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官(校对)第3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4/319

  叶行远第一年打响了头炮,在兴州行事就少了许多掣肘。有股票交易所在,无声无息消弭了一场粮贷危机,想发财的地方世家也不得不向他示好,这一段时间还算如鱼得水。
  虽然他料到这些地头蛇们绝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但他也丝毫不惧,无非便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大家见招拆招,又怕得谁来?
  趁着有这个空档,叶行远便与李夫人一起,探索兴州城中的钟奇墓。
  钟奇是本地人,当日卷进吴越争霸,有赫赫名传,本地人都甚为尊敬这位圣人弟子。每年的六月,还会祭祀其诞辰,人人食用糕团,佩戴彩纹,以作为纪念。
  叶行远熟读史书,知道钟奇的事迹,“他忠心耿耿,当初吴国为越国攻伐,他易容过五关,夜奔三千里谒见周天子,求得救兵,才解了亡国之祸。
  后来国君疑他,将他送到越国囚禁。他也不以为意,淡然处之,二十年后更出兵灭了越国,一雪前耻,实在可说是臣下的典范。”
  轩辕世界的历史,由于圣人的出现,和外围的妖蛮,与叶行远所知的历史有些微的不同,尤其是圣人活跃期,几乎是面目全非。
  不过这南方吴越争雄,仍然存在。叶行远在颜无邪的死后世界,三世轮回,也体悟到了大势不变的道理。
  李夫人道:“五德之中,高华君为孝,子衍为忠,裴将军为勇,颜无邪为和,那么这钟奇,便是一个‘节’字。
  他一生行事,慷慨节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算是身陷囹圄,无人信他,也能够坚守节操,实在是令人敬佩。”
  圣人弟子都有高尚的情操,钟奇则是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地步,这才更让人惊叹。
  他父兄都为国君听信谗言所杀,但他并没有背弃祖国,只是隐姓埋名,刻苦读书。当国家陷于危难的时候,他挺身而出,救国救民。
  化解危机之后,他又被国君当罪替罪羊一样扔了出去,他仍然甘之如饴,静待后来。等到新君继位,他于耄耋之年,终于回返故国,立刻发兵,灭了越国,这又是他雷厉风行之处。
  “我直觉,要得到这位钟奇的认可,还不是那么容易呢。”叶行远感觉到圣人几位弟子的考验,其实是越来越难,不知道是因为他选择的顺序问题,还是纯粹是巧合。颜无邪的宝物他就得的艰难,钟奇的宝物,只怕也要费一番波折。
  李夫人笑道:“不去试试看,又怎会知晓?”
  他们在颜无邪墓前试了三次,历经三世轮回,才终于能够得到对方的认可。对于这钟奇,哪怕是再花同样的功夫,也是无妨。
  她发动裴将军宝刀,刀身嗡嗡震动,想要和以往一样,以五德之宝的共鸣开启钟奇的墓穴。
  然而面前的坟墓,竟然全无反应,与平日大不相同。
  “奇怪!”李夫人已经开启了三座古墓,都能顺利成功。按照祖先留下来的遗训,这方法不会有错,怎么到了这会儿就不行了?
  她不死心取出另外三件宝物,一一尝试,却终究都没有结果。
  叶行远蹙眉道:“会不会钟奇的墓葬,其实并不在此处,这里只是后人附会所在?”
  这种事也很正常,古时乱世,时间又久远,当时死去的人葬在何处,很多时候无从考证。后来当地人如果是为了纪念,就有可能给其造一座假墓葬,时间一久,弄假成真,后人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叶行远之前探索高华君墓、子衍墓和颜无邪墓,都未曾遇到这种情况,那其实也算是一种幸运。
  李夫人有些郁闷,“若是如此,叫我们到哪里去找钟奇的死后世界?”
