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6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7/2006

  今被蓟王高价卖去,心病全消,陛下如何能不心花怒放。
  所谓价值连城,不过是修辞。郑泰一出西园,陛下已遣人来看。
  须臾,钩盾令宋典满头大汗,只手提袍,趋步入内:“回禀陛下,五块白玉原石,皎洁如月。完美无瑕。因是陛下所用,豪商不敢言购。剩下五块水苍玉石,金市豪商愿出二十亿大钱,合、合力买下。”
  饶是陛下,亦倒吸一口凉气:“竟如此珍贵?”
  钩盾令宋典答曰:“回禀陛下,蓟王珍宝马车,每车只装一块美玉。足见其大乃其一也。且美玉无瑕,世间罕有。故可用于雕琢礼祭重器为其二也。水苍玉为勋贵豪右所配,可广售天下乃其三也。”
  “何来无暇美玉。”陛下将信将疑。
  “昆冈美玉,世间奇珍。金市豪商言,必是钟存偏妃陪嫁之精品。十不存一,百里挑一。蓟王虽得百车昆冈美玉,剩下九十块瑕玉,却不及此十车多矣!”
  陛下欣然点头:“言之有理。”
  “需用二十亿足量四出文钱。”陛下又道。
  “可也!”钩盾令宋典再答。
  提及蓟王,陛下心中一暖:“朕已将菟园改名函园。蓟王在园中所造,皆如实上禀。便有逾制,亦酌情免罚。速去交割,朕当亲自下印画押。”
  “喏!”钩盾令宋典健步如飞。二十亿的生意,如何能不飞。
  殖货里,辅汉大将军府。
  蓟王刘备安顿好家眷,便经后院覆道,前往胡姬酒肆赴宴。
  右丞贾诩终与左丞荀攸相见。二人皆才智高绝之辈。相见恨晚,正当推心置腹。阎行来报:“门下督郑泰求见。”
  “速请。”门下督乃蓟王私臣。位卑而权重。饶是两位府丞,亦不敢怠慢。
  郑泰入室,与二人见礼。
  待落座,郑泰便问道:“敢问二丞,主公何意?”
  与贾诩相视而笑,荀攸笑问:“公业可是心疼美玉无价。”
  “此其一也。”郑泰答道:“听闻有金市豪商五人,共出二十亿钱买走五车。而五人,郑泰皆面熟。细细想来,皆曾在大震关城相见。不知……”
  “然也。”荀攸笑道:“五人皆主公暗中指派。”
  “这……”自家物,自家买。郑泰如何能解。
  荀攸笑答:“公业岂不闻:‘抛砖引玉’否?”
  “愿闻其详。”郑泰施礼请教。
第183章
欲取姑予
  “主公在西域时,为整治玉石开采,曾向于阗王口出‘抛砖引玉,擒贼擒王’之计。此计用在今时今日,正当适宜。”荀攸为郑泰解惑:“百车昆冈美玉,品质究竟如何,洛阳百姓及宫中内外,并未有人亲眼得见。五车白玉入贡,五车水苍玉,陛下作价二十亿大钱售出。待良匠将其打造成各式玉器,必风靡京都。单件玉器价格稍减,然数量却多。究竟有五车玉料,还是五十车乃至百车,外人又岂能得知。”
  此与后世,零件价高,整车价低,是一个道理。甚至后世豪车因故报废,修理无望,便分拆零件出售,甚至可比车价。便是此因。其中包含的商业原理,时人又岂能知晓。
  见郑泰还未领悟,贾诩又道:“所谓上行而下效。陛下好驴车,洛阳随之风靡。乃至驴同马价。五块昆冈美玉,被金市豪商联手买下。此消息,明日便会传遍洛阳。待昆冈玉器现世,必遭疯抢。究竟卖了多少件玉器,旁人又如何得知。便是抛砖引玉之计也。”
  郑泰这便醒悟:“抛砖引玉,可比千金买马骨。五车昆冈美玉,作价二十亿钱。传出必成轰动。昆冈玉遂与于阗玉齐名。待玉器上市,必遭疯抢。看似,金市豪商只买走五车,故量少而珍。然则,类似玉料,我主却囤有百车。百车玉料有价无市,无人问津。然分开售卖,每件玉器皆明码标价。洛阳勋贵、世家公子,必争相购买。待百车玉石售尽,所得必十倍、百倍于二十亿大钱。”
  “诚如公业所言。这便是主公‘抛砖引玉’之计也。”荀攸笑道:“老子言:‘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正是此计之精妙也。”
  郑泰终是放心,这便起身行礼:“二位府丞皆大才。(郑)泰,心悦诚服。”
  贾诩、荀攸亦回礼:“皆为明主效命,何分彼此。”
  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笑过,郑泰又不禁问道:“为付羌人薪俸,新铸钱皆运往陇右。何来二十亿钱。”
  “真不愧主公私臣也。”贾诩笑道:“公业何不拭目以待。”
  “如此,也好。”见一切尽在二府丞掌握之中,郑泰便不再询问。只需知晓,二人已有万全计较足矣。
  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用来购买五车昆冈美玉的二十亿大钱,乃是用陛下五十亿两汉五铢,重铸。贾诩与左丰商定,以五兑二。陛下五十亿两汉五铢,只换来二十亿四出五铢。蓟国一进一出,赚足三十亿大钱。如今再拿出二十亿,回购五车昆冈美玉。还盈余十亿钱。
