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9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7/2006

  “这是自然。”焦矫亦未想独占。跟着又话锋一转:“敢问都尉,是否需上报蓟国,请王上定夺。”
  “凡江表水衡之事,皆我职责所在。何必多此一问。”周晖笑道。
  “老朽多虑,请都尉海涵。”焦矫急忙赔罪。
  “无妨。”周晖指点江山,豪气自生:“此处当为江表第四港。或可称……‘甬东港’。”
  焦矫当地豪强,焉能不知:“甬东,春秋越地,会稽句章县东海中山洲也。越灭吴,吴王被遣居甬东,即此。”
  周晖心中一动:“中山洲,指此大岛,还是指此处列岛。”
  焦矫心领神会:“既称‘洲’,自是列岛无疑。”
  “如此甚好。”周晖焉能不大喜过望:“我主又得一郡之地也!”
  闻此言,虞翻等属吏,各个喜气洋洋。
  焦矫亦笑容可掬,与有荣焉。
  事不宜迟,周晖即命工匠登岛。丈量测绘,图报蓟国不提。
  蓟王宫,正殿。
  蓟王专开朝会,与重臣商议中山洲港事。
  “中山洲,位于句章东海。距州胡岛、倭岛,皆近。尤其与州胡济州港,筑紫博多港,熊袭白川津,往来通畅,颇多便利。”都水令李永按图索骥,为同僚解惑:“且此洲位于岭南航路之半。若为中继,海市往来,事半功倍。”
  “此地四面绝水,荒无人烟。若辟为郡县,颇费人手。”蓟都尹娄圭起身奏问:“主公欲使十万船户南下乎?”
  “非也。”刘备言道:“蓟国二十七县,二十七港。十万船户,尚不够分。如何能南下支援,督造新港。宜当就地招募。”
  “扬州富庶。便是海边渔户,亦颇有资财,如何肯轻易舍弃家业,迁居荒岛。”娄圭颇有疑虑。
  刘备遂看向黄承彦:“左国令且为诸君解惑。”
  “喏。”黄承彦遂取一艘船模,传阅众人:“此乃新式海捕渔船。主公取名:‘牵风’。”
  与一般渔船不同。此船中设机关船吊,后甲板置绞车。以钢丝绳相连。涂搪护甲、绝火舱壁、水密隔舱、机关潜轮等,一应俱全。还有一硕大鱼舱,堆有青盐。
  细看船身,门下祭酒司马徽试着转动绞盘。便有一张拖网自绞车,徐徐下落,缀在船尾。此,便是后世“近海拖网渔船”。与楼船刺网弩炮,异曲同工。刺网捞人,拖网捕鱼。比起渔户常用之撒网捕鱼,何止高效百倍。
  话说时下渔猎,皆在近海。捕获鱼鲜,很快输送上岸,就地售卖,亦或及时腌制、风干储存。往返不出一日。然蓟国多盐。鱼舱内置盐堆,能及时保鲜。船上起居,一应俱全。可累日出海,无需往返。盐堆亦可随时更换,污盐返场,重晒新盐。如此反复利用,何止事半功倍。一言蔽之,蓟国技艺,足够完善。
  换言之。渔户所购,又岂是一艘渔船,乃是从捕捞、储藏、运输、维修、乃至后勤保障等等,一整套的先进渔猎体系。不出意外,以上种种附属设施,皆建于渔港周围。为便渔猎,船户自当就近安家,自行迁居甬东港无疑。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趋利避害,人之常情。又有何人能免俗。
  “原来如此。”想通一切,司马徽笑道:“主公效仿越人,驱之以利。扬州渔户,必群集中山洲。”
  “敢问主公,牵风渔船,作价几何?”郑玄起身奏问。
  刘备言道:“如此利器,当百倍于撒网渔船。作价百万如何?”
  “更替盐堆、修葺机关、仓储鱼鲜,诸如此类。又当如何?”右相耿雍再问。
  心中一动,刘备笑道:“当免三年花费。”
  与会众人,无不抚掌颔首。
  郑玄笑叹:“天下渔人,皆奔中洲矣。”
  由左右国相,商定细节。遂六百里上报禁中:请开中山洲,甬东港。
  少帝已然应允,自无需再议。尚书台敕令发出,命州郡将中山洲划归蓟王。不过是海外荒岛,渺无人烟。蓟王既已开口,自上而下,无不欣然领命。
  蓟王无难事,蓟王无小事。
  待交割文书,周晖这便大刀阔斧,督造甬东港。
  不出数日,海市携新式牵风渔船,浩浩荡荡,抵达句章港。
第179章
中舨共约
  不出蓟王所料。
  牵风船一经露面,技惊四座。
  往来游弋,随船吊转动绞车,将拖网捞出水面。满网鱼鲜,着实眼馋。
  搬动机关,船翼翻转。网中鱼鲜好似大雨倾盆,尽落后甲板下鱼舱。舱内渔夫,分门别类,或送入水箱续命,或埋入盐堆保鲜。拖网之效率,何止撒网百倍。须知,一网撒下,不过网罗“一网见方”。网下又能有多少鱼获。且二次撒网前,需重新整网,不等天黑,又着急返港。一来二去,耗时极多。拖网拖弋船尾,随牵风渔船,往来驰骋。一网所获,可想而知。
  更有甚者,撒网、捕捞,皆由机关驱动。便是吊上甲板,亦直落鱼舱。省时省力。
  粗略计算,一日所获,堪比一季鱼获。
  这还了得!
