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9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4/2006

  江南一带,水网密布,后世有“水乡泽国”之称。水运,乃时下最经济高效的交通形式。河道亦是水乡泽国最主要的交通通道。先秦两汉,续力凿穿江南渠道。人员、辎重,多经漕渠输送。事半而功倍。
  蓟国在北,沿近海航线,入番禺,合浦,乃至徐闻、比景。再逆入内河航道,便可舟行三南夷区。实无需逆入长江,再顺次南下。蓟国海市船队,则反其道而行之。先入江淮。再分行南北。一路沿湘水、沅水南下,再西行合浦、番禺,乘风出海,北上蓟国。形成商道大回环。
  只需开挖漕渠,连通南合浦水与北圭水。好比打通任督二脉,真气从此循环不息。合浦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此良港,洛阳朝堂必不舍得割给蓟王。蓟国良工实地勘探后,圈定距合浦港百八十里外的醴水(钦江)入海口(茅尾海),筑造新港。凿渠连通醴水与南廉水(廉江),通合浦港,入合浦水路。又有“醴水在苍梧,环九疑之山。”故,此水乃“南醴水”。
  于是刘备取名“南醴港”。
  南醴水,河道蜿蜒,水出“六万大山(十万大山)”。经由船上“记里水车”丈量,长约四百三十里。上游谷地土地肥美,林中多生瓜果。南醴水沿岸越人,滨水搭建长屋,船泊廊下。屋脊晾满干果,侧院晒满鱼鲜。日常所用陶器,称“连罐”。有二连罐,三连罐,四连罐之分,是典型的越人盛器。罐中分门别类,盛满干果和鲜果。常有童子数人,聚在廊下,吃着罐中美味。时下连罐,便是后世之果盒。“尉佗(南越王赵佗)献高祖鲛鱼,荔枝,高祖报以蒲桃锦四匹。”以至于“南单于来朝,赐御食及橙橘龙眼荔枝。”换言之,时下岭南特产,已广贩京畿。试想,若无水陆通畅,岭南夏季果蔬,如何能转运数千里,抵达洛阳时,仍新鲜可食。
  窥一斑而知全豹。大汉水路之便捷,远超想象。中原大地满是南方水果,以至于“民间厌桔柚”。都吃厌了。除此之外,“犀角、象齿、翡翠、珠玑”等,岭南珍品,亦为世人瞩目。“珠玑象齿出于桂林”,“一揖而中万钟之粟也”。合浦,正是珍珠产地。岭南风物不断北上:“杂香细葛,辄以千数,明珠,大贝,流离,翡翠,玳瑁,犀象之珍,奇物异果,蕉邪龙眼之属,无岁不至。”
  而中原物产,亦顺下岭南。
  南下汉人,将铁器、陶器、耕牛、种子、技艺等,吃穿用度,衣食住行,播撒岭南。极大促使了当地的进步。和合之风盛行。遍吹大江两岸。
  此地夷帅,乃出旁支。种出古南越国。部民皆以采“合浦珠”为业。“合浦民善游,采珠儿年十余岁,使教人水。官禁民采珠,巧盗者蹲水底刮蚌,得好珠,吞而出。”
  “(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孟)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
  意思是说,合浦沿海,盛产珍珠,却不产粮食。当地百姓,皆以采珠为生,以此向交趾换粮。因采珠收益极高,当地官吏便乘机贪赃枉法,盘剥珠民。不顾珠蚌生长规律,一味逼迫珠民过度捕捞。乃至珠蚌逐渐迁移交趾郡海,合浦能捕捞到的,越发稀少,“珠逃交趾”。珠民收入大减,许多人因无钱购粮,而饿死半道。顺帝拜孟尝为合浦太守。孟尝到任后,革除先前种种苛政。不到一年,珠蚌繁衍,“合浦珠还”。
