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官(校对)第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319

  黄泉入口开启这不仅仅是人界的大事,同样也是天庭必须在意的灾劫。身为人界之主,隆平帝自然要拿出终极手段,把天庭也扯进来。
  安公公连忙附和,“如今事态大抵已明,我们也不必寻根究底。是何缘由乃是小事,理当由司马太史另行再研究,皇上何必轻万金之躯于此?叶公子,你这便退出虚像吧,你立此大功,皇上自有赏赐。”
  叶行远还没来得及说话,隆平帝白了安公公一眼,喝道:“狗奴才,谁要你擅作主张?司马诤应该还在外界查探,我们多等待一阵,他或许便多有一份收获。朕在此安全得很,何必担心?”
  安公公碰了一鼻子灰,不敢再说。叶行远考虑下来似乎这是最稳妥的办法,便也颔首同意。
  他们几个到底不是专业的,与司马诤和四凶不能比,如今已经知道了黄泉入口开启的地点,已经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他们不如就安心等待,更多的细节就交给专家来吧。
  隆平帝只要举行祭天,天庭便会知晓此事,自然会准备相应的防范措施。纵然灾劫难以完全消弭,但至少也能够控制在危害最小的范围之内。
  莫名其妙搅入此事的叶行远,勉强也算有了与皇帝共患难的情谊,到此适可而止是最符合他的预期。不过乱世真是比叶行远想象的更乱,连阴间冥界都来凑热闹,还真是三千年未遇之大劫了。
  之前他们几个精神高度紧张,如今到了地底,亲眼看见了黄泉地穴,反而放松下来。隆平帝也不顾形象的席地而坐,饶有兴致的向叶行远询问道:“此地勉强算西,应了谶言之中的一字,但北方不知又有何事?犬、马也不知何解,你可有猜测?”
  皇帝随意闲聊,也带着几分考校的意味。叶行远想了一想道:“学生所见,不过只是冰山一角。郑老大人善知过去未来,此言必有深意,我却不敢妄自揣测。不过我想未来之事,难有确凿,纵然是天庭神祗也不能尽数掌控,倒不如顺其自然,莫要强求才是。”
  对这句谶言叶行远其实懒得费太大的心思多想,他眼前之事都未能完全把控,哪有那么多时间去琢磨未来?光是黄泉之门开启这种事,已经远不是叶行远这个层级能够操心的。
  隆平帝点头赞道:“你这几句话说得有道理,正合圣人之意,郑巨虽然于易经一道的钻研前无古人,能知未来之事,但未有善终,身后还不是一抔黄土?”
  即使借着圣人截取天机之力,只推算人界万年,也是逆天之举,必遭天谴。郑巨后来事迹无考,连葬身之地都寻不着,也不曾听说有什么后人,著述更是禁绝散佚,也不见得有什么好。
  正统儒生,还是秉承不语怪力乱神的宗旨,只求心之所安,不行孽事,便也不惧未来灾劫。佛家有云“众生畏果,菩萨畏因”,这却与轩辕世界读书人的行事逻辑不谋而合。
  隆平帝对叶行远很满意,就怕他因今日之事而钻了牛角尖,那可真只能送去钦天监干活了。如今看来,叶行远心性、才学都是超人一等,等年纪渐长,必能大用。
  叶行远听着皇帝的话,想起郑老大人所论“天命陷阱”,不由也是为这位谶讳大家黯然叹息。这世上杰出之士,谁能真正摆脱天命陷阱呢?
  就是郑巨自己,他在一步步研究易经,参悟将来万年的时候,也同样是一步步踏入天命的牢笼之中,最后不得解脱。
  这人就算是知道死后万年发生的大事,却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又有何用?
