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8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0/2006

  阿奇丽娅却言道:“何不向都护大人借十万雄兵,助你夺回帝位。”
  鲁琪拉不动声色:“罗马与大汉,远隔千山万水。十万人马,如何能穿越贵霜、安息等沿途强国,抵达罗马。”
  阿奇丽娅又言道:“都护大人与贵霜、安息等国,关系融洽。不如组建西征联军?”
  鲁琪拉不为所动:“此事,稍后再议。”
  慧妃,心领神会:“复国大业,需从长计议。”
  三日前的晚宴对话,记忆犹新。
  三日已过。见鲁琪拉洗尽疲惫,阿奇丽娅又忍不住发问:“慧妃乃此城女主人。如此良机,为何错过。”
  无外人在场,鲁琪拉遂道破心声:“阿奇丽娅,你比我早到赛里斯。跟我说说,与罗马想比,汉人国度,有何不同。”
  阿奇丽娅脱口而出:“没有奴隶。”
  “对,没有奴隶。”鲁琪拉的眼中全是恐惧:“你能想象,罗马如果没有奴隶,会变成怎样?”
  阿奇丽娅脱口而出:“奴隶是罗马一切的基石。如果失去奴隶,自由民失去供给,军队失去后勤,市政厅失去税收,元老院失去权力。整个罗马,毁于一旦。”
  “都护大人前后数次,从乌孙、贵霜、安息等国,购买了大量奴隶。并把他们全部释放为自由民。若这支军队,抵达罗马。情况又会怎样。”
  “你是说,从安居绿洲的‘奴隶自由民’中,招募军队吗?”阿奇丽娅问道。
  “放眼赛里斯,还有比这群自由民,更了解罗马的吗?”鲁琪拉反问。
  “天哪……”略作沉思,阿奇丽娅终于醒悟:“那将是一场灭亡罗马的‘斯巴达克斯’!”
  斯巴达克斯(Σπaρτακοc),古罗马色雷斯角斗士,奴隶,军事家,于宣帝本始元年(前73年)与高卢人克雷斯、埃诺玛依以及甘尼克斯一起领导了反抗罗马统治的斯巴达克斯起义。
  鲁琪拉轻轻颔首:“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让大汉的联军,抵达罗马。”
第018章
灭国之危
  被贩运至西域的奴隶。尤其是安息王子洛吉斯五世,亲自运来的二十余万高价奴隶。名义上虽来自贵霜,实则有过半数出身罗马。甚至其中还是不少没落的罗马贵族。
  正因罗马皇后鲁琪拉,曾与奴隶同行,一路同吃同住。故对奴隶的组成,心知肚明。除去罗马平民,战败的罗马第一军团战士的后代,亦大量裹挟其中。战后,并未得到罗马帝国支付的赎金,于是沦落成安息人的奴隶。直到二十余年后,屋大维成为罗马元首。朝野上下曾一致要求,和安息开战以雪卡莱之耻。但屋大维对罗马军队的优劣,心知肚明。知与安息作战,胜算太小。于是便顶住各方压力,坚持通过外交斡旋,终使卡莱战役中的罗马战俘获得释放,罗马军团被缴获的鹰符得以归还。
  然被释放的多是军队将领,或能支付足量赎金的中小贵族。大量普通士兵及其后代,并未能重返故乡。
  时光荏苒,匆匆百年。
  父辈虽早已埋骨异乡,然后辈们却延续了对罗马帝国的仇恨。一路行来,罗马皇后鲁琪拉,感同身受。
  若这些心怀愤恨之人,被重新武装,随大汉联军西征罗马。罗马尚未对阵,便已输了一半。
  这些罗马士兵的后代,深知罗马民情,熟知罗马地形,对罗马军队作战方式及装备水平,更如数家珍。
  虽说,前后两次罗马与安息,为争夺亚美尼亚控制权的战争,已过去很久。然百年来,边境冲突不断。零星的战斗,时有发生。大到对某个据点或城市的争夺,小到两国商队间雇佣兵的厮杀。在罗马与安息接壤的东部边疆,温暖湿润的地中海沿岸狭长平原上,战火从未熄灭。
  换言之。大量罗马雇佣兵,亦裹挟在二十余万奴隶之中,被贩卖到了遥远的绿洲。
  此,皆是潜在的“带路党”。
  平心而论。若只有上述劣势,并不足以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
  正如阿奇丽娅和鲁琪拉,皆敏锐的发现了大汉与罗马,最大之不同:没有奴隶。
  奴隶是罗马的基石。几乎承包了一个罗马人从生到死,全部的人生所需。而大汉的基石,却是数千万拥有土地及家产的自耕农。
  试想。若从罗马奴隶及奴隶的后代口中得知:所有被贩卖到遥远绿洲的奴隶,皆被绿洲主人慷慨释放,重获自由。户户得良田一顷,宅邸一座。可娶妻生子,出入自由,享有自由民才能享有的全部权利,并只需承担相应的义务。
  罗马的奴隶,会作何想。
  许不等联军攻城,奴隶们便已群起暴动,自行打开城门。箪食壶浆,恭迎王师入城。
  待刘备当场宣布,奴隶重获自由,永世不再为奴。消息传出。沿途城市,必如野火燎原,奴隶纷纷暴动,开城投降。
  再试想,刘备以征服者的姿态,授予奴隶土地、田宅。任命为官,为将,再就地募兵。队伍如滚雪球般壮大。外有联军合围,内有奴隶暴动。
  罗马帝国,一败涂地。
  此,便是封建制度的优越性。
  如此说来。罗马和大汉,完全没有可比性。
  一言蔽之,奴隶是罗马繁荣的基石。也是罗马最大的隐患。
  话说,圣火女祭司阿奇丽娅提到的斯巴达克斯起义,极大动摇了罗马奴隶制基础。
  奴隶主们,被迫对剥削奴隶和经营田产的方式,作出某些改变。比如,改良控制奴隶的方法,及修正对奴隶的态度。尽可能收买不同种族的奴隶,避免把同族奴隶集中使用,提防奴隶联合。又把大片土地分割成小块,交给奴隶耕种,奴隶甚至可以分享一部分收成。于是,奴隶渐渐从“会说话的工具”演化为“隶农”。无论奴隶主是否心甘情愿。然此举,确实有助于罗马社会的稳定。
  而斯巴达克斯起义后。欧洲接连发生了多起以斯巴达克斯为名的奴隶起义,其带来的破坏与冲击,甚至不局限于欧洲。
  然即便是改良后的“隶农”。在绿洲主人“三十税一”的田租面前,亦毫无优势可言。堪称完败。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若能得“三十税一”,罗马隶农,愿铤而走险乎?
