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6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6/2006

  “彦明。”刘备又目视阎行。
  “主公。”阎行洒脱依旧。帅气仍然。正因有阎行率金城游侠守护在侧,贾诩方能安然高卧,后顾无忧。
  刘备含笑点头。又走到一众好友身前:“董骠骑、孟德、公路,别来无恙乎?”
  “多年未见,玄德风采更胜先前。”曹操与刘备相视而笑,莫逆于心。英雄同契。刘备和曹操,终归有太多相似之处。
  黄巾逆乱。曹孟德为救数万无辜,只身挡箭。又将无路可去的妇孺尽数运往蓟国。众人皆以为此举,乃引火烧蓟王之身,是为不义。不料蓟王真心收纳,全曹操美名。此乃春秋大义也。何为莫逆之交?相互成全也。
  后得恩师卢植上陈情表,虽为刘备脱罪。然却累及卢车骑被陛下迁怒,无故免官。未能成剿灭黄巾之一世英名。将大功拱手相让董重。才有了如今能与大将军何进分庭抗礼的,骠骑将军幕府。
  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自己有几斤几两,董重心知肚明。能傍上蓟王这株大树,自是天大的利好。急忙目视身后,便有一儒雅君子,捧杯上前:“鲁国孔文举,为王上接风洗尘。”
  刘备肃容回礼:“闻先生大名久矣。今有幸得见,还望日后不吝赐教。”
  “王上请。”孔融正欲上呈漆木承盘,却被刘备伸手托住。
  刘备只手取过酒爵,一饮而尽。
  豪气扑面。二人初见,孔融敬酒,蓟王饮尽。竟毫不见疑。如此信任,令孔融激动不已。
  “胡姬酒肆已备好酒宴,玄德何不与我等同去。把酒言欢,不醉不归!”孔融乃幕府长史,受蓟王所敬,董重亦如沐春风,与有荣焉。
  “如此,且同入郭门。诸君先去,(刘)备稍后便到。”刘备点头一笑。
  “敢不从命。”众人纷纷抱拳。再抬头,皆面含笑意。
  “哈哈哈……”相视而笑,畅快淋漓。
  刘备亦笑:“前锋开路。”
  “诺!”众骑士异口同声,士气无两。
  引来人群,各自嗟叹。论汉风雄烈,唯我蓟王。
  前锋先行,导车跟进,众人车驾汇入后方车队,一路迤逦而去。
  西邸,万金堂。
  便有心腹小黄门趋步入堂。与黄门令左丰耳语。
  左丰不由惊呼出声。
  见他一脸喜色,陛下笑问:“可是蓟王回京。”
  “回禀陛下,正是蓟王车驾入城。”左丰笑答。
  “何人前往相迎。”陛下似漫不经心。
  “右丞贾诩,骠骑将军董重等。”左丰言道:“皆是幕府属吏及旧时好友。”
  “大将军可在?”陛下又随口一问。
  “大将军府无一人前往。”左丰乖巧作答。
  “好。”陛下轻轻颔首。
  “陛下,陛下,陛下——”话音未落,便有西园小黄门大呼小叫,自投堂前。
  “何事慌张?”陛下眉头微皱。
  “蓟王,蓟王,蓟王。”连说三遍,这才咕咚一声将满嘴口涎吞下。深吸一口气,西园小黄门粗声言道:“禀陛下,蓟王献宝车队已入城郭,正往西园而来。”
  “何以知之?”陛下问道。小黄门不过西园守门人,因何得知蓟王行踪。
  小黄门这便道出原委:“听闻,所有车厢,皆辟有白琉璃大窗。箱内珍宝一览无余。所过人山人海,洛阳城皆被宝气搅动。人尽皆知!”
  “白琉璃大窗。”陛下喜道:“可是蓟王救珊瑚妇人时,所用赤金琉璃罩。”
  “正是,正是!”小黄门拼尽全力,出声应答。
  原来。刘备效仿慧妃出嫁时将车上陪嫁宝物悉数示人,乃至大震关城上下轰动。于是别出心裁。将车厢内壁,用赤金琉璃罩封装。入洛阳西郭后,命人升起外车厢,将车内陈列宝物,堂而皇之,示之以众。
  时天尽黄昏,夕阳斜照。更显宝物流光华彩。珠光宝气,笼罩半边城郭。
  洛阳民众拖家带口,争相目睹。
  一时万民空巷,盛况空前。
  “蓟王献宝”遂成新典。
第182章
马齿徒增
  西邸,万金堂前。
  亦是人山人海。戴高帽的小黄门,穿开裆裤的小宫女,各色人等,目放豪光,围着十辆珍宝马车指指点点。
  万金堂内。
  “下臣郑泰,叩见陛下。”门下督郑泰,趋步入内,肃容跪拜。
  恨不能先去巡视珍宝马车一圈的陛下,满面红光,喜气洋洋:“你便是蓟王门下,家有良田四百顷仍常不够食的郑泰?”