  叶行远触景生情,心中若有所悟,自觉对天机和天命的理解似乎又深了一层。这两种东西应该用对立统一的矛盾观点来看。事实上天命应该是来自于天界,一心想要掌控人间,但天机却不断与其对抗,不让天命得偿所愿。
  这两者针尖对麦芒,本意其实是势不两立。但圣人手法巧妙,布局千年,令天机与天命又相辅相成,才维持住了三界的稳定局面。
  对天机懂得越多,就越发畏惧天命,正如圣人所说君子有三畏,第一便是畏天命。
  除非真能如圣人一般,以一匹夫凡人之力,硬生生从天道之中截取一线天机,让天命都奈何他不得。否则的话,世人多被天命拨弄,便是飞升仙官,也是一种与天命的妥协。
  前途茫茫,仍须努力啊!叶行远暗自感慨,正发愿立志之时,忽然脚下的地面又开始震荡起来,黄泉地穴之中传来一阵阵巨大的怪声,那些挣动的骷髅仿佛是突破了什么束缚,迅疾飞跃向上!
第245章
吞日獒危机
  出事了?叶行远惊讶的望向头顶,只见那些骷髅如同洪流,沿着地底的缝隙攀爬而上络绎不绝,让有些密集恐惧症的他浑身发毛。
  “好像...有什么东西在驱动这些阴兵!”安公公向地穴一指,浑身发抖。地穴之中仍然在传来可怕的吼叫声,而随着这吼声的变化,一波又一波的骷髅涌出。
  犬嗷西方?众人面面相觑,这声音与犬吠还有几分相似,难道真的应了谶言所述?
  大地震动得越发剧烈,在他们脚下一道道裂缝撕开,每一道裂缝之中,都闪耀着绿色的磷火,冥界仿佛是可怕的怪兽一般张开了犬牙交错的大口,要将他们尽数吞下。
  咔咔咔咔!金刚伏魔圈外围的金色障壁再度显现,上面的符文一个接一个的崩碎。叶行远等人的活动空间急剧缩小,几乎只是刹那之间,金刚伏魔圈的范围就缩小了两倍有余!
  “不妙!这阵法撑不住了,叶公子,快解开虚像!”保柱都勃然变色,面对这种压迫,他可无计可施。一旦金刚伏魔圈被破,成千上万的骷髅扑上来,就算他再能打,也无力护住隆平帝的安全。
  “不妨!金刚伏魔圈再缩三尺,便剩最后七个元初符文,此乃圣人所手书,便是这黄泉之力也不能轻易冲破。不到最后关头,不必退走!”隆平帝这时候倒显现出为君的气度,他的目光落在金刚伏魔圈的外侧,只见最上方一个红色符文陡然亮起,旋即以七星方位,依次点亮了另外六个符文。
  金刚伏魔圈缩小的态势戛然而止。这时候五人站立已经颇为局促,保柱和安公公将隆平帝夹在中间,朱凝儿缩在叶行远怀中,五人差不多紧紧挤在一处,外界的骷髅与他们最多不过方寸之隔,阴寒之气都透了进来。
  “这骷髅脸还真丑。”朱凝儿摇头道:“原以为盗匪、妖怪已经是人间最丑恶之物,看到这种死人,才发现这世上终究还是活着好。”
  叶行远已经随时准备解开虚像离去,此时他正感觉到黄泉地穴当中有什么恐怖的怪物要出来,目光穿过骷髅骨架的缝隙,一霎不霎的盯着那妖氛冲天的地方。
  “那是...什么?”隆平帝明显也感觉道了冲击,他努力维持着天子的尊严,但那种危机感却让他几乎忘了身在幻境之中,要不是后退无门,恨不得掉头就跑。
  吼!地穴之中传来惊天动地的吼声,一只黑色的巨爪带着蓝色的火焰突然伸出,向着叶行远五人拍了下来。原本固若金汤的金刚伏魔圈元初符文顿时崩碎,那巨爪的攻势甚至没有丝毫滞涩,下一秒钟就将会把五人拍成肉酱!
