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2006

  背后种种,刘备也不知晓。
  事情往往就是走着走着,便走了样。
  冰雪消融,春暖花开。
  便有一辆马车驶入村中,直奔校馆而去。
  刘备晚上受业,白天并不在馆中。等恩师使人来唤,这才急急忙赶往校馆。
  后院精舍。
  来客正在堂内与恩师说话。刘备长揖行礼,脱鞋入室。走到恩师侧后的麻垫,跪坐下来。
  恩师遂向刘备介绍。对面的长须老者,名叫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当世名臣,汉室宗亲。为西汉齐悼惠王刘肥之孙牟平侯刘渫之后。跪坐在身侧,目光炯炯,颇有风采的短须青年,正是其侄刘繇(yáo),字正礼。
  刘宠年轻时,举孝廉,任东平陵县令,有仁政。之后连续担任豫章、会稽太守。后升职入京,山阴县有五位须眉皓白的老者,特意从乡下远来送行,每人带铜钱百文赠送与他。刘宠不肯接受,只是从铜钱中挑选一枚最大的收下。因此获得“一钱太守”之美名。
  建宁二年六月,升任太尉。十一月,又因日食被免,遂归乡里。
  刘宠前后连任郡太守,多次任卿相要官。清廉朴素,家无余财。
  这些,都是后来从崔钧那里得知的。
  眼下刘备最想知道的是,他们为何要远赴楼桑,还指名要见我?
  “真吾家麒麟子也!”将刘备打量一番,刘宠抚须笑道。
  原来如此。
  刘宠也是汉室宗亲。听闻刘备诸事,这便前来一探。和卢植、崔寔等人心思一样,便是要亲眼看看刘备其人。是不是汉室麒麟子!
  刘备没进来前,刘宠已从恩师卢植口中,听说了许多事。又见刘备人如其名,这才口出溢美之词。
  讲究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汉代,因日食、地震等天灾罢官,是很正当的理由。位列三公却惹来天怒人怨,自然要罢官。毕竟久历官场,同僚下属还是有的。即便不在其位,对朝政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年初,恩师卢植说,要去试一试,看能不能令刘备得偿所愿。所谓‘得偿所愿’,自然是指‘早晚必复爵’。
  客套数句之后,刘宠说到了重点:“年前我托书朝上故交,为你谋复爵一事。不久前,洛阳有信来。说,天使(使者)不日便到。想必复爵在望。”
  恩师卢植所托之人,是他?
  心有疑虑,刘备却不曾失礼。这便谢过。
  “何不走仕途?”刘宠又问。
  刘备答道:“复爵乃宗族大事。至于封侯还是拜官,殊途同归,并无异同。”
  “殊途同归。”刘宠自顾自的重复一遍。一直在叔父身后屏气凝神,岿然不动的刘繇,此时却冷不丁的看了刘备一眼。
  “没错。天下事,皆都殊途而同归。”刘宠领悟到的,显然比刘备更深刻。
  恩师卢植难得开口:“楼桑虽小,却大有乾坤。兄可盘桓数日,必有惊喜。”
  “如此,也好。”刘宠点头一笑。
  校馆占地广阔。分前后两院。前院居中是学堂,两侧为学生宿馆(宿舍)。后院广植花木,又筑假山池塘,亭台楼榭。围以重楼精舍,房间颇多。刘备本是为恩师一家预备。不料恩师只身前来,未携家眷。
  房舍多空置。刘备命宗人打扫出左厢客舍,供刘宠父子暂住。
  刘宠远涉而来,年老体衰。坐不多久便生倦意。卢植这便遣刘备离去,将刘宠父子送入客舍。
  不等刘备走远,又把他唤回。从袖中取出钱袋,让刘备去买些酒菜。
  深知恩师脾气,刘备不敢多言。这便老实接过,去街市沽酒买菜,置备筵席。
  出院碰上返回的公孙瓒一干人等。左右多是他的亲族朋友。毕竟是贵族公子。父亲怕他在外受苦,便派遣族中子弟,前来陪读。见到刘备,公孙瓒表情似有些僵硬。见刘备嬉笑如常,这才化去心结,与他重归于好。
  数年前的买马童子,如今已成为楼桑少君,天下知名。而他公孙瓒,还是那个籍籍无名的公孙,瓒。
  身份的转变,是公孙瓒心结难解的病根。
  听刘备口呼兄长,公孙瓒大为感动。心中自惭,对刘备更胜从前。
  说起市中美食,公孙瓒若认第二,无人敢认第一。这便领着刘备穿街过巷,逐一买来。身后跟班,人手一包,浩浩荡荡的杀回校馆。
  不多久,一场丰盛的筵席,便被二人联手摆满后堂。
  公孙瓒和刘备,是卢植门下两个最优秀的弟子。公孙瓒机智善辩,勇猛尚武。深得恩师卢植喜欢。刘备更不用说。乃未来之帝星!
