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官(校对)第3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3/319

  就在叶行远彻夜不眠的时候,沈、顾、文、云四家人也在聚会。沈黄芪直觉叶行远这一次行动有些古怪,他深恨自己之前一时不查,让叶行远偷空灭了胡九娘,沈家损失了一片海上的羽翼,现在对滑不留手的叶行远更加警惕。
  他咳嗽道:“叶行远并非无的放矢之人,他突然跑了一趟金河,我以为他至少也要带回来几万石粮食,没想到却什么都没有,你们看看,他到底在想做些什么?”
  顾家家主冷笑道:“沈兄,你也不要将那小子看得太高了。他在江南无甚根基,能力有限,你看他已经让属官到处跑了一圈,就是没有得到粮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怎么能与咱们的财力对抗?”
  文家家主略微有些觉得不妥,“他身后有着琼关钱庄,要说比财力,也能与我们四大家硬拼,但他却一直避而不战,我觉得总有些问题,好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里,让人觉得不舒服。”
  顾家家主大笑,“他若是砸钱进来,高价买粮低价卖出,那就是给咱们送钱,咱们有了钱,便可以把粮贷炒的更高。他无论如何都是亏,还怎么玩?”
  他鄙夷不屑道:“除非是他和我们合伙,一起炒高粮价,分一杯羹。不过这样的伪君子,大约做不出这种事来吧!”
  众人一想也是,如今兴州城中一片物价飞涨,粮贷价格也越炒越高,眼看他们手里的财富都能够翻上几番,这都不是假的,叶行远再有本事,又怎么可能在这种局面下翻盘。
  “既然如此,咱们死活也要将粮贷的价格炒到十两以上,这几日便继续收购粮贷吧,只要再缓慢推高现货大米的价格,那些吓坏了的家伙,一定会跟着我们一起推高粮贷!”沈黄芪最后做了决定,他现在要带领四家一起前进,当然不能因为叶行远的行动患得患失。
  诸位家主一起附和,兴高采烈,似乎看到了即将滚滚而来的财富。
  但他们很快就会收回今晚的决定,因为这带着他们进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翌日一早,叶行远在府衙之中宣布,开设股票交易所,而在这交易所中,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贩卖的股票,就是前往扶余国做丝绸、茶叶换取黄金白银生意的远洋舰队!
  这支股票总共有一百五十万股,每股作价一两银子,只要购买股票,就能够源源不断分润这一支舰队来回兴州与扶馀国做生意的收益。而实际上一次满船的丝绸茶叶换黄金白银的收益,就何止百万!
  这支舰队全是快船,一个半月就可以往返扶余国一次,算下来一年八次,可赚八百万两之多!
  也就是说,就算是将全部的股票买下,两次生意之后就能回本,三次之后,全是净赚,而且可以赚一辈子!
  兴州城之人,再一次陷入疯狂!
第477章
  江东四大家的用心全在“粮”上,他们觉得叶行远就算要反击,终点一定也是“粮”。然而叶行远根本就不与他们玩这么低级的游戏,他一上来就是玩钱。
  资本市场,教你做人。
  你们不是发现期货变成了一种投资手段,可以吸引别人的资金给自己来用么?那叶行远就提供了更严谨,更完善,更高级的投资手段,直接把你秒成渣。
  这种远洋货轮的股票,高额的利润率,随便算算账就知道该怎么选。这只股票出来的第一天,就有大量明智之士抛掉了期货粮贷,全部买入股票。
  当他们发现股票也会涨的时候,投资的热潮再一次点燃。
  有人大叫道:“一两银子的米,顶多涨到多少?七两,八两?还是十两,最多就是十倍,还不知道是什么结果!这股票,可是能涨一百倍!”
  有人也有疑问:“一百倍?那不是一百两银子一股,这也赚得回来?”
  有专家立刻上前分析,“怎么不赚,我算过了,买这个股票,便是源源不断的挣钱,别说一百两一股,便是再高,也能支撑得住!这可比粮价有前途的多了!”
  朴素的兴州市民不懂得什么叫市盈率,也不知道股票价格保持在市盈率的多少倍才是正常,但他们有朴素的计算方式。你若是投入一百两银子,一年能挣个十两,这就算是小赚的生意——这还得投入心思,苦苦经营才行。
  而就算是远洋货船的股票涨到一百两,算下来一股一年也能分到五六两银子,这还是你不用费心思,自己去打一份工,应给也能赚得到五六两。这么一算,就可知道这投资是多么划算。
  比那种强行拉高粮价的做法,股票清楚透明得多了!
