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7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0/2006

  “既如此,蓟王又因何不肯近身?”何后言辞露骨,媚态横生。
  蓟王答曰:“少时母亲谆谆教诲:不下倍上,臣不杀君,贱不逾贵,少不凌长,远不间亲,新不间旧,小不加大……”
  “淫不破义。”何后脱口而出。
  “凡此八者,礼之经也。”刘备言尽于此。
  “蓟王一世人杰。天下有此等人物,真乃炎汉之福佑也。”何后心悦诚服。这便尽收媚态,用心侍奉蓟王服药。
  须臾,又听蓟王言道:“皇后,无需次次尝药。”
  “礼不可废。”皇后口出金句。
  “如此,便是将药渍饮下,臣亦只喝了半碗。”
  “蓟王龙骧麟振,雄姿外露。半碗亦足够。”皇后美眸微横,匆匆一瞥,柔声答曰。
  “请皇后披氅。”刘备顾不得遮掩。
  “无妨。一畦春光尽入眼,何必披装徒遮拦。”皇后出口成章:“蓟王心无杂念,又何必多此一举。来,喝药。”
  待半碗汤药入腹。皇后微舔红唇,满脸潮红,意犹未尽。
  须臾,这才披上狐嗉大氅,慵懒起身:“不用送了,皆跪着吧。”
  何氏闻言,不禁委屈泪流。
  “恭送皇后。”刘备仰天叹息。
  “王上既无法‘折腰’,亦无需勉强下地。”音犹在耳,芳踪难觅。
  呸,妖妇。
  窦氏在心头暗啐一口。
  皇后果然有毒。
  幕府中庭,一层大堂。
  郭常侍“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却在心底默默计时。一炷香不到,皇后已下楼。见妆容无改,大氅不乱。郭常侍这便暗出一口浊气,急忙起身相迎。
  陛下对皇后,外松内紧。
  皇后看似进退随心,实则处处受限。己以度人。陛下又岂能容许皇后暗行不端,私通藩王。且长秋宫处处暗藏眼线。甚至华云号行宫之内,亦潜伏有陛下细作。皇后日常一言一行,皆记录在案。实时禀报陛下。此次出宫,亦不例外。
  本只是去探望大将军何进,奈何皇后临时起意,又折来蓟王幕府。如此明目张胆,众目睽睽。回宫后,陛下势必要细细询问。郭胜虽是皇后心腹,却也不敢有丝毫隐瞒。
  且内宮传闻,陛下曾命宫妇在皇后身上,暗点“守宫砂”。
  后世《博物志》有载:如用朱砂喂养壁虎,壁虎全身会变赤。吃满七斤朱砂后,将壁虎千捣万杵,用以点染女子肢体,色终身不消。唯有房事后,色才消褪,是以称其为“守宫砂”。
  所谓:“点女人肢体(并非只是处女),终本不灭,有房事则灭,故号守宫”。至于药方,是否如《博物志》所载,不得而知。然,传闻此方乃前汉时,东方朔献与武帝。故今汉深宫,亦藏有此方。
  有何氏王妃在侧,且不到一炷香时间,如何能苟且。连梳妆的时间都不够啊。再说。以蓟王之强横,用时倍显不足也!
