煮饭用的炊器。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或四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之所以选择三足鬲,正是考虑盛水器泥胚过厚,不易烧透。掏空腹腔,留存三足后,盛水器腹下部分也足能烧热。
  这座巨型三足鬲的泥胚,高三丈三、腹径三丈,重达千钧。
  为了烧制世间最大之青瓷,来自老鸦渡的耿氏良匠专门建造了一座巨型圆窑,也称最大。采用祖传烧瓷技艺,历时三月,施釉十数遍,耗陶泥千余钧,薪柴更是不计其数,水排鼓风,昼夜加热,经千余度高温烧制而成。
  破窑之日,人山人海。
  只见,世间第一三足青瓷巨鬲,鬲身布满祥云,穿插夔龙纹饰,底座饰以水纹,寓意财源广进,三足瓷釉自然流向地面,宛如碧海倾波,气象万千。
  刘备近前一观,只见用来充作基座的陶泥,竟也烧成了硬瓷。使得整座三足鬲与地面连成一体,稳固异常。
  盛水试之,果然坚固。
  连基座,三足鬲高四丈有余。盛满水足够全村用度。
  刘备大喜。
  之所以是鬲,不是鼎。乃因鼎,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铸的。如此,楼桑八景之‘三足擎波’,宣告完成。
  巨鬲都能烧铸,何况排水陶管。
  还不手到擒来。
  揭砖破土,沿画好的路径,铺设水管。再连入各家厕所,活水自来。
  客舍、酒肆、汤池、茶馆,崭新的公厕,让如厕也成为一种雅致的享受。厕内还有专人焚香递巾,服务不要太周到。
  县中许多名流甚至车行十里,来楼桑如厕。就可见一斑。
  建宁四年正月初三,灵帝刘宏行元服(成年礼),大赦天下。唯独党人不赦。
  士异年后复归。
  暂且交给宗人打理的茶馆,终于找回了原主人。刘备这便派人来请,与自家七楼的女道,见一面。
  两人似很投机。至于说些什么,五楼书房里的刘备又怎能知晓。送士异出门时,倒是听她说起,女道托她去南方接些家人。
  去交州接回家人?
  嗯……有意思。
  老族长最近所有的心思都在‘三足擎波鬲’上。如此重器,岂能整日曝露在外?暴晒极冻,吹风淋雨,若是碰上冰雹岂不呜呼哀哉。不可。万万不可。
  于是找来苏伯,要在三足鬲外加盖一座遮风挡雨的屋舍。
  这倒不难。刘备没有参与。
  这日,师弟陈奔令崔霸上门投帖。说,想请刘备到草庐小叙。
  陈奔乃清河国甘陵人氏。说是崔钧的远亲。客居村中日久,和刘备一起拜入卢植门下。陈奔年长,可刘备拜师早,于是口称刘备师兄。
  对于陈奔,刘备印象寥寥。
  然而对于护卫陈奔的崔霸,刘备却印象深刻。
  陈奔的院落靠近街市,那日被不少流寇盯上。闯入者皆死于崔霸手中双钩镰枪下。若不是身背守护之责,这便要追身出去,大杀四方。虽比不了黄忠,却能胜魏、吕两位刺奸。
  刘备登门拜访,开门的便是崔霸。
  壮士甚有礼节。抱拳行礼,口称少君。刘备回礼,便与他一前一后,入堂中说话。
  陈奔已恭候多时。
  宾主落座。崔霸焚香一支,跪于侧席,为两人添茶加水。
  陈奔长拜不起,口称惭愧。
  刘备急忙伸手搀扶,问这是何故。
  陈奔含泪道出苦衷。原来,他不叫陈奔,而叫陈逸。乃前太傅陈蕃之子。
  刘备如雷贯耳。便是与大将军窦武合谋铲除宦官,却兵败身死,引发第二次党锢之祸的太傅陈蕃。