  待恩师陪洗漱一新的刘宠父子返回,刘备和公孙瓒正拱手立于廊下。
  见二人皆是年轻才俊,刘宠大加赞叹。为恩师挣回不少脸面。
  宾主落座。好酒美食,推杯换盏。刘备二人执弟子礼,跪立在侧悉心服侍。恩师与刘宠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气氛热烈。酒逢知己千杯少。不多久,父子二人便被恩师放倒。
  开玩笑,恩师虽不喜做辞赋,却能饮酒一石。
  活脱脱的大酒豪。
  刘宠父子岂是对手。
  这便撤筵,又令刘备二人将刘宠父子扶入客舍酣睡不提。
  忙活了大半天,刘备和公孙瓒出门前,相视一笑。
  眼中皆露出一抹轻松。
第076章
洛阳来使
  返回家中,公孙氏言有客到。
  说着,还指了指头顶。刘备心领神会。这便一路爬到顶楼。果然,换了身正常装束的女刺客,正与女道对面而坐。吃着美味可口的果仙冻。
  七楼还是有些高,连续攀爬颇费力气。不如装一部升梯?
  嗯,技术完全没有问题。
  不曾想,女刺客此来,也是为洛阳使者。
  “小弟可知,数月来,朝廷因你而不得安生。”
  “弟未知也。”刘备跪坐到两人身侧。
  “先有廷尉崔烈,后有御史刘陶,你师卢植也托人说项。前前后后,林林总总,半个朝堂都被惊动。”女刺客叹了口气:“哦,还有家翁,也让朝中密友为你进言。你,切莫介怀。”
  “无妨。”刘备没想到,背后势力如此庞杂。不仅朝堂,连禁中宦官也有人替他说项。
  “如此,事情却复杂了。”说话的是女道:“此三方,哪一方进言,事都能成。然,三方皆去进言,此事难成。”
  女道说的很有道理。
  一个亭侯,本在皇帝眼中,实在是小之又小。给了也就给了。如今却有各色人等,连番前来讨要。皇帝反倒不想给了。平日里斗来斗去,彼此针锋相对,都看对方不顺眼的宦官和大臣,今却同为一件事而来。奇不奇怪?反常则妖,皇帝自会谨慎。
  女刺客也想到了:“人多嘴杂,反倒不美。”
  刘备吁了口气:“早晚必复爵。或早或晚,不急一时。”
  “你能看开便好。”女刺客安慰道。
  刘备家居于村中东南。登高望远,楼桑村尽收眼底。尤其是那条沿西北通往东南的清溪,正被十字长梁飞架。桥梁上楼阁群起,蔚为壮观。
  “这便是顺阳卫之居所?”女刺客指着桥楼问道。
  “正是。”刘备指着一座建造中的桥楼,解释道:“以十字梁中央为轴,起五座高楼。前后为门楼、左右为附楼。中央为主楼。门楼多被改成商肆,所以沿清溪两岸,会有两道热闹的街市。”
  女刺客点了点头:“官道有东、南、西,三个入口。清溪又有西北、东南二出口。如此一来,楼桑共有五个缺口。此五缺,乃是楼桑命门。小弟需小心提防。”
  女刺客是在提醒刘备,应建‘邑门’以自守。
  如今只设门阙,而无门楼,车马行人往来自由,太过危险。
  刘备指着扼守在清溪上游的港口,以及下游最后一座桥楼连接着的桥头堡说道:“姐姐且放心,我已有准备。”
  水面无虞,然而路上呢?
  刘备笑着眨眼,只说容小弟先卖个关子。
  楼桑本是个聚落。却被女刺客称为‘邑’。
  所谓‘邑’,商、周时代‘野以邑名’,乡野民居按邻里编户,围垣设门,构成邑。《周礼·地官》有‘九夫为井,四井为邑’的记载,邑的建制,乃以井田为基础。《汉书·食货志》上说,春天时,耕者皆到田间去,田中有庐,春夏可居。秋后农事歇闲,‘冬则毕入干邑’,归于邑中居住。邑中房屋有高墙环绕,早晚邑门紧闭,还有乡勇放哨站岗。
  邑,低于县的一级。类似于后世的‘镇’一级。乡和镇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镇的建制偏向城市。乡则偏向农村。才有乡村、城镇之分。
  乡和镇,并非规模大小,而是偏向于繁华程度。所谓繁华,就是指:人口聚集、商业发达、文化昌盛,百业兴旺等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