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1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1270

  “什么事情?”
  管家连忙走过来,道:“老爷,听说是辽东传来了军报。”
  “哦?”张凤翔微微一惊,“这么快就又有军报传来?”
  看来接下来还要增兵啊!
  增吧!增得越多越好!
  张凤翔随口问道:“什么军报,引得那么多人的喧哗?”
  “听着好像是大捷。”
  张凤翔心陡然一颤,震惊道:“大捷?你此话当真?”
  那管家被他的语气吓了一跳,连忙道:“老爷恕罪,小人也没有听清楚……”
  张凤翔连忙向前门奔去,声音越来越清晰。
  外面大街上,许多人都在欢呼:“大捷!辽东大捷!陛下万岁!大明万岁!”
  张凤翔脸上的表情凝固了,这怎么可能!战争不是还没开打么?怎么就大捷了?
  不仅仅是他,刚刚到了皇宫门口,准备进宫面圣的韩爌,听到后面传来了声音,猛然回头。
  “大捷!辽东大捷!”
  那传令兵翻身下马,便冲了进去。
  韩爌整个人瞬间有些懵逼。
  辽东大捷?
  王承恩连忙飞奔进了乾清宫:“皇爷,皇爷,辽东大捷了!”
  崇祯早就听到了外面的声音,他兴奋地站起来,睁大眼睛看着外面,大步走下去,走到门口。
  那传令兵转身已经到了门口,跪在地上:“陛下!天雄军统帅卢象升率领一万天雄铁骑大破建奴,斩首两万,贼酋渡河而逃,一战消灭了建奴主力!”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没有人知道他此时到底有多激动,也没有人知道这份突然提前来的捷报,对他到底有多重要,对整个大明到底有多重要。
  长袖下的手在颤抖,他一把抓住那份捷报,飞快打开,一个字一个字看完。
  “好!”他重重说出来,仿佛将这些天压在心头的不悦全部吐出来了,“好!这一战之后,皇太极至少五年不敢越过辽河!这才是京卫军的军威!”
  “快!快送到军委会,赏!新军的军功制不是刚刚审批过了么,就按照新的军功制来赏!大赏!”
  崇祯额头上青筋都暴出来了。
  这下,朝中所有不安分的势力都该安分下来了吧!别再跟朕鬼扯了!
  战争提前分出胜负,意味着庞大的军费开支缩减了至少一半以上,意味着粮食的稳定,意味着一切都恢复正常。
  接下来,可以放开手脚开始整顿全国,尤其是南方!
  一个个揪出来,谁特么的也别想蒙混过关了!
第104章
要对东南下手了
  辽东大捷的消息立刻传遍京师,一时间,群情激动。
  有人高兴,便有人愁。
  不少投机分子连钱都准备好了,准备在接下来的混乱中找机会上位来着。
  可现在一份惊天捷报传来,预示着一切都将重新回到正轨。
  张凤翔站在张府门口,心头微微一凝,还好这一次收钱收的比较隐晦,而且在奏疏里也没有公开表态,也没有什么把柄能被人抓到。
  太可惜了!
  太可惜了!
  此时,整个紧张的京师,都似乎舒缓了下来。
  皇家银行御司使陈子龙听到消息后,也是大舒了一口气,只要边事稳定了,银行暂时就稳定了。
  韩爌本来算好了接下来半年辽东前线的战时军粮所需,但现在看来,似乎有些多余了。
  不过他还是将这些都呈递给了崇祯。
  奏表放在一边,崇祯并没有看,辽东的局势现在已经很明朗了,所有的军饷和粮草,按照日常供给就不会出大问题。
  “韩爱卿,最近朕这里接到了许多关于弹劾孙阁老、陈子龙的奏疏,还有力保李元起的声音,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韩爌想了想,道:“回禀陛下,关于对孙阁老的弹劾,那都是意气之争,孙阁老劳苦功高,绝非他们说的那样。”
  不过,他话锋随即一转,又道:“只是,孙阁老年事已高,政事繁忙,臣是担心他身体支撑不了。”
  韩爌这话说得是相当隐晦,他会发自内心去关心孙承宗的身体?
  他当然不会!
  他是在委婉提醒皇帝,要做好首辅的后备人选的栽培,还要补充补充内阁了。
  现在内阁也就三个人,一个孙承宗,一个钱龙锡,一个施凤来,一个周道登,施凤来还在陕西,钱龙锡在杭州。
  皇帝你是真的打算把内阁完全架空掉的吗?
  本来韩爌在天启年间与孙承宗的关系还挺好,但现在,双方因为诸多政见不同,关系逐渐也淡了许多。
  与其说政见不同,但不如说是各有立场。
  皇帝不说话,韩爌只得继续说下去:“陈大人年轻了一些,难免会有人看不惯他的所作所为,臣倒觉得这并非什么大事。”
  崇祯静静看着韩爌,他主要是想听听韩爌对那些为李元起说情的人的看法。
  韩爌顿了顿,额头有些冒汗:“至于那些为李元起说话的人,臣倒是觉得,他们只是被蒙在鼓里,以为李元起是被冤枉的,只需将事情解释清楚即可……”
  “将事情解释清楚即可?”皇帝的语气明显深沉起来,“这些人可不乏南京的侍郎高官!一件证据确凿的案件,朝廷的邸报文书已经发出去,堂堂户部尚书和驸马勾结,将粮食卖给敌人!如此大的事情,在他们眼中,竟然还需要再解释!”
  “朕倒是真想问问他们,他们当年的考卷是怎么答的!是听不懂人话,还是看不懂人写的字!”
  “陛下息怒,兹事体大。”
  “方正化。”
  “臣在。”
  “你去跟王永光传话,所有为李元起求过情的官员,一律罚俸禄半年,罚俸禄的原因也说清楚,不识字和听不懂人话!”
  方正化微微一怔,道:“遵命。”
  “补充一点,以后再看不懂朝廷的邸报,一律给朕滚蛋!朝廷命官的理解能力居然如此差!朕要他们何用!”
  “遵命!”
  方正化立刻出去了。
  韩爌在那里站着一言不发。
  “韩爱卿,朕也在想着内阁大学士人员补充的问题,你有没有人员可以推荐的?”
  “这……陛下恕罪,臣愚钝。”
  崇祯沉默片刻,突然笑道:“朕倒是有合适的人选,韩大人要不要听一听?”
  “陛下任用贤能是陛下的圣德睿智,愚臣不敢妄自猜度圣意。”
  崇祯脸上依然挂着笑容,道:“韩大人不必谦虚,依朕来看,韩大人就有能力,也有威望入阁。”
  韩爌陡然一惊,忍不住抬头看了皇帝一眼,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幸福来的也太突然了吧!
  随即,他发现这样看皇帝是大不敬,连忙低下头:“臣何德何能,承蒙陛下错爱。”
  “下去吧。”
  “臣告退!”
  韩爌出乾清宫的时候,已是心潮澎湃。
  天启朝的时候,韩爌是入过阁的,只是后来在党争中,东林党被魏公公干下去了,韩爌也跟着被罢了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