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9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8/2006

  甬东港长,授予番禺董正。
  焦矫亦如愿,获番邦通商权。于港市中起高楼,自号‘胡老馆’,专与番商互市。前汉时,盐铁专营。便是后世所谓“许可证制度”。为重农抑商,前汉武帝时,推行“算缗告缗”、“均衡平准”、“谪发商贾”等,一系列措施。并规定:“商贾人轺车二算,船五丈以上一算”,对商人征收车船税。今汉虽未行抑商,然光武帝时,桓谭亦曾提出“禁民二业”之主张。虽终未能执行,然焦矫未雨绸缪,先得蓟王许诺,再与番商互市。可谓老谋深算。有备而无患。
  话说。是否置《对外贸易许可证》,蓟王亦思许久。权衡利弊,并未执行。之所以要抑商,只因商贸过于繁盛。“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续日,千里不远者,利在前也”,“虽有关梁之难,盗贼之危,必为之”,于是乎“民弃本逐末”。
  时“举俗舍本农,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务本者少,浮食者众”。以至于“车船贩贾,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甚至,乌桓寇云中,一次即“遮截道上商贾车牛千余两(辆)”。于此足见一斑。再深思,除去人口、资源、技术、物产,皆随两汉大兴。牛马众多,道路通达,内政外交,亦是必要便利条件。汉之强,非设身处地,而不可尽知也。
  除去各自为商,互通有无。商业联盟,亦现端倪。
  所谓“中舨共侍约”,即合伙商贩,共同订立契约。民间资本,开始聚集。
第180章
乌程白虎
  即便中山洲乃罕见渔场。若竭泽而渔,一网打尽。不可持续,亦自取其祸。
  漏网之鱼多寡,且看网眼大小。只捕成鱼,放生幼鱼,尚且不够。还需定时休渔。之所以将渔户纳入治下,亦为管控便利。趋利避害,人之常情。堵不如疏,疏不如引。利字当头,总有人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休渔期,又当如何?
  “笼池”养鱼。以多年生毛竹,裹缠革囊,捆绑成框,浮于水面。世人皆知,排竹可为筏。连成竹排,用于养鱼,则称“渔排”。四面及底,布竹网,合称“笼池”。框内水体,用于养鱼。类后世“网箱”。
  于是乎,蓟国除水田、盐田外,又出“海田”。俗称“鱼田”或“池田”。
  “箱笼”乃用细韧竹丝,编制而成,经泡耐腐。围绕近海,避开航道,广布笼池,用于养鱼。乃蓟王专为十万船户所创。自开春以来,正环渤海湾,大兴池田。户户一顷。数年前,蓟王手绘草图,交由将作寺实验。确定“轮捕轮放”、“四定投饲”等诸多先进技艺,悉心传授船户。取四季不冻之近海,少量实验,大获成功。于是全面推广。
  比起地处北疆之环渤海。中山洲,温度适宜,气候更加。且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水面开阔,又有岛屿阻挡风浪,正当适宜。唯一注意,需择避风港湾,或筑防波堤。若风浪过大,笼池难以支撑。鱼未死,网已破。多年心血,付之东流。
  故深海养鱼,尚力有不逮。淡水无需另辟池田。因有稻花鱼。且占据航道,亦多生事端。正如稻收时节,蓟国农邑街头巷尾,皆晒满新谷,只留半幅通行是一个理。通航之便,利大远超池鱼。
  中山洲港,水衡都尉座舰,游麟号。
  正全力督造“胡老馆”的焦矫,登船拜访。随行二人,气势生猛。周晖身边游缴,各个如临大敌。然周晖却神态自若,举止如常。
  宾主相见,焦矫引荐:“吴郡乌程豪帅,严虎、严舆。”
  “拜见都尉。”兄弟二人,抱拳行礼。
  “可是吴郡白虎山砦之主。”周晖亦有所闻。