  “下臣等,恭送皇后。”贾诩领一众府臣,起身相送。
  “诸君留步。”何后志得意满,从容而去。
  待驶出殖货里,入上东门御道。车舆内,何后渐渐收拢笑意。面沉如水,不喜不悲。
  陛下曾言。汉宫之内,如何能容下二皇商,贱买贵卖。换言之,何后出身市井商贾,尤善利益交换。比陛下亦不逞多让。所谓货比三家。
  为防万一,何后需做万全准备。
  何后心中最可信赖之人,唯大将军何进一人。然何进出身屠户,虽有袁绍等一众属臣鼎力相助。奈何受自身所限,未必能成大业。正如此时纳妾,智者不为也。即便大将军集九州之力,力压蓟王,辅佐侄儿登临帝位。却未必能再胜深宫内宦。若真如前大将军窦武,诛宦不成,身死族灭。那时,为保独子皇位。何后势必要引蓟王入朝,总摄朝政。再清君侧,诛尽大宦官。
  于是两头下注,自是必然。亦是上上之选。
  蓟王当面,何必谈钱。至于地位,蓟王也早已位极人臣。于是,美色便成了何后最后的手段。且屡试不爽。
  蓟王越恪守臣节,何后便越发肆无忌惮。只因何后心如明镜。蓟王无论如何,也不会越雷池一步。破了她身上的守宫之迹。
  既如此,还有何所患。正反美人计,但用无妨。
  寝室内,见三妃暗自垂泪。刘备一声叹息。翻身下榻,将何氏拦腰抱起。
  “夫君……”四目相对,何氏珠泪滚滚。她如何能想到,与自己相伴长大的长姐,竟如此恬不知耻。
  “无妨。”刘备柔声安慰:“夫君终归未曾让她占着便宜。”
  何氏泪流更急。
  无需多言。这便将怀中玉人,横陈榻上……
  司隶校尉府。
  河南尹何苗、司隶校尉袁绍、洛阳令司马芳,三人正襟危坐,三府会审。
  事实上。内官大案,本轮不到河南尹何苗,与洛阳令司马芳。
  按我朝惯例。凡遇大案,应由掌天下刑狱之廷尉,掌纠弹百官之御史中丞,及掌监察京师七郡之司隶校尉,“三法司”共同审理。称“三司会审”。
  三司会审,自汉而始。
  只因王美人,乃是永安宫赴宴后,毒发。永安宫独立于南北二宫之外,属离宫别苑。再加皇后亲下诏令,命河南尹主持会审。故何苗无奈,唯有硬着头皮,迎难而上。拉来审案颇有建树的洛阳令司马芳,并司隶校尉袁绍,协审此案。
  须臾,便有洛阳县属吏,飞奔来报:“报,射罔之毒,出处已寻!”
  “毒藏何处?”何苗拍案而起。
第013章
红颜薄命
  “此话当真?!”陛下霍然站起。
  “回禀陛下,千真万确。”河南尹何苗掷地有声。话说在陛下面前,何苗还从未如此大声。
  “好,好,好……”陛下忽泪流不止。好一阵长吁短叹后,又颓然坐地。暗自神伤,独自拭泪。然却仿佛卸下千钧重担。
  “陛下?”许久,何苗仰头试问。
  “河南尹查案有功。为美人……昭雪。朕,心甚慰。”陛下掩面挥手:“且退下吧,来日当有重赏。”
  “臣,叩谢天恩!”何苗大喜过望。这便以头触地,再拜而出。
  出西邸。何苗不敢怠慢,又火速奔赴长秋宫、永乐宫、永安宫。逐一通禀案情。
  长秋宫内。
  何后亦喜上眉梢:“二兄此事办的利落。陛下当有重赏。”
  何苗搓手道:“不求钱货,只求封侯。”
  “此事易耳。”何后微微一笑:“二兄若能独当一面,假以时日,可举为车骑将军,封万户侯。”
  “臣,敢不效死!”何苗喜极,再以头触地。梆梆作响。
  “起来吧。”何后无奈摇头:“大将军创伤未愈,河南尹切莫步其后尘。”言指大将军头破血流。
  “臣,遵命!”何苗奋然起身,又谄媚一笑。
  何后再追问:“人证物证皆在否?”
  “人赃并获,铁证如山。”何苗振声答曰。
  “甚好,甚好。”何后亦长出一口浊气。本以为王美人之死,不出南北二宫。岂料竟另有凶手。
  当真是,皆大欢喜。
  “速去永乐、永安二宫通报。”事不宜迟,何后又叮嘱道。
  “喏!”何苗再拜而出。曾几何时,他朱苗何曾如此万众瞩目。话说。做一名权臣,个中滋味,似也很不错啊……
  殖货里,辅汉大将军府。
  蓟王闭门谢客,安心静养。前日,蓟王披发送亲,洛阳人尽皆知。若非陛下亲临,大将军何进已灭门矣。
  有识之士,无不扼腕叹息。
  蓟王一世英名,若无真凭实据,又岂会怒而杀人。
  且为王美人披丧,亦是义之所向。天下英杰,无不拍手称快。爱恨分明,蓟王乃真英雄。
  前后两汉,四百年传承有序。天下人心向汉。今汉以来,外戚专权,常欺凌幼主。天人共怒,四海激愤。麒麟降世,重振宗室。亦是苍天有眼。刘备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创下赫赫威名,岂是大将军何进能够望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0/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