  这些贤弟子的死后世界,都与他们的墓葬相关,如果钟奇的墓葬根本不在此处,那这死后世界也就无从寻觅,最后一件五德之宝更是难以找到。
  她想了一阵,又摇头道:“不可能,五德之宝并非没有共鸣,钟奇的宝物一定在这墓葬中,只是不知道为何,他并不愿意为我们开启死后世界的入口。”
  难道是时机不对,还是来的人不对?叶行远与李夫人面面相觑,第一次有了种吃闭门羹的感觉,却又无可奈何。
  折腾到半夜,五德之宝的共鸣仍在,但是墓穴死活就不开启。两人无奈,只能暂时先回返府衙,等待下次再来的机会。
  李夫人再去调查钟奇墓有什么特异之处,叶行远思忖几日,想不出个所以然,也就只能暂时将这件事放下。
  毕竟他在江南还要待两年多,还有再尝试的机会。而且现在江东的局势也不大好,他不得不分出一半精神来面对南方的骚乱。
  粮价平抑之后,兴州府的生活逐渐安定,从南面来的流民也得到妥善安置。叶行远仍然采用旧法,以工代赈,不但没出什么乱子,反而是加快了兴州府的基础建设。
  但是这种暂时的平和,并不意味南方乱事平定。平海省中战事不停,妖寇入侵,已经打到了临平城下。
  平海巡抚刘大魁据城坚守,勉强能够保住临平不失,但是也无力控制妖寇的动向。如今整个临海的北部,都受到妖寇的荼毒。
  现在江东省也是危急,谁知道妖寇们会不会继续北上?
  兴州府的位置,正处于江东省与临平省的交界处。它地方富庶,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与可以据险而守的临平、石州都不一样,如果妖寇北侵,兴州便是首当其冲。
  大部分人都是不以为然的,因为妖寇大队,从来不曾进入过江东省,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妖寇与朝廷的默契。如果妖寇敢越雷池一步,朝廷大军必然会强力剿灭。
  正是因为有这么一种奇特的自信心,所以明明一两百里之外就打得不可开交,但兴州府仍然是繁华兴盛,百姓安居乐业,居然没有一点儿恐慌。
  叶行远却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胆大,他身为一省知府,并不能这么托大。
  尤其是有许多蛛丝马迹,令他不能不怀疑这一次妖寇大举入侵的目的。
第479章
  妖寇入侵,只为财货,这件事几乎已经成了沿海民众与官员的共识。他们一直这样奏报朝廷,隆平帝和内阁也都信以为真。
  妖寇与北方的大妖族不同,人口有限,无法占领地盘,一直都是在海上讨生活。穷极了便冒死上岸劫掠一番,这百多年来都是这个模式。
  其实妖寇中一小部分是真正的妖族,大部分还是流离失所在海上的人族。
  最近几年,可能是因为中原动荡,朝廷的武力和控制力越来越弱,妖寇的动作也越来越大。
  之前只是劫掠一些海边的小渔村,继而是临海的县城,后来是直接攻击州府,如今甚至在攻打平海省的首府临平。
  这让叶行远有了些不祥的预感。再说锦衣卫也向他报告,最近这几日,有零星的妖寇越过省境,在兴州府郊外作乱,虽然被驱赶,但并未禁绝。
  陆同知满头油汗,禀告道:“这种事以往也曾有过,十年前下官就是靠逮着几个落单的妖寇升迁,一般来说,对咱们兴州府也不是坏事,但是这一次......”
