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6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5/2006

  见天色已晚,吴匡遂引车驾入馆舍歇息。
  舟车劳顿,旅途疲惫。洗漱之后,刘备便与诸御姬早早安寝。
  一夜无话。
  日出时,忽听窗外劲弦破风。便有守夜绣衣吏,屋顶怒喝:“何方宵小!”
  吴匡乃何进部将。故史涣等人不敢大意。凡有风吹草动,必然示警。
  追魂弩射便是警告。
  忽听窗外有童子稚声答道:“切勿动手。我与小妹,并无恶意。”
  刘备闻声睁眼:“来人。”
  “卑下在。”史涣在廊下答道。
  “何事?”
  “有对童子,潜入馆中。正在盘问。”史涣答道。
  “切勿伤及无辜。”刘备叮嘱。
  “喏。”
  刘备这便起身,洗漱更衣后,入前堂用膳。
  史涣已将一对童子,领到堂前。
  童子二人,一高一矮,一男一女。自跪堂下:“拜见王上。”
  男童声音清亮高亢。不慌不忙,甚是稳当。
  女童声音轻柔,略显紧张。看相貌,应是兄妹。
  刘备这便问道:“小子所为何来?”
  “回禀王上,我与阿妹,亦借宿馆中。昨晚听人马嘶鸣,推窗见车驾入馆。又见车马皆与常人不同,一时好奇,便越墙来看。我等并无恶意,请王上明见。”男童答道。
  见刘备不置可否。女童急忙开口:“非兄长之过。只因我想来看,兄长才陪我同来。”
  “想看何物?”刘备问道。
  “想看鎏金琉璃,羽葆盖车。”女童如实作答。
  见男童神色急迫,刘备这便试问道:“此车乃王爵所乘。你可知晓?”
  “知晓。”女童轻轻点头。
  刘备又看向男童:“既为兄长,可知晓其中利害?”
  “知也。”男童表情一黯。
  “既如此,为何还令小妹弄险?”刘备平声问道。
  “小妹秉性清穆(清静平和),少有开口央求。昨晚见王上车驾,言要‘乘此羽葆盖车’。我一时心软……”男童答道。
  “原来如此。”刘备少年时,准确的说,是未曾从五丈桑上摔落之前,亦曾口出“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叔父)元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历史的轨迹,自枝头栽落,便已悄然改写。谨遵甯姐姐叮嘱,少食桑葚。原本“身长七尺五寸”变成如今身长八尺有余,虽不能“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却暗藏伟器,可悬钟后顾。终归“身有所长”。
  “报——”刘备正神游天外,忽听史涣廊下来报:“吴都尉求见。”
  “哦?”刘备遂醒悟:“此处关都尉吴匡,你二人可相识?”
  男童只得答道:“不敢再隐瞒王上,正是我等叔父。”
  “唤他进来。”刘备扬声说道。
  “喏。”
  须臾,一身戎装的关都尉吴匡,脱鞋登堂。自跪二人身前:“小侄顽劣,惊扰王驾,恳请恕罪。”
  男童言道:“此事因我兄妹而起,与叔父无关,请王上治我知罪。”
  女童又言道:“是我要乘王车,与长兄何干。请王上治我知罪。”
  吴匡急忙抱拳:“有道是童言无忌。长兄早亡,我便是一家之主。家事任长,罪责在我。”
  刘备叹道:“前有孔氏一门争相赴义。今又见尔等争相赴死。吾道不孤,孤心甚慰。免罪,都起来吧。”
  “谢王上不罪之恩。”吴匡再拜,将身后二侄扶起。
  正欲离去,却听刘备自身后笑道:“且慢。”
  吴匡浑身一僵。仓惶回顾,只见刘备已起身向三人走来。又急忙俯身行礼。
  刘备伸手拍拍他肩膀,走到身后,将二童子抱起,径直向堂外走去:“可想与孤同乘羽葆盖车?”
  男童还未来及拒绝,女童已轻轻点头:“想。”
  “甚好。”
  吴匡一时汗如雨滴。急切间,忽灵光一现。回忆起先前,相者之言:“此女‘后当大贵’。”
  这便脚步一松,目送蓟王抱吴家二侄而去。
  “你叫何名?”
  “吴壹。”
  “吴苋。”
第181章
蓟王献宝
  待吴匡紧跟出堂。
  见侄儿吴壹正与蓟王并坐前驾舱,紧握缰绳,聚精会神的驭车在院中缓行。吴苋独坐车厢,透过白琉璃前车窗,紧张的注视着马车的动向。
  驾车驷马,皆为混血良驹。休息一夜,龙马精神。主副二车夫,一路小跑跟在车旁,生怕万一闪失。心中更是骇然无比。蓟王千金之躯,岂能亲自驾车,且还为副驾。
  过弯时,偷眼瞥见主驾乃一半大小子,车厢内还有总角女童,瞪大双眸,不时提醒兄长避让。车夫方醒悟,蓟王正传授驭术。却不知二童子是何方神圣。竟能让蓟王言传身教。
  落后一步的吴匡,却神情激荡,心中钦佩不已。百闻不如一见,蓟王真乃仁主也。
  天空大亮。蓟王车驾再次启程。吴匡恭送十里,这才领兵反回关邑。虽身为大将军部将,然于公于私,蓟王当世英雄,岂能怠慢。
  雄关之上,吴氏兄妹并立谯楼,凭栏远望。
  “阿兄,长大后,我们去寻蓟王可好?”手握蓟王赠送的美玉,吴苋柔声说道。
  “好。”吴壹轻轻点头。阿妹少有开口,今日已连开两口。吴壹又岂能拒绝。
  仿佛听到二人对话一般。数里之外的吴匡下意识抬头,仰望雄关。莫名升起的雄壮,无处纾解。皆化成一声呼啸而去。
  朝出函谷关,暮入夕阳亭。
  舍前华灯高悬。路旁停满车马。闻蹄声如雷。舍内各色人等,接连涌出门外。遥见突前骑士,玄甲红缨,甲骑具装。正是幕府中军虎贲。
  “来了!”不知谁大喊一声。舍内余客,蜂拥而出。
  “前锋缓行,导车勒马。”中军司马素利,高声传令。
  “前军缓行,导车勒马。”身后骑士依次传令,前锋与导车,徐徐减速。
  整个车队协同有序,依次降速。
  排在迎接人群之前的,乃是幕府右丞贾诩、前旗长阎行等幕府属吏,还有骠骑将军董重,轻车将军曹操,长水校尉袁术等一众好友。
  车驾列队停靠。刘备在史涣的护佑下,下车步行。
  见蓟王仪仗徐徐行来,众人纷纷长揖相迎。
  刘备亦肃容回礼,走到近前。
  “臣,贾诩,拜见主公。”饶是号称算无遗策,神鬼莫测的贾诩,再见主公,亦难掩激动。
  欲跪地行大礼,却被刘备伸手扶起:“文和辛苦。”
  “臣……谢主公。”主臣相知莫逆,一切尽在不言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5/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