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官(校对)第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319

  当!锣声响起,线香燃尽。与此同时,叶行远在贡院之中睁开了眼睛。
  梦中策论,本该在叶行远面前展现,其余考生的文章都是这样落于纸上,但叶行远面前的卷子却是空白的,连一个字都没有。
  怎么回事?考官们轰然吵嚷起来,明明看到叶行远浑身金光,在推演空间之中必有出众的表现,这一言一行自有天机文章记录,怎么会是白卷?
  王学政面无表情,“时间已至,诸考官收卷。”
  他心中窃喜,却并未形诸于色,一众考官这时候也没有了言语,只能讪讪的凑到叶行远面前,伸手要取他面前的白卷。
  巡抚胡大人、布政使潘大人、按察使万大人用各自的方法知悉考场的情况,都是叹息不止。叶行远这小子性子未免也太倔强了,他不得举人之位,流民祥瑞之事也不知如何着落,怎不叫他们三人忧心如焚?
  “考生叶某,未曾完成策论,省试资格取消。”王学政冷冷的宣布了结果。听到这个消息,叶行远不怒反笑,他轻轻的压住了面前的卷子道:“大宗师莫要着急,学生的策论正在天机审阅之中,且看结果!”
  叶行远伸手向天一指,只见贡院上空,金光盘旋恰如一个漩涡,一片文章在其中旋转不停,有见识之人都禁不住一起惊呼。
  果然是天机审阅,叶行远的文章竟然牵动天机至此,以至于跳过了主考,直接由天机来评判这篇文章的优劣!
  这样的事情,三千年科举历史中也没发生过几次,竟然在本次省试上出现了!想到这点,所有人都激动起来了,能亲眼见到这等奇迹,足以夸耀一生了!
第193章
又是这样!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轩辕世界评判一篇文章的好坏,归根结底在于对天机的阐发,越是准确越是合乎圣人所传,这篇文章的价值也就越高,至于文采倒在其次。
  如果是针对经传的解释,那只要能够引起天机共鸣,便算是成功,根本不需要天机再一次审阅。因为这本身就是体系内的东西,共鸣越大,文章就越好。
  但策论就稍有不同,毕竟虽然圣人生而知之,从降世之后定三千年盛世秩序,但圣人秉承述而不作之道,也不可能事无巨细都有详细的应对。对具体事务的对策,还是需要当世的贤人来想办法。
  从中而生发出来的新手段新思路,即使是天机也不可能立刻判断其优劣,会经过一个天机审阅的过程。这种情况在臣子上表论述争执不下之时偶有发生,以作为皇帝定行政策的参考,但一介秀才的策论,哪里能到让天机都关注审阅的地步?
  叶行远到底写了什么?王学政面色僵硬,虽然强自维持着表面的平静,但内心却如惊涛骇浪一般。自己之前要公事公办,取消叶行远的资格,偏偏叶行远争到了天机审阅的机会,如果他的文章因为离经叛道而被天机黜落倒也罢了,但要是他得到天机赞赏,那他堂堂一省学政可怎么下台?
