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8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3/2006

  “正是如此。”贾诩答曰:“我主乃世之仁主也。秉持忠义,恪守臣节。行事光明磊落,从未有半分僭越。然乱世将至。宵小之辈,何其多也。正如时下虽归国辟祸,却仍延祸上身。躲无可躲,避无可避。我主自当愤而提剑,扫清寰宇。再造清平盛世。此其一也。”
  刘备乃当世豪杰。其真性情,一众肱股重臣,焉能不知。少时,恩师卢植曾言:胸有猛虎,恶极噬人。可谓一语中的。
  见众谋主纷纷点头,贾诩又道:“十常侍为求活命,不惜与何后联手。乃犯人臣大忌。自寻死路也。先前新帝似还有顾忌,一时难以取舍。如今暗流涌动,眼看帝位难保,必当机立断,铲除十常侍。祸起萧墙,两宫流血。谁人能笑到最后,亦未可知。此其二也。”
  “先时,望气者妄言京师当有大兵,两宫流血。先帝厌之,乃大发四方兵士,讲武于平乐观下,以为震慑。然若望气者之言,果在新帝身上应验,于吉所解‘代汉者,当涂高也’必广为流传。此其三也。”
  “若如此,我主必遭人所忌。”田丰言道。
  “正如元皓所言。若我主无辜遭忌,又岂甘心坐以待毙。”贾诩字字诛心,字字珠玑:“能挡我主奋取天下者,唯我主一人耳。”
  众人终是醒悟。
  时至今日。蓟王刘备,天下已无人能挡。要不要做皇帝,就看刘备自己乐不乐意。
  所谓逼上梁山。逼上帝位,孤也颇为无奈啊……
  俯瞰山下十里函园,车水马龙,游人如织。贾诩有感而发:“我与主公,马市相识,曾多次进出此园。彼时何等荒废,此时又何等兴盛。沧海桑田,不过数年之间。日月穿梭,白驹过隙。多过一日,蓟国便强过一日。帝国便削弱一日。我主春秋鼎盛,此消彼长,三兴炎汉,指日可待。无人可挡。”
  “文和所言极是。”荀攸言道:“为大汉社稷,天下苍生计,我等当共扶主公,早日登临大位。”
  话说。刘备志得意满,颇多人畜无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时候,确实要逼上一逼啊。
  正当蓟国四大谋主,自二崤城眺望京都洛阳时。
  南宫,云台殿。
  新帝亦负手而立,俯瞰京华盛景。
  “陛下。”进出宫闱,已成宠妃的程中大夫,赶来相见。
  新帝笑问:“如何?”
  “我已禀过家父。家父言,此计可行。”程中大夫如实作答。
  “程大人可说,何人能为朕分忧。”新帝再问。
  “家父言,左右车骑,乃大汉纯臣。虽素与蓟王交好,却心向朝堂。陛下当可一用。”程中大夫言道。
  “皇甫嵩与朱儁,确可一用。”此二人,亦是新帝心中适宜之选:“皇甫嵩可为豫州牧,朱儁可为徐州牧。”
  程中大夫谨慎作答:“此二地,皆是大州。若能为陛下所用,足可抵并、荆二州。”
  “宗室亦需笼络。”新帝早有定计:“刘繇可为扬州牧,刘焉可为交州牧。刘虞可替王允出为幽州牧。刘表若代桓典为冀州牧,想必蓟王亦不会反对。”
  “扶立重臣,笼络宗室。再除十常侍,尽收党人之心。”程中大夫按老父所教,咬牙言道:“那时,陛下可放手一搏。”
  眼中精光,一闪而逝。新帝笑问道:“却不知,朕当放手与何人一搏?”
  “大将军何进。”程中大夫脱口而出。
  新帝眼中,烈火熊熊:“速除衣,朕要食乳。”
  “遵命。”程中大夫早有准备。
  须臾,忽听程中大夫腻声言道:“陛下当早日成婚,引汝南袁氏相助。”
  “袁氏无乳,焉能尽兴。”新帝瓮声答曰。
  待陛下尽兴酣睡。程中大夫翻身下榻,整衣出宫,与老父程璜密室相见。
  “如何?”程璜沉声发问。
  “一切如阿父所料,新帝欲除十常侍结好党人,已断难回心转意。”程中大夫如实作答。
  “乃自取其祸也。”程璜顿足道:“新帝命不久矣。”
  程中大夫一愣:“阿父为何笃定,必是新帝败亡。”
  “十常侍暗结何后,所求乃大。先前,张让豪掷五千万大钱,从曹节处换来桓帝宠妃,又暗中送往蓟国。必与此事相干。”
  程中大夫幡然醒悟:“莫非,张让已暗中拉拢蓟王入伙?”