  “正是严白虎。”焦矫笑道:“因立大寨于白虎山,故别号‘白虎’。与老朽‘胡老’之号,颇多相映成趣。”
  严虎面露惭色:“只因群盗蜂起,州郡自顾不暇。唯据险自守,保全乡邻。我等,实乃逼不得已,并非有心谋反。还望都尉明鉴。”
  周晖不置可否:“二位今日所为何来。”
  兄弟二人,四目相对,齐齐跪地:“愿投都尉麾下,尽犬马之劳。”
  焦矫适时进言:“二人乃江东虎狼之士。先前本欲投孙破虏,因故未行。麾下健儿三千,可为都尉一用。”
  周晖轻轻颔首:“虎啸山林,鹰击长空。我往来江表,需尽舟船之利。不知你二人善水否。”
  “江东健儿,山上猛虎,水下蛟龙。”严虎傲气一笑:“都尉且放宽心。定不负所望。”
  周晖遂道:“我欲立中洲为一郡。你二人可愿驻守此地。”
  “敢不从命!”二人大喜。
  周晖遂将二人扶起:“可暂为军候,比六百石。兼甬东城尉之责。”水衡都尉,亦是军职。司马、军候、屯长,队率兼而有之。
  “定当效死!”初来便拜六百石官,得此善待,二人焉能不感激涕零。草莽英雄,多半如此。
  周晖设宴,为二人接风。稍后,二人返回乌程,又引邹他、钱铜来投。四人皆为军候,各领一曲人马,又将宗族好友,皆迁中山洲定居。
  周晖得精锐一万,舟船千艘。往来江表,名声大噪。
  奈何麾下六将,乌程豪帅严虎、严舆、邹他、钱铜,并高凉贼帅衡毅、钱博,皆草莽出身。不通战法,不明军纪,散兵游勇,不足托付。于是书报蓟王。
  蓟王问计王傅。黄忠言道:可将六人分批遣来,入泉州、南港,水军大营。交由黄盖、甘宁,磨尽匪气,知耻后勇。
  蓟王称善。遂传命周晖,将六人及麾下健儿,分批调入蓟国水军大营,由国中宿将,严加操练。
  甘宁亦是水贼出身。与六将颇多相契。同样翩翩年少,勇武过人。六将联手,难撑十合。弃刀下拜,无不心悦诚服。甘宁赫赫声名,威震列岛,果然名不虚传。
  这便收拢傲气,知耻后勇,勤学苦练不提。
  人生际遇,莫过如此。先天养成,再加后天磨砺。天时地利,引人和相帮。自当光寒九州,无往不利。若听之任之,终其一生,不过是无胆匪类。戾气凶名,随身首异处,皆化作他人嫁衣。咎由自取,死不足惜。无人惦记,亦无人扼腕叹息。
  料想,待六人重回。当各有精进,不可同日而语。
  蓟王授意之下。三韩半岛、倭国列岛,大量向化岛夷,渡海而来,落户甬东。再加周晖从岭南所募百越蛮夷,中山洲上,人手足备,筑城圩田,一日千里。
  蓟国在北。蓟王索江表十港,在洛阳汉廷看来,不过是为通商互市之便。若割繁华旧港,朝野上下虽不敢明言,然必遭人非议。蓟王深入五溪蛮区、西南夷地、无人港湾、海外荒岛,皆是不毛之地。如此,方可堵悠悠众口。
  话说。蓟王之所以四面筑堤,加快构建“弧形隔离罩”,便为堵中原大乱。将五胡四夷,悉数隔离。防关东乱局,引五胡乱华。没错。五胡乱华,乃蓟王心头之刺。每每虑及,便会起锥心之痛。
  洛阳朝野,三宫鼎立,看似风平浪静,息事宁人。再加内宦凋零,党人复起,朝政日见起色。虽有种种相好,然不知为何,蓟王总隐隐觉得,时刻有“折足鼎覆之危”。
  事戒不虞曰知备。蓟王向来有备无患。祸起萧墙,不可不防。作为一名无神论者。刘备坚信,“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终归是内因,起决定性作用。
  濯龙园,华云号。
  何太后一如既往,设宴款待洛阳宗亲贵胄。以示亲近。
  如今太后迁居长乐宫,又身怀六甲,行动不便。于是主事之人,便自然而然,换作大将军何进。
  因辟得党魁,何进名声大震。朝野上下,皆来攀附。又受教化,一改先前嚣张跋扈。捐资助学,颇多善举,为人所称道。今由其主持家宴,洛阳宾客,纷至沓来。
  “下臣,拜见大将军。”
  “你是……”见其颇为面生,何进和颜相问。
  “下臣乃蓟邸守丞,刘平。”
  何进心中一动:“可是蓟王族兄。”
  “正是下臣。”刘平再拜。
  “速速免礼。”何进闻之大喜。蓟王族兄,代为出席。何其荣光也!