  “退!”叶行远当机立断,一动念之间,硬生生压住了剑灵的涌动,扯断了意识与谶言的联系。他鼻端闻到了一股焦臭气息,但却并没有泰山压顶的感觉。
  再睁开眼时,叶行远已经又处在画舫船舱之中,窗外已是白天,头顶的那一盏写着谶言的灯笼缓慢的燃烧着,发出毕毕剥剥的响声。
  隆平帝勉强站着,保柱视死如归的扑在皇帝身上,安公公瘫倒在地,朱凝儿抱紧了叶行远不放。而那五位“专家”,却都闭目盘膝而坐,排成了一个古怪的阵势,一个个口鼻溢血,面色难看得无以复加。
  “功亏一篑!功亏一篑!”司马诤睁开眼来,捶胸顿足,语气衰弱,苦笑道:“叶公子,只差一小会儿,我们便可以追根溯源,穿过时间长河,定住这灾劫原像。你...你怎么不多坚持一会儿?”
  安公公一骨碌从地上爬了起来,指着司马诤劈头盖脸骂道:“你还好意思?你不是说金刚伏魔圈绝不会有失?我们差点让一只怪兽一巴掌拍死,若不是叶公子当机立断,黄老爷出了什么事你担当得起么?”
  司马诤骇然失色,不敢再说,垂头道:“想不到终究是惊动了那孽障!它天赋神通,亦能倒溯过往。这次定不住它,之后它成灾之日,只怕是更难拿下......”
  他站起身,向着四凶道:“你们都亲眼见到那末日景象,须知兹事体大,我们所见所闻,在三年之内绝对不可泄漏,免遭祸殃。”
  四凶默然,只有妖丐叹道:“天师之言吾等自当铭记于心,今日方知谶讳之学的凶险。既受天谴,怎敢胡言?你不是早算定了这种结局,方才哄我们来的吧?”
  受到司马诤邀请的时候,四人都是踌躇满志,尤其是北方的妖丐和西方的招提法王,都觉得是自家大兴之兆。不想经此一役,全都像是霜打的茄子一般蔫了,一个个拖着重伤之躯摇摇晃晃的离去。
  隆平帝原本要派人想办法留下这几人,但听司马诤之言,再看这几人的形貌,知道不必多此一举。当世最出色的五位谶讳大家,只怕都已经命不久矣,这大概就是他们所说的天谴。
  等四凶都走远了,司马诤方才跪倒在地,向隆平帝请罪,“皇上,臣自作主张,引四凶入境,破解第八象谶言之谜。不料我神通有限,未能定此灾劫,致万世之谶原文焚毁,更令皇上遇险,罪该万死。”
  隆平帝不耐烦道:“好了,朕知道你一心为国,连小命都搭上了,难道还能怪罪你不成?你还是说说我们分开之后,你到底参悟到了什么?择日祭天之时,方可颂告明确。”
  黄泉出口已经是大麻烦,那地穴之中藏的怪物更是恐怖,隆平帝不知其详,想要祭天求天庭襄助,还是得把基本情况给搞清楚了。
  司马诤磕了个头道:“多谢皇上不罪之恩,此谶半句犬嗷西方,得叶公子之助,其实我们已经解了。便是之前猜测的吞日獒封印于六道沙漠,不知怎的被这上古妖物找到了冥界的入口。
  三千年来,它一直在扩大地缝,在未来几年之内,便能开启黄泉地穴,放出幽冥阴兵搅扰西方。借机挣开圣人封印,重现于世。”
  果然是吞日獒!想起那凌厉的狗爪,叶行远都有些后怕,这等怪物根本已经超越了世间的规则。上古之时这东西连太阳都能吞下去,要是让它完整的出现在人界,那谁能抵挡得住?
