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7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1/2006

  得明主如此,夫复何求。
  所谓掏心剖肺。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汉人的爱恨情仇,便如汉风一样雄烈利落。
  以直报怨。即便是君,亦不可视我等如草芥。逆来顺受,从不是汉人秉性。怒而揭竿,纵然为贼,亦要快意恩仇。
  便是这么爽烈。
  王上如此善待我等。时若再反,不仅不忠,亦是不义。多行不义必自毙。不忠不义,死矣。又是一个完整的价值环。
  入内城,县寺(县治)。县治居中,四面滨水。为“回”字形宽阔水路。宛如水中坞堡,易守难攻。属吏皆居于坞内。出入皆有公船。显然,钟繇亦学督亢,未雨绸缪。将治所打造的固若金汤。
  “臣等,恭迎王驾。”钟繇儒雅君子。少时成名,受困党锢,而立之年,出仕蓟国。千里圩田,遂成名守。
  “诸位免礼。”刘备信步下船。
  虽多年未见,然蓟王英姿,已深入脑海。钟繇不由得心悦诚服:“主公请。”
  “明庭先请。”刘备和煦一笑。
  入寺中大堂,主臣落座。
  钟繇依次介绍县中属吏。见一少年端坐身后,甚是雄壮,又颇为面熟。刘备不禁笑问:“此何人也?”
  钟繇答曰:“乃臣之甥,郭援。”
  “王上可记得‘悬绳童子’乎?”郭媛出列下拜。
  “确有一面之缘。”刘备这才想起,多年前舟入雍奴城,有一童子倒悬绳上,出言相问。这便笑道:“一别数年,童子几成年矣。”
  钟繇笑道:“幼时追随城内绣衣,习武学艺。年前已入旗阁署,现为队率。领一队绣衣,守护卑下及一众属吏。”
  “甚好。”刘备又道:“待长成,可入演武军校。请王傅指点武技兵法,修习行军布阵。待学成,或除为蓟国将校。”
  “臣,遵命!”郭援大喜:“上阵杀敌,为国效力,毕生所愿。”
  雍阳境内,已建城邑数座。钟繇正全力督造安坻县。安坻与安次,读音相近。因周时,此地被称为“长芦”。故刘备改“安坻县”为“长芦县”。长芦西临泉州,与东平舒侯国,隔水相望。东平舒侯国,乃前汉东平舒城,原址重建。前汉元帝初元二年,“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之地为海水所渐”。海水吞没长芦,东平舒县随之东迁。
  换言之。东平舒侯国,并非在今河间国东平舒县境内。
  除去正如火如荼修筑中的长芦县。刘备还需钟繇东进百五十里。在渠阳县南,再设一县。
  “水退后,可曾寻着古城遗迹。”刘备问道。
  “确有遗址数处。然皆是聚落,并无城池。”钟繇答曰。
第027章
六县俱名
  “都在何处?”刘备又问。
  “如被渔人称为‘北岭’的坂上,便有一处前汉遗址。附近芦苇丛生,百里之内,散落着大大小小,遗址数处。”钟繇在山川地形图上,圈了个圈。
  “此岭距雍阳城几何。”刘备再问。
  “约百七十里。”钟繇再答。
  刘备点了点头:“命良匠原址重建。既是‘芦苇丛生之岭’,此城便唤做‘芦岭’吧。”
  “此县,或亦称芦岭乎?”钟繇问道。
  “薮中既已有‘长芦县’,‘芦’字便不宜多用。”目光随鲍丘水顺下,刘备灵光一现:“此城,地处鲍丘水北岸,便唤做‘鲍阳县’吧。”
  “遵命。”钟繇并无异议。
  刘备又笑道:“雍阳、渠阳、鲍阳,雍奴薮中,三阳开泰。必是兴盛之地。”
  “主公所言极是。”钟繇再拜。
  大致圈定鲍阳县境后,其下仍有百里狭长之土。与泉州县“漂榆津”、薮中长芦县,三地毗邻。漂榆津有漂榆邑,前汉时为汤沐邑。后毁于海侵。今已原址重建,分设水军大营,为锦帆校尉甘宁所辖。
  这片狭长之土,若围海造堰,再取薮中淤泥填埋,灌溉成良田,面积当颇为可观。
  “此地,处勃海上湾。狭长如镰。可取名:‘长汀县’。”刘备又定一新县名。“汀,平也。”意为水边平地。不得不说,蓟王取名,各有深意。
  至此为止。雍奴薮“六县俱名”。临九河之沽水、鲍丘水,分六县于薮东、薮西。
  西薮自北向南:京沚、雍阳、长芦三县。
  东薮自北向南:渠阳、鲍阳、长汀三县。
  渠阳县,交由京沚令周异,负责修造。长芦县正由雍阳令钟繇全力督造。长芦,地处渤海湾西北海岸,地势平坦、海滩宽广。风多雨少,日照充足。蒸发旺盛,最适晒盐。所谓“渔盐之利”,便是指此。前汉时,将漂榆设为汤沐邑。正因富足。
  “敢问主公,新县之长,当拜何人也?”钟繇又问。
  “陈少师满门英才,当从中择选。”刘备已有心怡之选。