  从叶行远身周现出金光的情况来看,一旦进入审阅。他这篇策论要么是一鸣惊人,要么是重遭斥责,非此即彼。王学政心中暗叹自己不智,早知道会是这样,他绝不会轻易表态落人话柄。
  两种情况一半对一半,毕竟对于秀才来说,纵然能够突发奇想,找出应对时局的妙策,但学问到底未纯,未必能够从圣人经义出发。万一有所偏差,也可能会万劫不复。
  王学政只能心底暗自祈祷叶行远的策论存在这样的问题,目光直勾勾的瞪着空中的金色漩涡,焦急等待。
  叶行远镇静站在原地,心中却也是千头万绪。他这次的策论引动天机审阅,并非是本意,如果知道会到这个地步,或许在幻境世界后面几十年的处理上,未必肯这么坚决。
  “我这法门,虽然看上去平复了流民问题,为大乾朝延续了数十载的国运。如果在现实中,可以说是功勋彪炳,但其实定西北、江南与中原朝廷割据分立之基,又养豪商一族,行约法立宪之初。不知道是否动摇了圣人治世的根基?”叶行远心中有苦自知,也捏着一把汗。
  如果以一个纯粹文教秀才的立场,他不应该写这样的策论,也不应该行如此之政。但身在局中,叶行远也能感觉到时代力量的推动,他亦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如果不这么做,就可能会被历史的车轮碾过,叶行远也只能因势利导,每一步都做出尽可能更好的选择,最后就现出了这样的结果。
  这种变化在天机审阅之中会是怎样?叶行远自己都没底。
  叶行远自己担心,别人却更都为前所未有的变数而震惊。抚台、藩台、臬台三位大人听说贡院之中发生之事,都不禁瞠目结舌,深自为叶行远的能量而骇异。
  “想不到他能够做到这一步,真大贤也!”布政使潘大人惊叹,在三位大员之中,他对叶行远的了解最深。但即使是潘大人,也不敢相信叶行远的策论居然能够引发天机审阅,这可是当朝宰辅才偶然能够触发的天象,叶行远的水平难道能与宰相相当?
  按察使万大人心中骇然,他一开始是得罪叶行远最深的,后来在流民生变之后虽然极力示好,双方关系有所缓和,但在叶行远没有表态之前,也不能算是化敌为友。
  “幸好没有为了老范之事就与他纠缠不休,能够在省试之中就引发天机审阅的才子,要是他能够活下去,那未来必是不可限量!”万大人暗暗打定主意,纵然这次叶行远不选择投靠他,他也不愿意与之为敌。
  巡抚衙门之中,胡大人端坐后衙,脸上满是奇异的神采,赞道:“怪不得到最后关头,叶行远还不要本官伸手相助,他有这等能耐,岂是区区定湖一省可以羁縻?”
  在这一场省试之中,胡巡抚亲自下场,虽然只是化神而入,但对于他这种品级的封疆大吏来说,已经算得上是赤膊上阵。叶行远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胡巡抚心中本有些不爽,但在此刻,这种不爽完全烟消云散。
  叶行远迟迟没有表露要投靠哪一方,也就意味着祥瑞的好处不知道该归于省中哪一位大佬。胡巡抚原以为是这小子在待价而沽,现在看来其实不然。
  能够引动天机审阅之人,完全有资格自己去占这一份祥瑞功劳的大头。怪不得叶行远顶着压力,一直不表态,现在看来他的目的却明显得很!
  “果然是有才者必有傲气,他既有此心,我何不顺水推舟,结下这个善缘?”胡巡抚目光闪烁,在天机审阅最后的结果出来之前,已经暗自下定了决心。
  金色漩涡仍然在旋转不停,在场之人除了叶行远和王学政两人面色凝重之外,其他人都是既敬且畏,哪里能想得到那许多,只在天机的威严之下俯首,都不敢正眼观看。
  叶行远觉得时间过得很漫长,他抬头望着漩涡的中央。只见一片渺渺茫茫,中间似乎蕴含无数精微奥妙,仿佛藏有宇宙之相,但一时之间却又无法理解和体悟。
  他心中默祝,“圣人之道,不敢有违。所取者不过体会‘仁’之一字,仁者爱民,民不聊生,谈何仁义?吾之道虽千变万化,不离仁之一字。”
  这倒是大实话,即使是在推演幻境之中,由于天命陷阱的影响,叶行远的许多想法都是本于爱民之心而取之。一切的根本出发目的,还是为了能够让这世界的百姓能够活得下去,虽然他超前的运用了许多后世的政治经济手段,但究其根本,还是出于本心的仁善。
  王学政也恶狠狠盯着金色漩涡,几乎眼珠子都要瞪了出来。他读了几十年书,当了几十年官,自蒙童而进士,自翰林而学政,从来还没有这种见到天机审阅的荣幸,想不到是一个他痛恨的秀才创造了奇迹,这叫他的心态如何能不扭曲?