  何况现在远洋货船的股票价格,还远远没有抵达一百两,事实上从短短几天之内蹿到十两、二十两之后,股票的涨势略有放缓,但是依然保持着增长,这就让投资价值仍然存在。
  城中的大部分闲人,都毫不犹豫的抛弃粮贷,转头股票的怀抱。四大家因为囤积了太多的粮食,在这粮贷上不博一把实在说不过去,只能咬牙全部吃下,要将粮贷价格和现货价格统一,逼死这些手上只有钱,却没有粮食的混蛋。
  “他们还是不懂。”叶行远看着四大家的操作,忍住了吐槽的冲动,太业余了。在这种情况下还想一意孤行,真觉得自己能够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么?没有别人接盘,就算是将粮贷炒到天价,又有何用,他们最后还得全部砸在手里。
  而粮食的需求终究是有限的,期货市场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规模,在提供给粮商额外盈利的同时,也让他们错误的估计了市场。他们高价囤积了这么多粮食,事实上根本不可能在兴州高价卖出那么多。
  当然,也由于产粮有限,在中原的其它缺粮区,可能因为四大家的这种囤积行为造成更严重的缺粮。但四大家根本不可能去那里高价贩卖——这种行为不被当地人哄抢,也会被朝廷以囤积居奇,操纵粮价来杀头。
  四大家早就被自己贪心玩死了,叶行远的股票市场,只不过是给他们抽去了梯子,或者说让潮水退去,看看到底谁在裸泳罢了。
  至于叶行远,他只不过抛出了胡九娘远洋货轮大约十万股的股份,便已经还清了琼关钱庄的全部欠债,现在他手上还或者一百多万股胡九娘舰队的股份,首先按照市值计算,他已经拥有差不多相当于两千多万两白银的财富,而且随着股票价值的上升,他的纸面财富还在继续上升,真真正正的富可敌国。
  当然在兴州府这个小小的资本市场上,他不可能套现这么巨量的财富,事实上能够套出一百五十万两也是出乎他意料之外。也可以了解兴州有多富庶,而所谓粮贷,又拖了多少人入坑。
  当然叶行远也没有必要去套现这种财富,他当然知道有钱的重要性,不过对于他修行圣人之道,追求飞升仙官的人来说,财富终究只是身外之物。
  四大家的垂死挣扎也很快被叶行远击垮,他早就准备好了部分粮食,在发现大部分人都已经脱了粮贷这个坑之后,就以政府名义平抑粮价,毫不犹豫的放出低价粮。
  而且采取了多种限购措施,不允许大批量的采购,定价一两五钱,每人每次只能购买不超过两升,不过粮米供应充足,每人每天都可以排队购买。
  本来粮价失去了依托和追捧之外就没了精气神,在高位已经支撑不住了。再受这重重一击之后,陷得不是太深的粮商终于从晕头转向中反应过来,及时调整了米价——米要是卖不出去,价格再高又有屁用?
  一家开是跌价之后,那其他家也就只能跟风,在现货米价拼命下跌的同时,粮贷的价格居然还保持着高企,让人大呼看不懂。
  其实叶行远心里很清楚,之所以现在粮贷还能维持高价,是因为它完全失去了流动性,九成的粮贷都回到了四大家族手中,他们收购的平均价格应该超过五两以上,但现在谁都明白,到明年三月,这个价格完全挺不住。今年虽然不算丰收,但是周边的粮商向兴州地区运进来太多的粮食,如果不想费劲的再运出去,那就得在兴州这一亩三分地上低价竞争。
  “能够有二两就不错了。”叶行远表示幸灾乐祸,这就意味着四大家族每张粮贷要亏六成,他们可是花了真金白银将这些粮券买回来,固然有一部分是前期的收益,但大部分都是家族的积蓄。
  经此一役,四大家伤筋动骨,沈家甚至连沈黄芪最喜欢的留连堂都挂牌急售,大约是遭遇了严重的周转问题。
  叶行远也懒得去落井下石,只要他们不再有能力阻碍他在兴州府的施政,也就没有必要理会这些癣疥之疾。
  隆平帝在宫中听安公公汇报这一段江南奇事,笑得合不拢嘴,叹道:“叶卿家真是个妙人儿,怎么他到哪里,哪里便有故事?琼关、蜀中、兴州,朕都忍不住想要将他派到更多不同的地方,看看会不会有什么特异之事。”
  安公公凑趣道:“那也是皇上鸿福,才能发掘出叶大人这一员福将。”
  隆平帝大喜道:“这叶行远可不就是一员福将么?不对,他还不止是福将,更是智将、勇将,这什么股票之法,我听朝中大儒讲解了好几次,都还是一知半解。你说他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怎么就能想出这么奇妙的主意。
  我听说他的船尚未出海,投入的成本便已经赚了回来,这种一本万利之事,真是让人目瞪口呆。若是调他回京,让他执掌户部,是不是朕永远都不用担心没钱花了?”
