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7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1/2006

  有了测速术,再加星象指引,便可对船舶做精确导航。
  除去蓟王发明的绳结测速术。泛舟渤海湾的蓟国渔民,又发明了“测深术”:乃用两根长绳与一活动钩爪连接,用来抓固海底岩石。以此来绘制海底深度图。如此一来,在乌云秘密,或大雾弥漫的海上,即便天空无太阳、星象指引,只需抛绳入海,测量此次此刻的海底深度,对比“渤海深度(等高)图”,便可得知船舶所处的大致海域。
  如此多管齐下。令大汉领先世界千余年,拥有了精确定位的航海能力。依靠测速术与正加紧研发中的航海罗盘,刘备期盼的大航海时代。当为时不远。
  经多次测量。若无大风大浪,蓟国明轮海船,一日可行五百里。然时下航线,多就风向,折返迂回。非走最短之直线。故航行七日,方抵济州港。
第069章
强宗骁帅
  “月起千楼”,乃时人对蓟国营城的准确描述。以万事皆备为前提,蓟国工匠确能达成月造千楼。正常情况下,可月造五百。即便如此,年前便已立港的州胡岛,待蓟王巡海,足督造半年有余。可想而知,是何等盛景。
  港口,居于州胡岛北部中端海岸。东倚一座死火山(道头峰),弯内风平浪静,海滩开阔。
  先造“一”字拦水大坝,再筑“丁”字涉水长堤,排建“非”字泊位。蓟国造港,历来如此。
  整个过程,如手书汉隶:
  起笔写“一”,加一笔为“丁”,再加六横成“非”。“非”字联排,泊满大小船只,便是蓟国海港。
  “非”字泊位上,机关塔吊林立,轨路联通邸舍。“长街港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常。长街背后,并起高楼,邸舍、汤馆、客舍、酒垆。再往后,街衢纵横,不断向岛内延伸。造足五千家民居宅院,预留五千家空地,再版筑夯土,围以垣墙。中开城门,环绕碧波。吊桥进出,圈地为城。如此一来,靠山面海。后墙防备岛夷,水军防备海盗。以蓟国之强,当无懈可击。
  眺望海港,重楼林立,鳞次栉比。尤其是无名小火山,自上而下,正排建灯塔、坞堡、馆舍、城仓、船坞、及水军大营。陈列守城机关诸器,居高下射,足可覆盖进出水路。
  进出有度,攻守兼备。刘备欣然点头:“何人主造?”
  “乃阳都船丞宋阶。”陪同前来的左国令士异答道。临行前,母亲令士异陪侍左右。用意,显而易见。
  “崔琰三友”之宋阶,原为南广阳港令,积功擢升为“都船丞”。“崔琰三友”之公孙方,原为河阳港长,今亦积功擢升为阴都船丞。
  都船丞,为都船令副贰,员三人。分为:阴都船丞、中都船丞、阳都船丞。“都船属官或设阴、阳,此犹秦汉之官设左、右。”
  凡水砦、港城,皆属南港治下。
  先前都水令李永,不过食千石俸。故两座港城之令,食俸自不可高过都水主官。皆领六百石俸。然港内民众,除蓟国户民外,还有大量外来劳力所持“庸籍”。人口众多,诸事繁杂,政务颇重。正因如此,刘备才酌情将都船令、都水令等,前后十二署寺,擢升为比二千石俸。位次略低于五尹及薮东守。换言之,蓟王在官秩评定上,亦有万全计较。
  十二令不可高过五尹。
  官秩提升的背后,其实是整个机构的提升。此不难理解。若先前为千石俸,属吏分:六百石、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百石,共计五品。若提升为二千石俸,属吏便可分成六品。参考金字塔式的吏治架构,便可新增足量基层官吏,分担政务。
  “都船狱令是何人?”刘备又问。
  “军候祖郎。”左国令士异又答。都船狱令,可比城尉。主港口警备治安。