  时人便已懂得,封山育林,禁海养珠。“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故“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切莫,“竭泽而渔”。切莫,“焚林而田”。
  百夷使者北上蓟国,三南人尽皆知。闻蓟国欲在此地造港通渠。日薪二百大钱。夷帅大喜过望。
  “凡采珠,常三月,用五牲祈祷。若祠祭有失,则风搅海水,或有大鱼在蚌左右。”饶是如此,亦常遭遇生命之危,“不幸遇恶鱼(鲨鱼),一缕之血浮于水面,舟人恸哭,知其已葬鱼腹也。亦有望恶鱼而急浮,至伤股断臂者”。故唐宋时,合浦人又将珠池唤做“望断池”。
  三月采珠毕。闻可日赚二百大钱,沿岸百姓,纷纷渡舟而来。
  水衡都尉,尚在穿渠修闸。连通上下水路。船上匠人见夷人越聚越多,一边好言宽慰,一边遣快船返回通报。
  周晖不敢托大。急忙弃舟登岸,翻桂门关,急入合浦港。
  正巧与曲红津回船相见。
  舱内一排须发斑白,年过半百之人。正是二十年前,青史留名之治水能臣。
  “故荆州从事曲红龚台,字少谦。”
  “故荆州从事曲红郭苍,字伯起。”
  “故南部督邮曲红龚雒,字玄然。”
  “故吏曲红邓音,字孝直。”
  “故吏曲红朱骘,字义德。”
  “故吏曲红张源,字子才。”
  “故吏曲红龚连,字叔通。”
  “故吏曲红黄部,字世尼。”
  “故吏曲红周盖,字伯喾。”
  “故吏曲红黄晏,字子齐。”
  “故吏曲红马珪,字元序。”
  “故吏曲红潭承,字宁升。”
  “故吏曲红刘鹄,字季产。”
  “故吏曲红黄祺,字叔仁。”
  “故吏曲红周习,字仲鸾。”
  “故吏曲红刘越,字子省。”
  “工师南阳宛王迁,字子疆。”另有一鹤发老者,阔步上前,领众人齐声下拜:“拜见都尉。”
第174章
恰如其分
  “晖,见过诸位。”周晖肃容还礼。
  “敢问都尉,唤我等前来,所为何事。”南阳工师王迁,抱拳问道。
  “诸位请坐。”周晖引众人重回船舱。游麟号所携“机关游艇”,大小类比舫舟。除去各式机关器,能乘数十人。比起“腹中撑船”,“有容乃大”的游麟号母舰,自是“小巫见大巫”。然十余人乘坐,却绰绰有余。丝毫不觉拥挤。
  宾主落座。周晖遂将疏通三南水道之事,娓娓道来。
  王迁等人,皆有喜色:“都尉欲通南水,连成网乎。”
  “然也。”周晖轻轻颔首:“诸位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敢不从命。”王迁领众人起身下拜。乐昌泷,号“九泷十八滩”。治水难度,可想而知。得治水能臣相助,周晖如虎添翼。当无往不利。
  所谓“择日不如撞日”。当场拜前荆州从事龚台、郭蓍(shī),前南部督邮龚雒,并邓音、朱骘,五人为“水衡都尉丞”,秩六百石,助水衡都尉掌治水通渠诸事。拜张源、龚连、黄部、周盖、黄晏、马珪、潭承、刘鹄、黄祺,九人为“九官令”,亦秩六百石。周习为都水长,掌陂池灌溉,保守河渠,兼取渔税。刘越为农仓长,掌仓储及转运事宜。工师王迁为衡官长,掌度量衡。同为六百石。
  水衡都尉,俸比二千石,有五丞。属官有上林、均输、御羞、禁圃、辑濯、钟官、技巧、六厩、辩铜,“九官令丞”;衡官、水司空、都水、农仓等,“七官长丞”。
  水衡都尉府,主上林苑,兼皇室财物、铸钱、造船、治水等,职能广阔,机构庞大。单单主掌上林苑中禽兽宫馆之“上林令”,麾下便有“八丞二十尉”。便可见一斑。