  这几年国库空虚,户部掐得非常紧,隆平帝每每要做个什么事情,户部都会愁眉苦脸凑上来道国库无钱,请陛下开内库。
  但是隆平帝的私房钱也已经所剩无多,在这种情况之下,朝廷又是内外交困,他迫切想要一个理财高手来帮他。叶行远在琼关、在兴州的行动,深深吸引了皇帝的注意。
  将叶行远调回京来——这个念头在隆平帝的脑海中一浮起,便再也无法抹去。
  安公公苦笑道:“陛下只怕难以如意,至少内阁诸位大佬,可都是不会同意的。”
  今年要不是他们狗咬狗的一阵,叶行远转正天州知府之事都遥遥无期,更不用说调任江南,看这么一出精彩的好戏。
  隆平帝恨恨道:“这些老家伙只会挡年轻人的道,严首辅也渐渐老糊涂了,办事颇不爽利。”
  他是个念旧情的人,还记得严秉璋为他办过不少事,所以一直对严秉璋信任有加,但是这几年来,严秉璋太听儿子的话,行事未免有些七颠八倒,为隆平帝所不喜。
  现在隆平帝最信任的外臣,非叶行远莫属。
  安公公劝慰道:“陛下纵然这么想,也只能徐徐图之。”他忽然有个想法,对隆平帝进谏道:“不如问问叶大人自己的办法,他总有奇谋妙策来应对危局,应该也早就考虑过自己该如何调入京师?”
  隆平帝觉得此计大妙,回头就去给叶行远的秘折批复,顺便向他问这个问题。
第478章
  叶行远在江南大展拳脚,打击了四大家族的气焰,股票交易所开得风生水起。做生意的大商人们看出便宜,也纷纷来到交易所,请求股票“上市”。
  如今民间资金被粮贷和远洋股份两次搜刮,其实已经所剩不多,新股票很难再创造奇迹。但叶行远还是设计了精细严谨的上市条例,让企业能够找得到融资的渠道。
  由于控制严格,每月上市的新股票并不多,老百姓与士绅都觉得有了新的投资选择,资金流动也渐趋稳定。远洋舰队的股票价格稳定在三十两银子一股,有时候会略有下跌,但到胡九娘的舰队回港,必然还能暴涨一波。
  叶行远得到锦衣卫传来隆平帝秘旨的时候,正在出席一个新股票的上市剪彩仪式。想不到出外七年,隆平帝倒更加惦记他了。
  他回到府衙,换了衣服,就召青妃来商量,将隆平帝的意思转告,苦笑道:“我也想回京,不过如今京中龙争虎斗,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青妃笑道:“最近各地事多,朝中财政紧张,皇帝应该是听说了你点石成金的本事,想要你回去救场呢。”
  叶行远摇头道:“如今吏治松弛到这程度,就算我有什么点子,在朝堂上怎么可能推行得下去?琼关之时,就有多少官员来考察,说是打算仿效,再开几个特区,如今都过了好几年,也没听说什么消息......”
  兴州开股票交易所,户部也立刻派人前来学习,但他们并不是想要在京师开一个交易所来吸纳全国的民间资金,而是想要把兴州的股票交易所纳入监管。
  就这种思路,怎么可能做得好事?
  叶行远对本朝官僚,已经失望透顶,他们读死书不知应变,即使他带出来这么多新事物,也只能在一地开花,根本无法普及。
  就算隆平帝真的有办法将叶行远召回京中,在那么多人那么多势力的掣肘之下,叶行远的精力也必然会被分散,做不成什么大事。
  而且从现在看来,隆平帝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还得他自己来琢磨。
  “此时还不是回京的好时机。”除了朝堂险恶之外,叶行远谋求外任的目的还没有完全达成,他得要在钟奇墓中获得最后一件五德之宝,然后寻找圣人陵墓,寻回灵骨,才算是完成一件大事。
  他自从京中赶考,遇到李夫人,得到裴将军宝刀之后,就奠定了人生目标。求得灵骨,修行圣贤之道,越过正一品的极限,飞升天阙,成为仙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对低级的争权夺利没什么太大的兴趣,只是为了要飞升,他还不得不努力的在这浊流中奋战。
  他叹了口气,自去拟给隆平帝的回复。表示皇上的赏识,为臣感激涕零,等到这次江南三年期满,一定想办法回京,为皇上效劳。
  隆平帝得了他的上书,龙颜大悦,私下又发了许多赏赐不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3/3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