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官(校对)第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319

  几日之后,不单单是本村的村民,县中其它乡尤其是山中乡民都会跋涉而来,到潜山村中探望叶行远。大多数见了也不敢说话,只送上家中土产、蔬果之类,丢给叶翠芝,远远的望叶行远一眼便跑。
  欧阳举人叹道:“村民淳朴,他们虽然口讷,不会仗义执言,但却知道何人对他们是好意,何人是心怀叵测。贤侄你这一次力挽狂澜,虽有些怪异之处,但已尽得民心矣!”
  半县民心已在叶行远掌中,这几日之间,叶行远也觉得体内灵力翻腾不已,成长得有些快速。而感悟天机的清晰稳定程度,也比以前更胜一筹,想来是完成了天命目标后得到的奖励,当然也许是功德奖励。
  不过民心这东西实在是有些像烫手山芋,他又不想占山为王,更不想谋反作乱,只想老老实实考科举一路上升,以后又不可能在本地为官,民心又有什么大用?只怕反而是惹祸之端。
  事实上叶行远的预感是正确的,在村民们纷纷表达敬畏之后,更远一些的外乡人也开始来拜访。
  叶家堂屋之中,叶行远愣愣的瞧着对面一个身长八尺,满面虬髯的魁梧汉子,听他用震耳欲聋的嗓门说话,耳中只觉得嗡嗡作响,这些言语也更让他啼笑皆非。
  “俺本在汉江中做些馄饨板刀面的没本钱生意,久闻归阳县叶公子慷概豪侠,仗义疏财,如今又做了这杀官造反的买卖,正是好大声势。故而俺不远百里来投奔,还望哥哥莫要嫌弃!”报完来历后,那汉子纳头便拜,大叫哥哥。
  王霸之气乱放,小弟纳头便拜,这曾经是叶行远幻想过的情景。但这次实现的方式有点怪异,他实在接受不了。
  再说“慷慨豪侠,仗义疏财”这些屁话,又是从哪里说起?他叶公子大部分时间都穷得很,或许最近攒了点财产,也是为了将来去省城甚至去京城考试使用,什么时候疏财了?这分明就是胡吹乱扯的江湖谣言。
  “等等!你说馄饨板刀面,便是在江心杀人越货么?你姓甚名谁?”叶行远忽然反应过来了,听此人这说辞,可能是是专杀单身行旅的强盗!这种行径最是可恨,手上也不知道该有多少无辜性命。
  那汉子不明所以,点头道:“俺姓张,江湖上有个诨号,人称江边鼠张流儿。”
  叶行远回头询问迟迟未走的莫娘子,“府县通缉画影图形之中,可有此人?”她天天到处厮混,消息灵通,对这种通缉奖赏也多有关注,在府城几月,消息都是莫娘子提供的,此时也应该有所了解。
  莫娘子嘻嘻笑道:“不入流的小贼而已,查实的大约有八九条性命,赏银不过一百两。”
  张流儿连忙补充,“这八条性命乃是一家人,有老有少,有一次坐俺的船过江,到江心我要他们加银子。这些家伙悭吝不肯给,俺便翻了船,让他们做个落水狗,死了八个,有一个小子凫水逃走,俺这才露了形迹。
  除此之外,这几年来死在俺江边鼠手上的人物也有不少,算下来至少也有二十几条人命了,断不是这位大姐说得无名小贼。”
  他是来投奔叶行远混一把交椅的,岂肯承认自己手上只有八条人命?说起来杀人之事,洋洋得意,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叶行远一阵恶心。
  便淡淡道:“莫娘子,就麻烦你将他拿下,送去县衙,换一百两赏银回来也是好的。这种败类,就该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莫娘子轻轻一笑,扬手射出丝线,以缚仙术神通将这张流儿困住。这等凡人怎禁得起神通,当下便软瘫成泥,滚倒在地不住讨饶。
  莫娘子也不理他,只对叶行远叹气道:“这是第几个了?照这么下去,方圆数百里内的山大王强盗小偷混混都要投奔过来,拜你做老大了。还要麻烦我来拿他们,真是杀鸡用牛刀。”
  陆陆续续表示要来投奔叶行远的草莽人物,连日来已经有不下十几个。个个都是纳头便拜,口口声声仰慕叶大大威名,决心跟着叶大大扯起大旗,杀官造反占山为王落草为寇都不在话下。
  真是见鬼的天命,可算知道那些造反家的原始积累阶段是什么样了......叶行远无可奈何,难道这也是天命陷阱?
