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9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2/2006

  临湘港津,一艘普通民船。宋奇与郭嘉,临窗对坐。见庞季公车驶回,郭嘉笑道:“事成矣。”
  待庞季弃车登船,二人起身相迎:“府君受累。”
  庞季笑言:“幸不辱命。”
  “哦?”众人抚掌而笑。
  “为今之计,又当如何。”待民船离岸,庞季问道。
  “苏代必纠结党羽,闭门固守。待援兵抵达,再寻机截杀府君于城下。”郭嘉早有定计:“花开二朵,凤凰于飞。”
  “又出此计?”宋奇一愣。
  郭嘉笑道:“此计足矣。”
  “计将安出。”庞季请教。
  郭嘉低声言道:“只需如此如此……”
  “妙计!”庞季叹服。心念一转,已然醒悟:“奉孝让我公车出行,乃行打草惊蛇也。”
  “然也。”郭嘉欣然点头。
  吴越世仇,同舟时,尚能共济。更何况苏代、贝羽、周朝、郭石、苏马等,宗贼联盟。宗贼之内,家族及地域性极强。乱世之中,唯自家人能信得过。华容长贝羽北渡长江,立刻调配私兵三千,大小舟船百艘,南下驰援。
  华容县南有云梦大泽。泽中水系通江,穿洞庭可逆入湘水。以长江为界,云梦在北,洞庭居南。泛滥时节,云梦与洞庭相连,缥缈无垠。枯水时,各自分属,散布泥泽。汉末赤壁之战,曹操兵至乌林,已能“引军从华容道步归”。足见水浅。
  话说,华容百艘舟船,逆入洞庭。忽见巨大楼船列队,拦住去路。问过方知,乃海市归蓟。便不疑有他。下锚静候不提。岂料百艘赤马快船,自楼船间空隙水道,拦腰杀出,顺风点火。春夏多东南信风。华容在洞庭西北,便落在了下风口。
  瞬息之间,变生肘腋。
  将将下锚,如何走脱。
  赤马火船,烈焰席卷如火马奔腾。迎头撞入船阵。火雨四溅,引燃余船。
  “弃船,弃船!”船上私兵,胡乱入水。奈何周遭水域已成火海。必有鱼油溅落。
  矗立旗船爵室,郭嘉笑道:“都尉可命二位司马,迂回火圈之外。搜救水中乱军,以备后用。”
  “喏!”治粟都尉朱治,这便领命而去。
  “果然凤凰于飞。”宋奇笑叹。
  夜半时分。便有百艘华容兵船入北津港。港吏验过传证文书,确认无误,遂夜开砦门,遣人一路送往东南五里外之临湘县城。
  临湘,乃长沙郡治。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城头守军皆是苏代所募家兵部曲。验过兵符,又与华容水军首领,面对机宜。确认无误,这便落下吊桥,放入城中。
  说时迟,那时快。
  城门初开,城外华容水军便蜂拥而入。
  城头队率,正欲呵斥。胸口一痛,已遭暗箭射落。
  “杀——”
第138章
清波涤尘
  零陵、桂阳二郡,在武陵、长沙之南。山高水长,往来路远。紧赶慢赶,待周朝、郭石、苏马,领麾下私兵抵达,已是五日后。此,亦称神速。
  “湘水又北,迳南津城西;西对桔洲(非橘子洲),或作吉字,为南津洲尾,水西有洲子戌,故郭尚存。”
  周朝等人,船自南来,泊入南津港。南津与北津,一上一下,扼守湘水,为临湘门户。
  待船入泊位,下锚栓缆。便有港吏,笑脸相迎。
  “府君何在?”周朝倨傲发问。
  “府君已在城中恭候多日。”港吏谄媚笑答。
  “如此,且前方带路。”周朝不疑有他。
  “请。”港吏依令行事。
  目送周朝、郭石、苏马,携一众亲随,大摇大摆,乘车而去。矗立砦门,长揖相送的港吏,徐徐起身。眼中精光一闪而逝。
  “来人。”
  “在。”
  “奉府君令,犒赏三军。”港吏龇牙一笑。
  “喏!”
  闻府君犒赏,船上私兵欢呼雀跃。争相下船,往水砦而去。
  “长沙可定矣。”于民船内窥得一切,郭嘉遂笑道。
  “奉孝凤凰于飞之计,实有大玄机。”宋奇叹服。
  周朝、郭石、苏马麾下私兵,三三两两,勾肩搭背,嬉笑入水砦大营。见营中已摆下流水长席。酒肉飘香,馋涎欲滴。这便争抢入席,胡吃海塞,大快朵颐。毫无戒备。
  不急动手。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鸣镝射空,伏兵四出。
  口舌生硬,醉眼朦胧。手脚不听使唤,如何捉刀厮杀。皆被打翻在地,捆成蚂蚱。
  便是周朝、郭石、苏马等人,亦不例外。车队将入瓮城,便被团团围住。好一记关门打狗,瓮中捉鳖。
  待五花大绑,押入监牢,与苏代相见。众人这才醒悟,吾等中计矣!