  这一次连陆同知都觉得不对劲。
  这时候妖寇还在围攻临平城,朝廷的援军迟迟未至,妖寇打了许久,却并未像以前一样自动撤走。而来到兴州府境内的,也不像是以前那些落单的散兵游勇,从组织和行为来看,更像是特意派出的斥候。
  零散的妖寇,陆同知不但不担心,甚至会高兴。作为文官想要军功不易,诛杀擒拿落单的妖寇性价比最高,但如果是斥候,后续有大部队前来的话,他就得担心头上的乌纱帽了。
  兴州府与一般州府不同,尤其是远洋贸易和股票交易起来之后,更成了中原的经济命脉与核心,如果遭遇妖寇的突袭,不知道要损失多少。
  而且现在兴州人不管官民,都处于一种盲目乐观的状态,觉得妖寇绝对不可能大规模进攻,凡是担忧妖寇的,都被他们视作杞人忧天,这种自我麻醉的氛围可不是什么好事。
  “山外青山楼外楼,东湖歌舞几时休。”叶行远吟诗长叹,讥讽这些醉生梦死的家伙。
  他与陆同知一样,觉得这件事非同小可,尤其是见到妖寇斥候之后,他立刻就秘折上书给隆平帝,提及自己的担忧,但到现在还没有回复下来。
  皇帝估计也是没有办法。叶行远心中叹息,其实倒是能够理解隆平帝的窘迫。在妖寇真的攻击兴州府之前,他根本也没办法提前进行大军调动。
  内阁这些老家伙们,哪里管老百姓的死活,只要涉及一个叶行远,就算是拼了命也会阻拦这件事的发生。
  哪怕是真的妖寇攻打兴州府,他们也只会幸灾乐祸,叶行远殉城的话,对他们来说真是最美妙不过的结局。
  “咱们兴州府并无驻军,紧邻的隆州东野岛上驻扎有水师,总兵杨宗之,他若可调兵护卫兴州,应该能阻挡妖寇的攻势。”陆同知向叶行远研究。
  隆州还在兴州的东面,领有几座大岛,水师总兵杨宗之驻扎在东野岛上。从十年前就开始造船练兵,围剿妖寇,虽然没有什么大成果,但也得过好几次朝廷的嘉奖。
  妖寇本是乌合之众,侵扰地方还行,但是要正经攻城,还是差了许多,只要水师肯来援救,兴州府应该无碍。
  叶行远摇头叹道:“哪有那么容易,一部总兵,未有兵符,他是绝不敢擅离职守的。除非真的妖寇兵临城下,到时候他在从东野岛出发赶来,那哪还来得及?”
  兴州府是商业大都市,已经数百年未曾遭受过兵祸,也没有高大的城墙——为了方便货物的进出,甚至扩建了几处城门,根本没法放下来防御。
  何况水道纵横,处处都有进出口,实在是防不胜防。
  要是等到杨总兵赶来,可能兴州府衙都早就被妖寇攻占了。
  平时保护兴州的军事力量,其实更多来自于平海,只是现在平海刘巡抚自身难保,哪里还有余力来救援?
  “那可如何是好?”陆总兵急得搓手。妖寇大部队据说有数万人,一旦涌进兴州府,展开巷战,那些普通百姓简直都是待宰的羔羊,到时候兴州化为血海,实在是呜呼哀哉。
  叶行远踱步沉思,他当然也满心希望事情不至于发展到这一步,但他也清楚自己不能自欺欺人。
  “妖寇若有动向,省境必有变化,我们还是去调查一阵,才好确定行止。”
  他如果没有任何证据,就算想要紧急动员百姓,大概众人心中也只会将信将疑,难以拧成一股绳子用劲。
  为今之计,只有亲临前线,去调查一下妖寇到底想干什么,才好想办法应对。
  陆十一娘忙劝谏道:“大人万金之躯,何必冒此风险?只要招呼咱们属下兄弟去查探一番,也就是了。”
  叶行远摆手道:“兹事体大,不是我信不过锦衣卫,终究还是得眼见为实才是。”
  有欧阳紫玉这位六品剑仙护驾,叶行远自忖还是不会有什么性命危险,何况他现在保命手段也已经不少。为了避免再来一次守城战,还是得主动查探清楚为妙。
  身为读书人,始终要冲锋陷阵,叶行远都已经习惯了,不再抱怨。
  当日他就带着欧阳紫玉、陆十一娘和李夫人等人,乔装打扮,离开了府衙,一路向南,出城往平海省方向摸去。
  兴州府还是一片祥和,市集热闹非常——股票交易所的成立,引来了大量的资金,而资金沉淀下来之后,就开始繁荣实体商业和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物价虽然略显高企,但是百姓富足安乐,短短一年就得了许多好处。
  这与粮贷那种恶性投机不同,股票交易所其实像是一个吸血的机器,将朝廷各地的资金引到兴州,在其他地方没有类似的投资市场之前,这些资金短期内也不会挪走,这就等于是以全国来奉养兴州一地,繁荣也就可以预期了。
  叶行远当然知道这不算是长期发展的正道,包括琼关特区在内,这种发展其实都或多或少影响了周边以及整个中原地区的经济活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4/3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