  他虽然烦不胜烦,但都打起精神详细问了。劣迹不彰者,便以清心圣音劝导其回乡重新做人,手上有人命血案的,那就让莫娘子捆缚了送县衙去,找刘敦换取赏银。
  如今当捕快的刘敦仿佛捞饺子一样,短短数日内抓了无数江洋大盗,算下来立功极多,成为近百年来的最强捕快......这份业绩报到朝廷,哪个年度最佳捕快都毫无问题。
  但刘捕快自己却对此全无心思,叶行远送过来的人每多一个,他脸上的神色就变白一分。到了这日傍晚,他踌躇良久,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第122章
塞翁失马
  心神不宁的刘敦刘捕快这日交了差事后,居然拿出了身上所有银钱,请同班兄弟们喝了顿酒,与他一毛不拔的形象大不符合。
  众衙役只当他是最近连续立下大功,眼看升迁有望,所以一反常态了,或者是提前邀买人心。
  大家个个恭贺,刘敦却有些郁郁寡欢。吃完酒已经是下午,他就离了县城,偷偷返回潜山村家里,对着父母长跪不起,泪流满面。
  “父亲、母亲,如今叶小弟在县中如日方中,气势滔天,结交的又都是江湖人物,连周县尊都被他活生生打成重伤,为了保命不得不弃官远遁。此乃孩儿亲眼所见......”刘敦回想起当日情景,依旧是心有余悸。
  他停了片刻,又接下去道:“我家早已狠狠得罪了叶家,之前叶小弟曾对孩儿提出招赘之议。孩儿想了多日,还是只能应下,如果不肯,只怕我们全家死无葬身之地!”
  刘敦是真怕,周知县何等威严?在周知县面前,他大气也不敢出。但是周知县到了叶行远面前,却只能落荒而逃,连官位也不要了。
  送到衙门来的那些江湖汉子,哪一个不是杀人如麻的江洋大盗?对这种人,平日里刘敦连看都不敢多看一眼,但他们却被叶行远束缚送来,软弱的像是绵羊一般。
  这足以说明叶行远的凶狠,至于平时在村里装出来的样子,只怕是故意掩盖本性!刘敦有时候甚至怀疑,叶行远故意将这些凶神恶煞江洋大盗送到他这里,很可能就是有意恐吓自己。
  刘婆大哭,抱着儿子道:“招赘要改名换姓,这如何使得?再说叶行远连知县都敢杀伤,这已经是死罪。就算我们这偏僻山村无人敢管,但天兵一至,他也就是化为齑粉的命!
  事后朝廷追究起来,叶行远所作所为与杀官造反没有两样,只怕要株连九族!儿子你若入赘叶家,那就是与他同死的下场!这又是何苦!”
  驱知县,聚民心,招豪杰,在有心人看来,叶行远真是要“举大事”的节奏了。但“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如今太平盛世,哪里容得下他去谋逆,就算能得意一时,也必然是旋起旋灭。
  刘敦面色发白,对着母亲苦笑道:“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儿子我不得不如此!母亲不要忘了,如今孩儿的婚约尚未断去,我们家也算是叶家的九族之内。
  若不依了叶小弟的意思,他心狠手辣要对我家下毒手,我家怎么可能挡得住?再说日后牵连起来,只怕爹娘叔伯一个都跑不了!
  所以于今万全之计,只有孩儿只身入赘了叶家,然后与刘家断绝关系,从此刘家与叶家再无关系。若事后朝廷追责,总不至于牵累到爹娘!”
  刘敦已经彻底想通了,一来叶行远如此凶狠,自己若坚决不肯答应入赘,叶行远杀他举手之劳。就算以后被株连,那好歹也是多活了几日。
  二来确实也是怕刘家全家连坐,不管实质如何,刘家和叶家是亲家,叶家杀官造反被诛九族,刘家能跑得了?
  所以不如舍弃自己一个,保全爹娘平安!如此情势之下,自己入赘叶家并断了与父母的关系,倒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却说“爹娘叔伯一个都跑不了”这句话一出,刘婆登时哑口,连眼泪都流不出来了。她这几日提心吊胆怕得要死,就是怕叶行远来找他报复。
  刘婆受黄典吏挑唆,上衙门告欧阳紫玉,堵门骂叶翠芝,自知早上了叶行远的黑名单。如今叶行远胆大包天,竟然敢杀伤知县,难道还不敢灭她一个乡村老妇?
  本来刘婆是陷入了绝望的,一直躲在家里发抖,如今听刘敦说这些,突然发现居然还有活命之机。把儿子贡献出来入赘叶家,想来叶行远也不至于再来与自己计较什么吧?
  刘婆与刘公对视,可以确定对方心中所想,都是琢磨着放弃儿子保刘家平安。
  看到父母似乎不反对,刘敦也想开了,就这样老婆女儿热炕头,好好的过上几天日子吧。以后一起被株连,也算是全了夫妻情分,弥补过去的亏欠。
  刘家这边计较完毕,当日刘公便带着刘敦来叶家,觍颜找叶行远提起刘敦入赘之事。
  人怕出名猪怕壮,叶行远这几天忙得很,哪有功夫去刘家。如今他见刘公怕成这个样子,刘婆干脆就不敢露面,忍不住暗自失笑。
  真是始料未及,居然还能顺便解决姐姐的婚姻问题,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叶行远也不搭理刘公,就直接问刘敦的意思:“入我叶家,就不再是刘家的人了,你可愿意?”