  答案,不言自明。
  毫不客气的说,只需大汉联军抵达,便是一场足以彪炳史册的“奴隶解放战争”。作为基石的奴隶,因逃亡、暴动大量流失,罗马整个上层建筑,随之轰然崩塌。飞灰湮灭,成为历史。
  若两军陈兵国境,还有一战可能。
  只需让刘备突破封锁,攻入境内。便是一场如火如荼的奴隶大解放,罗马大崩盘。
  再说一遍:罗马和大汉,没有可比性。
  正因敏锐的看到了大汉封建制度的优越。才让皇后鲁琪拉,彻底打消了重返罗马的念头。此举,何止引狼入室,引火烧身。分明是灭国之危。
  或有人问:罗马的奴隶,难道不是罗马人吗。国难当头,不知道同仇敌忾?
  罗马的奴隶,真还不是罗马人。
  罗马奴隶,大部分来自行省或被征服地区,少部分是负债者及罪犯。
  其中外族奴隶占绝大部分。自罗马进入“共和时代”,便开始不断对外侵略扩张,外族奴隶的数量和种类,增加极快。到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城有一百五十万人口,奴隶便占了九十万。
  正因坐享奴隶带来的巨大红利,不断滋养着罗马对外侵略,掠夺外族奴隶的野心。公元前三世纪,在征服意大利南部山地的战争中,有三万六千名战俘,被卖为奴。第三次布匿战争(Third
Punic
War)结束,迦太基城中残存的五万人,全部沦为奴隶。在希腊北部的一次战役中,罗马军队掳掠了十五万当地居民,贩卖为奴。罗马统帅凯撒征服高卢,把四十万人当作奴隶卖掉。
  罗马城一百五十万人口,奴隶占九十万。奴隶占比竟高达六成。试想举国之内,奴隶数量何其恐怖。
  岚风徐徐,拂面送爽。
  圣火女祭司阿奇丽娅,与罗马皇后鲁琪拉,俯瞰万家灯火,各想心事,相对无言。
  许久,阿奇丽娅忽喃喃低语:“罗马,究竟是谁的罗马。”
  声音虽婉转低沉,近乎呢喃。
  可罗马皇后鲁琪拉,还是字字入耳。试着张了张嘴,却泛起丝丝苦涩。
  罗马帝国,本就建立在累累尸骨之上。
  罗马人也早已,心安理得。
第019章
与生俱来
  战胜易,占领难。
  尤其对外来文明而言。会被自然而然的视作入侵者。所以,寻找本土支持者,便成为重中之重。再没有比,占总人口数过半的罗马奴隶,更合适的人选了。
  须知。奴隶的后代,依然还是奴隶。除非原主人大发善心,释为平民。否则,奴隶世代为奴。
  生下便是奴隶。无从改变的,“与生俱来的卑微”,让刘备有一丝难以名状的愤怒。
  获得自由的奴隶,乃是刘备最坚固的拥趸。只需将奴隶就地转化成自由民,分给田产及家园,在罗马站稳脚跟。装备、后勤、劳力、兵源,源源不断获得补充。无需考验漫长的运输线。这场战役,对刘备而言,十拿九稳。
  蓟王冗长的头衔,或可再得一枚“罗马解放者”的后缀。
  当然,此都是后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先把自家一亩三分地,收拾干净。再扫清寰宇不迟。
  事实上,亦非全无掣肘。四大强国中,除去汉帝国,罗马、安息、贵霜,皆是奴隶王朝。若刘备当真以解放罗马奴隶为己任,剩下两大帝国能否与蓟王同心同德,组建西征联军,还是未知之数。
  最怕便是与罗马暗中苟合,断蓟王东归之路。若如此,此战危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0/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