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9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3/2006

  无论错进错出,误打误中。还是妙手偶得,浑然天成。何太后能设此谋,足令世人称道。
  俗语谓,如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南北二宫,眼线何其多。
  蓟国守邸丞,蓟王族兄,怀抱麒麟子,泪洒当场。不出三日,洛阳宗亲贵胄,人尽皆知。
  其中深意,不言自明。
  有蓟王虎踞在北。千里国土,万千子民,谋臣如雨,猛将如云。披甲执锐十万众。
  何人敢逆太后。
  三宫鼎立之势,眼看便要摇摇欲坠,分崩离析。此时还不站队,更待何时。
  长乐宫前,车水马龙。一派繁荣盛景,直追先帝年间,入园求官。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无利不起早。
  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大汉深宫之中。论内心最为煎熬,乃至坐立不安,夜不能寐者,便数当今少帝。
  废立执念,如影随形。
  宛如毒蛇,啃食心灵。
  便在这“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紧要关头。
  蓟王上表,不言国事,只白话家常。字里行间,平铺直叙,娓娓道来。却足已抚慰人心。
  一直抱恙在身。久不见踪影的大长秋兼领尚书令,大宦官曹节,当庭诵读。抑扬顿挫,字字入心。
  少帝泪流满面,累日心结,焕然冰释。
  窦太皇自帘后言道:“今汉亲疏有别,互不相论。然,蓟王与先帝恩若兄弟,又与文园贵人(王美人)义结金兰。如此算来,乃陛下叔辈。往后相见,当执晚辈礼。”
  少帝心悦诚服:“遵命。”
  百官无不慨叹。
  自此往后。世人皆尊刘备“皇叔”。
  大将军何进,张了张嘴,却哑口无言。时至今日,还有何话可说。若真论及此事,蓟王又岂止仅是皇叔。
  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蓟王为人磊落,忠义双全。爱民如子,嫉恶如仇。海纳百川,和合诸夏。爱恨情仇,利落分明。心怀家国天下,又如何能坐视蝇营狗苟之辈,觊觎帝位。轻言废立。
  一言蔽之。
  少帝,乃蓟王所立,唯蓟王可废。
  心念至此。蠢蠢欲动之各方势力,立刻偃旗息鼓。不敢妄动。
  蓟王虎威,威赫华夏。
  黄门少令,偷看五体投地,垂垂将死之老大人。一时感慨万千。
  老而弥坚,莫过如此。
  寻常不见面,偶尔露峥嵘。谁敢言老而无用,尚能饭否。
第004章
越俎代庖
  几家欢喜,几家愁。
  自党魁张俭应辟出仕,受以九卿之少府。更加阿阁兵乱,百官凋零。残余党人大批出仕,朝野上下,声势大涨。
  更加大将军何进,又广发英雄帖。借太后之名,引无数豪杰高士齐聚洛阳。
  北宫,黄门署。
  残余中常侍,自觉大难临头,唯有摒弃前嫌,抱团取暖。共度难关。
  “大将军意欲何为?”钩盾令宋典,惊疑不定。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又岂止他一人。
  掖庭令毕岚,累日惊恐不安:“莫非,大将军欲杀我等,结好党人。助其权倾二宫,独霸朝纲。”
  “党锢之祸,乃前大宦官赵津、侯览所为,与我等何干。”钩盾令宋典不禁叫屈:“党人自诩名流高士,如何能不分青红皂白,冤杀我等。”
  “欲杀之而后快,又岂止我等。”玉堂署长张让,阴森一笑。
  “何出此言?”宋典忙问:“我等与大将军,素无仇怨。何故以死相逼。”
  “乃我亲耳听闻,焉能有假。”答话之人,正是前西园上军校尉,今长乐卫尉,小黄门蹇硕。
  见太后卫尉,不请自来。众皆惊慌失措。
