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7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6/2006

  得知白波渠帅,亲提精锐,翻山驰援。黑山渠帅张燕,出山相迎。杀鸡宰牛,犒赏全军。
  宾主落座,张燕与郭太,相见恨晚。颇多惺惺相惜。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张燕端杯相敬:“得郭渠帅仗义援手。何愁大事不成。”
  “白波黑山,本是一家。一家人何须说二话。若能袭杀大汉天子,天下必乱。那时,你我二人振臂一呼,大事成矣。”已有三分醉意的郭太,亦起身相敬。豪气自生。
  闻此言,张燕仰天大笑,笑罢又洒泪摇头道:“借郭渠帅吉言。然若想成大事,或还差一物。”
  “还差何物?”郭太笑问。
  “还差……”将杯中残酒一饮而尽,张燕扬手摔杯。
  蓟国,临乡城。
  深秋将至,稻收伊始。蓟国上下,还沉浸在蓟王喜得百子的欢乐氛围之中。一年一季的稻收,又将开始。
  蓟国政通人和,风调雨顺。年年丰收,季季大熟。今季,督亢、薮中,丰收已定。忙碌了一整年的蓟国官民,终可稍稍安心。
  熟田持续增产。生田初次驯化。
  巨大的人口基数,决定每年开辟的荒田数量,自当无比惊人。
  深耕细作,肥水浇灌。年年稻作,接力驯田。荒芜全消,地力尽显。百里督亢、三百里薮中。还有文安大泽,东西掘鲤二淀……蓟国因水而兴。
  更有蓟王种田二十载。成效越发惊人。先前还力有未逮。今时今日,蓟王可口出豪言:以一国之力,可活天下万民。
  正所谓以一济全。
  此消彼长。以蓟钱为代表的蓟国标准。正迅速取代两汉旧俗,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陛下居于洛阳深宫之中。尚不觉得。距离蓟国最近的郡县,衣食住行,早已与蓟国无异。
  这便是新生先进文明的力量。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陛下择此时北巡。自当深有体会。
  蓟王宫。
  先前深居简出,国事多未能顾及。稻作伊始,天子北巡。国内国外,风起云涌。
  蓟王这几日勤于国政。常彻夜未眠。宫中妇人多自顾不暇,疏于陪侍。
  是夜。忽见人影闪烁,暗香浮动。
  蓟王挑帘视之。王塌之上,玉体横卧,艳光四射。美人倾国,自有绝色。
  “穆夫人。”稳住心神,细看之后,蓟王这才认出是一亿贵女。
  话说,初上洛阳,夜入太仓。登临蟾宫折桂。豪掷一亿,买回贵女。东躲西藏,遮遮掩掩,日夜提心吊胆。辗转送回国内,方才安心。直到除党锢,贵女方才敢以真面目示人。
  饶是如此,刘备至今未知其真实身份。
  王宫上下,更无人知晓。贵女姓甚名谁,芳龄几许,仙乡何处。
  刘备早已见惯不怪。却不知今日为何,自荐枕席。
  “王上何故迟疑?”春光外泄,穆夫人羞涩难当。
  “夫人之身份,讳莫如深。常深居简出,从不以真面目示人。今日自荐枕席,着实令人始料不及。”事已至此,骑虎难下。刘备不妨道出心声:“却不知此时此刻,夫人能与孤,开诚布公,坦诚相待否。”
  “妾,满门惨死,浮萍无依。蒙王上不弃,重金赎回。多年善待,从未有一句怨言。妾,身受活命之恩,无以为报。今终见天日,当了此残生,陪侍身侧。为王上开枝散叶,延续血脉。”贵女此言,颇为动情。字字句句,如哭如泣。
  “若只为报恩,夫人大可不必如此。”刘备仍未得到答案。
  “妾,奉太妃之命而来。王上何必见疑。”穆夫人又道。
  刘备苦笑:“孤还是那句话,若只是奉命行事。夫人大可不必如此。”
  “王上……”穆夫人,朱颜酡红,泫泪欲滴:“与王上初见,妾已芳心暗许。今日坦诚相见,浑身上下已不着片缕……”