  祖郎,字孟台,丹阳陵阳人。泾县一带山越首领。年前率所部三千户,泛舟北上,投靠蓟王。其中精锐入选丹阳白毦。余下千人,仍由其统帅,在演武场习得战阵兵法,补齐楼桑兵甲后,拜为锦帆校尉麾下,军曲候。驻守济州港,兼领都船狱令。
  经年来,不断有淮泗人家、丹阳山越,北上蓟国。多年前,有丹杨(丹阳)人陈纪,字公度。率宗人好友数千人来投。亦拜为军曲候,兼领益昌(城)尉,领兵驻益昌、东港。
  另有山越首领,丹阳焦已,字公允。率所部二千户,与祖郎同来投靠。刘备将五千户丹阳山越,悉数安置在雍阳城内。择其精锐,入选白毦卫。余下健勇,则交还各自统帅。焦已亦拜为锦帆校尉麾下军曲候,兼领都船狱令,驻守南津港。
  蓟王少时南下平乱。堆钱伐贼,锦衣披身(周泰、蒋钦)。而后丹阳白毦随刘备南征百战,天下扬名。
  令丹阳境内少年青壮,无不心驰向往。得陈公度保举,便有丹杨、宣城、泾、陵阳、始安、黟、歙诸“险县大帅”,举族北上,投奔蓟王。祖郎、焦已,皆是留名人物。守一港口,绰绰有余。
  除入选绣衣吏不计。单单划归中垒校尉典韦麾下之丹阳白毦,已达五千之众。新募三千,暂交王傅统帅。重返洛阳,再移交典韦不迟。
  五千丹阳白毦,以一敌十,足令贼人闻风丧胆。
  丹阳山越,因占山为据,故亦称“山民”。山寨以农耕为主,亦善渔猎。又因“山出铜铁”,而常“自铸兵甲”。各部,大分散、小聚居。其民“断发纹身”,“好武习战,高尚气力”。“强宗骁帅”,依托山险,横阻大江。其首领有“帅”、“大帅”、“宗帅”等诸多称谓。
  一言蔽之。丹阳山越,非天下豪杰,不可统驭也。
  诸“港长”人选,二位国相,尚未募得。港长同城长,秩三百石。治港内居民。需“知舟善水”。比起内陆城邑,要求更高。正如都水令李永进言,当以江左人氏为宜。
  江左士人,北上蓟国,并不多。究其原因,还是风土人情,大为不同。且蓟国在北,距江左太过遥远。江左物产富饶,衣食无忧。除去生活艰险的山民,江左汉人多不舍旧土。
  刘涣、刘晔老父,迟迟不愿北上,亦是此因。
  船丞宋阶、狱令祖郎,领麾下文武,列队甲板相迎。
  “拜见主公。”
  “诸位免礼。”刘备和煦一笑。
  见祖郎,猿臂蜂腰,年少英勇。刘备笑赞:“果是骁帅。”
  遂解佩剑相赠。
  佩剑非雌雄鞘剑。鞘剑太长,不宜腰悬。刘备遂换成塞外陨铁,百炼星陨钢所铸。强过雁翎腰刀。称“陨星剑”。雁翎刀、陨星剑,遂成蓟国文武顶级佩刀剑。不出意外,今季腊赐当入选。
  祖郎亦不推迟。双手接过,拔剑出鞘。一时寒光耀目,铿锵有声。
  “好剑!”再抬头,将蓟王面色不变,含笑而立。随之心折:“一时忘形,主公恕罪。”
  “无妨。”刘备笑道:“若生异心,又岂会当面拔剑。”
  凡港皆设译令。听闻州胡岛夷,土语不似三韩,反类濊貊语。刘备颇有些意外。
  城内除去五万三韩青壮,州胡岛夷亦客庸数千之众。装卸行船,皆不缺人手。只需驯化得当,当可为我所用。入城定居,或另辟新城,皆可。
  刘备着力将此港,打造成蓟国、半岛,倭岛之中继港:开辟南津、济州、釜山、对马、博多等数条航线。
  为大航海积势。
第070章
海濒广潟
  港口小山,取名东山。坂上坞堡,称东坞。乘车盘山而上,入住堡中。
  登坞堡五重顶阁,登高远眺。碧海蓝天,一览无余。确是难得的休闲之所。
  此坞,便是为蓟王所建之行宫离馆。平日并不开放,常设女仆打扫。东山周十里。多已辟建街衢。汉人以高为极。坂上重楼宅院,为港口官舍。一切陈设用度,皆从蓟国舶来。与居家无二。
  中继港口的设立,让所载辎重补给,无需太多。空出载重,可用来盛装人员及货物。如此一来,驶往釜山港或是博多港的海船,只需装载一半,甚至少半补给,便可上路。途中停靠济州港、对马港,补充辎重,再驶往目的地。