  赵忠遂宽慰道:“蹇硕与我等同心,先前种种,多为遮掩,诸位切勿见疑。”
  张让亦为众人解惑:“蹇硕借统领西园卫之机,命心腹小黄门暗中监视,往来园中各色人等。累日来。大将军何进,假麟子诸事,出入长秋殿。实则请命太后,欲诛杀我等,以谢天下。”
  “果有此事乎!”众人无不惊惧。
  蹇硕冷笑:“大将军自少帝继位,便博征智谋之士为己用,暗结外镇诸侯以翘首京师。又与袁绍等人谋诛内臣。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太后何言?”宋典忙问。
  “太后言道:麟子初生,尚不足月。不宜妄动刀兵,起血光之灾。”
  宋典不由长出一口凉气,彻骨奇寒:“幸有太后怜惜。”
  蹇硕冷笑:“大将军何进,并车骑将军何苗,分立幕府,执政专权,朝廷内外,几成一言堂。今又与天下党人,谋诛先帝近臣。只因忌惮我统西园禁兵,恐伤及太后母子,故犹豫不决。此天赐良机也。趁其不备,矫诏入宫。我等一拥而上,乱剑砍成肉泥。再海捕天下,诛尽党人。重掌二宫大权,护我十万黄门子弟以周全。何乐而不为。”
  赵忠老谋深算:“诛何进一人易耳。然其党羽,又当如何?其弟何苗,麾下五千胡骑,旦夕可至。若兴兵报仇,我等兵微将寡,如何能敌。且若我等先下手,不啻授人以柄。天下群起而攻之,非但我辈身死族灭,十万黄门亦难保全。”
  与会人等,各自长吁短叹。生死两难,如之奈何。
  左思右想,苦无对策。宋典、毕岚双双问道:“依二位大人之见,唯今之计,该当如何。”
  “分头行事,先示弱,再恃强。”张让已有定策。
  “愿闻其详。”众人异口同声。
  “太后母舞阳君,及二兄何苗,数受我等赂遗,可求二人进言太后,先为我等障蔽。此乃权宜之计。为利我等,稍后行事。”
  “当进何言?”宋典追问。
  略做思量,张让言道:“便说:‘大将军专杀左右,欲效前大将军梁冀故事,擅权以弱社稷。’太后必疑以为然。”
  “此言大善。”钩盾令宋典言道:“舞阳君,我去哭求。”
  “何苗,可由我去办。”毕岚亦道。
  “此乃轻敌之策,亦是缓兵之计。”张让环视左右,一字一句,道尽心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将军何进自以为声势无两,权倾朝野。却忘了三宫鼎立,相互掣肘。太皇董太后称病不出,董骠骑退避三舍。却皆虎视在旁,坐看何进自取其祸。若我等假太后之名,栽赃构陷大将军有不臣之心,引二戚刀兵相向。两虎相争,必有死伤。那时,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原来如此!”众人纷纷醒悟。示弱之目的,乃是让屠户出身的何进,得寸进尺,放浪形骸,自取灭亡。
  “若董氏不上钩,又当如何。”蹇硕又问。
  “那我等,便越俎代庖。”张让切齿言道。
  赵忠一直旁听,并未出声。此时却忽然开口:“黄门少令左丰,何不遣人说之。”
  “少令乃蓟王党羽。有恃无恐,何须联手我等。”宋典摇头叹气。
  “此一时,彼一时也。”赵忠言道:“大将军真若铲除异己,独霸朝政。少令亦是黄门子弟,何以独善其身。”
  “蓟王虎踞在北,先帝时,披丧送亲,险灭大将军满门。今手握十万雄兵,和亲五胡四夷。一声令下,可得百万雄师。何其不智,树一强敌。”蹇硕不信。
  “太后既得麟子,何氏一门便与蓟王暗中结盟。杀一黄门,又能如何。”赵忠反驳。
  蹇硕幡然醒悟:“言之有理。”
  “且去分头行事,切莫建疑!”赵忠顿足道。
  众人一心,各自离去。
  待只剩二人,赵忠目视张让,坦诚相问:“可有未尽之言?”
  张让心领神会:“且放宽心。你我同生共死,休戚与共。若有闪失,以命相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3/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