  一进一出,再得函园一座。横八竖六,十里九坂。
  这笔生意,实在是大赚特赚。真可谓一本万利也。
  函园,横跨西郭界——阳渠。其西园门远伸在西郭之外。故园中设石桥横跨阳渠。换言之,刘备无需经设在夕阳亭的西郭门,便可由函园东西二门,进出洛阳城郭。来去皆自由,自然方便。
  胡姬马市,春晖包房。
  蓟王既来。骠骑将军董重自当让出主座,退居次席。
  永乐少府杨彪、轻车将军曹操、五官中郎将孙坚、长水校尉袁术、越骑校尉曹冲,城门校尉赵延,骠骑府长史孔融,主簿张逊等,新朋好友,齐聚一堂。
  先前董重设宴为曹操接风,因请到杨彪而被另眼相看。今日蓟王能赏脸,岂止另眼,根本就是刮目相看。
  汉律,三人以上无故群饮酒,罚金四两。四人饮酒,必有缘由。
  换言之。与会之人,绝非闲聊。而是各有目的。
  董重乃永乐董太后亲侄。董氏外戚之翘楚。陛下重修永安宫,欲迁窦太后,并为之贺寿。明眼人皆知,此举事关立储。如前所言,董太后若想保住董氏一门荣华富贵。垂帘称制,乃是必然。
  若立皇长子,何氏独大。董太后万事休矣。若立皇次子,董太后当还有一席之地。事关一门生死,自当全力以赴。无所不用其极。
  大将军何进,声势日隆。已现宿臣之姿。普天之下,能与之相争而完胜者,唯我蓟王。换言之,蓟王如何行事,足以左右,立长还是立贵。
  于公于私,董重自要竭尽所能,结好蓟王。
  除去久未见面的曹操,最大意外,便是江东猛虎孙坚。五官中郎将孙坚,有三千精兵,屯在巩县。距离洛阳不过一日路程。乃是董重左膀右臂,第一战力。长水校尉袁术,素来与长兄袁绍政见不同。不理大将军,反与董重交好。麾下长水营,亦有七百精锐。诸如越骑校尉曹冲、城门校尉赵延,皆手握兵权。北军五校,已有二营投靠董骠骑。加上五官中郎将孙坚麾下精勇,董重能在一日之内,集五千虎贲。还有戍守大河的轻车将军曹操麾下,黎阳营五千精兵,逆流而上,数日可达。细算下来,董重实力已不可小觑。
  且北伐三将,素来与蓟王交好。诸如度辽将军公孙瓒,更是蓟王同门师弟。甚至左右车骑将军,亦与刘备相交莫逆。虎牙将军张修、捕虏将军公綦稠,皆出身幽州。本就与蓟国往来频繁,黄巾大乱前,便将宗人迁入蓟国安居。
  除去左将军董卓,因平黄巾而晋升为帝国中坚的数位良将,皆与蓟王关系甚深。
  别说董重,便是何后,亦争将小妹下嫁。足见一斑。
  当然。此等心腹密语,不便明言。今晚只论私交,不谈政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备起身罢宴。众人未能尽兴,便又相约前往金水汤馆,沐浴香薰,登楼再饮。
  刘备遂命人先行安排。
  陛下已传诏,蓟王舟车劳顿,这几日不必上朝。一众好友也先行告假。刘备本欲先回。却被董重好说歹说,劝去同浴。
  待更换浴袍,入池同浴。董重得意洋洋,目视孔融。
  孔融表情已说明一切。
  先前本不尽信。窃以为,流言多有夸大。如今亲眼所见,才信以为真。
  天生刘三墩。果非……常人也!
  沐浴香薰,登楼小酌。
  直到鸡鸣,才各自安睡。刘备乘车回府,与御姬交颈而眠。
  一觉到天明。
第184章
如约而娶
  刘备启程前,临乡已有家书传来。言,此次与窦氏琼英,相伴来京者,还有五十五国,五十六公主中的二十八人。
  五十六位公主,白日习文学武,夜晚机织刺绣。斗转星移,日夜不缀。汉礼精纯,词能达意。亦写成一手工整汉隶。除去天性、种族使然,一切皆与汉人无异。
  正当大用。
  王太妃的用意,自不用说。蓟王春秋鼎盛,妃姬众多。自当开枝散叶,多生贵子贵女。蓟国若不够分,还有西域诸国,陇右一地。如若还不够,扬帆出海,开疆辟土,筑城封王亦无不可。终归是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君不见中流砥柱,惊涛拍岸。舟船自被逆浪推离,安然驶过。
  正应了那句,上天有好生之德。
  蓟王天命所归,又何愁富贵荣华绵延无尽,蒙荫子子孙孙。
  为便于管理,不使一家独大。刘备平西域后,令都护府将两汉以来,被各大国吞并之小国,尽数复辟。再加今汉新封如滑国等新国,且除去贵霜、安息等域外大国,西域仍有五十五国。
  国名也进行了适当更改。诸如前后、大小,能省则省,改辕易辙。国名不同,虽种出一支,久而久之,各国亦会自行区分。归根结底。五十五国,各自独立,又统归都护府所辖,才是万全之策。
  陛下虽许他告假不朝。刘备却一刻也不得闲。
  除去给陛下献宝。二宫太后,中宫何后,皆要去拜见。奉上一笔不菲的献礼,亦不可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7/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