  句章渔人,齐来求购。然悉知百万售价,如兜头一盆冰水,前后凉透。
  待心平气和,再想。自知合情合理。一日所获,堪比一季鱼获。如此海捕利器,焉能便宜。海商含笑取一缕网绳,遍示众人。见此网绳,乃是用细钢丝混合苎麻绳,多股缠绕编成。以此绳,织成网,自当坚韧无比。亦唯有此网,方能将一网鱼获,轻提出水。而不会崩断。
  窥一斑而知全豹。牵风船技艺之先进,远超想象。
  只是百万巨资,不砸锅卖铁,如何凑齐。
  见舱内众人,长吁短叹。海商言道:“若实难周转,可分期偿还。”
  “愿闻其详。”渔人脱口而出。
  海商笑容可掬:“首付一成。余下可分十年期,月月偿还。前六月无息,半年后百取一,一年后百取三,三年后百取五。五年后,百取十。”每每言及此处,海商便轻车熟路,将早已拟定好之券书范本,双手奉上:“只需在赀库开立账户,便可签约,得偿所愿。”
  “何为百取一、三、五,十。”渔人抱以警惕。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以十年贷九十万,月偿七千五百钱为例。”海商如数家珍:“半年无息,半年后百取一,月多偿利息,七十五钱。”
  “原来如此。”渔人顿时松气:“乃月偿七千五百钱之百取一、百取三、百取五、百取十。”
  “然也。”海商和煦而笑:“非是总额,不过月钱耳。”
  渔人追问:“若有闲钱,可否先偿。”
  “可也。”海商手指券书:“券中此条,赫赫在目。吾王威信天下,蓟人岂能背主谋私。”
  言及蓟王,渔人终得安心:“敢问商家,如何才能开立账户。”
  海商两眼精光毕露,一闪而逝:“其法有三:其一,得五户蓟人作保;其二,与蓟人有通家之好,只需亲家作保;其三,落籍蓟国,户户可得。”
  众渔人思前想后,这便言道:“家中颇有田宅,不忍丢弃。不知商家,可愿与我等作保?”
  “有何不可?”海商欣然点头:“市内友人,连我在内,当可凑足五户。”
  “大恩不言谢。”渔人齐齐下拜。
  “诸位须知,凡三月不还,视为背约。前款不退,船只收回。”海商有言在先。
  渔人郑重抱拳:“多谢告知。”
  “券书在此,只等诸位签押。”海商取券书奉上。
  利字当头,有进无退。渔人依次签押,自去开户不提。
  恭送渔人出门。海商吹干墨迹,长抒胸臆:“吾王威天下,果不以兵革之利。”
  初夏正当海捕。
  首付十万,三日讲解,牵风船扬帆出港。
  一网下水,无往不利。鱼获蜂拥上市,产量陡增。乃至港口渔商,无力收购。满船鱼鲜亦无处存放。如之奈何。
  便在此时。海市一艘大舡,徐徐立旗:“鱼鲜(工)坊”。
  机关驱动,挂钩去鳞、剖腹开膛,盐水冲洗、烟熏烘干。待包装出坊,已成干货。
  句章港市,自上而下。连人带狗,目瞪口呆。
  便有海市商人,近前询问:“鱼干卖否?”
  自然卖得!
  市价收购,直接到账。人入赀库,随用随取。不要太方便。
  甬东港城,渔港、船坞、盐牢、工坊、邸舍、商肆、酒垆、汤池、客舍、市楼、城仓、番市、蛮夷邸、市舶寺,如雨后春笋,接连建起。换盐、修网、上油、清舱……残血夜入船坞,明日必满血取回。还有何话好说,娘亲!扬州渔人,纷至沓来。迁居中山洲,入籍蓟国不提。不仅汉人如此,岛夷已如此这般。走出蛮荒,迁入临近蓟国港城,耳濡目染,不断向化。
  蓟国大舡又运来岭南青壮健妇数万。截流治水、捍卤蓄淡。筑路造堤,通渠圩田。街衢四通,舟桥相连,不断向内陆延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7/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