  刘备上表重开水衡都尉,又授予管理海市之权。职能与前汉时大致相同。
  水衡都尉,堪称雄职。
  因准蓟王奏请,代建江表十港。故在朝廷看来,水衡都尉一职,并不常设。事成则罢。而属吏府掾,皆由周晖自行招募。至于薪俸,洛阳只足额发放都尉府主官,比二千石俸。凡属吏府掾,皆自筹薪资。换言之,约定俗成,只需周晖别有余财,便可适当提升薪俸。但不可少于朝廷规定的“九官令丞”、“七官长丞”之品秩。如此,亦限定了主官自聘属吏的规模,防止机构臃肿。
  诸如蓟王刘备,乃是特例。只因封邑赋税,足够支撑。试想,单单凭一个比二千石俸的水衡都尉。满打满算,又能聘请六百石官几何?不过寥寥数人耳。
  前汉时,“九官令丞”、“七官长丞”等,水衡都尉属官俸禄,亦由朝廷足额发放。如今洛阳自不会承担。
  无妨。
  海市有赀库啊。
  只需为凿穿三南,通连汉蛮。周晖但有所需,蓟王必有所应。
  水衡都尉府,归蓟少府所辖。大小诸情,皆上报南宫披香殿。由中书令赵娥,中书仆射荀采,全权处理。
  蓟王之意。待江表十港筑毕,将奏请朝廷,将水衡都尉府,转入蓟国治下。称“蓟水衡都尉”。正如诸侯国亦有“太仓”、“太学”等机构类似,此乃祖制:郡国并行,列候次减。
  无为而治,也是重点。
  单从属吏任命上,足见周晖高才。空置主上林诏狱囚徒之“水司空长”,便可知其政令所出,皆有深意。绝非任性而为。
  尤其兼掌海市。水司空长,便可主“海市狱”,抓捕罪犯,羁押囚徒。如此例:衡官长,兼掌海市度量衡;钟官令、辩铜令,兼掌海市配铜铸币。再加江表十港。均输、御羞、禁圃、辑濯、技巧、六厩、都水、农仓……皆有所用。
  正因游离在国境之外,故蓟王奏请重开水衡都尉。如今看来,真乃神来之笔。
  既不违祖制,又将势力延伸到数千里外,江表大地。一言蔽之,相得益彰,恰如其分。
  知微见著。单从奏请重开水衡都尉一事,便知蓟王之英明。
  大将军何进会宾客大宴,有感而发:“某差蓟王远矣。”
  当真如此啊。
  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又曰“名不正而言不顺”。各得其位,各司其职,方可事半功倍。
  命麾下“水衡五丞”、“九官令”、“七官长”,自行招募属吏,分头行事。周晖遂领,衡官长王迁,返回容渠工地。
  翻桂门关,遥见上国巨舰,列队圭水河岸。王迁不由心生感叹。蓟国营造术,又岂是营城一项。造船术,亦冠绝宇内。无可匹敌。
  乘天梯,登游麟号。
  舱内工坊,分门别类,应有尽有。直令曾为“百工之长”的王迁,大开眼界。蓟国巨舰,号称水上坞堡。今日方知其深意。外覆搪瓷装甲,内衬绝火石绵。舱壁涂抹白垩,以绝石绵飞絮伤人。暗藏青铜钩拒,排设水密隔舱。铁壁铧嘴,刀剑无伤。攻守兼备,面面俱到。
  更加游麟号乃前蓟王座舰。可想而知。再思,蓟王以座舰相赠,足见水衡都尉之持重。
  或有人问。江表不过十港,利益如何称“重”。
  洛阳朝堂,文武公卿,亦如此想。然却皆忘了。蓟国还有海市。十万船户,纷纷下海。一旦水路通畅,成大回环。凡有河川,必来海市。凡船肆之所在,便是水衡都尉之辖区。
  蓟王曾言:船只乃国之(流)动(领)土。
  蓟船即蓟土。
  事关主权,如何能不持重。
  由衡官长王迁,全权主持容渠船闸营造。周晖又马不停蹄,奔赴南醴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4/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