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校对)第12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6/1270

  据说工部现在在承德建避暑山庄,旅顺口那边也在建。
  不多时,李岩就来了。
  “陛下。”
  “你来了,快过来,陪朕坐一会儿。”
  李岩在一边坐下来。
  “用过早膳吗?”
  “有用过。”
  “来尝尝冰粉。”
  “谢陛下。”
  两人坐在太液池边,在那里悠哉地喝着冰粉。
  但李岩心里其实一点也不悠哉。
  因为最近一年以来,他的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而且作为太子的老师,他对学生教导慢慢在脱离原来的轨迹。
  “李岩,这些年真的是辛苦你了。”
  “陛下言重了。”李岩笑了笑,他脸上的笑容永远是那么轻松,给人如浴春风的感觉。
  李岩就是那种泰山崩于前,脸上还能带着笑容的人。
  这种人,才沉得住气,做得了大事,掌得了大局。
  老实说,如果没有孙承宗、韩爌、李岩这些人主政,新政的很多政策是很难往下落的。
  他们的执行能力、抗压能力,都很强很强。
  官场上,老百姓看到的是光鲜亮丽。
  其实是光刀剑影。
  “朕今年38岁了。”
  “陛下正值壮年。”
  “你今年也有四十岁了吧?”
  “是的,陛下,臣进入不惑了。”
  “李岩。”
  “陛下有什么事,请吩咐,臣会想办法的。”
  “哈哈哈,知朕者,莫过于你李岩。”
  一个是大明的皇帝,一个是大明的执政官、宰相。
  两人年龄相仿,沟通难度确实小很多,而且李岩是崇祯一手提拔起来,绝对是新政的见证者。
  皇帝突然说道:“朕还想继续西出。”
  只是他的语气,多少带着一些悲伤和疲倦。
  这是李岩很少遇见的。
  “朕的意思是,海路和陆路,两路继续西出。”他看着李岩,目光平静。
  “陛下,臣一定会鼎力支持陛下的!”
  李岩其实知道,去征讨一个莫卧儿,国内已经冒出一批反战者了。
  甚至太子也无形中在反战者的阵列中。
  太子长大了,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了。
  老师、父母,都只能教知识、为人,但无法左右学生和孩子的决定。
  他也知道,如果继续西出,还会有更多非议。
  继续西出需要的是海量的军费。
  但其实,现在的问题,并不是真正的反战。
  而是大明内部的政治斗争。
  那些人真的反战吗?
  也许真的有人反战,有人真的认为大明已经有太多人战死沙场了。
  但你说沈立和陈志他们反战?
  他们是和平主义者?
  资本家有真正的和平主义者?
  如果从海路继续向西,一大批商人又将获利。
  战线拉越大,朝廷的银钞推行越多,大明的商人也是越获利的。
  既然利益是绑在一起的,他们反什么战呢?
  所以,他们根本不是反战,而是有其他的目的。
第1108章
和平演变的渗透?
  古往今来,许多人已经荣华富贵,却依然要不断追逐,却最终落得一个悲凉下场。
  为何?
  是那些人蠢吗?
  明明已经很有钱了,为何还要以身试险?
  有人说,要是我那么有钱,我一定啥都不干,吃好喝好,我自制能力很强的。
  说这种话的人,你最好连他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要信。
  真正的自制能力体现在生活的细节,那些人连坚持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都做不到,却自信地说自己能够抵挡住有钱之后带来的巨大诱惑?
  人就是一团欲望,得不到的时候痛苦,得到了又空虚。
  人们可以用一切美好的事物作为遮掩,来去完成他们不方便说的目的。
  例如,当年大明朝如何升官最快?
  挨皇帝的板子,最后是廷杖,在朝堂上被打屁股。
  虽然可能留下重伤,但却博取了清名,此后升官如坐火箭一般。
  你看,不畏强权,敢于直言被廷杖,这里的“不畏强权、敢于直言”本身是一件值得人歌颂的事。
  可偏偏投机分子们看到的却是升官发财的机会。
  同样,有许多人反对目前的战争,呼吁不要再送大明的子民上前线是送命了。
  这件事本身出发点也是好的,大明的每一个军人,背后都是一个家庭,他们有老父母,有妻儿,有兄弟姐妹。
  许多人却埋骨青山,被送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一盒的骨灰。
  亲人落泪,家庭残缺。
  可问题是,有些人,就能够利用人心,把如此美好的呼吁玩变味儿。
  张凡目前还不能确定,陈志和沈立到底是迎合的上面的哪些人,那些人到底又迎合了哪一批有权势的人。
  但他隐约察觉到,有相当一批人想要将自己打扮成一位满嘴仁义的和平主义者,来满足自己往上走的路。
  看着太液池清澈的水,崇祯沉思片刻,才说道:“在朕西征的一年里,太子怎么样?”
  “太子殿下宅心仁厚,对待官员和百姓都很好,百姓无不赞颂太子仁德。”
  “仅仅是仁德还不够,他对治国的理念有新的认识吗?”
  太子这个年龄,正是学习的时候,正是对外界事物认知搭建的时候,是最好塑造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6/1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