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官(校对)第2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2/319

  “世人说浑水摸鱼,诚哉斯言。”叶行远慨叹。如果朝堂不乱,他这个半级也不知道也费多大功夫才能升上去。正因为朝廷上狗咬狗,才会有他的机会。
  不管是过去将来,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些朝堂上的大学士、阁老,也都不过是普通人罢了。
  既然得偿所愿,再回蜀中路途遥远,也无必要。他将贡物交割,见了隆平帝,也就开始安心在京中住下,谋求下一任升官。叶行远发现这种事在京中也司空见惯,什么县令知府乃至于一省的方面大员,在任期将满之前,赖在京师的也真不少。
  与叶行远所知的封建时代不同,轩辕世界由于有瞬时可达的公文系统,许多政务可以远程处理,更助长了这般风气。
  倒像是后世有人到京中跑官要官,各省各市都要设立“驻京办”这种机构一般,都是一个意思。
  既然是通例,叶行远也就心安理得的住了下来,他行事低调,仍然居于驿馆之中。反正他功劳足够,考评优异,也不必刻意去争什么。背后运作之事,只有李夫人为他争取,而在头上,还有隆平帝与王仁,只要诸位大学士不作梗,还有谁能拦得了他的路?
  等他在京中住满三月,再一次过了炎夏,果然吏部文书下来,给他了一个江东省兴州府知府的职司。
  此事倒是风平浪静,朝中无人反对,也无人与之相争。
  正如青妃之前的分析,并没有人有阻止叶行远前往江南的动机。他的朋友希望他在江南做出政绩,再进一步,而他的敌人,则是希望他在江南栽个跟斗,破了不坏的金身。
  叶行远也不耽搁,便收拾行装,点齐原班人马,出京往江南赴任。
  路上大约耽搁了一月有余,抵达兴州的时候,已经是八月下旬,桂子飘香。叶行远欲观察民情,便先便衣入城,打探消息。
  江东兴州毗邻东海,秋日柳扬,一片暖色。叶行远一袭青衣,从容坐在酒肆,听着兴州百姓的热议。
  他原以为此地人杰地灵,才子辈出,大家聊天的内容不是风流韵事,便该是科举学业,但百姓们聊天的内容,却全然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大部分人,都在兴致勃勃的讨论着粮价。
  江南一地,如今产粮已经远不如当年,因为大部分地区都改种了经济作物。但即使如此,兴州土地肥沃,百姓富庶,也从来没有缺粮之虞——要是江南缺粮,天下大概早就赤地千里。
  所以这些百姓并不是担忧粮价上涨,从他们语气中听来,仿佛还是期待着粮价上涨,害怕粮价下跌。
  叶行远对陆十一娘奇道:“天下百姓,但有忧心粮贵的,从来没有担心粮贱的,怎么兴州这地方与别处不同?”
  陆十一娘事先通过锦衣卫做过调查,禀告道:“此事乃是今日才在兴州兴起,名曰粮贷。百姓可预先以丰收日价买入粮食,但并不交付,在数月之后方可提货,若是粮价上涨,亦可将粮贷转让,此乃空手赚钱之法。兴州百姓,但凡有几个闲钱的,现在倒有一半都在投钱在这个上面。”
  我靠!叶行远吓了一跳,难道除了自己之外,还有另外的穿越者,谁倒腾出来这个高级的金融工具?这不就是期货么?
  虽然可能还没有用到杠杆交易的原理,但是不使用实物,而是依赖于契约,限期交付,可以转让的模式,正是期货交易的雏形。这要是兴州人民自行发明的,那可是走在时代前列了!
第461章
  “此法风险甚大,若是交易规模不加以控制,卖粮之人在到期之后无法交付,只怕会惹出大事。”叶行远转念一想,又觉得一惊。这种期货交易如果缺乏监管,很容易就形成跟风炒作,乃至于形成巨大的泡沫,“这是什么人在操持此事?”
  陆十一娘有些尴尬,悄声道:“据说是江南省的四家联盟钱庄......此事琼关钱庄虽未参与,不过也有大量的银钱从其中流转......”
  叶行远无语,没想到这期货交易的源头与自己也有关系。他略一思索,也明白正是因为自己弄出了名为钱庄实为银行的划时代金融工具,这才刺激了新的期货交易方式的诞生。
  若是没有钱庄作保,这种期货纵然会自发形成,依赖于现银交易也难以达到一定的规模。
  正是由于钱庄这种契约金融的出现,才进一步刺激了期货交易的生发。当然琼关钱庄目前的业务并不涉及这一块,叶行远对钱庄发展有严格的控制,但挡不住其它钱庄开展类似业务——在这种情况下,琼关钱庄不承担其中的现金流水工作,那才是犯傻。
  “四家联盟钱庄么......”叶行远陷入沉思,他早就听说江南省经济发达,尤其是兴州富甲天下,兴州人以会做生意而闻名。他们想得出这种期货之法,也并不奇怪。
  他点了点头,客气的向邻桌之人询问,“请问这位兄台,在下初来贵境,只听诸位都在说这粮贷之事,不知有何玄妙?”