第181章
未得其主
  合浦,桂门关前。
  二十余里容渠,分别由工匠经合浦水与圭水,相向开挖。精工铁器,辅以机关利器。若非船闸耗时耗力,不日便可贯通。
  在蓟王手绘草图的基础上,将作寺经实际验证,不断优化。将前后船闸间水道,相对收窄。与外侧渠道呈梯形对接。如此,既能加固船闸及闸道,又可加速水流外泄,利于船舶快速通行。还有一处变更,更为重要。类比船帆,变升闸为落闸。铸铁门闸,下设凹槽,借桥吊提升,阻断水流。通航时,可迅速下落,沉入凹槽。船只随渠水下泻,一路畅通无阻。
  桥吊俗称“龙门吊”。蓟王少时草绘,本用于清溪水路,后为蓟国水砦常设。借水力、畜力驱动,钢丝绳索,省力吊轮,荆轮防脱(倒转)。
  此渠由衡官王迁,主持修造。稍假时日,便可合拢。
  与新任酉津长塞祗,交接政务。留守沅陵,全权处理五溪蛮建国的郭嘉,这便与融漓一家动身,奔赴南醴港。融漓出身西瓯,南醴港若有大巫融氏入住,必令百夷心悦诚服,俯首听命。
  伏波津靠岸,众人下船。翻越桂门关时,郭嘉笑道:“待容渠凿穿,此道可废矣。”
  “东掾所言极是。”融父笑答:“先前伏波将军,军情急迫,未尽全功。今幸赖蓟王,连通南下水路。我郁林族人,便可泛舟出入江海。”
  自得知郭嘉乃出蓟王门下,并非长公主府主簿。融漓一家便改口,尊称“东掾”。
  郭嘉亦欣然接受。然对外仍称主簿。临行前,乃宋奇向融漓,道明原委。之所以如实相告,不做隐瞒。言下之意,未把融漓,视作外人。郭奉孝凤凰于飞,蓟王与十夷王女和亲之事,已尘埃落定。择日当行和亲大典。授十夷王女美人位,入住东宫鸳鸯殿,号“鸳鸯美人”。
  世人皆知,蓟王城,四宫八殿。西宫有其三,北宫有其二,东宫亦有其二,南宫余其一。
  东宫二殿,一名鸳鸯,一名飞翔。坐北朝南,前后二殿。周围建筑,坐落有致,相得益彰。蓟王督造王都时,先造横竖一里城墙。再造“回”字四宫。“回字四宫”,宛如一块璞玉。国内能工巧匠,用十年时间,精雕细琢。处处匠心独运。昭阳、飞翔、增成、合欢、兰林、披香、凤凰、鸳鸾,八殿嵌套在亭台楼阁,山石花木之中。般般入画,巧夺天工。集蓟国营城术之大成。
  错落有致,层次鲜明。搭配高低,互补参差。立体构造的美感,成为蓟人耳目濡染之审美熏陶。一言蔽之。除去平面审美,蓟人亦有高差审美。
  汉人以高为极。“垂直向”审美,自然极为重要。
  不妨深思。蓟王后宫不过三百佳丽。四宫八殿,足有空闲。因何另开鸳鸯,安置十夷王女。又因何未行约定俗成,只封“美人”而无“贵人”。贵人何在?
  郭嘉一语破天机:鸳鸯未得其主也。
  每每至此,融漓不觉心头鹿撞。情窦初开,一时浮想联翩。
  人皆向好,民皆向善。五胡四夷,皆以汉化为荣。无有例外。
  知迁居南醴港,乃是蓟王授意。融漓父母,自当言听计从。融漓遂与沙摩柯等一众好友辞行,与父母同往。沙摩柯言道,若再遇险,定领五溪族人,顺流而下,千里驰援。
  融漓一笑倾国。沙摩柯少年心性,浑然无觉。而郭嘉等人却急忙躬身,不敢正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8/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