  眼看漩涡越转越急,他脸上的表情也就更加纠结,只咬牙暗思:“叶行远行事荒悖,虽有小聪明却无大智慧。他那些手段糊弄当世这些庸才也就罢了,天机公正,圣人至诚,绝不会给他蒙混过关的机会!
  黜落!黜落!让这小子从云端坠入尘泥之中,这才是他的归宿!他绝不可能在天机审阅之中通过,我的眼光绝不会错!”
  王学政暗中诅咒,已经完全不顾及他学政的身份,一路咬牙切齿。幸好这时候没人注意他的表情,否则众人就会发现这大宗师竟是如此不堪。
  砰!正在各方诸人都翘首以盼之际,就听空中传来一阵清脆的碎裂声,叶行远的文章在那金色漩涡之中,竟然如同琉璃一般粉碎,悉悉索索四面飞散!
  王学政喜出望外,绷不住大笑道:“真金须得火炼,鱼目岂能混珠?叶行远你固然能够故作大言,引得旁人关注,但怎能唬住无所不知的天机?
  你这文章必是华而不实,因此天机牵引之下,才将它粉碎,根本不屑将其置于各位考官案前?你有意拖延,超时未曾交卷,行事又多无礼之处,如今被天机黜落,合该此报!来人哪,将他打出去!”
  王学政可是扬眉吐气,原本就后悔当初科考的时候没有再狠狠多教训叶行远一顿,如今被他逮到机会,哪里能够放过,呼喝两边差人要打!
  叶行远正要开口反驳,忽然听到天空之中又传来一阵妙乐之声,一个毫无感情起伏的声音响起,“定湖省归阳县生员叶行远,作平流民策。天机审阅,评为甲上!”
  什么?王学政刚刚出口要打,陡然听到天机出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这在说什么?叶行远的策论竟然是“甲上”?
  省试之中的策论,能够评为乙等,就算是不错的佳作。能够评上甲等,那就是几年一出的才子了!一般就算是解元的文章,也不过是乙上甲下这个水准而已。
  如果说叶行远的文章能够是甲上,那为什么天机竟然会将其撕碎?这是故意来玩他的吧?王学政强憋住一口血,只觉得喉头都是甜腥味,再想说话已是不能,眼睛凸得如青蛙一般。
  仿佛是听到了学政的疑问,空中继续传来平静沉稳的语声,“叶行远之策论,阐发天机之微,得圣人未尽之意,乃未来三千年之妙谛。为免混淆学人之思,不宜于此时现世,故此天机封印入京,仅供朝中内阁诸君参考。”
  叶行远那篇文章的碎片在狂风之中漫卷,聚合成一片金叶,在空中一晃,飘飘荡荡朝北方疾飞,一瞬间就消灭了踪影。
  王学政面色苍白,只觉得双膝发软,要不是拼尽全身的力气支撑,只怕当场就要瘫倒在地。
  比较了解叶行远的人,此时心理都在狂呼,竟然又是这样!县试府试省试,三次考试的试卷全部被封印,自古以来仅此一位了吧?这都不知道应该称为奇迹还是神迹了!
第194章
现学现用
  叶行远自己其实也挺诧异的。自己来这轩辕世界虽然时间不算太长,但是连续参加了县试、府试、省试,连做三篇文章,居然没有一篇能够流传在外的,统统被和谐,难道是自己触犯的关键字太多?
  之前两篇文章分别被周知县、张知府封印入京,所以虽然得了两个案首,结果给人的印象就是文章不行,时不时有人想来在这方面压制他。
  这一次策论又被封印进京,却有天机背书,无论如何也是放了个卫星,从此之后不会有人在再怀疑他没学问靠走后门了吧?
  对这些无脑挑衅的家伙,叶行远早就烦不胜烦,以前还抱着低调的心态,但到了现在跟本无法低调,干脆希望自己尽早扬名,免得再有这些不开眼的小人如苍蝇一般赶之不绝。
  叶行远垂手走到王学政面前,恭敬行礼道:“大宗师,考试已毕,诸生尽退,我也可以退下了吧?”