  邻桌听他口音确实是外地人,又见他青衫书生巾,知道是读书人,便有些敬意,笑道:“这是咱们兴州府几位大官人的创新,你自外地而来,不知其中究竟也是正常。这是几位大官人善心,普惠百姓,给咱们发财的机会,你既然赶上了,若盘缠宽裕,不妨也买上几手粮贷,不用半月功夫,定能大赚一笔。”
  叶行远好奇问道:“兄台怎知一定会赚钱?”
  邻桌大笑,从怀中取出一张契约,道:“这便是粮贷的官文。六日前,我以二两银子一石买入一百石粮,如今已经涨到了二两三钱,只六日功夫,不费吹灰之力我便赚了三十两银子。只恨当初家中河东狮吼,不然在上个月一两银子时候就入手,这不是已经赚了一倍有余?”
  叶行远接过那契约,细细查看,只见上面写明甲方某某,以二两银子石的价格卖出糙米百石,约定于明年三月交割。
  也就是说,邻桌凭着此契约,在明年三月春荒之时,可以领到一百石的糙米——但从他们言语之间,叶行远已经听明白了,邻桌买这粮贷,并非是为了要那一百斤将来的糙米,而是纯粹为了投资。
  以现在的接盘价格,他已经赚了百分之十五。六天的收益率这么高,也难怪众人会这般兴奋投入。
  但这击鼓传花的游戏,难道能一直玩下去?粮价也不可能无休止的上涨。听闻从上个月开始,这期货粮价已经涨了一倍,叶行远便有些担心,问道:“这甲方‘云记’,莫非是此地粮商?”
  邻桌连连点头道:“果然是读书相公,看的明白。这甲方云记,正是咱们兴州府首屈一指的大粮商,云大老爷家资巨万,每年都说数十万石粮食,南北贩卖。正是他与四大钱庄合作,分利于民,才让咱们也赚这一笔银子。”
  叶行远蹙眉道:“云大老爷自己有钱赚,纵然心善,又何必将钱分给百姓,那岂不是圣人之行?”
  邻桌瞥着他大笑道:“你虽然读过书,到底是小地方来的,不懂得这投资的奥妙。你想那云大老爷虽然有钱,但他每季收粮,总也要周转,如今先用着咱们的钱,便可以将收粮的规模做得更大,只要将南方的粮食运往北方,何止数倍之利?他这规模一大,赚得就更多,分我们一部分,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这一番道理倒也自圆其说,不过叶行远多了几千年见识,当然不会这么轻易被唬住,摇头道:“运粮的利润虽大,但也不过两倍三倍,如今还是丰收之际,江南的粮价便涨了两倍有余,就算是贩到外地也未必赚得了这么多。这粮价总不会一直涨下去吧?要是跌了怎么办?”
  邻桌听得一个跌字,面色便是大变,恼怒侧身道:“你这人说话不吉利,不欲与你多谈,你自去问别人吧!”
  他兴冲冲的向人介绍一个赚钱事业,别人却开口泼凉水,他听得当然不爽快,便懒得与叶行远多说。
  叶行远连忙道歉,笑道:“在下从外地来,不懂得那许多经济之道,说话莽撞,但请兄台见谅。”
  那人勉强道:“我不过是拿出几百两银子小玩玩,也就罢了。你要是与那些买了千石万石的大财主们说这些,说不得就要被人打个臭死,以后可千万要谨慎。
  在这兴州城中,什么都可以说,便是你要骂皇帝老子,也不见得有人管你。但你要是说了这个‘跌’字,只怕人人都要给你冷眼。”
  叶行远道谢,感谢提醒,心中却越发疑惑。兴州城中期货投资已经道了这个地步,令人惊诧,他初来乍到,没想到便遇上了这么个难题。
  兴州街头,依然是热闹得紧。叶行远带着陆十一娘随意在城中闲逛,并没有急于去府衙上任。这座古老的石城,如今正在朝廷的东南焕发生机,也可说是天下屈指可数的经济重镇。
  叶行远争来兴州知府这个位子,并不仅仅是为了兴州府中的钟奇之墓。他同样也知道,江南一地,是轩辕世界文风最盛之所,也是圣人道统传承最严密的地方,要是他在此地能够站住脚跟,也就意味着他在朝堂之上有了根脚,不会再如以前那般随风飘摇。
  兴州,应该是他寻求五德之宝的终点,也是他仕途布置的新起点。
  而叶行远现在也发现,这座可以称得上轩辕世界排名前五的繁华都市中,各种暗流涌动,想要真正站稳脚跟,可没那么容易。
  轩辕世界三千四百五十七年九月,叶行远履新兴州府。在城内溜达了好几天的他,在掌握了一些必须的资料自后,终于重新出城,摆出仪仗,通报交接,安排进城。
  城内诸官早就听说叶行远抵达兴州,都是各怀鬼胎,一直不得消息,更是担忧。
