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官(校对)第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319

  这种题目拿出来,只怕是高中的数学学霸都得跪,何况他的数学成绩在中学巅峰时期,也顶多算是同学里的中游水平。
  简单归纳一下,就能够看得出来这题目有八个未知数,却只能列出七道方程,显然是个不定方程组。
  还好古代的数算题风格大多如此,只要能求出最小解,就算是完成,倒不用太多考虑。只是这计算极端复杂繁复,在手无工具的前提之下,只怕当真要算上一天!
  叶行远还在看着题目发呆,欧阳紫玉已经脑仁发疼了,她回头看着叶行远,心虚问道:“你这题可做得出来?”
  以欧阳大小姐的水平,只怕是三位数以上的四则运算就能让她惊为天人,这种涉及到不定方程组的高精尖的玩意儿,只看着就觉得头晕目眩。
  陆伟却是颇有信心,“表哥天纵奇才,当日作诗一口气九首,震翻整个府学,这区区计算小道,又算得上什么?”
  叶行远苦笑,作诗跟算术又有什么关系?原以为这里顶多只是一些鸡兔同笼之类的题目,凭着后世的见识和大概的数学知识,只要稍微用心计算,必能脱颖而出,谁知道这道题竟然是如此霸道。
  他想了想,吩咐陆伟,“你去给我取几张白纸,再找个炭笔来。”这种情况下,想要靠心算当然不现实,既然已经进来了,无论如何也得勉力试试看。
  这时候直接开始计算的一些人已经开始哀呼,“这什么怪题,竟然如此繁复?”又有人大叫,“这若算出,只怕是天文数字,叫人算到什么时候去!”
  这已经算是有眼光的人,知道这题目繁难,也能大致估算计算的难度。更多的人是目瞪口呆,对着这怪题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只能发呆。
  张公子身边两人,乃是他从府城最大商行之中请来的账房先生,一手珠算都是精妙绝伦。此时两人都是满头油汗,一手持笔书写,一手五指齐飞,打得算盘噼里啪啦作响。
  虽然手上并不闲着,心里却终究是虚的,彼此对望一眼,都能瞧见对方眼中的惊惶之色。他们自以为精通算学,在这府城之中无有敌手,没想到碰上汉江府金秋花魁会算学关卡里史无前例的难题!
  众人闭目苦思者有之,哀呼者有之,自觉不成当场离去的也有之,在这第一艘大船之上,闹闹嚷嚷。与之相比,新任丁花魁的画舫之上却是一片清净。
  花魁大会期间,丁姑娘不用招呼客人,也不用抛头露面,只要在船舱之中静静休息,等待最后结果即可。
  她坐在琥珀色的珠帘后,伸出如白皙如玉质的半截小臂,环佩叮当,青葱般的颀长手指拈起案上一盅香茶,拿到嘴边细细吹凉,啜了一口后,询问道:“第一关算学,如何了?”
