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8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9/2006

  “还差一人。”众人皆蒙面,不见容貌。不多不少,正好五人。然各自身份,又岂能瞒过彼此。遮面不过是为便宜行事罢了。
  “何人?”五人中,又有人问。似是汉水游女之一。
  “自是同道中人。”麻姑仙答曰。
  “日间,我等与麒麟馆中相见。虽不曾细究,然此馆似别有玄机。不可大意。”天台二仙之一言道。
  “既以‘邹衍’为名,此馆当大有神机。我等需谨慎行事。”游女之一亦点头。
  “为千万大钱,闯麒麟座下。此行,不啻虎穴龙潭。”便有人笑问:“五人足以,何必再分?”换言之,五千万钱,人可分千万。若再加一人,便要少分。
  “那人不要钱。”麻姑仙一语中的。
  “何人竟如此乐善好施。”另有人轻声一笑。
  “人来了。”麻姑仙居高下瞰。
  顺其目光。果见一人,身着红衣,自四方馆,挑灯而出。轻移莲步,向邹衍行馆款款而来。
  “盗取麒麟精元,仙姑当谨守分寸。切莫伤及生机。若有伤天和,我等断难善终。”五人中,有人再三叮嘱。
  “麻姑针术,天下无出其右。众姐妹当可放心。”另有人宽慰道:“我等所修,不可外传。见献书各派皆获重赏,颇为眼红心热。今夜,事若不成,空手而回,又岂能甘心!”
  “有理。”众女道,异口同声。熙熙攘攘,利来利往。钱能通神。便是神仙,也不例外。
  见挑灯红衣女,已踏上覆道。麻姑仙当机立断:“麒麟送子,乱世尽矣!”
  五人飞身而下。分前后左右,落入馆中各处。
  盗采精元,乃用飞针。如后世活熊取胆汁:用空心银针刺破囊袋,精满自溢。
  并非如麻姑仙,先前对史道人所说,那般不堪。之所以诈言破身,一为讨价还价,二为扰乱视听。“飞针采元术”,乃女道不传之秘。由天下女道门派,世代相传。传女不传男。正因诸多秘术,不宜外宣。故而蓟王此行,并无女道献书。
  传言,施此术时,犹如蜂蜇。将男性积存精元盗尽。稍后,会留一粒“粟”大血斑。故称“沧海一粟”。
  由精通此术者,施术后,苦主一觉醒来,后知后觉,甚至无知无觉。不日即可痊愈,全无大碍。然若不精通此术而强采之。多会伤及本元,乃至生机断绝。
  一言蔽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目视红衣女,挑灯人馆。白衣麻姑仙,悄然揭开身前瓦片。探身下看,顶阁内灯火阑珊,似无人值守。侧耳倾听,万籁寂静,唯灯芯轻微炸响。
  知顶阁无人,心头一喜。这便屏气凝神,身如落叶,悄然飘落。
  视线由上而下,穿越屋脊线的瞬间。光影交错,明暗变幻。下意识眨眼,顿觉天旋地转。
  “不好!”心头骤惊,急忙屏气凝神。防止吸入迷雾。
  猛睁双目,天地倏分。近在咫尺的阁楼,竟变成无底深洞。刮面疾风,心血倒灌。身似飘絮,直坠无底深渊。
  “竟是蜃境!”女道急忙催动平生所学,与之相抗。
  此乃顶级幻术,“庄周梦蝶”。
  幻觉有三:幻听、幻视、幻梦。高级幻术师,辅以致幻药剂,可使人陷入“幻梦空间”。前有庄周梦蝶,后有黄粱一梦,皆大略如此。
  能令人“一息入梦”。弹指一挥间,造沧海桑田,便是所谓“庄周梦蝶”。有此道行,足可称“仙人”。
  仙人降世,常闻异香扑鼻,仙乐经久不息。熏熏然,无饮人已醉。便是声、光、气、药,多重致幻。乱入迷幻时空,一梦南柯。再醒来,梦中情景历历在目,宛如亲身所历。记忆与梦境重叠,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如何自辨。
  自以为,亲身经历,不过是一段被人谆谆善诱,“自我演绎”的幻梦而已。
  正如“夺舍续命”。与平常做梦最大不同,日常醒来,梦境立止。知一切成空。
  而自幻梦中醒来,却信以为真,不知是梦。
  正当白衣女道误入蜃境,飞坠深渊时。
  红衣女亦挑灯,叩响门扉。
  门后寂静无声,无人应答。素手轻轻一按,半扇院门徐徐开启。
  明月当空。石灯长明。院中景象,纤毫毕现。
