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12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4/1270

  骆养性开始安排锦衣卫快速巡查整个皇宫,把整个皇宫全部翻了一遍。
  并且还安排女官,将所有宫女的身体都搜了一遍。
  红娘走到乾清宫前,被拦下来了。
  “你们连我都敢拦?”
  “娘娘,现在特殊时期,还请见谅。”
  “还不去通报?”
  过了一会儿,王承恩出来了:“都瞎了眼了!”
  红娘这才跟着王承恩进去。
  一进去,朱彦霖就扑了上来:“娘!想死我了!”
  但却扑了个空。
  红娘一把扑到崇祯那里,抱住了崇祯。
  朱彦霖:我是捡来的?
  “好了好了,我这不是平安回来了吗?”崇祯抱着红娘安慰道,“大家都在这里看着呢!”
  李岩他们不知道为什么,都低着头,看着地面,仿佛地上能长出花儿来一样。
  大臣们:我们啥都没有看见,我们突然眼睛瞎了!
  红娘说道:“都晒黑了。”
  朱彦霖连忙过来说道:“娘,我也晒黑了。”
  红娘却看着崇祯继续说道:“西征吃了不少苦吧?”
  “娘,我也吃了不少苦。”
  红娘继续看着崇祯:“以后可别再出去了。”
  “娘,我……”
  “你先不要说话,不要老是打断我跟你父皇。”
  朱彦霖:……
  孙传庭适时出列说道:“陛下,现在应该全城严查,捉拿幕后主使者。”
  “不必,此事已经惊动甚大,不要再惊动民众,朕会安排人去暗查。”
  暗杀皇帝?
  这事影响程度到底有多大?
  及时没有成功,也必然引起朝堂震动。
  接下来的正常局面必然是一大堆的大臣为表忠心,要求皇帝严查。
  皇帝愤怒,然后全城严查,搞得人心惶惶。
  崇祯二十一年,已经不是崇祯三年。
  崇祯三年,局面本身就很烂,人心惶惶又如何?
  但崇祯二十一年,已经是人心安定的盛世之年。
  这个时候,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
  如果搞大清查,影响程度是无法评估的,若是一大堆政治投机分子出动,把事情再闹更大,就更加严重。
  严重影响有哪些:
  一、最直观的就是股市,股市必然引发震动,无数人抛售,无数人破产。
  二、可以肯定的是一部分人会胡乱攻击政敌,把水搞混。
  三、引起民间恐慌,影响正常民营生产。
  那难道不查了吗?
  当然要查。
  暗查!
  先把皇宫的安全隐患排除掉。
第1106章
有刁民要谋害朕?
  所谓轻重若轻,便是这个道理。
  泰山压下来,天大的事情来了,要懂得维稳大局,表现出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的样子。
  但是,举一座泰山,必然是需要动用很大的力量的。
  发生这种事,若是换做一般人,必然大发雷霆,或者立刻下令全城封锁、严查。
  崇祯初期可以,现在不能这样了。
  崇祯初期局面烂得不能再烂,可以拿出任何一件事出来,把事情放大,以威慑天下。
  然而,现在国内的大趋势是和平发展经济。
  发展经济的前提就是稳定的政治环境。
  当经济规模到一定地步的时候,是不能随便乱任性了的,否则波及的是千千万万人的饭碗。
  所以啊,崇祯才跟朱慈烺说:没用永恒圣明的君主法则。
  不同时间段,用的手段、方法,都是不一样的。
  傍晚的时候,整个皇宫做完检查后,崇祯跟王承恩说:“以前该是如何,现在依旧如何,不要因为这件事,而过度紧张。”
  王承恩反应的确有些过度:“皇爷,此事非同小可呀。”
  崇祯扫了他一眼,他连忙说道:“是是,皇爷,奴婢这就去办。”
  崇祯让大臣们也都退下,该干嘛干嘛去,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不过,当天晚上,北京城的治安队人员明显变多了。
  他们悄悄地出现在街头的每一个角落,查看行踪可疑之人。
  “准确的来说,目前国内存在着一批名义上的反战派。”红娘说道。
  乾清宫内除了柳如是在一边专心记录以外,就只剩下红娘和崇祯了。
  “你是指那个陈志?”
  “不仅仅是他,他只是其中之一,尤其是沿海诸省,各级官员中都有这个苗头。”
  红娘用一种有些凝重的语气说着。
  崇祯西征之前,陈志那件事,他虽说没有过问,太子汇报了一些,就这么过去了,但他也是派人去暗中调查过。
  派的不是锦衣卫,而是军情处的人。
  这事就是让红娘盯着的。
  红娘继续说道:“今年二月,浙江省杭州府有一个叫沈立的人在公开场合讨论过这些年来,因为战争而死亡的人数,在杭州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值得注意的是,沈立是新晋的杭州十大富豪之一,他的家产高达百万两。”
  百万两是什么概念?
  万历年间,苏州收复是盐商,家财50万两。
  当时的苏州,是南直隶仅次于南京的城市,并且现在的苏州的发达程度依然超过杭州。
  而这个时候,杭州前十的富豪,家产已经过百万两了。
  说明民间商人的资产,在这二十年,正飞速发展。
  “沈立是一个从底层小商人爬起来的,仅仅用了十年时间而已,他先后从事了粮食买卖,布匹、丝绸买卖,去年又在杭州开设了三家超市。”
  “他算是杭州府成功商人的典型代表之一,新政下的受益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4/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