  “回禀陛下,正是下臣。”郑泰再拜。
  见他一身雄气,不卑不亢。陛下欣然点头:“蓟王天下豪杰,你与他英雄相契,亦是难得。赐座。”
  “谢陛下。”郑泰就坐,从怀中取出礼单,双手奉上。
  黄门令左丰急忙上前,双手接过。捧至陛下当面。
  陛下扫眼一看,面上喜色更浓:“十车珍宝,价值连城。蓟王一片忠心,朕心甚慰。此来,蓟王可有话代为通禀。”
  “回陛下,蓟王并无只言片语。”郑泰对曰。
  “哦?”陛下略作思量,这便笑道:“来而不往非礼也。恰逢国难,百废待兴。朝廷内外,需要花钱的地方有许多。钱货赏赐便不给了。倒是西门外,有片空地。乃前大将军梁冀之私园。朕便赐给蓟王,取名……函园。充作回礼。”
  “下臣,待我主叩谢陛下。”郑泰再拜。
  见他有礼有节,陛下更喜:“回去禀过蓟王,朕等着饮他的喜酒。”
  “喏!”
  目送郑泰躬身后退,转身下堂。与有荣焉的黄门令左丰这便谄笑上问:“敢问陛下,何以叫函园?”
  “‘崤函之固,周洛之中’。便是指代此园方位也。”陛下笑答。
  黄门令左丰不住点头,实则仍未知也。
  陛下口出,出自崔駰《反都赋》:“昔崤函之固,即周洛之中。”崤函,便是崤山与函谷关的合称。乃指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前汉贾谊《过秦论》称“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即此。
  菟园“采土筑山,十里九坂,以象二崤。”便是拟二崤山势。崤函并称,故陛下取名函园。
  刘备得此园后,遂将坂上所筑坞堡,取名“二崤城”。
  “函园二崤”,稍后即被天下所知。
  在京都寸土寸金之地,陛下大笔一挥。将价格最贵的西郭,距雍门不过五里,横八里、竖六里的一片广袤之地,割给蓟王。看似废园一座,不值一提。然蓟王修缮之后,根本就是一座洛阳卫(星)城!
  且还是蓟王私产。城内一切,皆为蓟王所有。实乃一座不在蓟国之中的食邑。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函园二崤城,可与董卓之郿坞相比。
  郿坞乃董卓迁都长安后,在长安以西二百五十里处兴建。据《后汉书·董卓传》载:初平三年,董卓筑坞于郿,高厚七丈,与长安城相埒,号曰“万岁坞”,世称“郿坞”。坞中广聚珍宝,积谷为三十年储。自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传言,乃发民夫二十五万人筑之。其城郭,“高下厚薄”一如长安,内盖宫室,选民间妙龄美女八百人,充实其中。金玉、彩帛、珍珠堆积不知其数;董氏一门皆住其内。
  后卓败,坞毁。身死族灭。
  当然,董卓如何能比蓟王。刘备在洛阳西郊,获封食邑。正如一枚楔子,将蓟国影响力,牢牢钉在帝都。即便刘备不在东郭殖货里,辅汉大将军府中。二崤城,亦会持续发光发热。照耀帝都。
  退一万步说。若火烧洛阳不可避免。刘备凭此园,亦足可收留百万京师民众。
  须知,“橫八竖六,据山而守”。二崤城乃是一座坚固要塞。急切间又如何能攻下。
  蓟王未雨绸缪,以备不虞。此事,足见一斑。
  一座前朝外戚的废园,被蓟王废物利用。既不与民争利,又不落人口实,堪称神来之笔。
  荒园一座,采土筑山,十里九坂。一般人徒剩望洋兴叹,如何能再利用。且又是先帝时大将军梁冀所建,若非蓟王位高权重,忠心谋国。浩然正气,光明未落。凡有一丝不臣之心,又如何敢接手此园。
  西郭菟园,乃陛下一块心病。时人以右为贵。陇西便是陇右。城西便是城右。故权臣勋贵府邸,皆在城西。何止寸土寸金。如此一大片空地,却因园中地势起伏,绵延无尽,而无从他用。一直荒废,着实痛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6/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