  迈步入院的瞬间,光华大盛,月影涟漪。
  “何人叨扰我主安枕。”院中迭石,忽上坐一人。斗笠蓑衣,垂钓池鱼。
  “贱妾此来,乃为王上侍寝。”红衣女缓缓提灯,照亮国色姿容。
  “原是钩翼夫人。”蓑笠翁沉声一笑:“小道羊肠,泥泞难行,何不迷途知返。”
  “妾一片痴心,别无所求。只学巫山之女,幸为四方馆客,闻君游此,愿自荐枕席。”红衣女答曰。
  “常谓‘愿者上钩’。”蓑笠翁轻轻提竿,竟钓起一尾斑斓锦鲤:“夫人请自便。”
  目送锦鲤凌空脱钩,跃入池水。激起浪花朵朵。红衣女盈盈下拜:“多谢阿翁成全。”
  沿脚下白石曲径,穿越庭院,拾级而上,除鞋登馆。移开直棂门,华室立现。先前似有人在此夜宴,欢声笑语,通宵达旦。人影婆娑,击节而歌。正欲细细分辨,再眨眼,却皆已不见。
  华室空空如也,余音绕梁可辨。
  “阿翁何人也?”登堂入室前,红衣女翩然回首。
  蓑笠翁甩钩入水,随口答曰:“老朽庐江左慈是也。”
  “妾,记下了。”红衣女徐徐而入。
  兰马台,坂下幽林。
  安车驷马,已静候多时。
  车夫不是旁人,正是道人史子眇。
  眼看月下柳梢,天将露白。不由心生焦急。正欲掐指一算,又自嘲甩手。夜深人静,何必故弄玄虚。遥看台上,灯火辉煌,堆光如昼。不由浮想联翩。事若不成,折了五千万大钱不说。麻姑仙数世仙名,一朝尽毁。
  事前不知,临事方知弄险。
  “四方神灵保佑。切莫人财两空。”
第191章
明灯指路
  待红衣女挑灯入内,华室迅速暗淡。
  入室前,那些纤毫可见的室内陈设,皆变成隐约可辨。觥筹交错,音容笑貌,悉数消失。唯剩三尺烛光,笼罩身前。挑灯绕行,越过屏风,如愿寻着通往二层的楼梯。
  拾级而上,渐渐照亮的转角,正有一蒙面女道,蜷缩角落。双目圆睁,表情惊恐至极。提灯照面。扩散的瞳孔,竟对光亮全无反应。随红衣女停下脚步,逼仄的转角,泛起淡淡油脂的香气。
  香气出自燃烧的灯油。如时下流行的被中香炉那般,灯油香气似有提神醒脑之功效。奈何身陷幻境的女道,对外界刺激,已全无知觉。再照也是无用。
  忽觉有人窥探。红衣女缓缓提灯。只见通往二楼的折梯,正游下一尾锦鲤。
  级级堆高的楼梯,在摆尾的锦鲤身前,似变得润滑无比。全无高差一般。冲下最后一级楼梯时,锦鲤高高跃出,直冲向红衣女当面。
  红衣女本想稳稳站定,全无躲避。却在击中面门的瞬间,下意识一闪。鱼尾撩起水珠,擦面而过。电光石火间,锦鲤已倒头撞向转角地面。
  “扑通”一声。
  裙下涟漪涌动。脚踩的木板,仿佛变成了水面。逼仄的楼梯角,随环环荡开的水花,不断后退。快速扩散。
  接连倒伏的墙壁,加速隐去。幻化出水天一色,浩渺无边。
  危急关头,红衣女缓缓伸直手臂。三尺灯光,竟逼退水气云天。照亮了近在咫尺的楼馆墙壁。
  “好一盏指路明灯。”声音来自脚底。竟口出那条正绕行裙摆,往来游弋的锦鲤。
  生死一线,红衣女不敢怠慢,急忙守住心神:“可是门前左翁?”
  “左慈是左慈,我是我。”锦鲤口吐泡泡,逍遥自得。
  红衣女灵光一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出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咦?”出处被红衣女一语道破,锦鲤颇多惊奇。须臾,似心有不甘,沉入水底。
  随锦鲤隐去,脚下碧波,渐渐凝固。变回了漆木楼梯。
  “竟是蜃境。”红衣女长出一口浊气。一时遍体生寒。好险。
  所谓“一语破天机”。破除幻境,唯一手段,便是『唤醒真我』。找回理智,挣脱潜意识束缚。此与驱魔时,驱魔师只需大声念出魔鬼“真名”,便可将其驱逐,同样原理。驱逐的其实是不受理智控制的幻境。
  当红衣女道破此境出处,幻境自解。
  自无需争论妖魔鬼怪,是否存在。与人世相关,产生伤害,必然“存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9/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