  在珠帘外,站着一个紧袖长袄的红衣丫环,听丁姑娘询问,连忙躬身汇报,“刚才传过来消息,众人皆是一筹莫展,只怕小姐的题目确实太难了。”
  其实如果河上风静,竖起耳朵细听,甚至还能隐隐约约听到第一艘船上怨声载道的声音。汉江府和附近几个府州县的才子聚集在此,却没有人能够从容自如的面对这一道难题。
  丁姑娘懒洋洋的说:“不过只是半道题,有什么难的,实在是这汉江府中无人,若有高手借天地神通,一炷香之中就可以将这题目算的清清楚楚。”
  她出题之时,已经刻意去掉了下半截,否则最后的结果还要大上无数倍,那就真不是今日这些人能够计算的范围。为了让这关卡变得有现实意义,她不得不削减了难度。
  饶是如此,整个汉江府中,能够靠着苦算一毫不差的将答案算出来的人,只怕也不会太多,何况还有时间限制。
  红衣丫环奉承道:“小姐天纵奇才,岂是这些凡夫俗子可以比拟的?不过中原之地,文风过盛,重道统文章,轻实用之学。这算学之道本就无人重视,也并非只是这汉江府的问题。”
  丁姑娘有些意兴阑珊,“便如此罢,若有什么消息再来报我。”红衣丫环答应一声,迈着小碎步转身去了,丁姑娘放下茶盅,手臂缩回珠帘之内,静坐无语。
  在第一艘大船上,陆伟已经给叶行远找来了白纸与炭笔,这船上倒是准备齐当,各式各样的计算工具都可借用。不过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算盘,只有少数人用纸笔计算。
  叶行远拿了炭笔,皱着眉头,涂涂画画,如鬼画符一般。设未知数,列方程,这一道已经是许久不曾触碰,一时生疏,炭笔又用不习惯,画出来更是让人费解。
  欧阳紫玉一开始还饶有兴致,盯着看了半天,最后实在看不出什么名堂,只觉得索然无味。
  她又看别人要么都在苦思,要么都在帮忙计算,只有她和陆伟干瞪眼,未免有些不好意思。便指挥陆伟道:“你去帮帮你表哥,你也是读书人,这些东西应该懂的吧?”
  陆伟连连摆手,惶恐道:“我如何能与表哥相比?表哥写写画画的,我什么也都没看懂,还想找人请教呢。”
  叶行远所写,似字非字,似画非画,别说是陆伟,就算是船上所有士子,包括一众算学高手,也不可能看得懂。也许在他们眼里,那些数学符号可能与画咒符是一样的......
  叶行远这时候反而轻松下来,恍恍惚惚像是回到了青春年少的中学时光,在老师和同学身边,艰难地做着数学题似的。
  他知道自己并非算术天才,只是胜在耐心、细心,只要能够找得到方法,一步步用笨办法解来,总会得出正确的结果。
  何况在这个世界上,方程组解法大约也算得上是独到神通了,比强算之法不知道高明了多少,也不能算是笨办法了。
  叶行远耐心的进行代入消元,一步步安心计算,耳边喧嚣之声渐渐不闻,全身心地投入在这一道算法繁复的题目之中。
  时间一晃便是半个时辰,到了此时,最出色的那一批算术高手,也已经陷入了瓶颈之中。这道题的方法原理,其实与《九章》《统归》之中记载的题目差别不大,唯一不同之处,只不过是条件更为复杂,因此需要计算的数量级也就更为庞大。
  《九章》之中题目,不过二三元,算出来的数量级顶多就是成百上千,这一道题目却足有八元,演算出来的数量级粗粗估算也要在百万之上,乃至于千万!这叫人怎么算?
  在一群人或咬牙切齿,或呆若木鸡,或面红耳赤的衬托之下,叶行远一袭青衫,散坐于地,聚精会神从容自如,就显得有些突出。
  红衣丫环站在舱门口,入眼就看到十分醒目的叶行远,不由大为好奇,远远的探头朝他纸上张望。
第48章
才能天授?
  红衣丫环见叶行远神情认真,专心致志,还以为他有什么秘法,忍不住好奇上前观看,但看到纸面上那些圈圈叉叉符号,不由心底嗤笑。
  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鬼画符?红衣丫环想道,怪不得小姐说这些中原文人就算别的不会,装逼都是个顶个的能手。
  这道题的算法,她也曾见小姐亲自试过,以算筹摆弄,反复多次叠加计算,借天机之理,算清诸般变化,这才得出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大数字。就凭这书生纸上乱画一通,怎么可能算得出来?