  “此处存疑,老父亦难以相信。”程璜似自言自语:“依蓟王之为人,必不愿裹挟其中。奈何……”
  “阿父莫急。”程中大夫宽慰道:“或不日,当见分晓。”
  “女儿言之有理。此事成或不成,必见端倪。那时,只需按图索骥,便可知谁胜谁负。再下重注,保家门一世富贵。”
  “十常侍那边,又当如何?”程中大夫问道。
  “女儿万毋妄动。”程璜急忙叮嘱:“胜负未分时,首鼠两端,乃取祸之道。只需固宠新帝,察言观色,侧耳倾听,再出宫告知为父,足以。”
  “阿父之言,女儿铭记于心。”程中大夫遂打定主意。话说养父程璜,宦海沉浮,历经四帝,仍屹立不倒。求生之术,足见一斑。
  待养女告退,程中大夫这便出府。车入永安宫,面见窦太后,细说时局。
  “新帝聪慧,故将蓟王排除在外。而张让等人却偏反其道而行之。”窦太后自帘后言道:“即便十常侍得逞,亦难长久。若新帝不存,蓟王必血洗洛阳。”
  程璜拜服:“太后真知灼见。老奴拍马不及。”
  “先前,何后屡召道人史子眇入西园,可曾查明用意。”窦太后又问。
  “或与群仙会相关。”程璜言道:“恕老奴无用。西园外松内紧,何后有大将军亲信守护。外人无从染指。亦无法窥听。”
  “闻蓟王立方技馆,求天下经方。又拜王充门徒为元素令。乃是以‘神灭无鬼’制衡‘神鬼之术’也。换言之,蓟王并不信神鬼。”窦太后,果非常人。
  程璜灵光一现,顿时领会深意:“蓟王不求长生,只求有用经方。若有人假托神鬼,暗中取利。必令蓟王深恶痛绝之。”
  窦太后不疾不徐,心如止水:“先贤曾言:‘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今汉不毁于外患,却毁于宫墙之内。”
  程璜张了张口,一时竟无言以对。
第196章
少年无拘
  群仙会后,乌角先生左慈,马不停蹄,即刻返回大震关,坐镇四海馆,震慑宵小。
  许师钟瑷等人,亦与蓟王依依惜别。钟羌慧妃,兹事体大,汉羌融合在即,断不能有失。然五斗米道张修此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必须斩草除根。征得卢暒首肯,刘备命假子张鲁,携心腹数十人返回汉中。潜伏在张修身侧,伺机而动。
  释比翟姜,除去皮毛一体装后,玉色琉璃,姿容殊丽。异域风情,敢爱敢恨。被蓟王收入后宫,与大秦圣祭一同掌管占星阁。记录天象,守护王宫。
  群仙会上,诸派所献经书,已由方技馆并将作馆、国医馆等,蓟国相关机构合力研读。共计记录医方:千一百六十余条。经方:六百八十余条。机关器:大小三百五十余件。各地天文地理,风土人情,资源矿产,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元素令常林,已领麾下属吏,逐条验证,记录功效。为我所用。
  门下署由号称隐宗的名士司马徽坐镇,门下督郑泰、主簿孙乾等人,亦与有荣焉。蓟王家事,诸妃请托,王子公主,皆交由门下署办理。如此,内外分离。两位国相,专心国事。不再受人情打扰。
  试想,蓟王宫妃三百余,且还稳步递增。参考宫妃年岁,家门关系,及生活水平,长命百岁不敢说,然与蓟王相伴到老,并非难事。大事小情,何其多也。尤其是西域诸妃,不仅为蓟王生儿育女,还需代为打理诸多故国承请。有了门下署,自当百般方便。
  西域诸国,乃重大利益关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毫不客气的说,甚至能为帝国续命。大汉帝国,即便失去关东。只需稳住西域,坐拥陇右,固守关中,仍有翻盘之力。然若只剩关中,则如董卓西迁故事,中兴无望,再无翻身之机。
  蓟王无难事。
  新帝命黄门令左丰,携留白赐婚诏书数卷,浩浩荡荡驶入蓟国。正如蓟王千里留白书。新帝言外之意:若蓟王再行和亲,可先行书写,再报备洛阳不迟。
  左丰与蓟王结好,天下皆知。少年时,曾多次往来临乡。如今再来蓟国,一路行来,啧啧称奇,刮目相看。饶是随行人等,亦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百闻不如一见。
  蓟国渠号称千里流金。官道水网,纵横交错,串联三百余城,九百万民。此次和亲倭女王,陪嫁媵妾之中,邹氏、杜氏,常伴榻上,蓟王浅尝辄止,爱护有加,自必不可少。诸如翟姜、田圣等侍寝新人,亦有入列。此举足可安抚人心。尤其是田氏,乃前朝宠妃,兹事体大。时至今日,唯豢养深宫才是上上之选。
  要说十常侍等人,胆大妄为,却又让人难以启齿。田圣为自荐枕席,竟不分敌我,放出巫山神女派禁术。有道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作为密室内唯一主宰。蓟王技惊四座,大杀八方,事后又如何能恨得起来。
  占了便宜还卖乖。实非蓟王磊落之风。当然,孰占了孰的便宜。见仁见智。然不可否认,蓟王经此一役,对自己的隐藏实力,又有了新的认知。达到了新的高度。
  不出三合,高下立判。战不数合,一枪刺于马下者,比比皆是。
  常闻后世论剑,两大绝世高手鏖战三天,双剑折断又互拼内力三天,再吹须瞪眼三天,九天九夜仍胜负未分。实在是蛋疼。
  用力吸去口涎。黄门令左丰,止住浮想联翩。船入南港,俯瞰港城旌旗蔽日,鼓乐喧天。填街塞巷,人山人海。精神不由得为之一振。
  列队相迎人群,立于最前者,正是耿雍并崔钧。恍惚梦回楼桑,故人今犹在。
  “诗吟不必工,酒实性所爱。少年少拘束,日与尊罍对。沉酣相呼和,亦有嵇阮辈。会合不可常,故人今好在。”
  “见过少令。”
  “见过二位国相。”
  “主公已恭候多时,且随我登车吧。”
  “敢不从命。”
  有此大汉第一强藩,洛阳谁人敢动我分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3/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