  隆平帝面色阴沉道:“吞日獒重现于世,便是天庭派人也未必能够应付,这一次内阁诸位大人可要大伤脑筋了。”
  平定天下,收服怪物,本身就是人皇之责。上古之时,帝位有力者居之。遇上这种怪物,人皇都得亲自上阵,以救黎民,方才得无边功德,享天下治权。
  圣人之后,人皇以有天命者居之,剿灭怪物这种责任当然也就有辅佐天命的整个朝廷来承担,故而隆平帝道是内阁诸臣得伤脑筋了。
  吞日獒这种级别的怪物,比一个异族崛起立国更加恐怖,破坏力绝对超过一支大军。更何况不知什么原因,它还能够掌控催动冥府阴兵,结合起来就是一个能够颠覆国祚的大.麻烦。
  关键这还是半句谶言,还有半句“马跳北阙”未解,因为原文被焚毁,大约也没有再次解开的机会。但既然与之并列,应该也是同等级数的灾劫,隆平帝只觉得焦头烂额。
  他叹气道:“如今已知灾祸,却不知何时才会发生。我早就说了,何必要杞人忧天追根究底?难得糊涂不是更好?现在就算破解了这谶言,我们又能如何?无非只是提心吊胆罢了。”
  隆平帝素来是得过且过的性子,这灾祸虽然摆在眼前,但是万世算经以百年为计算尺度,这灾祸爆发或许便在明年,也可能是十年二十年以后,如果并不知晓,那至少可以过上一段太平日子。现在知道了,却也仍然没办法预防。”
  司马诤跪地不起道:“臣学艺不精,而今死矣。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只求皇上能够听臣一言。而今天下大变,民不聊生,人族享圣人三千年遗泽,已至末路。
  内忧外患交煎,这倒也罢了。关键是三界之框架松动,这吞日獒推动冥界阴兵入世,便是一例,也只是沧海一粟罢了?而今之状,若无新圣人出,则国亡矣!人族亡矣!”
  他这几句话说得胆大包天,安公公又惊又怒,跳出来阻拦道:“司马诤,你竟敢诅咒我朝,真不怕死么?”
  司马诤也不理他,只自顾自道:“万望皇上励精图治,重振朝纲,万不可再耽于享乐,不然大祸不日而至矣!”
  他一边磕头,一边死谏,口鼻之中不住溢出血来。隆平帝初时也颇为恼怒,看他惨状又于心不忍,便轻叹道:“你何苦如此?先将养一番,便是这天谴,也未必要了你的命。司马家掌钦天监多年,你的神通要比那四凶正统得多,他们尚且可以苟延残喘几年......你还是赶紧回宫,朕会宣太医为你医治。”
  司马诤惨然摇头道:“在虚像之中,我动用寻龙诀神通,穿越时之间隔,以毕生修行想要定住吞日獒。不料反遭其害,受了反噬,又因逆天,遭受天谴,这是活不成了。”
第246章
四人齐灭
  司马诤委顿于地,俯首不起,说完几句话之后便一动不动。隆平帝一怔,让安公公上前扶他,却发现他的身子已经僵硬。一代谶讳宗师,竟然就这么死了。
  叶行远看着已经烧成灰烬的灯笼,默然无言。司马诤的死更让他感觉到风雨欲来,这人临死前的进谏更是让他闻之惊心。
  这个世界还是很危险滴,可惜没有机会回火星去了。叶行远心中吐槽,对未来多舛的命运更觉担心。
  隆平帝轻叹一声,“司马诤忠心耿耿,既为社稷而死,朕就不追究他的罪过了。命人送回尸体厚葬之。太史令之职,由其弟暂摄。”
  人都死了,被司马诤找来的四凶大约也活不了几年,追究他泄漏军国机密也似乎没什么必要。
  皇帝转过头,对叶行远温言道:“昨夜你立功非小,只此事机密,不便公开封赏,朕先记下你一功。来日祭天,朕会再与你探讨此事。”
  现在司马诤去世,四凶远遁,当事人只有叶行远最清楚所见所闻。这等大祸事隆平帝再怎么怠政也不能不重视,再加上对叶行远甚为欣赏,愿意私下向他咨询。
  叶行远谦虚道:“学生才疏学浅,但陛下有所差遣,自当尽力而为。”
  隆平帝一点头,“此事你们万万不可向他人泄漏。瞥见未来,本就是钻了天命的空子,若是宣扬出去,天机生变,反噬之下必然承受不起。”
  预测未来原本就是大干天命忌讳的事,故而古往今来凡精于测算,明晰将来之人往往都不得善终。故而郑巨的万世算经都以隐语写成,并不明细。但即使如此,以他的功德学问仍然不能幸免。
  通过郑巨的谶言,看到未来之人,也不能肆无忌惮向外传播,否则天命无情,必受反噬。不是日后前程坎坷,便是疾病缠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3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