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1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1270

  他立刻亲自点兵两万,一万御林卫,一万天雄军,风驰电掣一般越过大凌河,朝辽河奔去。
  在他看来,要是晚一步,可能前线战局将不堪设想。
  时间过得飞快,辽东的天亮得也非常早(经度原理),大概在四点钟的时候,东方的天空出现了鱼肚白。
  这个时候,整个战场的模样才清晰过来。
  建奴的营帐已经被犁庭扫穴般摧毁,尸体延绵到远处,鲜血汇聚成小洼地,能将残肢断体漂浮起来。
  清晨的薄雾也变成了诡异的红色。
  连草地也彻底被染红。
  风一吹,就吹起了漫天飘荡的血雾,吹得远处的树叶都布满了血迹。
第101章
战争和政治密不可分
  当祖大寿赶到的时候,看见眼前的一幕,已经被彻底震撼住了。
  而且他发现这支军队并非他以为的御林卫,而是天雄军!
  在宣府的天雄军,居然突然出现在了辽河平原!
  他看见一些天雄军士兵全身的铠甲都被鲜血染红,上面有无数刀痕。
  有的人半边身子被压在战马下面,其他人正在将那战死的战马抬起来,将人下面的人抬出来。
  还有的则发出撕心裂肺的痛苦叫喊,他们的腿或者手被砍得只剩下皮肉连在一起。
  见到祖大寿带着人来了,一群天雄军连忙警惕起来。
  祖大寿连忙自报家门:“吾乃辽东关宁军祖大寿,请问卢帅何在?”
  大伙儿一听是辽东军,警惕心也放下了,虽然各个军镇之间有矛盾,但好歹是自己人,不会动手。
  “卑职天雄军第一师师长李充参见祖帅!卢军帅在那边,请跟我来。”
  祖大寿从战马上下来,拍了拍李充的肩膀,道:“兄弟,辛苦你们了。”
  他内心受到了冲击,一种敬佩感油然而生。
  “祖帅这边请。”
  很快,祖大寿见到了卢象升。
  卢象升正坐在那里,小心翼翼脱掉上半身的铠甲。
  他的铠甲有多处裂痕,上面的血迹已经凝固。
  他的胸口有一长条口子。
  卢象升是读书人,一个进士,以前是北直隶大名府知府。
  像祖大寿这种边关大将是瞧不起读书人上战场的,袁崇焕是个例外,他服袁崇焕。
  但他是瞧不起孙传庭和卢象升的,他觉得这两个人都是得到了皇帝特殊的照顾,才有一定的战绩。
  但今天他彻底改变了这个想法,他走到卢象升面前,朝卢象升抱拳,行了一个大礼。
  卢象升抬起头,看见祖大寿,他并未见过祖大寿,看了看旁边的李充。
  “卢帅,这是辽东军祖帅!”
  卢象升连忙站起来,抱拳回礼:“原来是祖帅来了。”
  祖大寿道:“卢帅是真英雄,受得起在下一拜。”
  “祖帅抬举某了。”
  当孙传庭赶到的时候,也看呆了。
  七月二十二日,辽河之战过去了两天,捷报已经进了山海关,八百里加急送到北京。
  此时,崇祯正在看今年的夏税。(明朝是两税法,夏天收小麦,秋天收水稻,夏天主要是收北方的税,秋天收南方的税)
  从今年夏税的数据来看,北方的土地兼并问题在新农税政的强力执行下,已经改善了太多了。
  按照新农税,所有的地主,每亩田都要缴纳1石粮食,而且还不能给佃户交租。
  北方每亩田每年的产量是2~3石(《天工开物》里的记载),交1石的税,佃户拿1石,还剩不到1石,又可能有折损,甚至血本无归。
  与其这样,许多地主觉得还不如把田卖了。
  卖地的地主人数也在增多。
  毕自严道:“陛下,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老百姓手里没有钱,有些地主想卖地,但老百姓买不起,双方都比较为难,顺天府就有不少这种情况。”
  这个问题崇祯自己也料到了。
  现在卖地的越来越多了。
  就像后世,突然告诉你,凡是两套房以上的,每套房每年20万的税,很多人也会降价卖房子了。
  而那些一套房都没有的当然想买房,可是没钱啊!
  这样供需双方都很蛋疼了。
  这是经济学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
  只需要银行放开贷款即可。
  银行向没房的降低贷款利息和首付的门槛,就可以消化一大笔。
  同样的道理,这个时候皇家银行的作用就进一步凸显出来了。
  向农民贷款,让他们买田。
  每亩田1两银子,每户家庭购买总数不能超过10亩。
  最多贷10两银子。
  担心坏账?
  当然不必担心!
  第一,农民买了田,可以分期还。
  一亩田一年产近三石(360斤)粮食,只要你田的总数不超过10亩,假设你有10亩田,按照新农税,每年每亩田只需要交税0.034石(4.08斤),10亩一共交0.34石(40.8斤)。
  10亩田的总产量在3000斤以上。
  交完税,剩下的三千多斤粮食,自己留着吃一部分,一部分拿出来卖,赚了钱还贷款。
  10亩田,一共贷10两银子,分10年还完,每年还1.001两,只要勤勤恳恳,还是能够还的吧?
  第二,即便农民种地因为收成不好,还不起了,银行也可以根据已经偿还的,来做资产扣押,将田收回来,重新卖出去。
  出现资产坏账是不可能的。
  所以,你看,明末的土地问题,其实是税政问题和经济问题。
  要通过经济学和税政改制来解决的,只要政策制定合理,大家都受益。
  崇祯给毕自严算了这一笔账后,毕自严才猛然惊醒过来。
  然后,他突然内心震撼。
  为什么会震撼?
  这不就是这两年惠泽田的玩法吗?
  朝廷将从贪官和亲王那里抄的田分期卖给老百姓。
  不不不,这和惠泽田有本质的不同。
  哪里不同?
  银行加入进来了!
  毕自严第一次感受到了银行的实际作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