  待得到叶行远已至城外的消息,目前负责府里事务的兴州同知陆谦,召集府中官吏,苦笑道:“叶大人终于来了。咱们这兴州也要乱了,这位大人可是有名的剃头新贵。便是省中诸位大佬都心下惴惴,咱们可得伺候好了。”
  陆谦是个性子绵软之人,他在兴州府当这同知稳稳当当,秘诀便是“风吹两边倒”,哪儿都不得罪。
  听说有叶行远要来,他知道这位大人名震天下,之前刚在蜀中官场杀了个血流成河,到了江东之地,还不知道也惹出多少事端,心中只是叫苦。
  这也不能怪他,便是江东省的巡抚、布政使,听到叶行远要来也都皱紧了眉头。蜀中几位大人前车之鉴,让他们不寒而栗,谁都知道叶行远可是手眼通天的人物,省内可管不住他。
  诸位大人其实都已经想好了,准备让他就在兴州折腾,省里一概不管。反正江东地下各派系的势力,自然会教这位年轻气盛的叶大人做人,他们犯不着自找麻烦。
  这消息传到陆谦耳中,他更是拿定了主意,不动不问不多说,老老实实做他的同知。
  一众府衙官吏、各处县令也都听过叶行远的名声,一齐鸦雀无声,与顶头上司一样,抱定了不开口的第一原则。
  陆谦无奈,又道:“那我就先去城外驿站,拜访叶大人,商议入城开衙的日期。”
  这些属下也都靠不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只有自己去拜访这位阎罗王。
  叶行远就在城外西十里的宣桥驿休息,江东水网密布,河流处处,这宣桥驿正在运河之畔,风景宜人。陆谦通传进门,就见叶行远一袭青衫,在桌旁练习书法,赶紧上前拜见。
  “下官兴州府同知陆谦,参加大人。”陆谦态度恭顺,绝不敢有丝毫怠慢处。
  叶行远事先也查过兴州府官员的资料,知道此人性子阴柔,虽然算不上什么好官,但至少是一个不会掣肘的副手,便点点头道:“你我同僚,不必多礼,今后这兴州府之事,还要多劳烦陆大人。”
  “不敢不敢!”陆谦抹了把冷汗,心道最好兴州府无事,继续让我混日子。
  两人寒暄几句,便商议定了上任的日期,后日九月初三,叶行远便摆起仪仗,从西门入城,直抵府衙上任。
  商议已定,陆谦便返回府衙准备,到初三日上,叶行远乘坐八抬大轿,吹吹打打从宣桥驿出发,一路向东。
  兴州府官远在西门前三接三迎,簇拥着叶行远的轿子进城,一直赶赴府衙。
  叶行远端头戴乌纱,身穿簇新的官袍,听着轿外的热闹,却并不怎么放在心上,只从帘子缝中观察着兴州百姓的动向。正如他所料,兴州百姓虽然也有人在看热闹,但并是很兴奋,对他们来说,新上任的知府并不算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如今他们的生活有更要紧的东西填充。
  许多人行色匆匆,高谈阔论,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第462章
  陆谦一路带着叶行远到了衙门,见轿子里面全无动静,也佩服这少年的养气功夫,便轻声提醒道:“叶大人,府衙已经到了,请看一眼。”
  叶行远掀开帘子看了看,便点头示意可以进入。此地衙门与别处无甚分别,对于兴州这个大府来说,更显得有些寒酸,之前青妃李夫人都说过江南民风与别地不同,官不为贵,这般看来也有几分意思。
  下轿之后,陆同知引着叶行远在衙门中转了一圈,祭过各处阴神,这才回到大堂上。今日知府上任,兴州府下辖诸县的县令都来拜见,就由陆同知一一介绍。
  兴州府下辖四县,如今全员到齐,各有厚礼相赠。当然大家都知道叶行远掌控琼关钱庄,富可敌国,不会把这些东西放在眼中,但必要的礼数还是要尽到。
  待所有人见礼完毕,叶行远便和颜悦色道:“本官初来就任,也是第一次来江南。诸位请各安其职,勠力同心助我一臂之力。”
  众官忙异口同声道:“自当为大人效劳。”
  这叶行远看上去脾气还好,不像是传说中的杀人魔王嘛?陆同知心中胡思乱想,但又想起叶行远曾经毫不留情斩杀蜀王世子,又在琼关守边,真不知道这儒雅的少年变脸起来,会是什么模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2/3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