  红衣丫环移开了视线,她关注的主要是汉江府中几个算术好手,他们代表着府中数算之道的最高水平,借此也可管中窥豹,看看这中原之地的算学发展到了哪一步。
  其中张公子请来的两个账房,珠算精妙,也在丁姑娘关注的对象之中,不过这两人手指拨弄算珠的速度也已经降了下来。
  到现在为止,他们不过才解了一小半,但此时的计算量级已经远远超出平日的数算范畴,需要处理的数据极为庞杂。他们还得用心验算、记忆,免得错了一处,便要功亏一篑。
  红衣丫环看过他们算盘上的变化,心下便已了然,这进度顶多只有五分之一。就算一帆风顺,中间没有错漏,等他们算出最后的结果,最起码也要黄昏前了。这便是汉江府的算学水平么?
  其余诸人表现更差,事实上至少有一半的人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入手,无非是不好意思知难而退,胡乱计算罢了。如此红衣丫环暗暗点头,看来正如小姐所料,这第一关就能淘汰掉七八成的人,也免得后面两关再多搅扰。
  转了一圈,红衣丫环翩然而去,向丁花魁报告进展情况。而此时叶行远依旧坐在地上稳如泰山,全神贯注之下,身外之事早已不能影响到他。
  如果是,这种繁杂的运算对脑力是极大的考验,叶行远根本就顶不住,必须借助计算工具或者多人合作才能完成。但叶行远如今拥有浩然之体,灵力又充沛,一上午过去仍然神清气爽,并没有昏乱之感,不得不再次感慨天命神通真是读书人最重要的倚仗。
  消元已经差不多完成,接下来是代入,平时不定方程做到这里,差不多也就两三下出结果了。这道题因为数量级极大,这代入的计算过程,还要多费一些时间。
  叶行远忽然觉得腹中饥饿,抬起头看见舱外阳光炽烈,已经到了正午,便放下了炭笔,对小伙伴笑道:“可要先吃饭么?”
  船上供应饭菜,不过其他人大多都没有心思吃饭,还在埋头计算当中。陆伟大喜道:“表哥你算好了?”
  陆伟不懂算学,却会看别人的表情,叶行远到现在还能笑出来,自然说明胸有成竹。陆伟又偷眼看了看张公子,只见他还埋头在两个账房先生身边帮忙,手忙脚乱,远不及叶行远从容。
  叶行远答道:“还没有算完,不过已有头绪,再算半个时辰就差不多了。天大地大吃饭最大,你先替我拿着这个。”
  他将厚厚一沓草稿纸递给了陆伟,其中几个关键数据,都反复抄写了几遍,免得待会儿看错。陆伟低头看那演算草稿上的符号,仍旧是有眼如盲看了也白看。
  旁边有几人听到叶行远的豪言,未免都十分不屑。张公子从两名伴当身边起身,更是摇头鄙夷道:“大吹法螺又有何用,一会儿便见真章!”
  张公子只看两大账房计算,便知此题极难,光凭他自己是算到天荒地老都不可能得出答案。自己家境优渥,当年父亲请过明师启蒙算学,算是正经学过的,而叶行远这偏远山村的穷学生,哪有条件学算术,今天能算得出来才怪。
  叶行远充耳不闻,只当什么都没听到,在船尾要了饭菜,与陆伟、欧阳紫玉饱餐一顿,又好整以暇的闭目小憩片刻。这才精神抖擞的开始下午的计算任务,正如他预计的一样,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左右,他才终于算出了答案。
  叶行远又验算一遍,并无谬误,而且在运用灵力的前提之下,出现粗心马虎计算错误的可能性也极小。
  此后他取过一张白纸,背着别人用毛笔抄录了答案,对折糊封,又在外侧写上自己籍贯姓名,准备上交。至于草稿纸上的阿拉伯数字答案,却不用特意藏起,反正除了他自己没有一个能看懂,依旧是让陆伟拿着。
  叶行远将答案送到了守在船舱的老年执事面前,“老先生,学生算完了,特来交付答案。”
  那老执事正在打瞌睡,听到有人交卷,不耐烦地睁开眼睛,又看了看天色。随手接过并记下姓名,信手拆开纸封,看到答案不由得心神大震!