  且若遇风浪,亦可就近入港避难。
  此,便是济州港存在的重要意义。
  士异登船,非与蓟王苟合。乃为培养感情。以士异之家世人品,才情姿容。断不可等闲视之。若入后宫,需以侧妃礼聘。士异年岁渐长,家中长辈常有催促。在士家宗长看来,士异虽贵为国令,然远非枕边人可比。毕竟只分属主臣,若能结成姻亲,自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士氏,乃交州名门大族。境内合浦、比景、皆是通商大港。若能与蓟王海路相连,贩运蓟国名产、南州特产,通商南北,乃至海内。获利何止百倍。更何况今汉气数已尽。能三兴汉室者,普天之下,唯我蓟王。
  此时还不下重注,恐不及也。若等大势已定,追悔莫及也。
  君不见,陈寔举族出仕,郑玄满门托付。陈寔、郑玄,海内大儒。众望之所归。若无必胜把握,又岂能如此行事。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无人可免俗。
  入主太学坛,定居大溪地。郑门弟子千人,欲报知遇之恩,纷纷出仕。从百石少吏,到千石长吏。应有尽用,不一而足。门内十贤,多受蓟王重用。诸如孙乾,更为蓟王门下近臣。奉命出使,权重如斯。号“郑门子弟”。与“蓟王门下”,周典并进。
  蓟王用人不疑。郑门弟子,但用无妨。究其根本,便在“春秋决狱”。只需身兼春秋大义者,必是忠良纯臣。时下,无有例外。
  只可惜,春秋决狱,后世难见留存。
  存有几例,以观端倪:
  其一:甲无子,拣弃婴乙为养子。乙长大后杀人,甲遂匿乙。依《汉律》,甲当因藏匿获罪。然据《春秋》大义,父子一方犯罪后,可互相隐藏。甲乙为父子关系,所以甲不能判罪。后《唐律》明确规定,父子相匿,不属犯罪。
  其二:甲将子乙,过继他人。乙长大后,甲私言道:你是我子。乙怒打甲二十棍。依律,棒打父亲为大不孝,当处死。然据《春秋》大义,甲生子不养,父子关系已然断绝。于是,乙不应被处死刑。
  所谓前后呼应,善恶有报。此二列,足见一斑。父匿子,乃人伦使然。然未尽抚养之恩,便无赡养之义。而从“父子关系”的界定,亦可看出,华夏大义,从不唯血统论。后世胡化日深,数典忘祖,再加儒教禁锢,又以西洋文明马首是瞻,乃至血统论大行其道。
  世间白发,大致有三:鸡皮鹤首,未老先衰,白发朱颜。
  前者是白发苍苍,人至暮年,形如枯槁,垂垂将死之老妪。中者是蒲柳之质,先天不足,望秋先零,盛年早衰之妇人。后者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盛世美颜之白发(美)魔女。
  艳如桃李,“丰熟蒂未落”:便在晶莹剔透,吹弹可破,颤颤巍巍,将落未落之时。
  皮薄透光,肉厚多汁。轻吮一口,满嘴流津。吞食入腹,唇齿留香。
  既绵软弹滑,又不费口舌。吮嚼皆可,老少咸宜。
  一言蔽之。三者乃天地之差,云泥之别。断不可混为一谈。
  白发御姬达莉娅,自登船,累日侍寝,力倦神疲,早有不逮。夜宿东坞,蓟王兴之所至,遂命左国令在白发御姬中另择三人轮替。
  宫中女侍医,早为三人验明正身,皆是完璧。所谓木已成舟,覆水难收。时下尚无“破壁重圆术”。完璧,端是做不得假。
  三人皆是丰熟蒂未落,白发美魔女。年纪已不可考,许比王妃年长。床笫风情,内中滋味,唯蓟王知晓。春风数度玉门关,怎叫一个爽字了得。
  一觉醒来,又多新妇。长辫不结,盘发成髻。举手投足,万般风情。确未辜负“美魔”二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1/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