  素纱单衣,轻薄无物。玲珑剔透,纤毫毕见。
  芳草萋萋,月影婆娑。美色当前,垂涎欲滴。
  孤男寡女。近在咫尺。
  蓟王空悬许久,如何能忍。这便宽衣解带,昂然入帐。
  “美人究竟何许人也。既已同榻而眠,何必再深藏不露。”蓟王最后一试。
  “王上莫问。妾之深浅,一试便知……”
  广宗城内,北巡大营。
  王芬帐内独酌,自斟自饮。
  须臾,便有一人掀帘入帐。来人不是旁人。正是翩翩浊世佳公子。扶风侯殷。
  侯殷自行落座,又为自己斟满一杯。
  两人举杯共饮。
  落杯后,王芬问道:“如何。”
  “事成矣。”侯殷答曰。
  “如此,王某可瞑目矣。”王芬洒然一笑。颇多名士风流。
  “即便事成,天下亦不知使君之高义。共襄盛举,却未能青史留名。使君付出,何其多矣。”侯殷叹道。
  “虚名而已,又何必在意。若能救天下黎民于水火。再续大汉国祚。纵百死不悔。”悠悠十九载,年少成白发。早已看开。
  “使君凛然高绝,令人钦佩。若侥幸得存,定将使君之义举,彪炳史册。以供后世观瞻。”侯殷目光清冽。字字皆发自肺腑。
  “哈哈哈……”王芬仰天大笑。一时涕泗横流。
  “我自命不凡,一辈子眼高于顶。不料,临近终了。竟与国贼把酒言欢。可悲可叹,可笑可叹。”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古往今来,忠奸莫辨。使君与我,同病相怜。”
  “哦?”闻此言,王芬心中一动:“敢问公子,究竟是何许人也。”
  将杯中残酒饮尽。
  侯殷银牙紧咬,终于发声:“我乃……”
第103章
入幕之宾
  听完侯殷身世。饶是“八厨”之一,素怀死志的王芬,亦不禁瞠目:
  “天下竟有此等奇事。当真闻所未闻。”
  “大汉与我,爱恨情仇。”侯殷亦笑中带泪:“事过境迁,回首再看。国仇家恨,痛断肝肠。然无论成败与否,此生无憾。”
  “好一个此生无憾。”王芬击节而赞:“能与公子共赴大业,(王)芬,何其幸也。”
  “我亦有同感。”侯殷起身,与王芬隔案对拜。
  起身后,把臂而笑。
  月朗星稀,对影成众,正可相互借胆。
  中军校尉孙坚、虎贲中郎将王越,领四千精锐大汉禁军,拱卫陛下中军大帐。一般蟊贼,如何敢来送死。
  自,情殇渐愈。陛下纵情声色,通宵达旦,又如先前一般。身边宫人,皆是西园佳丽。落落初成,秀色可餐。自幼豢养深宫,耳濡目染。神态举止,勾魂夺魄,极尽挑逗之能事。陛下正值盛年,如何能忍。纵情声色,力有未逮时餐饮常掺助兴食材。仍意犹未尽,甚至服虎狼之药强御之。
  年初,陛下曾数次咳血。太医令张奉,曾密语相告养父张让:陛下恐非长寿之君。张让虽秘而不宣,日日尽心服侍,有求必应,报喜不报忧。想必,陛下自己,亦心中有数。
  此次,之所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颇有些“割肉喂鹰,舍身饲虎”的架势。正因兹事体大。
  先前,右丞贾诩,使出反·将计就计。打消陛下心头最后一丝疑虑。视蓟王为可以信赖的托孤重臣。却不知为何,不过数月,陛下又疑神疑鬼,不惜亲往冀州一行。此次北巡,醉翁之意不在酒。巡视河间旧宅,不过是顺路一游。终极目的地,乃是如日正升,高悬未央的,宇内第一强藩:蓟国。
  陛下深信不疑:十倍于蓟王之能,朕怎可能会输。
  种田不过十倍利。经商虽利百倍。然卖官鬻爵,岂止一本万利。分明是无本生意哇!
  蓟王怎么可能,比朕还善经营之道。
  不可能,绝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芙蓉帐内。浑身骤紧骤松,陛下顿时安稳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6/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