  建宁元年,陈蕃与大将军窦武共同谋划翦除宦官,事败逮捕,被宦官杀害于狱中。他的朋友,陈留人朱震时为铚县令,听到消息,弃官哭祭,收葬陈蕃尸体,又把他的儿子陈逸秘密藏匿甘陵境内。但事情被宦官发觉,朱震全家被捕,男女老幼都被佩刑具。朱震虽遭严刑拷打,却誓死不肯吐露真情,陈逸因此得以逃命。
  没想到辗转被崔钧藏进了楼桑。
  崔霸家族也不是安平崔氏,而是清河崔氏。祖上世代公卿,自幼身强体健,颇有怪力。学文不成所以练武。盖因如此,虽是长子,却不受族中长者待见。父亲崔密与铚县令朱震交好。受朱震临终重托,便令长子崔霸一路保护陈逸,避入楼桑。
  恰逢灵帝大赦天下,陈逸这才敢以真名示人。
  原来是这样。
  关于党锢之祸,刘备多少也是知道的。类似的权利斗争,从汉初一直延续到汉末。皇帝借助宦官,剪除外戚。外戚又笼络士人,铲除宦官。如此反复,暗杀和反杀就是整个大汉朝的宫斗史。
  孰对孰错,刘备不想评论。站在家天下的汉室宗亲的角度来说,这不过是帝王的平衡之术。谁家做大,便打压谁家。谁家势弱,便扶植谁家。如此左右平衡,才能令社稷不倒。
  陈逸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将自己的身世向刘备和盘托出。未必没有拉拢示好之意。日常他也能觉察到,刘备族人并不与他交心。便是与他同堂上课的刘备族中兄弟,平日也颇多猜忌。想着还要在此久居,陈逸这才迫不及待,选择此时与刘备交底。
  太傅陈蕃,世之名臣。与窦武、刘淑合称“三君”。即便被害,也声名不坠。依陈逸所想,即便是冲着太傅之子的名头,刘备也定会护他周全。
  想法没错。
  可刘备在意的,却是他身边的崔霸。
  听说那晚有几名不长眼的流寇,被他用双钩镰枪迎头拍碎。以至于枭首时都下不了刀。刘备就知他是一力降十会的猛将。只是为何没能青史留名?
  这便盛情邀请陈逸和崔霸到家中做客。
  陈逸推迟不去,逼急只说刘备能否给他奴仆婢女数人。
  陈逸世家公子。从小锦衣玉食,被人伺候惯了。如今突遭变故,身边只有崔霸一人,生活诸多不便。以前还能坚忍苦熬。如今朝廷大赦天下,再无人追捕。这便动了心思。
  奴仆,刘备家确实没有。他也曾听说县中常有售卖,这便满口应承下来。
第075章
一钱太守
  此时的奴仆,有官奴和私奴两种。
  官奴的来源,主要为罪人和俘虏。私奴多因苛捐杂税沦为奴隶。官府租税压迫、商人高利盘剥,贫困无所依,只好卖儿卖女,或自卖为奴。
  赘子、赘妻,是自卖为奴的常见形式。除此之外,略卖(劫掠贩卖)也是私奴的一个重要来源。
  为区别奴隶和良民,奴隶要髡钳(剃发,用铁圈束颈),穿赭衣(赤褐色衣服)。奴隶和牛马一样,可放在栏中,在市场上公开售卖。一般情况下,奴隶世代为奴。奴隶的子女,所谓奴产子,亦是奴隶。
  汉律对奴隶亦有保护。诸如私杀奴隶、淫官奴婢皆有罪。
  奴隶获得自由有三种方式:皇帝诏令赦免。家主自行放免。奴隶自赎。
  重获自由的奴隶,和齐民一样可以作官,也可封侯成为贵族。奴隶不仅受汉律保护,且还有翻身之日,是当下最大的特点。
  刘备在涿县马市,就曾见过与牛马一同关押在牢中的奴隶。这些被略卖为奴的,都是来自北疆的乌桓、匈奴、鲜卑等异族。
  蓄奴这种事,刘备懒得去做。毕竟有一缕后世之魂。便手书一封,只说要买些家奴婢女,让辽东田氏商肆的主事,代为操办。唯一要求,须出身清白。
  只是他心中如何做想,别人又岂能知道?楼桑少君亲书一封,托田氏蓄奴,岂是小事?主事不敢怠慢,立刻六百里传书辽东田氏家主,田韶。且听家主定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