  又过三日。周朝、郭石、苏马阖家老小,塞满监牢。问过方知,自三人领兵驰援,蛮人便趁守备空虚,攻杀入坞。堡中钱粮、牲畜、奴仆、佃户,皆被蛮人所占。万顷良田券书,更被付之一炬。亿万家财,付之东流。
  周朝、郭石、苏马一众家小,整日以泪洗面。又三日,悉数押入槛船,输往洛阳。听候右丞发落。话说,自宋奇轻车南下。一路走来,攻破宗贼坞堡无数,得豪强家小已聚数万之众。恰逢陇右汉人稀缺。右丞遂判徒刑,悉数发往陇右牢城。与羌人为伍,冲调汉羌血脉。
  新任长沙太守庞季,公车入城,张榜安民。不出三日,苏代同党,皆趁夜弃官,不知所踪。
  庞季遂命公署,举荐贤良。
  便有佐吏,荐前临湘令周规。
  周规,会稽上虞人,与朱儁同县。初受征辟,曾向公府借钱百万以整饰衣冠。后家贫不能偿还,朱儁以自家缯帛为其还债。朱母因而责怪。朱儁却以先贫后富的道理,安慰母亲。成为佳话。
  《汉制》曰: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凡县万户以上为令,减万户为长。
  话说,周规曾为临湘令。秩千石俸。月谷九十斛,年一千零八十石,为官三年,便可还清。何以仍家贫不能还债。
  原来,只因周规出身寒微,故到任后,能体恤民力,注重生产。时任长沙太守乃丹阳人,抗徐,字伯徐。其姓一作杭,故又称杭徐。有胆智策略,以善捕盗闻名。
  桓帝延熹九年,二月,抗徐(误作‘程徐’),循例外出,巡察诸县。为便于出行,遂命各县修治道路。周规以为,早春二月正是农忙之时,不宜夺占农时,贻误生产,拒不从命。抗徐遣督邮斥责,周规竟弃官而去。抗徐心中有愧,急遣功曹携印绶、文书追之,当面谢罪请还。周规谓功曹曰:“府君爱马蹄,不重民力。”说完,径直而去。
  千石高官,弃如敝履。乃至百万欠债,无力偿还。如此说来。先前举债百万整饰衣冠,不为私欲,乃为顾全体统。后愤而弃官,足见品性高洁,不爱势贪财。
  “一言不合怒而弃官”,见仁见智。然去官二十载,吏民仍思之不忘。足称循吏。
  另有临湘人虞芝,先前荐为南阳从事。时太守张忠,与豪强王室联姻,王室后犯重罪,虞芝依法治其罪。荆州刺史王叡畏王室势大,召虞说情。虞芝对曰:“吾年往志尽,譬如八里老马,生死同愤,且欲立效于明时耳!”遂弃官而去。
  虞芝又举同县桓阶,字伯序。赞其“年少方惇,有义直之节”。乃前尚书桓胜之长子。与其弟桓彝、桓纂、并著乡里。
  另有临湘人吴臣(误作‘吴巨’),区星举宗亲区景,双双出仕。
  再辟周规为临湘令。拜虞芝为治中,桓阶为别驾。
  封吴臣为长沙都尉,区景为长沙司马。俘获私兵,招募乡勇,皆交由二人统御。长沙得五千兵卒,足可震慑宵小。
  区星则表为水衡司马,另有大用。
  庐江舒县,临江港津。
  遥见一艘巨船,如立鸡群,泊在水岸。
  人群纷纷驻足远眺,啧啧称奇。忽闻背后蹄声隆隆,又见官道扬尘。路上行人急忙惊呼避让。
  百乘轻车,呼啸而过。正是周家大郎。
  列队入港,依次勒马。
  随手抛缰副驾,周晖飞身跳下。
  手搭凉棚,仰望蓟国巨舰。周晖冲赶来迎接的港吏言道:“此船何名?”
  港吏赔笑作答:“启禀少君侯,此乃蓟王座舰游麟号。”
  周晖浑身一颤:“瑜弟先前传书。言,王上赠我衡水都尉舰,奔赴荆南。莫非,便是此船?”
  此言一出,满场惊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2/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