  在此之前也有不少人交卷,但大多不过只是胡猜碰运气,老执事一看数字就知道谬以千里。按照小姐的说法,这汉江府能够在日暮之前得出结果的人,就已经称得上算术良才,须得多加注意,怎么可能有人只用半天就得出正确的答案?
  可是叶行远所写乃是一个千万大数,与老执事脑中的答案正是吻合,丝毫不差,这叫老执事怎能不惊愕?
  忽然张公子尖酸刻薄的声音响起,“叶行远你做不出来,就要学别人胡乱.交卷碰运气?我可悄悄告诉你,这答案数以千万计,你想胡乱猜测是猜不中的!”
  两名优质账房奋斗到现在,虽然还没有答案,数量级至少已经可以确定,这答案必然在千万以上,也不知天庭哪里来的这么多牧牛。张公子自觉进度最快,正得意地左顾右盼之时,却见叶行远已经交卷,初时惊愕,但很快就嗤之以鼻。
  我这两大账房都算了这么久,你区区一个乡下童生,难道还能有什么精妙算学不成?一定是装不下去了,只能装模作样的退场。
  “其实人各有长短,你若不会,大可坦坦荡荡而去,却偏偏胡乱编个数字上交,真真是欲盖弥彰,不合君子之道。”张公子得意地轻摇折扇,嘲讽了几句。
  随后他想起,非得把叶行远的身份给揭出来不可,又道:“堂堂府学九诗天才,原来也不会算术。”
  九首边塞诗太过震撼,叶行远的名声在府城中还有点影响力,所以虽然现在大家都忙着算题,但也有不少人抬起头来,好奇地看看这位半途而废的诗道天才。
  在如此沉闷艰难的气氛中,能留到下午的士子大多都在算术一道上有些造诣,或是请的伴当实在厉害。他们原本就将以诗道闻名的叶行远当成强力竞争对手,见到竞争对手铩羽而归,未免就生了些幸灾乐祸之心。
  老执事捧着叶行远的答案,啼笑皆非,他伸出手势请叶行远出去,口中道:“叶公子这题目却答对了,又是第一名,可出舱饮茶,我家小姐有小小心意奉上。”
  张公子先看到老执事延请叶行远的手势,忍不住哈哈大笑。正要再出言讥刺,却忽然听到老执事所言,不由得愣住了。
  答对了?这怎么可能?自己两大伴当倾尽全力的计算,到现在不过只算了一半,叶行远一人一笔,怎么可能如此之快的算出正确答案?
  张公子发完呆,突然伸手去抢夺陆伟手中的草稿。陆伟不敢与他相争,下意识手松了,一叠稿纸被张公子扯散了,如天女散花般落了一地。
  张公子顺手抢过一页,细看后更是目瞪口呆。这上面都是弯弯曲曲、圈圈叉叉的鬼画符,他一个也不认识,根本看不出叶行远写的是什么。
  老执事面色一沉,上前从张公子手中将那草稿夺过,“第一关算学尚在进行,你若声明退出,自可找叶公子询问答案。此时却不可造次,不然以作弊论处,逐出此地!”
  这也算是他认得张公子是知府的亲生儿子,总要给几分薄面,否则抢夺别人算稿,就可以当作是舞弊偷看,直接赶出去也可以。
  叶行远冷眼瞧着张公子出丑,此时不装更待何时?原本是计划拿“九九乘法表”和“四则运算”这种高等级小学技能来傲然装逼的,孰料计划赶不上变化,好不容易等到这个时候,才有机会去装。
  于是他口气淡淡的说:“阁下倒是聪明,想要假装义愤,偷看我稿上答案么?可惜我这算学乃自天授,蕴含天道至理,与尔等凡间算法尽皆不同,便是将这算稿留下让你仔细看,你也白费心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3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