  王学政眉头紧皱,想要说话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能不耐烦的扬一扬手,让叶行远赶紧滚得远远的,好让他眼不见为净。
  叶行远微笑而退,从容离去。策论拿了“甲上”,他的诗文水平也绝高,就算是王学政衔恨在心,因为天机审阅的关系,也绝不敢刻意压制叶行远。就今天的表现而言,大约一个解元是稳稳到手了。
  在省城几经起伏,因为流民之事牵动变化无穷。也有几次险些到了绝境,到今日得到天机认可,堂堂正正的步出贡院,终于算是告一段落。
  叶行远心里有底气,不像其他考生一般患得患失,离了贡院就直接回返鸦神庙。他让庙祝娘子烧了热水,痛快洗了个澡,便在房中歇下,一直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方起。
  接下来的几天倒是风平浪静,这是省试阅卷的关键时期。叶行远在考场引动的异象本来就只有少数人看见,又被诸考官下了封口令,所以只有小范围的传播,大多数人依旧未知,还有不少人在妄想解元之位。
  例外的是为私怨在推演幻境当中对付叶行远的秦霖,他在虚拟之中被叶行远所杀,自身应对流民的策略完全失败,受天机反噬,变得有些痴呆疯癫。
  出了考场回家便是一直大叫,“叶行远杀我!害我!”时而惊惧抖擞,时而手舞足蹈,以至于家中老小不得安宁,不胜其扰,又知他如此情形今科无望,干脆就将他绑起来关黑屋。
  时间一久情形愈发恶化,原本有名的才子竟成了一个疯子,后来调养多年,方才稍有恢复。只是一辈子听不得一个“叶”字,秋日有人说起落叶,秦霖都要大叫大闹,惹人厌烦,此是后话不提。
  省试之后五日,诸位考官阅卷已毕,排出座次。叶行远一诗一文,俱是上佳之作,策论又得天机定为甲上。摘去糊名之后,无论怎么比他都是第一。
  王学政心不甘情不愿的将他列名解元,假惺惺又问诸人,“叶行远年纪未及弱冠,如今排名第一,会不会失了进取之心?依本朝磨砺年轻士子的本意,是不是让他稍退一退,日后方能成大器。”
  考官们不解王学政之意,有人赶紧谏道:“大人不可,叶行远此次策论得天机审阅,取为甲上,可见其腹中有经天纬地之才。文字诗才,圣人经义,他没一项差的。
  此辈岂会因为一个解元便骄傲自满?大人虽是好意,若是压他名次,却无根由,只怕会有无知小人误会成是挟怨报复,岂不是有污大人清名?”
  又有人赞同道:“此言甚是,叶行远得这个解元名正言顺,虽然大人所说也有道理,但是实在挑不出能压他的地方。我定湖省中出此奇才,也是一省荣光,既然如此,怎能不给他这个解元?”
  王学政只是试探性的一提,见众人反对,也不好固执己见,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表面装作淡然道:“那是本官思虑不周了,既然如此,便依此写名吧。”
  王学政意兴阑珊,随后几个名次看都没仔细看,也就胡乱填写。等到贴榜出来,他才发现唐师偃也在前十之列。因为知道唐师偃乃是叶行远好友,心中更是不爽,偏又不便再更改,只能更自记恨。
  唐师偃诗文有些华而不实,只取在乙等,倒是策论因为得了叶行远原富十三篇真传,标新立异,也得了一个乙等,本来堪堪在众生中上,算是在录取范围之内,取得前十真乃意外之喜。
  捷报传到城外桃花庄,穆家小姐大喜过望,大手笔的打赏砸下去,一时间喜气洋洋。唐师偃苦熬几十年,此时娶“美”而归,金榜题名,真算是苦尽甘来。俄而又得穆小姐腹内有喜之讯,乐得手舞足蹈,实乃三喜临门,人生得意之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3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