  刘敦心中早下了决定,咬牙点头道:“只求能与翠芝和霞儿相守,从此之后,没有刘家的刘敦了。”
  说出这句话时,刘敦大义凛然,仿佛是引颈就戮似的,脑海中不断幻想起故事里那些顾全大局、舍己为人的牺牲者。
  叶行远哭笑不得,这场景,这口气,倒是显得自己像个大反派。好像以前看过的小说故事里面,有反派逼着主角入赘的故事......
  心里吐槽归吐槽,但这确实是姐姐的婚姻问题最好解决办法,叶行远实在想不出别的法子了。
  姐姐叶翠芝对刘敦只是怒其不争恨铁不成钢,感情基础还是有的,外甥女霞儿也需要父亲。关键是刘敦性子软弱,没了父母撑腰,连姐姐都能拿捏住他,所以收到叶家之后应该不会出问题。
  当下叶行远就去找叶翠芝商量,叶翠芝那天听小弟说起此事之后,虽然不大抱希望,但心里毕竟也有了盘算。当下也不用考虑太多时间,直接点头答应了。而外甥女霞儿懂事,很思念父亲,听说有这办法也是拍手叫好。
  既然都没有异议,叶行远也挺高兴,便找来两族主事,干净利落的签了文书,让刘敦入赘叶家,从此与刘家再无瓜葛。刘公刘婆表面上哭天抹泪,心里怎么想的不得而知。
  叶翠芝刘敦两人本已成过亲,连女儿都生了,入赘又不是什么光彩事,因此也没有另行操办。只是叶行远出钱,购下了叶家邻居房舍,给姐姐姐夫一家三口作为新房。
  莫娘子全程目击,大有感慨,她悄悄对叶行远道:“果然天朝乃是礼仪之邦,人类这些规矩真是了得,原以为只有出嫁从夫,却还有这种招赘习俗。相公若是在中原实在混不下去,不如入赘了我青丘狐国,我肯定不会亏待了你。”
  你想多了!叶行远连忙斩钉截铁的拒绝,免得莫娘子又起什么古怪念头。
  “姓氏传之父祖,岂可轻易更易?何况赘婿地位低微,不能为官。我这姐夫是本身才具有限,在县内为皂隶已经是他的福分,所以入赘也不回妨害他的前程。而我是堂堂读书人,将来要走功名大道,谁敢让我入赘,谁就是我叶行远不共戴天的仇人!”
  赘婿不得科考,那就是绝了读书仕进之路。刘敦原来不读书,那自然无所谓,可叶行远却不相同。断人上进之路,如杀人父母,要是换成别人敢对他说这种话,他可真是会当场翻脸的。
  莫娘子悻悻然道:“人家不过只是说说,相公何必如此认真。”
  叶行远知她脾气,也不在意,又问道:“已经过了好几天,上面应该快有人来,你也该避一避了。”
  算算日子,周知县失踪已经超过七八日,消息早就到了省城府城,府城之中已经派人过来暂时署理县务,省城的调查人员也该快到县里了吧?莫娘子再恋栈不去,恐怕真要引起怀疑。
  莫娘子更不高兴,“你便是要赶人家走?我偏偏不走,你能奈我何?”
  叶行远如今在县中威名赫赫,能止小儿夜啼,但对这狐狸精确实是没办法,只能随她。好在也知道莫娘子识得大体,总不至于坏他的事,比欧阳紫玉还稍微让人放心一点儿。
  又过一日,消息传来,说省城派来按察使司佥事范平,已经抵达汉江府,不日便要来归阳县,调查周知县失踪事宜。
  这回是真货来了?叶行远听欧阳举人转告,也是啼笑皆非,还真是无巧不成书。莫娘子扮成范佥事赶走了周知县,如今真的范佥事来了,却不知该如何收场。
  “此前范佥事微服私访事,本县不少读书人都知道,只怕是瞒不住的。若是其他人来此,或许不会追究此事,但他亲自抵达,又怎会不管,我们得想个法子遮掩过去才行。”欧阳举人想到这点,赶紧与叶行远商量,怎么弥补这个漏洞。
  不说别人,就说那丁举人,他可是亲眼见过范佥事与叶行远同行,然后又在自家打跑了周知县。
  如今真范佥事来了,丁举人不去主动举报就不错了!但凡范佥事有所垂询,肯定是一吐为快,不会有丝毫保留。说不定还要添油加醋,坑叶行远一把。
  “这确实是个麻烦啊!”叶行远叹道,怎么也得找个说法糊弄过去。否则的话这件事从头到尾疑点重重,叫真范佥事如何能够相信他的证言?
第123章
死无对证
  年终岁尾,小雪,归阳县的气氛还是那么诡异,全然没有过往新年的喜庆和热闹。
  本省提刑按察使司正五品佥事分巡道范平,自府城而至归阳县,入住县公馆。这回来的绝对是真货,不但仪仗俱全,听说还特意带了高手保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3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