  陈少师家中六子,先后出仕蓟国。陈家三代,皆迁入临乡城安居。此举,曾轰动天下。
  陈纪子陈群,乃蓟国“少年长吏”之翘楚,陈谌子陈忠,亦少年英才。入学蓟国太学坛,拜大儒崔寔门下,习治政之术。已满一年。陈政之子陈佑,字景叔,亦是良才。同入太学坛,拜大儒刘宠门下。还有陈唐、陈谈、陈缔。陈氏子弟,德行出众,单论才华,亦足可为一城之长。
  陈寔一门,刘备定要重用:“陈忠可为渠阳长,陈佑可为长芦长,陈唐为鲍阳长,陈谈为长汀长。陈缔暂为东平舒相。”
  东部鲜卑三归义侯:东平舒侯弥加,常道侯阙机,韩城侯骨进,年前上疏王太妃,欲仿效冀州六国主,求蓟国指派官吏,掌管内政民生。王太妃以蓟王外出为由婉拒。今蓟王就国,三人又来上疏。
  时不我待,刘备酌情答应。常道,韩城,二侯国相,皆有人选。唯东平舒侯国,苦无合适之选。只因弥加侯国与蓟国毗邻,守卫南部沿海通道,位置重要。又实力最强。稍有不慎,适得其反。
  索性趁薮中圈地置县,刘备将陈寔门中英才,尽数启用。
  此举大有深意。敕令一出,必成轰动。“满门出仕”与“举家来投”,首尾呼应,必成一段佳话。
  政事理完。钟繇设宴,为刘备接风,捎带送行。席间,觥筹交错,歌舞升平。蓟王高居主座,言谈举止,如沐春风。与一众属臣,把酒言欢,其乐融融。
  先前不知。一次酒宴,方知何为雄主。
  算算时日,郑玄一门,当不日抵达上湾区。翌日,刘备与钟繇辞行,顺流出海,泊在泉州港,水军大营。
  甘宁率麾下将校,列队相迎。见旌旗蔽日,利矛亮甲。大小舟船进出有度,船上兵卒士气高涨,军心可用。刘备甚是欣慰。国人皆慕“二千及冠”。然甘宁尚不满二十,已食二千石俸。蓟国英才辈出,国将兴也。
  稻收自有横海中郎将坐镇。甘宁守备勃海门户,训练士卒,好不快活。
  “主公。”刘备走下艞板,甘宁抱拳行礼。
  “一别经年,兴霸可好。”刘备笑着扶起。
  “禀主公,风平浪静,一切皆好。”忽想到一事,甘宁又道:“主公还记得平波水砦否?”
  刘备如何能忘:“自然记得。”
  “自先帝年间,倭国大乱。更相攻伐,历年无主。有邪马台国使,本欲出使三韩。不料途遇风浪,海船沉没,漂流中被商船救起,今正滞在平波砦内。”甘宁言道。
  “哦?”刘备不由得心中一动。正所谓“瞌睡送枕”。不知这邪马台国使,是否受卑弥呼女王派遣。这便言道:“速遣通晓倭语之九译令,前往接济。询问邪马台国使,可愿来我蓟国一观。”
  “喏!”甘宁这便领命。
  元封二年(前109年)武帝遣大军水陆并进,灭卫氏朝鲜。三年,置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史称“汉四郡”。四郡各辖数县,郡县长官,皆由汉人担任。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撤真番、临屯二郡,将玄菟郡西迁至辽东,并将此三郡属县,并入乐浪郡。
  时下,仅半岛南部,居住着韩种三支:马韩、辰韩、弁韩。史载,马韩有五十四国总十余万户。辰韩、弁韩各有二十国。共七十八国。三韩共计二十万户,约百万人。
  百万化外之民。此时,正赤裸裸的摆在半岛南部。张口便可吞下。
  封建时代的百万口,对蓟王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只需将三韩尽数纳入彀中。以此为跳板,兵出倭国,行远交近攻,合纵连横。再遣百子,登岛建国。不出数代,倭国尽为汉土。然“师出必有名”。邪马台国使,便是突破口。
  欲占倭国,先取三韩。
  欲取三韩,当行上下夹攻。辽东太守一职,刘备需早做计较。“天下公孙”之公孙度。或是合适之选。
  辽西太守赵苞,辽东太守公孙度,皆一时人杰。有此二人镇守,帝国东北当无忧矣。心念至此,刘备这便手书一封,传回王城。让二位国相,联络公孙度,面授机宜。若一切顺利,便去信洛阳,为公孙度谋求辽东太守一职。
  “主公,徵辟船队已入上湾。”锦帆司马苏飞,快船来报。
  “速命水军前往。”刘备这便收拾心情,乘游麟号赶去迎接。
第028章
竖子成名
  刘备临行前,陛下赐“加黄鉞”。以示蓟王可代主征伐。见黄鉞,如见陛下亲征。
  陛下先许刘备“假节”、“中西域而立幕府”,赐予徵辟天下,及人事任免大权。今又赐征讨大权。政权、兵权,皆握于手中,足见恩重。
  换言之。蓟王见谁不顺眼,便可出兵讨伐。而无需上表请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1/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